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72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72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但尊贵的难道是王号吗?

  荆楚南蛮僭越称王,殷商徐国僭越称王,夷狄之中,称王的人谁知道有多少呢?

  王的尊贵来自于受命于天!

  尧舜禹三王,汤武二王,乃至于神圣素王,天命只会降落在这些大贤之人的身上。

  姬台是桀纣幽厉那样的昏恶之君,若是让他僭居王位,难道上天不会厌弃邦周吗?

  晋侯您是姬姓诸侯,到那时难道能够逃脱掉吗?”

  重耳已经没有那么生气,这时素来以知礼著称的赵卿贴耳悄声道:“国君。

  王子述杀死姬台这件事,是值得同情的,他说的话,很是有道理,是足以记入史书的。

  他没有强大的实力,如果您能将他送回洛邑继承王位,难道他会不重重的报答您吗?

  臣想,王子述就是上天赐予您的,成为霸主的钥匙了。”

  赵卿几句话就说服了重耳,晋国国力强大,干涉王畿需要的就是借口,现在王子述为他送来了借口,的确不能错过。

  于是他亲自将王子述从地上扶起,还向王子述下拜道:“王子,正如您所说的,姬台是个践踏宗法的独夫,这不是您的错。

  您不是弑杀君父的罪孽之人,孤却对您无礼,这是孤的不足,向您三拜祈求您的原谅。

  孤还愿意送您回到洛邑之中,只有向您这样品德高尚的王子,才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

  王子述没想到竟然会峰回路转到这种地步,本来只是为了在晋侯面前保住命,没想到晋侯竟然要送自己回洛邑继承王位。

  晋侯是诸姬第一强国,晋侯的话就是未来。

  什么叫惊喜?

  惊喜就是前一刻还在流亡的王子,下一刻就有人将王冠递到他的手中。

  这让王子述还怎么保持镇定,他立刻握住重耳的手,动情道:“晋侯,孤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表达对您的敬意。

  在昊天与素王的见证之下,孤愿意指着洛水起誓,若是能够成为邦周的王,必不忘您今日的恩情。

  除了大宗的王位,只要是您要的,只要是我有的,我都愿意与您分享,只有这样才能稍稍的报答一下您对我的恩情了。”

  王子述是真的不在乎这些,他的性格属于随遇而安,若不是姬台触动了他的底线,他一定会和亦姜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

  重耳感受到王子述的真诚,也有了些许的感动,他直接咬破了自己的手指,伸手在嘴唇上一抹,以手指天道:“王子,这里没有牛血,但孤的心意,由此可以明鉴,还请您放心。”

  这是歃血为盟,历次诸侯会盟都会以牛血抹唇,以此表达联盟的牢不可破,王子述同样咬破手指伸手一抹,两人双方紧紧握在一起,互相深情的对视着,眼中满是信任与笑意。

  晋国群臣互相对视,眼中全是喜意,事情实在是太过顺利,王室之中竟然会有一位这样的王子,真是有懿王之风啊。

  晋国的军队是为了清剿伊洛之戎而来的,虽然遇到了王子述这件事,但是在前往洛邑的路上,顺手将伊洛之戎收拾掉没有问题。

  等到晋**队出现在洛邑城下的时候,整支军队都显得杀气腾腾,这直接吓坏了洛邑之中的贵族。

  还好是晋国的军队,这样的军容若是楚**队,他们立刻就要交出九鼎,摇尾乞怜了。

  王子述出现在晋**中对那些贵族的震撼是极大的,他们没想到王子述才刚刚逃亡居然就能找到晋国作为依靠。

  王子述就这样在晋**队的簇拥之下,来到了他出生的王宫,亦姜陪在他的身边。

  他手中拖着苟延残喘的逢集,然后在祖庙之外,砍下了逢集的头颅。

  王子述跪在祖庙之前,以献俘的仪式,将姬台的宠臣全部杀死,这是向整个诸夏世界宣告,姬台不配为王。

  “二十世孙述,祭告先祖武王、素王,及历代先王。

  姬台祸国,违背宗法践踏人伦,却不知道天命昭昭,上天早已厌弃了他。

  他失去了天命,上天借助述的身体惩罚了他,最终殂于天中。

  这不是述一人能够完成的,想必是有先祖的关照才能成功吧。”

  姬述这是要将诛杀姬台的事情从自己的身上剥离出去,凡人怎么能够杀死天子呢?

