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68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68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刘表躺在病榻上,听着自己麾下的臣子就在自己面前商议着投降事宜。

  他自然是愤怒极了。

  他拖着病重的身体颤颤巍巍的说道:“你们……”

  一开口简直低的就像是蚊子在叫,就连就在他身边的蔡夫人都没有听清楚。

  颇为娇媚妖娆的蔡夫人连忙将刘表扶起来,急声问道:“夫君,你刚才说什么?”正在商议的众人这才意识到他们是在刘表房中,但众人都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蔡瑁更是直接走过来,笑着说道:“主公,我等刚才正在商议荆州大业,您可有什么想要说的?”

  刘表没想到蔡瑁这么无耻,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笑着对自己说话,低声道:“谁让你们投降的?

  这是本州的荆州!”

  蔡瑁没想到刘表狗嘴里吐出了这么两句臭不可闻的话,顿时脸色冷肃起来,当初他把蔡夫人嫁给刘表当续弦,结果刘表却不感恩,还联合外州士人妄图架空荆州士族。

  那时他就对刘表相当不满,现在自然更是不愿意忍,当即就厉声说道:“主公,不投降难道要送死吗?

  荆州士民都没有一战之心,就连为何而战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和吴国大军拼个你死我活?

  而且主公别忘记了,你还有儿子,难道是要等到我荆州战败之后,被吴国贵族抓起来杀掉吗?

  等到国破家亡的那一日,难道主公才能够满意吗?”

  这一番毫不客气的话,说的刘表吭哧吭哧的喘着粗气,脸红脖子粗,一看就是气急。

  但却不得不承认蔡瑁说的对。

  自己这一生的理想都失败了,最后是要给子孙留一条后路。

  蔡夫人脸上带着焦急望着刘表,她倒不是担心刘表死。

  毕竟她和刘表是政治联姻,她这么一个美貌的女子嫁给刘表这老头,能喜欢才怪。

  她担心刘表死的太快,来不及将位置传给她的儿子。

  等到儿子拿到荆州牧的位置,自己再寻找一个高门大族出嫁,无论是蔡氏还是她自己,依旧是一生荣华富贵。

  至于能不能再嫁一个高门大族,她一点都不担心,就算是荆州战败,也有的是人想要娶她。

  众人都围过来,望着刘表,没有任何人为刘表说话,在这种时候,谁也不能因为刘表的任性而让荆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况且众人都认为这对刘表亦是好事,起码他的儿子能够存活下来。

  若是真的战败,荆州士族付出代价还能够转换门庭,刘表的儿子必死。

  “出去!滚出去!”

  刘表缓过一口气后,低声嘶吼着,众人闻言一愣,大部分人脸上都有些不好看,有对刘表相当不满的直接甩手而走。

  蔡夫人还想扶住刘表却被刘表用尽全身力气甩开有气无力说道:“贱人,你也滚!”

  蔡夫人闻言脸色大变,万万没想到刘表竟然敢骂自己,当即就化身泼妇,一顿输出后,愤怒的离开了这里。

  刘表等到蔡夫人离开,这空空的房间中只剩下他一人,他突然感觉整个人一松。

  都走了。

  都走了啊。

  刘表眼中闪过一道厉色,身上似乎恢复了一些昔日单骑定荆州的气势。

  “想当年,风华正茂,单骑定荆州,何等的英雄风姿呢?

  却万万没想到这里是困地,将我这一生困在了这里。

  马上就要死了,应该做些什么呢?”

  洛氏所著的史书喜欢给人盖棺定论,尤其是喜欢记录死前的言语,认为人之将死,其言可信。

  刘表伸手取出一块白布,用血在上面缓缓写着,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这是他人生最后的想法。

  蔡夫人颇为不满的走出去和蔡瑁诉苦,庞统听着感觉有些不对劲,刘表一人在里面想要做什么?

  众人冲进去一看,只见刘表已经一动不动,顿时眼前一黑,知道刘表死了,手中则紧紧攥着一张白娟,上面似乎有字迹,连忙展开一看,上书几个血色字迹——“刘表死为汉臣,绝不投降。”

  无耻!

  众人万万没想到刘表前竟然给他们玩了这一手,真是无耻至极啊。

  蒯越直接将白娟夺过投入了火盆中,恨声道:“我等为了他的子孙存续而商议,他却在这种装什么大汉忠臣。

  当年和袁绍联盟时不提大汉,曹操发诏书时不提大汉,如今到底自诩汉臣,还绝不投降。

  他就是笃定我等会投降,还会带着他的儿子投降,才如此有恃无恐。”

  蒯越这一番话说的咬牙切齿,他侍奉刘表多年,对刘表还是有感情的,却没想到刘表最后玩了这么一手。

  蔡瑁制止了蒯越继续说下去,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是拥立刘琮继位,然后向公子楚投降,战火不能再燃到南郡了。”

  昔年庆忌和孙武二人不能占据的荆楚之地,如今却直接投降了吴国,真是风水轮流转,世间无常事。

  ————

  刘表宗亲皇戚,少有清望,天下变乱,表孤身入荆州,勘定荆楚,其宽达恢宏,士所众赞,至据荆州七郡,似生懈怠,世人讽以“守户之犬”,然史者观之,表有大愿,处处掣肘,而力不能过,智不能胜,遂困荆楚,表生疲懒,及病笃,表亦刚烈,留绝命,彰己志,赞之。——《后汉书·刘焉刘表刘虞袁术公孙瓒列传》

  第742章 吴国都何处?

