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76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6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洛氏洛显之来访,还请禀报。”

  洛显之送上拜帖,而后静静等在府邸外,手中提着两件礼品,洛氏从不缺礼品,江东洛氏,得到了许多东西,作为传世之物。

  门房一静,连忙往府中跑去,府中顿时有些鸡飞狗跳,府邸大门而开,一身宽袍大袖头戴冠巾的谢安走出,洛显之躬身作揖行礼道:“太傅,显之贸然来访,还请太傅恕罪。”

  谢安脸上满是笑意抚须道:“贤侄来访,如何说不得冒昧,快快请进。”

  二人相伴而行,行至中堂。

  谢安屏退左右,而后有些紧张的问道:“贤侄如何突然到了建业城?”

  洛显之苦笑道:“陛下多发书信,不得不来,侄儿刚刚从皇宫出来,陛下欲要使侄儿为尚书令,暂且拒绝,来到太傅府上,正是想要询问一番,为何陛下会突然这般反常?”

  尚书令!

  谢安立刻便是一惊,不过想到眼前这位可是故姑苏郡公之子,整个梁国中,除了太子之外,大概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在身份上胜过眼前这位,也就觉得正常。听到洛显之相问,谢安踌躇一瞬,想到两家关系,低声道:“贤侄,这是小道消息,是我侄儿所听言的,据说我梁国大军在豫州吃了一场败仗,粮草没能供应完全,导致我军败绩。

  这消息被陛下所掩盖,据说是有大臣在其中中饱私囊,陛下想必是对如今主政的大臣不满,所以想要撤换,毕竟军国大事为先。”

  洛显之闻言一惊。

  在讨灭胡人后数年,随着各国都大致上渐渐有了一些气力,永远不会停下的人类,自然开始了战争,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燕国和梁国联合征讨汉国,号称要瓜分汉国之土,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归燕国,黄河以北归梁国。

  刘谌是个人杰,是个优秀的皇帝,但同时面对燕国和梁国,还是力有不逮。

  尤其是数年前,燕国有个小将,名为慕容恪,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却百战百胜,尤其是大军团之战,还没有吃过亏,加上萧衍和梁国处于巅峰,国中名将同样层出不穷,一下子就让汉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冀州北部的城池多被慕容恪所夺,豫州的土地也在不断被梁国蚕食。

  汉国之所以还能够挺得过来,魏国伸出援手是极其关键的,因为魏国和燕国在河东有巨大的利益冲突,正如同战国时,秦国和魏国对河东河西的争夺一般。

  魏国希望能够将燕国的兵力牵制到汉国一线,这样他们就能腾出手来夺取河东,进而得到进攻燕国的跳板。

  萧衍最顺利的时候甚至快要攻下整个豫州,几乎整个淮泗都落入他的掌握,但关键的时候,洛有之突然薨逝,萧衍在前线粮草不济,只能匆匆退回。

  没想到如今却吃到了败仗。

  不过这败仗应当不大,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冲突,只不过这场冲突,让萧衍感受到了不妙,所以才会这般焦急的让自己接任父亲的职位,这算是病急乱投医了。

  先不言自己能不能比得上自己父亲的才能,就算是能比得上,但情势不同,那么多人虎视眈眈,现在洛氏主支不显,已经消失在人间十几年了。

  当世唯一一个有圣痕的洛氏子,据说还在西域,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所有人都知道在征讨胡人的战争中,洛氏嫡系死绝,遭遇了比洛国亡时还要重的灾祸。

  现在据说所有的洛氏残余人都在遥远的辽东,但那里杂草丛生,道路隔绝,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找得到,就连当初洛氏大军出来的道路都已经被积雪所化的水冲垮,谁都找不到洛氏。

  这世上已经没有洛氏嫡系,没有圣痕存在了。

  江东洛氏,在许多人看来,的确是洛氏,但又不是洛氏,因为究其根本,世人对洛氏嫡系是带着天然畏惧的,那眉心上熠熠的圣痕,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所有人,洛氏的确是不同的家族。

  但江东洛氏眉心上没有圣痕,这威慑力就大打折扣。

  江东洛氏行事与洛氏嫡系是完全不同的,他们要守住洛氏在中原的名号,需要通天的智慧和不菲的运气才行。

  尤其是在汉国的英侯一脉愈发凋零之后,江东洛氏就更加的谨慎。

  汉国英侯一脉所遭遇的是难以想象的,如今英侯一脉,只有一个男子,那就是当代英侯,他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如果不能生下一个儿子,英侯一脉将会以绝嗣的结局退出历史舞台。

  洛显之深深皱着眉头,面对谢安所讲,他的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恐怕就是皇帝所说的非常之时了。

  过了许久,洛显之缓缓道:“太傅,如今四国争雄,燕梁二国对魏汉二国,正处于极其关键之时,若是能够瓜分汉国,再夺取蜀地,我大梁将有并吞天下之姿,陛下恐怕同样是有这样的心思。

  但如果我现在答应陛下,那就会破坏父亲的制度,遗祸深远,您说我该如何做?”