  姬台的死是因为上天剥夺了他的天命,邦周的先王对姬台不满,最终才由自己动手。

  做完戏,姬述开始了真正的报复,首先就是姬台的谥号,毋庸置疑的是恶谥,他最中意的就是桀纣这两个亡国之君的谥号。

  “荒淫无度曰桀,残暴不仁曰桀,贼人多杀曰桀,贱仁多累曰纣,残义损善曰纣,难道有不适合姬台使用的吗?”

  姬述这些话都会被记录在史书上,但他还是要说,可见他对姬台的恨意,最终定下桀的谥号。

  姬述又道:“这样的贼人独夫,难道能够进入邦周的宗庙,与武王并列吗?

  将他葬在荒野之中,然后用五匹马践踏他的坟墓,这样就没有人会给予他血食的供奉了。”

  这是真的恨啊,所有人都如此想着。

  但不论是重耳还是其他的公卿,并没有觉得姬述这个人阴狠可怕,因为姬述只是单纯的性情之人罢了。

  做完这些,姬述眉心之间的戾气明显散去,他握住重耳的手,笑道:“晋公,如果没有您的帮助,寡人难道能面南而坐吗?

  受到了这么大的恩惠,难道能不报答吗?

  您是晋国的君主,晋国有广袤的国土,犹如皓月,王畿国土狭小,犹如米粒。

  但寡人还是愿意将河内、阳樊两地赐予您,若是能让晋国皓月更加闪耀,这是寡人能为诸夏所做的。”

  这下重耳直接起身拜倒,感动道:“王上,您的仁德不逊色于古代的圣王啊,有您这样的君主却不辅佐,这不是忠臣该做的。

  诸夏列国不用心的向您献上贡品,是应该被讨伐的,臣愿意充当您的御者,为您驱驰战车。”

  姬述的慷慨和守诺让重耳感动,他便投桃报李,承诺一定督促诸夏列国按时向王室朝贡。

  “晋公,齐桓公昔年攘除夷狄,使诸夏安定,王赐予他方伯和九锡,这是臣子最高的礼遇。

  您的品德和功绩不逊色于齐桓公,如果不赐予您方伯之位和九锡,难道还有面目安坐在此吗?”

  反正土地都给了,方伯之位和九锡这些,姬述就更加的不在意,直接慷慨的全部交给了重耳。

  至此,懿王之后,重耳成为了第二个获得方伯之位和九锡这两件霸主套装的诸侯。

  晋国霸业崛起之迅速,让天下诸侯震惊不已。

  ……

  元王即位,感晋文公之恩,施以方伯之位,加九锡之荣,赐河内、阳樊二地于晋。

  卿士谏曰:晋公功高,赐以方伯、九锡即可,河内、阳樊,王者之地,失之则周衰。

  元王对曰:周室兴衰自有天命,生死祸福操于人手。

  生寡人者桀王,活寡人者晋公。寡人与晋公盟誓,寡人王也,晋公霸也,此乃王命,勿要再言!——《史记·周本纪》

  第64章 重耳雨中哭洛宫

  洛国,昭城。

  洛辞已经是两鬓斑白的年纪,洛言为他将文书取来,有些忧虑的说道:“晋公重耳称霸以来,感念天子的恩德,很是恭敬的对待天子。

  但他对晋国公族愈发苛刻,对诸夏列国动辄举兵,短短几年,并国十余,实在是过于骄横。

  私下里有传言,重耳曾经对左右说,洛氏有圣痕,固然是素王神迹,但他生而重瞳,这是古圣王之相,生来就该鞭笞天下。”

