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772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72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日过夕照,洛显之施施然离开府衙,留下一众或明或暗望向他的目光。

  这一日中,洛显之并未如同大多数人所预想的那样,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开始干涉尚书台的事务,他只是听了一些左右仆射以及六部的大致汇报,基本上都是相当空乏的内容,但他却听的津津有味。

  其余事就真的没有做。

  到了傍晚毫不犹豫的离开,没有半点要加班加点继续整理事务的想法,这和传言中的姑苏文穆郡公完全不同,文穆郡公处理事务,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披肝沥胆。

  洛显之坐在马车上,车中不需要再装出什么表情,他陷入了思索,回忆着一字字一句句,今日让尚书台官员给他汇报总结,当然不是无用功。

  他能够从中听出谁是用心准备的,谁是真的想要让他知道一些事的,谁是完完全全的糊弄,甚至想要给他挖坑。

  这些东西都隐藏在那些文字中,只有聪明人才能够提炼出有用的信息。

  除了这个原因外,他不上任三把火,是因为没必要,现在的尚书台还不姓洛,他在尚书台还没有顺手的人去使用。

  在洛显之的思维中,执政的基础是一支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官吏队伍,以及一支能接收到最底层反馈的官吏队伍,有一支这样的官吏队伍,各种政策才能够推行下去,他才不会成为一个政令只在建业城的瘸腿尚书令。

  在洛氏中,对这件事也有说法,执掌朝政,“少问为什么,多问凭什么”,完整的话叫做“少问那些官吏为什么不听从你,多问那些官吏凭什么听从你”,这是执掌大权所需要转变的第一条思维。

  没有这种思维,执掌大政一定会以巨大的失败而告终,就算是侥幸得到了君王的信任得以出任卿相,最后还是不免黯然下台。

  大多数的奸佞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沆瀣一体,小吏拿完郡丞拿,郡丞拿完郡守拿,郡守拿完州牧拿,州牧拿完九卿拿,九卿拿完三公拿,三公还不忘给皇帝准备一份,给皇帝修院子,修宫殿,收刮天下美女填充后宫,皇帝拿了这么多东西,就算是知道下面人在鱼肉百姓,也就不在意了,反正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引起民愤,或者觉得奸佞太过于猖狂,那就借机打击他一波,如果没有引起民愤,那就继续心安理得的享受奸佞的上贡。

  洛氏当然不能这么做,历代洛氏的执政,自然不敢说对百姓秋毫未犯,包括洛文王执政的时候,在治下也有百姓被欺压到活不下去的,人力有时穷尽,管不到就是管不到,不是秉持着一颗救世之心就行的。

  关键的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不能因为这种事情不少见,就认为这些东西是对的,不能因为这些事情无法制止,就让它从潜规则转变到明面上,这些东西只能永永远远的生活在黑暗中,一旦暴露在阳光下,洛氏就会毫不犹豫的去打击,让执行它的人,死无葬身之地。

  洛氏在无法制止这些事时,只做两件事。

  其一是给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官员,给那些心中还怀着理想的官员一个选择的机会,那就是洛氏,所以洛氏持身要正,要以身作则的告诉所有人,这天下还有光明,还有正义,而不是浑浊一片。

  其二则是绝不让那些人真的能逍遥于世,小过小错尚且可免,那些大盗之人,一定要找机会让他们身败名裂,当世做不到也要在以后报应在他的后人身上,让他断子绝孙,让他臭名昭著。

  第一条是给天下人看的,第二条则是洛氏自己在做的,在洛氏中有一个这样的名单,属于一定要搞死的人。

  洛显之年纪虽然小,在某些经验上或许不足,但家学渊源这几个字真不是随便说说。

  他本身也不需要谨小慎微的去揣摩皇帝心思,然后一点点政治斗争,去搞掉自己的对手,他有更加从容的裕度。

  入掌尚书台后,望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官吏,洛显之就在想,自己凭什么来驾驭这上百名官吏以及更多的吏员,尚书台下有六部,几乎整个梁国的大小事务,那是数万的官吏,自己又该如何去驾驭这些人呢?

  思来想去,还是要进行一次对反对派的清洗,提拔一些人,贬斥一些人,还是要持续不断的对士族门阀放血,来释放出更多的官位、资源,对梁国进行更大范围的思想解禁。

  门阀士族的力量还是太大了,经过楚国的大发展,区区洛有之十八年的打击,还远远不能撼动士族的基本盘,当然,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洛有之并没有真正的动用武力,而是通过政治手段来打压,这种比较温和的手段,见效的确是慢一点。

  速度最快的就是直接按照族谱杀,杀个天翻地覆,比如每一次的大乱世,都会有很多的旧贵族直接人间蒸发,人的生命才是一切的根本,所谓的权势富贵,都是寄托在人的生命上的,没了生命,贵族也就消失了。

