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79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9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一向眼高过顶的姬灵均在面对自己这个极负盛名的老祖宗时,也不禁感受到了磅礴的压力,这是在面对老祖宗的时候都没有的,当然老祖宗一向对她比较宠溺,没压力是正常的。

  如果用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的话。

  正如她曾经说笨笨的阿直一般,在这位老祖宗面前,她感觉自己笨笨的。

  姬灵均沉声说道:“老祖宗,此番并未有书籍带来,人间发生了几件事,我来说与您听。”

  然后将发生在魏国中的事大致给洛苏讲了一遍,她的表情很是凝重,但洛苏听罢却没有什么反应,这种反应就如同他之前听姬灵均讲述司马懿违反洛水之誓时一模一样。

  他只是静静的听罢,然后淡淡的说道:“竟然有这等事。”

  虽然从言语上,对这些事的发生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但他说话的语气,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完全没将这些事放在心上。

  或许是见到姬灵均有些凝重,洛苏沉吟了一下笑道:“灵均你年纪比较小,出生比较靠后,自然不知道当初邦周早期之事。

  老祖宗或许没有告诉过你,当初我大周为了消灭商朝的鬼神人祭文化,花费了多少力气,一直到了我那个时代,还在为了这种事而东征西讨。

  最后天下还不是从血腥愚昧的商朝走到了我充满礼仪华服的大周。

  这世上哪里有能按照我们意志去执行的天选之事呢?

  就让他们闹吧。

  就算是闹个天翻地覆又能如何呢?

  现在束缚我的只剩下这些石头。

  我重归天下之日,天下将圣光照耀,诸逆诸贼,将昭示青史,江河万古,如是而已。”

  洛苏的声音并不高,但却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随意的说着让他们闹吧,就像是在看着小孩子打闹一般,实际上却是这世上最有权力的那些人在肆意的践踏一条条道德的底线和政治的底线。

  他对这些破坏嗤之以鼻,并不觉得这些会是什么困难之事,他相信只要自己出世,就能收拾那残破的山河,就如同他当初将邦周从危机边缘重新扛起来一般。

  现在的他更强大,他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英灵殿中无时无刻都有微小的裂痕声响起,一片片微小的石头从洛苏的身上掉落,他的手中捧着书在读,他不曾动过身子,但整座英灵殿都仿佛在伴随着他的呼吸而动。

  ……

  发生在辽东的事,自然无人知晓,双方两不知,一方不知道中原已经进入如何境地,一方则不知道洛氏竟然在辽东活的好好的,并未陷入他们幻想中的生存艰难的境地。

  燕国慕容恪在离开皇宫后,登上马车时,微微叹了一口气,在宫中时,虽然太后和皇帝的态度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政治上,没有人会那么轻易的表露自己的态度,而敏锐的他自然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就是皇帝的态度发生了些许变化,慕容恪现在能够执政这么稳,和皇帝对他的信任是分不开的,皇帝虽然小,但他毕竟是皇帝,如果他公开反对慕容恪,那慕容恪就一定会下台,除非他愿意造反,这毋庸置疑。

  魏国所发生的宗亲弑君之事,终究还是让皇帝产生了变化,但因为慕容恪的名声硬,而且皇帝对慕容恪的好感度还是极高,所以并非自毁长城剥夺慕容恪的权位,而是默许太后分割慕容恪的权力。

  而后便是太后,对太后慕容恪的评价是,深宫妇人,只想为自己家谋取一些利益,没有长远的眼光,在之前,太后已经被慕容恪打压下去,不再提分割慕容恪的权力,而现在却再次开始。

  她之所以让慕容恪和其他人共同掌权,是因为慕容恪的权力是难以剥夺的,分割权力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太后没有指名点姓的让慕容恪去任用谁,但话里话外无非就是外戚以及燕国老贵族,那些人很多都是太后的人,所以太后貌似公允的言语背后,全都是利益算计。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燕国的一个特有政治特色,那就是燕国强大的军功贵族,这些人都是跟着上一代皇族燕氏从辽东杀进中原的,慕容氏曾经也是这军功贵族中的一员,区别在于,慕容氏很强大。

  在辽东时,燕氏就并不比慕容氏强大多少,二者之间的地位就没有那么悬殊,慕容氏篡夺燕氏的皇帝位,在很多老燕人看来,没什么,在过往的岁月中,也不是燕氏一直统领老燕人的,只不过是建国的时候分出了高低上下而已。