  洛辞喟然叹道:“五公子之乱时,洛国没有坚定的支持重耳,他想必是心中有所怨愤。

  他这一生大致顺遂,没有遭过磨难,即位五年便甩开洛国独自称霸,不知道何等的骄傲。

  他想要成就齐桓公一样的霸业,一定会去招惹楚国,但秦楚同盟,晋国却疏远齐洛。

  他一人不要紧,只担心之后历代晋侯都产生独霸的心思,这才是取祸的道路。

  若是晋国攻楚,吴伯定然会与楚国休战,再多的道理,不如惨痛的教训,他缺失的教育便交予现实来弥补吧。”

  洛辞对重耳的预料一点没错,强大的实力带来自信,整个晋国现在的信心都已经爆棚,实在是这些年来战果太过辉煌。

  重耳加冕方伯之位的第二年,晋国挫败三国联军的抵抗时,晋国卿大夫就向他谏言道:“国君,齐桓公时,齐国虽是列国第一,但是如果列国联合,齐国并不能胜。

  因此管夷吾建立了一个以齐国为首的盟会,通过王命、声望、盟约制衡各国,齐国因此而霸。

  但晋国之强,列国不能制,臣等商议,并国之举可以加快,天命已经降临在您的身上。”

  于是重耳以楚国进贡的贡品数量不足为由,号召随国、唐国、颖国、吴国一起攻打楚国。

  却说楚国自从得到秦伯传信异里之策,深以为然,于是恢复了向周王室的表面朝贡,再不主动北上,引发列国联合攻楚,而是一直在积蓄实力,准备寻找时机击溃吴国。

  面对晋国发难,楚国上书周天子说:“天子,孤没有罪过。

  晋公这样肆意的讨伐一位诸侯难道是正确的吗?

  您是天子,难道能够支持这样的行为吗?

  如果您不阻止,恐怕天下的诸侯都是会寒心的!”

  这封文书直接送到了重耳手中,他展开看罢传给臣下,于是晋国君臣全都哄笑起来。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呐?

  重耳大声笑着说道:“赵卿,给楚国回信。

  信中道:‘楚国蛮夷也,以夏伐夷,王道大义!

  晋国是姬姓诸侯,有瑰美的礼仪和强大的军队,楚国应当顺从,才能早早脱去南蛮本性。’”

  这话一出,直接将楚国激怒,楚王在郢都怒道:“晋侯实在是太过猖狂与无礼,是人所不能容忍的。”

  虽然中原诸侯一向歧视秦楚两国,暗地里讥讽为戎蛮,重耳这番话说到了很多诸侯心中,但是国书之中堂而皇之的说出来很是不妥。

  不少东方的国君纷纷与左右臣下议论:“楚国是素王分封的诸夏列国,懿王时加封为公侯高爵,宫廷中有着金册。

  即使是真正的蛮夷之国,颁下金册之后,也应当给予尊重才是。

  楚国虽然居于虫草滋生的荒恶之地,习性上也带上了南蛮的风俗,但晋国以这样的借口开战,实在是过于儿戏。”

  话中是对晋国如今强势的担忧,吴国收到晋国联合出兵的消息,直接扔到了一边。

  吴伯笑着对左右道:“晋国有千里肥沃的土地,二十万的军队,光是战车就有几千辆,这样的实力是孤从未曾见过的。

  楚国一定会迎来鄢陵之后的又一场大败,那时楚国就无法与吴国在南方争雄了。”

  吴国君臣已经打定主意不参与晋楚之间的战争,就等着楚国落败然后再次痛打落水狗,就像一百年前做的那样。

  见到吴国没有整顿军备准备出征,楚国大喜过往,不用两线作战这是最好的消息。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