  答应皇帝去做尚书令,最简单的一个后果就是,洛有之之前所定下的累功转进的制度被破坏,即便是找再多的理由也没用,天下人不是瞎子。

  如果洛氏能够做这件事,那其余的门阀世家都能够做这件事,我们就算是得不到皇帝那么大的信任直接做尚书令,那其他的官职,总应该让我们去做。

  这世上没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道理,尤其是在江左。

  尤其是在江左,这个世家大族盘踞的地方。

  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世家大族,都不喜欢到外地折腾。

  于江东大族来说,他们是江东世家,只要能够保证在江东的利益就足够了,为什么要去外地卖命,不仅仅是士族这么想,普通百姓都这么想。

  朝廷北伐,去外地流血卖命,凭什么?

  征讨胡人,若不是洛神彰显神迹,若不是素王的潜移默化,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就在于这种思想。

  这种思想根植在每一个人心中,不独独是江东,而是每一处,没有大义名分,任何人都不喜欢到外地去征战。

  保家卫国才有士气。

  自古以来概莫如是!

  为了能够让江左世家支持朝廷北伐,洛有之答应在北伐后,在青州、兖州、豫州,划分大片的土地给他们,对普通的百姓同样承诺将军功折换成土地和更多的赏金。

  在洛有之所设计的功勋体系中,去外地作战,比在本地作战,军功基本上是两倍,正是基于这种情况。

  如果萧衍为了北伐破坏洛有之定下的制度,那就会将世家门阀再次彻底的释放出来,不能说洛有之十八年之功一朝尽丧。

  毕竟现在寒门的确是有了稳定的晋升渠道,而且寒门并不在江左受到大的歧视,江东主要还是要看人本身是否有能的。

  但洛有之在抑制门阀方面,起码一半的作为就付之东流了。

  谢安当然知道洛显之所说的是什么,他常年跟在洛有之身边,耳濡目染,自然知道洛有之所为何事,闻言沉吟道:“贤侄,先郡公所为,乃是大计,但当初在实行这一政策时,郡公曾经与我说过,这世上没有任何的制度能够真正的阻止门阀世家的崛起。”

  洛显之闻言一叹道:“自然如此,我洛氏精通史学,这一千四百年来的历史都在我洛氏心中。

  一千四百年前,素王分封,那时的周天子权力何等广大,诸侯不朝贡,动辄废除封国,但随着时间推移,诸侯便逐渐坐大,天子的权威不存。

  等到秦汉时,将诸侯贵族一网打尽,汉天子做了上百年无所不能的真正的君王,但最终的结局还是走向了地方作大的结局,等到了后汉就不必多说。

  这世上,随着时间的发展,地方一定会渐渐作大,就算是洛氏主脉在的时候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父亲从未想过解决这个问题,从未想过彻底铲除门阀士族。

  铲除了门阀士族,无非就是换一批人另外成为新的门阀士族罢了,不会有什么改变。

  他时常对我说,不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如果一生都用在和这件事做斗争上,那就会一事无成。

  所以只要江东的门阀士族听话,不要道德败坏,能够作为他施展的工具,能够成为他手下的一条狗,父亲就听之任之。”

  对于把门阀士族比喻成狗,谢安闻言脸色却未曾变,洛有之这番话中的最后一句,可不仅仅是对洛显之一个人说过。

  他不仅仅这么形容门阀士族,寒门庶族也被这么形容。

  这句话相当的有名。

  洛有之曾经在朝廷上,痛骂张氏的族长,说张氏不过是一条狗而已,现在不听话,那就该死了,而后张氏就被洛有之贬斥,直到如今张氏都没有入流的官员入仕,氏族志重编时,也没有张氏的名字,再过几十年,如果张氏还没有起复,等到现在的姻亲等等全部去世,张氏基本上就从最顶级的门阀彻底落寞成寒门了。

  洛显之接着说道:“但父亲也同样说过,虽然地方作大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够拖延,还是要拖延的,控制不住的那天,就是王朝灭亡的时候了。”

