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74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4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洛原闻言只觉一阵阵眩晕,他想要愤怒的斥责刘禅,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他已经对刘禅绝望,此刻的刘禅年纪已经很大,可能没有几年好活,万一真的将他在朝堂上气死,那于事无补。

  出路到底在何处啊?

  ……

  魏国是整个列国中最奇葩的存在,此刻的魏国中,政治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曹爽依靠自己到处结仇的性格,在魏国中已经天怒人怨,他实在是个相当无能的人,但他势力实在是过于强大,所以在各种地方都占据着上风。

  司马懿身为辅政大臣,则快要被曹爽逼到角落里,曹爽是冲着让司马懿死的地步去做的,这让许多人都非常的愤慨,毕竟司马懿作为四朝老臣,又立下了那么多的功劳,曹爽无论如何都不应当让司马懿这么不体面。

  要知道上一次政治斗争这么激烈的时候,还是后汉末年的时候,士族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战争,那可真是杀的天昏地暗,而现在的魏国,竟然颇有当初的那种意味。

  曹爽因征讨河东不利,在朝中的名望更是岌岌可危,于是愈发的嫉恨能文能武的司马懿,司马懿不得不装出重病的样子来使曹爽放下警惕心。

  蠢笨如猪的曹爽自然中计,于是不再防备司马懿,司马懿早就在之前就下定决心要和曹爽斗到底,他这个人精明的活了一辈子,在无数次的生死危机中活下来,从来都不会把生命交到别人的手中,现在同样如此,他不认为曹爽会放过自己,他也不想战战兢兢的活一辈子,他一定要杀掉曹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种想法他从来没有向任何外人透露过,只是默默地在私下里准备着,就如同一条毒蛇般,静静地待在茂盛的草中,盯着自己的猎物,缓缓走进自己的攻击范围,而后将之一击必杀。

  在曹爽征讨河东失利后的大朝会,朝中气氛很是压抑,没有人敢去触曹爽的霉头,司马懿没有上朝,他现在属于随时都会病死的人设。

  这一场大朝会,本该是理政总结的场合,但因为曹爽征讨不利,现在没有人说话,不知道有多少人暗暗在心中深恨曹爽。

  曹爽独断专行,淫威之盛,实在是魏国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燕国传来了慕容氏夺走燕氏皇位的消息,这不由让魏国众人想到了魏国的形势,皇帝年幼,曹爽跋扈,曹爽还是宗亲,难保不会篡权夺位,要知道在魏国中,一直都有曹爽之所以一直寻求打仗,就是为了篡权夺位的说法。

  曹爽自然知道这个消息,这件事让他觉得很是无奈,他的确是有些喜欢揽权,但要说篡权夺位,那可就实在是有些冤枉。

  曹爽回忆着自己在河东的失利,越想越气愤,区区弹丸之地,竟然敢于反抗我魏国大军,他望着那满殿无人言语,却觉得有些窒息,他认为这些人一定在心里嘲讽自己。

  但没有说话,曹爽又不可能真的没有原因的就去乱发泄,只能自己出列道:“陛下,先帝忌日快要到了,臣将亲率大军保护陛下前往祭拜先帝。”

  曹爽说这句话,是在告诉所有人,我曹爽现在拥有整个大魏的军队,我曹爽现在是魏国最大的那个人,就算是皇帝也得听我的,你们这些人,还是要看清楚一些,就算是兵败,我依旧是最大的那个人。

  他却不知道,当他说出这番话时,殿中有些人的眼中突然闪起了亮光,这对他们来说是个非常关键的消息。

  曹爽因为在河东的失利,愈发的需要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强大,于是他几乎是将自己所有的班底都带了出去。

  整支军队浩浩荡荡的出了城,装饰的非常豪华,军队绵延了几里长远,就算是攻伐河东,他都没有带过这么多的军队。

  曹爽望着所有人震撼的神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但是这支军队真正的利器却未曾装备,尤其是最精良的甲胄,毕竟这不过是去祭拜皇陵而已,又不是真正的去打仗。

  司马懿等待这个机会实在是太久了,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错过,否则死的就是自己,在司马懿的面前是众公卿,这些人眼中带着不安,政变这种事还是太过遥远了。

  尤其是从来没有人想过司马懿会发动政变,这不是司马懿的人设所能够做出来的事情,他是人品高洁的士族冠冕,他是屡立功勋的四朝老臣,他是国朝支柱,是所有魏国士人所敬仰的人,但这些死士,是从哪里来的。

  这种陌生让所有人都有些害怕,司马懿知道他们的想法,他朗声道:“诸位公卿,懿如今立在此地,有些话想要同天下人讲,曹爽,宗亲皇戚,深受明皇帝信任,授之以辅政之贵,本应安定庶民,匡扶国家,然其性狂悖,自辅政以来,不尊皇帝,无礼臣僚,任人唯亲,暴政害民,残害忠良,以国家为私产,以己利为大利,这难道不是祸乱社稷吗?