  但无论愿不愿意承认,士族同样是一个王朝的统治基础之一,这些人在挖空这个王朝的同时,也在支撑着这个王朝的存在。

  把这些人一股脑的全部打死,那就是在毁灭自己,无论是洛有之还是萧衍,都不会这么做。

  而且。

  洛显之明白自己的父亲,士族可以被杀,但原因绝对不能是因为士族身份所以被杀,可以死于贪污,可以死于犯法,可以死于任何理由,唯独不能死于士族这个身份。

  就如同洛氏一直以来所认为的,大臣可以死于任何原因,却不应当死于功高盖主,君王忌惮功高盖主的臣子,这是正常的,这正是人心中的怀疑,但如果一个君王因为臣子功高盖主就杀掉他,那洛氏就会远离这个君王。

  这两件事表面看起来风牛马不相及,但实际上却是一件事。

  正如道教在追求长生久视,白日飞升,化虹成仙,天下的道士都以此为目标孜孜不倦,但如果现在所有道士都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飞升是个骗局,所谓的仙界中到处都是邪魔,专门吃这些飞升的所谓神仙,那会是一副什么景象呢?

  绝望!

  只剩下绝望罢了。

  官场上同理,这世上的人都有梦想,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一个普通的商人,一个普通的做活之人,一个贫寒的士子,谁没有一个荣华富贵的梦。

  但如果现实告诉他们,得到荣华富贵就要死,想要保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永生永世的在底层待着,当然,在底层待着也保不了命,在下被胥吏逼迫,在上被皇帝逼迫,那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所以洛氏做事一向有底线,洛有之打击起来那么容易,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洛有之基本上很少杀人,除非身上本就背着大恶之人。

  “清理士族,提拔寒门庶族,将更多的人口容纳到大梁的统治下。”

  洛显之思索着,自言自语的喃喃着。

  ……

  洛显之应邀到谢氏的一处庄园中,这处庄园是洛氏和谢氏定亲的时候,洛有之送给谢氏的,地契上是谢道韫父亲的名字,这处庄园极大,几乎能够容纳整个谢氏的族人在其中居住,依山傍水,风景极好,庄园外有良田,其中佃户不少,都是谢氏的部曲。

  谢氏不是那些崇尚清谈的士族,从谢安这一代开始,谢氏的崛起就是依靠立功,先前跟着萧衍和洛有之立功,现在跟着洛显之立功,从来如此。

  洛显之刚到,就有谢氏的小辈,谢道韫在谢氏中是长姐,这些小辈多是洛显之的小舅子,将洛显之迎进来,然后直接带着往一处单独的小院而去,四四方方,望着是一处连在一起的二层小楼,看着颇为雅致,在江东,这种二层的木质小楼颇多。

  谢玄带着洛显之边走边道:“姐夫,叔父吩咐先将你带到阿姐这里,待晚饭时,再做言语。”

  洛显之眉头一挑,倒也没说什么,除非洛显之和谢道韫有人死了,否则洛氏和谢氏的婚事是不可能出现意外的,院落的门半开着,有侍女望见了谢玄和洛显之,向着门内高声道:“小姐,郡公到了。”

  天尚未晚,柔和的光照下,落在人的脸庞上,仿佛有轻风拂过,带着阵阵花香,院门大开,一道娴静如娇花照水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身着白衣,风下飘飘,高挑绰约的丽人,面上带着清甜笑意,有些瘦削的肩膀,白皙泛着透明的面庞。

  谢玄见状笑道:“姐夫,我就先走了,待饭食备好,会有侍女过来喊你们入席。”

  说罢就直接溜走,洛显之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几分,心中暗道谢玄懂事,以后可以多关照关照。

  他快行几步走到谢道韫身侧,淡淡桂花香味从身侧传来,谢道韫也不说话,只是笑着一摊手,示意洛显之进院中。

  谢道韫将温好的酒倒在酒杯中,然后递给洛显之,自己则捧着茶在喝,见到洛显之一饮而尽后,笑着调侃道:“这几日建业城中,到处都是郎君的消息。”

  洛显之揉揉头笑道:“的确是很烦人,但风波比起预想中,少了很多。”

  谢道韫闻言却意味深长的道:“郎君,风波一点都不小,只不过是从水面上,转移到了水面下,如今的建业城,堪称是暗流涌动,这几天来我谢氏府上的人,数不胜数,而且还都是悄悄递信件相约,这都是因为您啊。”

  洛显之脸上并无什么表情,意料之中,情理之中,自己和谢氏的婚姻,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而且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在谢氏府上待了很久,谢安亲自将自己送出门外。

  上次的交谈,洛显之就知道谢道韫的确是才女,有常人不具备的才能,于是便将自己所思索的问题大致讲了一下。

  “士族的问题,的确是不容易处理,现在的士族有些过于庞大繁杂了。”

  谢道韫沉吟着,“围绕着士族甚至产生了很多职业,从前修订贵族谱系的是史官,负责记录这些的是宗正,但现在,甚至还有专门的谱匠,为了一个血脉的分支,能记录无数的东西。”

  诶?

  洛显之突然反应了过来,谱匠!

