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44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844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窦建德!”

  那跪下地上的几个官差看了那汉子一眼后,惊声叫起来。

  他们万万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见到此行的目标,洛苏也没忍住看了窦建德两眼,这么巧合的吗?

  惊叫出窦建德的名字后,几个官差都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毕竟自己几人可是刚刚杀了窦建德的家人。

  窦建德见到几人表情,盯着这几个官差,心已经沉了下去。洛苏直接指着几人道:“窦建德是吧,刚才这几个官差去你家中抓你,你不在,你的家人都已经被杀了。”

  洛苏的直接让几人都有些震惊。

  窦建德脸色几乎瞬间涨红,疯狂的在洛玄夜手下挣脱着,洛苏一个眼神,洛玄夜手一松,窦建德直接冲了过去,手起刀落将先捅死一个。

  另外几人立刻反抗起来。

  窦建德怒吼着,完全不管不顾的冲上去,他成为两百人长,是以骁勇著名的,打不过洛玄夜,难道还打不过这几个只知道横行乡里的官吏吗?

  洛苏三人就站在旁边看戏,亲眼看着窦建德一人独战五人,仅仅受了一点伤就将五人全部手刃,鲜血流了遍地,那些官差临死前,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不甘之色。

  杀死这五人后,窦建德直接跪在洛苏身前,痛哭失声道:“窦建德多谢公大恩大德,让我能手刃仇人,若公有所驰驱,建德万死不辞。”

  窦建德长相颇为英武,洛苏随意问道:“你杀了官差,想必之后是不会再在隋朝做官了,听说孙安祖是你的友人,想必你是要去投奔他了。”

  窦建德眼中有些灰败的点点头。

  洛苏饶有兴致的问道:“当初你劝孙安祖上山时,是如何劝他的?”

  窦建德低下头道:“当初我劝他,天子不体恤民情,天下几年来损耗过度,他却依旧执意要征讨辽东,这天下将要大乱,大丈夫生在世上,应该立下功业,不应该东躲西藏,不如举事,等待天下的大变。”

  洛苏问道:“你说的道理是很正确的,为什么却自己不执行呢?最终酿成了今天的祸患,唉。”

  窦建德闻言再次哽咽起来,心中有无数的悔恨。

  实际上在这之前,孙安祖就一直叫他去上山,但他之前不愿意落草为寇,是因为在隋朝官场中还能混,现在大隋却帮他做出了决定,除了落草为寇已经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洛苏又问道:“你不是普通的百姓,从你的言语中,能看出你有远见卓识,那你觉得孙安祖以及纵横在河北的高士达、张金称等义军都如何呢?”

  窦建德抬起头望着洛苏正色道:“说是义军,又哪里能承担的起一个义字呢?

  我之所以不愿意落草为寇,也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够成就大业的人。

  这一年来,他们捉到隋朝的官吏和士人后,总是毫不犹豫的杀死,然后夺走那些金银布帛,这是不对的。

  我读书虽然不算多,但也知道,想要有所作为,就要多招揽有才能的人。

  而这些人却都被他们推向了隋朝。

  他们很快就忘记了自己出身贫苦,不能和手下的士卒同甘共苦,在山上就已经穿上了绫罗绸缎,开始高高在上,就像官军对待百姓一样的对待百姓。

  唉。

  皇帝因为残暴的对待百姓,而让天下大乱,他们却学习皇帝的做法,不用仁义去对待百姓,不为百姓所谋利,不让百姓能够安稳的生活。

  这哪里是取得民心的道路呢?

  这哪里是成就大业的迹象呢?

  只不过是真龙出世前猖狂的盗匪罢了,但我现在不得不托庇于他们,否则就连活下去都很是艰难。

  我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能多活一日,便是一日。”

  随着窦建德的言语,洛玄夜和洛玄镜望着窦建德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

  这个窦建德只不过是隋帝国的一个小军官而已,竟然有这样的见识,这就是老祖宗说的,那些有真龙存在的阶层吗?

  洛苏也没想到,自己随便一问,就找到一个颇有见识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懂得仁义的道理,这可有些不多见。

  杨广若是懂一些仁义的道理,天下就不会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又上下打量了一下窦建德,伸手从腰间一摸,实际上却是从戒指中取出一块玉,这种玉和洛氏嫡系刻着名字的玉佩不一样,但依旧是价值不菲的宝玉。

  他将玉递给窦建德,“你是个英雄豪杰,记住你今天说的,要仁义的对待百姓,这块玉赠予你,望你未来如同此玉,永远此心光明,温润光洁。

  这天下的确是要乱起来了,你这样懂得仁义的人多一些,百姓大概会好过一些,有缘再见吧。”

  窦建德有些愣神、呆呆的接过那枚玉,只见玉上有一只腾飞的凤凰,在背面用一种极其古老的字体似乎写着一个字。

  这似乎是“洛”?

  洛!

  窦建德这才回过神来,他宛如被雷所劈中一般,呆呆的望着洛苏的马车远去,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遇到了传说中的洛氏。

  还得到了洛氏的赠玉!

  这就像是传说故事突然降临现实,下一刻,他心中就充斥着欣喜若狂。

  ……

  那一路远走的马车中,洛玄镜拄着脸颊问道:“老祖宗,您似乎很是看重那个窦建德?”