  曹爽胡言,以为诬陷我便能使天下人信服,但言语做不了虚幻,真金便是真金,忠诚便是忠诚,这世上始终有真假是非。

  这天地间自有公理正义,今懿于此,受文皇帝、明皇帝两代重托,为社稷而战,不能见国家至此。

  懿想问,今日诸位公卿可是为正义而来的吗?

  懿今日执正义的冠冕而行,高举正义的旗帜,诸位公卿可愿意随懿冲锋?!”

  第794章 人之恶心,一至于斯!

  正义!

  这煌煌之语,这耀耀之言,如何能不使人心潮澎湃,如何能不使人心悦诚服?

  正义的冠冕。

  正义的旗帜。

  司马仲达,四朝老臣,天下清望,愿为大魏社稷而战,此刻长安城中已有人潸然泪下。

  有效果!

  司马懿立刻反应过来,他心念电转胸怀激烈道:“诸位,自明皇帝崩殂,到如今我大魏已经经过了多少风雨呢?

  我年事已高,垂垂老矣,已经记不太清了,当明皇帝将当今陛下的手交到我手中时,我心中满是豪言壮志,我说我要向文宣二公,洛文王,霍光那样学习。

  明皇帝信任我,使我位列三公,于我而言,如果只是单纯的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那就是一种侮辱。

  因为我所追求的,从来就不是做一个显赫的臣子,而是为了心中的理想。

  曹爽逼迫我到了如今的境地,我百般示弱他依旧不愿意放过我,可想而知他对其他臣僚的态度,简直如同对待家仆。

  人心之恶,一至于斯!

  今日我站在这里,难道是为了我一个人吗?

  我是为了大魏和诸位公卿和满城百姓啊,别人所不愿意做的,我愿意去做,别人所害怕去做的,我不害怕,只因为我的心中有正义!”

  堂下皆是魏国众世家大族,甚至还有曹氏宗室,司马懿的至交好友,同时也是司马家世交的颍川陈氏陈述走出,面向众人高声道:“仲达公所言肺腑,实在是让人心伤,如今天下汹汹,诸国皆伐交频频,燕国频频出击,有慨然并吞天下之志。

  唯有我魏国,竟然被曹爽此人所控,区区河东弹丸之地,集结关中、凉州、蜀地竟然不能攻下,其无能简直骇人听闻,使其掌政,岂不谬哉?

  仲达公四朝老臣,允文允武,今日又为天下行大义之举,若不襄助,难道诸位真的能安下心来?有朝一日若是曹爽于陛下有篡位之心,如何能对得起先帝在天之灵?”

  话虽如此,但政变这种事,实在是出乎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范围,尤其是在场的这些人,没谁愿意参与到这种事中。

  更明确的说,倘若现在司马懿反对的不是曹爽,如今就不会如此平静,曹爽反了众怒,除了他的党羽,魏国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想让他死。

  但依旧有许多人在犹豫,司马懿控制了长安和周围的武库,封闭了城门,还占据了曹爽的军营,已经占据了上风。

  有大臣出列大声问道:“太尉,仲达公,如今天下风雨飘摇,曹爽领军在外,就连陛下都在他的手中,他如果挟持着陛下逃到洛阳,那可如何是好?

  我大魏岂不是要分裂,要内战,在当今的天下,一旦长安和洛阳内战,楚国、汉国、燕国,都不会善罢甘休,我大魏休矣!”