  谢安叹口气道:“但如今诸国相争,若是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大梁恐怕就连败坏的那一天都撑不到,先郡公有大能,能够既压制国中的各种不满,还能够给前线源源不断的供给钱粮,但是现在的几位朝中重臣,恐怕没有这个才能,我也做不到,皇帝也不希望我能够做到。”

  谢安的言语中带着萧瑟,他曾经也是朝廷的重臣,太傅,这可是三公之一的头衔,在整个梁国中,他的声望算是最高的一批。

  但洛有之一死,他立刻就失去了皇帝对他的信任,或者说,皇帝从来没有信任过他,只不过因为洛有之的关系,对他爱屋及乌罢了。

  现在梁国中,有才能的人不算是少,江东这块土地,一向是出人才的,尤其是能治理国政的人才和统帅大军的人才,层出不穷。

  但这些人,皇帝不信任,这就很致命。

  尤其是发生了疑似中饱私囊的事情后,皇帝就对臣子有了更大的怀疑,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状态。

  君臣两不疑,毋庸置疑是一个国家最好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梁国在面对汉国时能节节胜利,和萧衍与洛有之君臣间的相互扶持是分不开的。

  现在萧衍找不到信任的人,所以他召见洛显之,因为他信任洛显之,或者说是,他相信洛有之的儿子,不会让他失望。

  洛显之闻言直接站起来,在庭中不住的踱步,眉头紧锁,不断的权衡利弊,这实在是一件大事,嘴中则不住喃喃道:“国朝不过二十年,如何就会遭遇这般问题呢?”

  谢安同样不住摩挲着手中的杯盏,在等待着洛显之的回答,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没有对错,只看他想要什么。

  这时突然有一道俏生生的声音在庭中角落响起,“不争前世,不争来世,一切梦幻泡影,只争朝夕。

  先郡公之策,解一时之急,或许已是行将朽木时,郡公何不再造新策?

  先郡公功高江左,郡公或可亦为之,胜先父祖,当为丈夫!”

  洛显之脚步一顿,循着声音来源而看去,只见在角落中站着一个约莫二八芳华的少女,素衣钗裙,小脸白皙柔美,眼睛明亮有神,似有无尽智慧的流光闪烁,浑身书卷气。

  名门淑女,大家闺秀,蕙质兰心。

  洛显之脑海中有无数的词语去赞美她,却无言。

  ————

  公曰:“门阀,犬也,寒门,马也,皆吾门下行走,犬狂吠之,马怒跃之,俱当死。”

  江左讷讷,莫有敢言者。——《南史·姑苏郡公世家》

  第806章 谢氏有女初长成

  堂外并不如何炽热的光,透过镂空雕装的丝木窗,斑斑点点落在室中。

  堂中三人。

  洛显之一手负在身后,一手握拳微屈,作沉思状,他攥着拳头极用力,骨节分明的手背上有根根青筋暴起,其心中纠结,可见端倪。

  谢安手中捧着茶杯,脸色带着错愕偏过头去,似是有些意外。

  在他侧后不几步处,站着一个少女,眉目清秀、顾盼神飞,肌肤若雪,腰若纤素,慧黠秀丽如竹林空谷。

  在少女身后的屏风后,几个少年探出首来,眼中满是好奇之色。

  谢安将手中茶盏放在桌上,脸上浮现出淡淡笑意,却不曾说话。

  洛显之一丝不苟的躬身作揖,轻声问道:“不知是哪位谢氏贵女当面?”

  洛显之在问,却不是真的在问。

  从年纪以及谢安的反应来看,定是自己的未婚妻,谢氏那位号称咏絮之才的谢道韫。

  谢道韫温婉的回礼,“郡公万福万安。”

  洛显之的父亲洛有之,之所以会为他定下和谢道韫的婚事,就是因为咏雪之事。

  其时,洛有之于谢安府上做客,亲眼目睹年纪尚小的谢道韫才思敏捷,一时心喜,特意考校一番,谢道韫颇有辩才,思理清晰,于是愈发惊喜,又见谢道韫钟灵毓秀,其父母长辈,谢氏一门俱是雅致风流之辈,谢道韫长大后,定是个美人儿。

  洛有之顿时洛氏传统本能发作,当场就与谢安和谢奕相约,给洛显之和谢道韫定下亲事。

  谢氏门庭鼎盛,谢道韫受宠于谢氏,谢奕和谢安皆想要为谢道韫寻到一个如意郎君,若是他人求亲,谢道韫尚小,二人定然拒绝。

  但求亲的是洛有之。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