  直到如今,以前的燕氏,后来被慕容承光改氏为代氏,依旧是燕国中,最强大的家族之一。

  这些老燕人在燕国中有政治上的特权,而且很多都站在慕容恪对立面,也不算是彻底的对立面,只不过是因为慕容恪崛起太快,让很多人不爽而已,于是站在了太后的一侧,太后也出身这些老牌勋贵家族。

  慕容恪的妻子却是出身汉人的世家大族,娶得是吕氏的贵女,这一支吕氏是当初被袁绍迁过来的,后来有一支被迁徙到幽州,在幽州境内扎根。

  在如今的天下中,临淄吕氏和即墨吕氏在连续遭遇重创后,早就选择了合宗,选择了临淄这个老祖宗的发源之地作为郡望。

  现在是山东最大的士族之一,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江东洛氏等少数几家。

  辽西吕氏虽然不如临淄吕氏,但在天下间,也算是一等一的大族,只不过在燕国中,世家大族不算是特别受重视,顶级的官职难以担任,所以才显得有些不足。

  慕容恪的父族、母族、妻族,都不是燕国老牌贵族,这实际上是慕容承光和燕桓帝有意为之,甚至就连慕容承光也知道原因,无非就是燕国老贵族虽然给燕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国家想要正常运转下去,彻底成为王朝国家,就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之中。

  如果仅仅是燕国老牌勋贵居于高位,那燕国是没有未来的,既然如此,那作为二人选择执政的慕容恪,就不能和这些人有太多的牵扯,所以为慕容恪选择一个世家大族的女子才是最好的结果。

  慕容恪一直以来都按照慕容承光和燕桓帝的意思在做事,到了现在这一刻,他终于感觉到了艰难,他的兄长娶回来的这个女子,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以后的大燕会是什么样子呢?

  马车在蓟城中轰隆隆的走着,他闭上了眼,却不知道。

  这世上有多少先辈奋斗了无数年,但是最后却被后代子孙一朝就败光的呢?

  在这种诸国并立的大争之世,不进就是退啊。

  创业的君王为什么永远都比守成的君王伟大呢?

  为什么创业的被称为祖,而守成的只能称之为宗呢?

  因为守成的君王是没有遇到竞争的,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只会让国家衰败一些,而在大争之世,一个平庸的君王,会让整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甚至直接覆灭。

  慕容恪知道自己还算是年轻,他想要在有生之年能够一统天下,如果计划顺利的话,那是有可能的。

  当他执掌燕国后,他就知道了汉高祖和汉光武帝,一个在几年内,另外一个在十年内,就能够一统天下,实在是强悍的太过于离谱。

  几年的时间,他仅仅在河东就打了多少年啊!

  慕容恪当然知道不能用这种类比法,毕竟汉高面对的情况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汉高面对的都是分散的诸侯,而他面对的则是完整的国家。

  和他现在情形相同的,应该是战国时的局面,秦国用了百年才完成统一。

  但慕容恪感觉自己等不了那么多年,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为燕国一统天下,否则就看现在太后的模样,他担心在他死后,这太后搞出什么幺蛾子,那他将会抱憾终生。

  发生在宫中的事情渐渐传开,整座蓟城都在看着慕容恪,等待着慕容恪的反应。

  而慕容恪则郑重的下发了征召令,向着整座蓟城的贵族宣告,一轮新的战争将要开始了。

  “自古以来,受命苍天的君王,没有不夺取天下的,如今陛下占卜,显示我大燕将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夺取胜利,在这时传来了魏国人弑君的消息,想必上天将会开始厌弃魏国了。

  现在正是我大燕奋发向前的时候啊,我们已经在河东多次击败了魏国人,让他们在河东流尽了鲜血,燕人因此而得到荣耀,我以西征大元帅的名义,向着整个大燕的勇士发起号召。”

  再次兴起的战争瞬间打断了燕国的一切暗流,对燕国这个依旧以军功为主的国家,没什么事情比打仗更加重要,政治的争夺也要放在之后再说。

  慕容恪自己担任西征大元帅,统率所有的士卒进攻河东,他要暂时离开蓟城,在形势渐渐变化的当下,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构思,他要为燕国留下双重的保险。

  以防止燕国因为突然出现的动乱而一蹶不振。

  这其中自然也有他的些许私心,但那正是人之常情。

  ————

  白山黑水间,有洛族焉,有胡人曰:其族善驭鹰驱虎,乃至蛇虺,皆身高三丈,青面獠牙,力能拔山,声若虎啸雷霆,居于凛冬。——《胡丛杂记》

  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

  河东。

  自西向东流的黄河,在此处拐了一个弯,于是万千历史因此而被创造。

  河东河东,自然是以位于黄河以东而得名。

  这里是春秋时晋国的精华之地所在,两汉并州孱弱就是因为失去了关键的河东之地。

  三晋之地,可攻可守,地缘无双,合则天下无敌,是究极至臻版的关中,却秦败楚,不在话下,分则任人宰割,要么有沃土没有山川,要么有山川却没有耕地人口,最终只会被关中击败。

  时隔数百年,冠以燕姓名的大国,要重新一统三晋,乃至于一统**八荒。

  慕容恪是这场战争的主导者——燕国西征大元帅!