  这话说到了所有人的心里,这正是大多数人所犹豫的,没有人愿意眼睁睁看着魏国就这么灭亡。

  因为家族的兴衰是伴随着王朝更替而进行的。

  看看自古以来的家族,夏代的贵族在商朝边缘化,其余贵族更是难以见到,商朝的王族被歧视,《滑稽集》上半部宋人语,周朝的王室灭族,周朝的贵族只剩下洛氏和吕氏重建。

  秦朝不多说,已经灭族,汉朝兴起,现在陇西郡公只剩下地位,没有丝毫的权力,五姓七望分崩离析。

  再看看当初争霸的那些诸侯世家,袁氏赵国中的各大家族,如今都是二流而已,兴起的是支持曹魏和刘备的新兴人家,楚国中更不用多说,尽是当初被中原所瞧不起的南方士族,如今却勃然兴盛。

  所谓士族的力量在国家面前实在是太过于弱小,曹爽这么一个政治军事全垃圾的蠢猪,都能顶着所有人的不满,把士族冠冕的司马懿推入绝地。

  如果魏国灭亡,在场的这些人,不敢想象自己的家族会沦落到何等地步,二流家族、三流家族,还是就此不见姓名。

  正是如此,没人愿意看到魏国内战,这同样是司马懿所担忧的,但他不会表现出来,他要体现出意志的坚决,这样其他人才会更站在他这一方去尝试解决问题。

  曹爽手中有兵,但这些人却认为他更有可能会撤走,而不是进攻长安,自然是有原因的,其中原因很多,其中有两条是不容忽视的。

  曹爽只有兵,但是却缺粮,他是去祭拜,而不是去打仗,本来就准备翌日回转,军中只有最多不超过三天的存粮,一旦断绝,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便是一直以来的一个制度,士卒的家属大致上都在司马懿手中,这让士卒们怎么攻打长安,打着打着从城中扔出老父母亲的头颅,扔出妻子儿女的头颅,士气直接就崩溃了,司马懿在魏国中的威望,以及军中的威望,也是实打实的。

  曹爽一定有所顾虑,除非他狗急跳墙,非要和司马懿拼个你死我活,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思,否则曹爽处于绝对的下风。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懿只有几千人,就敢于发动政变,而且不是特别担忧的原因,至于曹爽会不会狗急跳墙,他有把握曹爽不会。

  他这个人实在是太过于聪明了,即便是在整个汉末他也是最聪明的几个人之一,尤其是在其他几乎所有顶级谋士都死去的当下,他就愈发的耀眼,对自己的这个所谓对手,司马懿思来想去,还是只有蠢笨如猪四个字可以评价,只有虎父犬子四个字可以评价。

  司马懿依旧是正气凛然的说道:“曹爽乃是国家重臣,他是曹氏宗亲,懿以为他将会照顾大局,懿已经向皇帝陛下去书,请求免去曹爽的各项官职,罢黜他的地位。”

  ……高平陵,曹爽已经截取了司马懿给曹芳的信件,他翻看着信件,只觉心惊不已,司马懿在信中对曹芳说道:“陛下,当年先帝将您托付给臣和曹爽,是因为您年幼,让我们二人匡扶国家,但是没想到啊,人心竟然会变化的如此之快,曹爽他为了权势竟然做出欺上之事。

  他在朝野内外任用自己的亲信,在宫中安插自己的眼线,不让陛下见到太后,这是在离间您和太后的骨肉亲情,这是想要对陛下不轨,他所做的一切都已经超越了臣子所应当做的,而是从未听闻的骇然之事。

  这难道是当年先帝托付的意思吗?

  臣以为不是的。

  如果这样下去,您的皇位还能够稳固吗?

  臣以为不能够。

  如果任由曹爽跋扈下去,难道魏国还能够长久吗?

  臣以为不行。

  于是臣遵从先帝的旨意,讨伐不臣的曹爽,清除君王身侧的奸佞,臣恳切的请求您,罢黜曹爽以及他周围同党的官职,使曹爽离开我大魏的中央朝廷,仅仅只让他以侯爵的身份去养老。

  这想必是对大魏更好的结局。

  臣司马懿顿首再拜!”