  长江!

  江东之天险,天南之命脉!

  高高挂着吴字大旗的江东战船,行驶在激荡的大河中,激起层层白浪,船上众人皆是激动莫名的神色。

  尤其是早有规划的鲁肃,更是忍不住放声大笑。

  那可是荆州啊!

  淮河流域不在手中尚可依靠长江天险固守,但不据有荆州,就不据有长江全境,则江东无以守,自蜀中出战船,顺流而下,江东必败!

  守荆州,说难很难,否则荆州士族就不会直接投降,而是学习蜀中士族直接割据自保了。

  但说不难也是真不难,只要守住两处即可。

  在洛楚等一众吴国人眼中,荆州有两处最为重要。

  其一为南阳郡和南郡交界的襄阳城,洛文公建汉阳诸姬,这里第一次建城,是洛文公防御楚国的最后保障。

  汉江穿襄阳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

  江北是樊城,江南是襄阳,二城互为犄角,扼守汉江要冲,由南阳盆地南下大军,襄阳避无可避,是兵家必争之重地,白起在此水淹襄樊,使楚国伏尸百万,至今记在史书上。

  荆州士族控制赵弘就通过襄阳。

  其二则为南郡的夷陵城,这是一千多年前,楚国为了应对巴国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城池。

  此城一经建造,巴蜀之地便被困在长江上游不得下。

  夷陵之前数百里的河道狭窄,江水湍急,舟船行过常常出事,两侧道路也同样崎岖坎坷,不要说大军,便是小股行人也难以通过。

  夷陵北接漳水、沮水,可以通往襄阳,而夷陵向南,则能通过夷道前往武陵,夷陵之地,进可攻巴蜀,威逼中原,向东虎视长江。

  但一旦过了夷陵,江面马上豁然开朗,水流也较为缓和,两侧道路进入了可以车马的平川地带,一日之内大军就能够冲到南郡郡治乃至于整个荆州州治——江陵城!

  荆州将瞬间陷落!

  有诗为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河两岸群山环绕,山石陡峭,山间松柏苍翠欲滴,洛楚心情前所未有的愉悦,得到荆州,江东才算是铁壁不可摧断!

  残留的浪花,拍打着船侧,发出一阵阵响声,天上一轮明月,洒下一地银光,映照着大河的波澜壮阔。

  江陵城中,刘表的长子刘琦烂醉如泥的走在荒凉无人的院中。

  月色极明,照的地上草木纤毫毕现,却照不到他眼底那深深沉沉的黑暗。

  他跌跌撞撞走着,脸上带着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表情。

  失足落进了一口深不见底的枯井中,只听见噗通一声,没什么挣扎,天上明亮的月光也照不进枯井的黑暗。

  或许在史书上,刘表的传记中会记上一句“长子琦失足死”,亦或者查无此人,史书浩入烟尘,却也吝啬至极。

  江陵城外,江河滔滔,月光悠悠。

  荆州士族的领袖蔡瑁和蒯越二人,簇拥着新任荆州牧刘琮在岸边静静等待着。

  黑影重重中,高大的楼船乘风破浪而至,停靠在岸边时甚至就连地面都是一震。

  当先跳下船的是身披玄甲的士卒,众人眼睛顿时一凝,这是江东吴国和丹阳兵并肩的精锐军队之一。

  解烦卫,意为“战无不胜,能解困危”。

  解烦卫下船后,荆州众士便见到了江东吴国之主,温文尔雅的公子楚,岁月在他的身上仿佛酿下了酒一般。

  刘琮上前一步按照舅舅的指示操着有些稚嫩的口音大声道:“汉荆州牧琮,率荆州群臣拜见豫章郡公!”

  荆州牧刘琮,江东吴国众人皆眉头一挑,挂上了然的神情。

  没人问刘表的下落。

  没人问刘琦的下落。

  洛楚声音沉稳而带着温和,朗声道:“州牧客气,过了今夜,我等便是一家人。

  吴国无王,非本公一人之国,乃众卿吴国臣民之国,日后荆州皆为吴国臣民。

  日后当要齐心协力,振作吴国才是。”

  见到洛楚果然态度很好,荆州士族皆喜笑颜开,一行人簇拥着江东众人往江陵城中而去。

  月色中,江陵城外的长江水,波光粼粼,泛着亮亮的光,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是楚国的都城所在。

  此番洛楚前来未必就没有考察这里的意味。

  毕竟如果荆楚和江东合二为一,那对新生的吴国来说。

  原吴郡、现在的姑苏郡就有些太过偏远以及处于长江下游,乃是秦岭淮河以南的战略低洼之处。

  不过迁都之事,兹事体大,洛楚敢肯定,只要他敢提,江东所有士族都会齐声反对!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