  他此番所统率的军队不可谓不多,仅仅精锐就有足足三万,其中胡汉夹杂的黑甲骑军就有五千人。

  黑甲军的编制是一万人,这一万人基本上是燕国最精锐的军队,其中三千多人都是从深山老林中抓来的那些懵懂的胡人,再加上燕国中那些自小就在厮杀中长大的族人,就这一万人,能压着汉国数万人打,称得上强悍绝伦。

  另外五千人驻守在冀州,关注着汉国的行踪。

  慕容恪将这五千人带出来是镇压大军的,他不会在攻城战中将黑甲军派上去,燕国不是游牧,自然有专门用于攻城的军队和器具,从辽东走出的燕国,对攻城器具的使用相当娴熟。

  三万精锐基本上将燕国一多半的精锐掏了出来,这个级别的精锐,整个燕国也只能拉出来五万。

  几百年前那种动不动几十万的军队,在甲胄再次进步的时代已经几乎见不到,即便是经过短暂训练的民兵面对精锐,也完全不是对手,一千精锐能追着几万民兵砍,这毫不夸张。

  集结精锐作战,不仅战斗力高,而且对粮草的损耗也小的多,种种因素下,在中原地区,全民皆兵已经被淘汰了。

  慕容恪隔着黄河眺望关中,而后对跟在他身边的慕容垂以及众人道:“你们看,那就是关中,万古帝王之基业,洛阳是圣城,但非圣王不能坐天下。

  长安却能够保护每一个在那里建造基业的帝王,若说天下哪一个宅邸能称得上帝王之居,唯有关中。

  七弟,若是能攻灭魏国,夺取关中,魏国一定会往西逃,我会请陛下改封你的王号,再给你加尚书仆射的官职,建立大行台,让你出镇关中,处理关中事务。”

  慕容垂满脸都是疑惑的问道:“大行台?”

  周围的人也满是好奇,行台他们都知道,但是大行台是什么?

  行台。

  这是一个在前些年新出现的机构,它的本质上尚书台派出的执行机构,所以全民叫做行台尚书省,但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军事机构,行台的主官则是尚书左仆射或者尚书右仆射,可谓一句怪异。

  慕容恪轻声道:“大行台尚书省,规格完全依照中央朝廷尚书省建立,大行台之首称尚书令,这是我给你准备的,直接将关中封给你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用这种办法才能把关中给你。”

  慕容恪为了慕容垂着想,也为了燕国,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慕容垂整个人都呆住了,自己的兄长这是要让自己和朝廷分陕而治啊,兄长为什么要这么做?

  慕容恪轻声笑着说道:“若是在我有生之年,我能够将那些人解决掉,你的大行台我会撤掉,到时候你就安心做个王,我会把你封在凉州,你就和西域的赵璎珞和洛珈蓝作战去吧。

  若是我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也要听从朝廷的命令,但要为大燕留下希望。”

  慕容恪没说那些人是谁,但几人都知道,无非就是太后那些人,慕容垂低下了头缓缓道:“兄长,我知道了。”

  聪明人是不需要再多说什么的,理想的情况又怎么会出现呢。

  最终的结局或许慕容恪已经猜到了,他现在所做的全部都是尽人事,听天命。

  太过于久远的事情,他不去想,如果能够在他活着的时候将魏国和汉国攻灭,那就足够了。

  燕国进攻河东的举动没有瞒任何人。

  这不是一场奇谋的突袭,在现在的形势下,任何奇谋都不可能轻易的夺取广袤的土地,只有堂堂正正的大会战,只有将对方的统治秩序打崩,而后在其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统治秩序,才能够灭亡对方。

  这就需要那些最基层的人认可王朝的统治,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谁,都要取得那些士族的支持,因为没有士族的支持,只有上层的国家那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一个不能收税、提供粮草的土地,怎么能说是自己的疆域;一群甚至不知道皇帝是谁、不能作为兵丁为国效力的百姓,如何能说是自己的子民?

  燕国通过一次次的战争,实际上现在河东的士族已经从一开始的震惊到现在的接受,他们甚至已经做好了迎接燕国的统治。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