  说到谱匠就不得不提现在天下的士族有多复杂。

  在遥远的邦周时期,有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极其的严格,谁大谁小,谁高谁低,一目了然,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去计较的。但是随着一千多年过去,宗法制度早就崩坏到极点了,从先汉中后期开始,就没几个嫡长子继位的皇帝开始,基本上宗法就没人在乎了。

  门阀士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血统贵族的削弱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一定要争出一个高低上下,士族之间当然也是如此。

  到底谁应当排在最上面,这都是有说法的,楚雄通过一本氏族志就成为了皇帝,就是因为他通过这本造册,厘清了这些家族的高低上下,而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氏族志很快就传播到了另外几个国家中,虽然另外几个国家中的士族没有江东这么强大,但给自己排序还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这些东西,很快就由下往上的影响到了国家的选才。

  士族依旧有宗法的残留,比如一部分主支和分支,但这不一定分支就肯定差,分支发展起来最后比主支还强的实在是太多了。

  同样共享一个郡望的士族,要分高低上下,同一个家族中的不同支脉,同样要分个高低上下,士族间要排名,不是士族的想要成为士族。

  楚国时期所定的氏族志只有几十个姓氏,总共一百多家,而到了现在,姓氏虽然只增加了十几个,但是士族的数量却增加了几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士族,几乎充斥在江东的每一处。

  成为士族不是你自己说是士族那就是的,必须要官方认可才是,一个士族起码要知道自己的来源,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迹,然后经历了多少代,每一代都有什么比较大的事,获得了什么功绩,传承给了谁,一代代的都要记载下来。

  这里面的很多东西,太复杂,没有点家学渊源是难以分清楚的,甚至同一个姓氏,可能完全是两个不同郡望出来的,如果搞错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诞生了一个专门的职业叫做谱匠,专门修订这些家谱之类,这些人在这方面的学识相当的渊博。

  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洛氏的家谱是不会错的。

  不提绝对不会错的嫡系,就算是洛显之这样的分支,洛氏的家谱也极其的严密,而且保存完好。

  但其余的家族不一样,家谱这个东西,很庞大,朝廷里面对这方面的记载甚至需要专门的守藏室去存放,兵乱等等都是将这些东西损坏。

  很多的家谱都是补的,谱匠的作用就在这里,给那些家谱损坏的家族去修补,对国家来说,这也是一件大事。

  但。

  问题来了。

  这玩意能造假,毕竟本质上不过是一份记录罢了,真的出现了假的,也没人知道。

  这种造假当然不是一个普通人给自己伪造煊赫的身份,进而得到政治上的优待,门阀士族又不傻,而且这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多数的家族都有自己的姻亲故旧,根本就难以造假。

  真正的造假是士族内部配合着造假。

  有一些已经落寞的士族,为了重新返回巅峰,而一些崛起的强人为了给自己一个有光环的身份,就会装作是某一个士族的分支流落在外,现在发达了认祖归宗,双方互惠互利,一方得到了身份,一方得到了利益,谱匠则能够给编的天衣无缝,就算是主支过来查,也不可能有什么发现。

  大家族那么多人,谁能知道流落在外的一脉到底有没有人,这样得到的士族身份都是最基层的士族,但有了这个身份就不一样了,以后就更容易升迁,更容易被主流所接纳。

  这其中未必没有洛有之的推动,打压士族的一个举措就是让士族这个身份变得不那么珍贵,你是个士族,我也是个士族,你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这个办法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大量披着士族身份的寒门庶族出现在梁国官场上。

  但在洛显之看来,现在或许可以进入第二阶段了。

  那就是狠狠打击士族的声望,如果士族有假冒的,那岂不是滑稽?

  其中的关键点就在于找到那些假冒的。

  洛显之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脸上满是振奋,望着谢道韫欣喜道:“道韫,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两次解决了我的问题,不过谢氏也是高门大阀,我现在思索要怎么打压士族门阀,难道你不担心吗?”

  谢道韫闻言瞧了洛显之一眼,收回了倒酒的手,转而为洛显之倒了一杯茶,而后才柔声道:“妾身以后是要嫁于郎君的,自然要站在郎君一边思考,郎君要打压士族,那便打压,要抬举,那便抬举,妾身并不在意这些。

  说到家族,郎君是天纵之才,又有什么值得妾身去教的呢?

  先文穆郡公也曾经打压高门,但依旧有谢氏卓然于江左,妾身认为郎君不会让天下没有高门,既然会有高门,那为何不能是谢氏呢?

  谢氏一代,皆是风流才能俱佳之人,能作为郎君的佐助,妾身从未担心过,谢氏会在这一代中衰落。

  至于以后的事。

  这世上哪里有家族能长盛不衰呢?

  三王五帝的后裔都已经灭绝。

  秦王朝的后裔不曾见到。

  等到汉国一亡,刘氏也要泯然于众人矣。

  就算是洛氏嫡系不也消失于世间吗?

  区区谢氏,比起那些远古的王族和皇族,比起传承一千四百年的洛氏,又算得了什么呢?

  郎君倒是比妾身还担心的远。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