  曹爽读着信,长安城中的司马懿也预估他差不多读到了信件,这封信并不是写给皇帝曹芳的,而是写给曹爽的,司马懿就知道自己的信件肯定到不了曹芳面前,这封信前面对曹爽的所有谩骂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后面让曹爽以侯爵之位养老。

  这是司马懿给曹爽的一个心理暗示,他并不想真的和曹爽生死相向,他做这么多可不是真的为了国家,他只为了自己活命,有了这个心理暗示,之后才能尝试去劝降曹爽。

  曹爽读完司马懿的信件后,心中满是惶恐,完全不像是一个手握大军的将军。

  自古以来,可拜上将军者,胸有平雷而面如平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曹爽,他是猪狗之辈,懦弱之人,披上甲胄,手持利器,依旧如同山中的猴子一般,根本就没有丝毫敢于和司马懿生死相搏的勇气,长安城中有许多人还担心曹爽挟持着皇帝逃到洛阳去打内战,若他真有这种勇气,司马懿就不会活到现在。

  面对如今的形势,曹爽整个人都已经懵了,他不知道司马懿为什么会反抗,这不在他的预料之内,他的想法是如今自己已经完全占据了优势,司马懿应当是引颈就戮的那一方,怎么还会反抗,还能反抗,甚至还把自己逼入了绝境呢?

  是的。

  曹爽现在已经认为自己处于绝境中,认为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身死族灭,他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

  真是可叹,若是当初汉末那群英雄豪杰面对曹爽现在的情况,只怕能够笑出声来,这简直是天胡开局,他们有一万种办法去反杀司马懿,但此刻面对这一切的是曹爽,就如同小儿闹市持黄金,伤人害己。

  就在曹爽还处于极致的震撼中时,长安城中的司马懿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轮表演,他再次召集了自己的好友,同时在整个魏国中都有名望的士人,在这些人面前,司马懿开始了表演,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头发乱糟糟的,看着憔悴到了极点,叹声道:“诸位,如今形势到了现在的地步,曹爽在城外修筑了工事,大魏即将要陷入内乱中,这是我们的罪过啊,这是我们所阻止不了的啊,我们现在应当怎么办呢?

  你们都是名满天下的士人,如果有你们出面为我和曹爽说和,想必是可行的,只要曹爽投降,我保证不伤害他的性命,我会让他安安稳稳的享受晚年,一切荣华富贵依旧如同从前一般,这是我的诺言,我司马懿一生清誉,尽在此处。”

  司马懿的表态让众人顿时兴奋起来,在这里的人都是三公九卿或者是士人魁首,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最怕的就是司马懿和曹爽两个人都不愿意退一步,一定要闹到生死相向的地步,现在见到司马懿愿意主动求和,顿时兴奋起来,陈泰更是直接道:“仲达,若是你愿意和曹爽说和,我这辈子还算是有一些清名,还算是在一些人面前有一份薄面,我就拼上这个面子去给你说。”

  另外几人是同样的想法,给司马懿作保,他们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如果用抵押物来形容司马懿的话,他实在是太过于优质的抵押物,一辈子忠诚能干,品行上佳,可谓是既有能力,又有德行,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司马懿可能会违反承诺。

  因为这不合理,不符合逻辑。

  现在司马懿在魏国的名声,基本上已经高的不能再高,在诸国中都有道德楷模,司马懿就是魏国的道德楷模,是名臣的典范。

  这样的人,距离青史留名,只剩下一死,晚节不保这种事,蠢货才会去做,而且为了揽权就把一辈子的名声赔出去,那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多少人为了一个名声,甚至不惜一死。

  这是相当正确的逻辑,就算是司马懿阴养死士,让很多人感觉到不适,但众人依旧认为他这是为了应付曹爽的逼迫,这其中自然有众人对曹爽的偏见,但更多的还是对逻辑的信任。

  司马懿再次重重的点头坚定道:“那就劳烦诸位了,为了我大魏的社稷,为了世间的公理正义,为了陛下和百姓,前往曹爽处,让他放下武器,不要掀起血腥的杀戮,安心做个富家翁,这对所有人都好。”

  说罢和众人纷纷击掌为誓,那一声声清脆的击掌声,响彻在每个人心中,那是坚实的承诺,得到司马懿承诺的众人匆匆离开了军中,准备前往曹爽的军营中去劝降曹爽,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要做完全的准备才行。

  司马懿望着众人离开的身影,他望了望湛蓝的青天,依旧是那般明亮,宛如琉璃般澄澈,最后一个人离开府中时,司马懿的眼中投出一片晦暗,他盘算着所有的结局,眼神中满满的都是纠结和一丝恐惧,以及对未来的一丝迷茫,他的嘴中念叨着一些东西,最终他的眼神坚定下来。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