  洛苏反问道:“你觉得窦建德不行?除了身世背景,他可比李渊强多了,如果说谁能创造更高的功业,我认为窦建德可以。”

  洛玄镜娇嗔道:“人家当然能看出来窦建德比李渊强,至少在仁这方面,以及对待人才这方面,就比李渊强。

  但他出身这么差,现在投奔那些弱小的义军,真的能在之后的大乱中活下来吗?

  自古以来的义军,大多数都见不到胜利的曙光,就会倒在黎明的黑暗中,您既然看重窦建德,为什么不推他一把呢?

  至少让他保住命。”

  洛苏闻言却笑道:“阿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一定要有强大的抗挫折能力,要能坦然的接受失败才行,我为什么看重窦建德,就是因为他出身底层,一定会遭遇失败和挫折。

  这很好,能在日后的大业中,让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况且,窦建德会遇上我,你以为这仅仅是巧合吗?

  这也许是天意。

  他是个有大气运在身的人,否则是不会遇到我的,这样的人,不会那么轻易的死去,他一定会在天下取得一些功业。”

  洛苏的语气很是平淡,但话中所透出的信息,却让洛玄夜和洛玄镜也不由悸动,即便身为洛氏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听到。

  只能说,和洛·天命之子·素王老祖最爱的崽·英灵转世·苏比起来,他们知道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老祖宗,我们去哪里?”

  洛苏一指北方,“去看看这前所未有的百万大军到底有多么雄壮,去看看杨广能不能攻下辽东。”

  ……

  杨广的大军在各种风波下,终于还是在涿郡集结完毕了。

  他望着那完全看不到尽头的大军,眼中满是意气风发,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可以抵抗这样的大军呢?

  杨广在蓟城让大军开拔,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少呢?

  他每日派遣一军出发,两支军队相距数十里,依此出发,如同长蛇般鱼贯前进,因为军队太多了,如果不这样走,根本就走不了。

  仅仅旌旗就有千里!

  从长安到洛阳的距离也不过千里啊,军队的行军长度,竟然从洛阳排到长安,这只要想想,就是脑子正常的人做不出来的事情。

  杨广御驾亲征,自然有大量的随军官员,整个朝廷都被他搬过来,三省六部全部都在,仅仅朝廷官员的队伍就有将近百里。

  当洛苏三人来到涿郡后,知晓了这些事,就算是不太懂军事的洛玄镜,也忍不住说道:“杨广这是在找死吗?

  这么长的行军队伍,如果遇到埋伏,会死多少?”

  她的话没人回答她,因为答案显而易见,可能会全军覆灭,这毫不夸张,因为从蓟城进入辽东只有两条路。

  一条是穿过山脉,卢龙平冈那条道路,但是穿过大山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水源不好找,很可能走着走着,大军就没水了,到时候还需要就地挖井,万一找不到,那就基本上要全军覆灭死在山里了。

  燕国当年就经常小规模军队走这条路去辽东。

  另外一条则可以容纳大量的军队出入,那就是辽西走廊。

  但这条路现在还没有完全通畅,在正常时节它是可以通过的,但如果下大雨或者涨潮,那辽西走廊就会被淹没。

  如果军队在辽东遭遇了失败,一场大雨就会断绝通往辽东的道路,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攻击辽东国还有一条路就是水路,不过以现在的造船技术,在长江上和黄河上,还能够航行,进入了海洋,那出事就是大概率事件。

  就这种情况,杨广竟然敢派遣这么多的大军去征讨辽东国,妄图用绝对的兵力去战胜辽东国,这岂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杨广当年平定江南,那是必胜的局面。

  因为隋朝大军的后勤,能够源源不断的攻击,而且不可能被截断,那就是一场纯粹的拼国力的战争。

  而现在,洛苏几乎可以断定,隋朝大军的粮草,一定会出问题。

  洛苏来到涿郡,是想看看杨广有没有可能打下辽东。

  毕竟这百万大军,是前所未有的军容,或许辽东国直接畏惧军威投降。

  但杨广一个接着一个的骚操作,让洛苏几乎能够确定,隋朝真的要大败了。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近古大军惨烈,未之有也。”

  这两句史书上才会记载的言语,让洛玄夜和洛玄镜听的脊背发寒,就像是传说中判官的判词一样。

  “老祖宗,隋朝真的就没机会了吗?那些大将军或许英勇善战,能够大破辽东国。”

  洛苏却冷着脸摇头,他回忆起了当初周厉王南征楚国的事迹,那个时候周厉王身边难道没有忠臣吗?

  自己能看透一切,不还是因为周厉王不听从,而不得不离开吗?

  在征讨楚国时,难道就没有人劝谏过周厉王吗?

  但最后周厉王还是死在了乱军,包括邦周最精锐的天子六军。

  杨广,这个愚蠢而好大喜功的天子,他会听从那些随军的臣子们的劝谏吗?

  他不会!

  ————

  人从不从历史中得到好的教训,汉戾帝的好大喜功并未给隋炀帝带来丝毫的警示。

  隋炀帝完全不顾忌隋帝国丛生的社会危机以及已经处处烽火的天下,极度自负、傲慢自大、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以他强有力的权力,操纵着隋帝国这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车,冲上了辽东战争的轨道。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