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583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583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至于在九江郡、庐江郡以及豫章郡中,这封招贤令传播的同样是比想象之中更好的,至少这些州郡之中的士族以及寒门都收到了这一封招贤令,这已经相当的不得了。

  士族之中主要是培养那些能够出将入相的人才,而普通的豪强地主则更多的是将领。

  洛楚这一封招贤令没有使用吴郡六姓的口吻去发,因为那样的效果会不好,他是完全以江东之主的语气去向整个扬州发出了召唤。

  “我本来并非江东人士,未曾加冠,只不过是昭城之中一个普通的少年而已。

  因为祖辈的一些功绩得以被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所信重,于是共同推荐我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举荐我作为扬州牧。

  来到江东不过数日,就得到了江东诸位士人的盛大欢迎,这如何能不让我诚惶诚恐呢?

  深恐自己不能做出一些成绩,继而让江东父老感到失望啊。

  来到江东时日短时,我一言不发,是因为担心不了解而做出了什么错事,如今进入江东时日略久,终于有些话可以与江东的诸位贤士交流一番。

  江东秀美,风景人物皆有别样风流,这是我所见到的,中原战乱,江东幸免于难,这是何等的幸事呢?

  我来到江东,见到了这一方秀丽风光,惟愿江东永远安定祥和,不参与进那滔滔的战火之中。

  但这又何其难呢?

  不知多少的虎豹豺狼试图吞下江东,我思来想去,这世上哪里有刀刃握在他人手中,却祈求安定的道理呢?

  握着锋利的宝剑才能够安定,拥有能战的将军国家就能安定,善用治国的文臣,天下就不会生乱。

  想要让江东安定下去,想必就需要这样的贤才吧,现在我在这里向着江东呼喊。

  有没有外州流寓在江东的士人呢?

  这或许就是上天所赐予你和江东的缘分,我曾经听闻在外地为官,能够身居高位的,都是能够名留青史的重臣,现在江东有没有这样的重臣呢?

  江东的显贵人家愿意善待你们这些士人,给予你们衣食和财富以及尊严。

  有没有不在吴郡之中的士人呢?

  如今天下十三州之中,未曾有州牧的已经不曾见到了。

  昔日天下之间以郡为国,以郡为家,五姓七家之外,诸世家大族皆以郡为声望所在,但如今形势难道不是大大的改变了吗?

  州牧总管军政一切大权,各郡之间难道不正是如同兄弟一般吗?

  若是以各郡之间作为划分,扬州的力量难道不就被分散了吗?

  这想必是不好的。

  所以我在此颁下这封书信,在吴郡之中召集扬州豪杰以及流寓在扬州之中的豪杰之士,只要你们觉得自己有清平天下的卿相之能,有平定天下的虎臣之才,还请来到吴郡之中。

  我在这里等着你们的到来。

  希望能够授予你们显贵的地位,希望能够得到可以使江东安定的大贤,希望能够得到足以牧守一方的太守,希望能够得到统筹一州的王佐之才。

  就依照以上的标准,传遍扬州的各个郡县,使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洛楚以扬州牧的口吻发出的招贤令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从这一封信件之中,除了最开头洛楚提了一句吴郡士人的欢迎之外,所有人都见不到吴郡六姓的影子。

  但是这封招贤令却顺畅的通行在扬州的各个州郡之间,这代表着吴郡六姓认可了这封招贤令。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这位洛氏公子楚已经搞定了吴郡六姓,吴郡六姓开始向公子楚即将组建的幕府让渡权力!

  若是在这个时候进入公子楚的幕府之中,那瞬间就是鱼跃龙门,莽蛟化龙!

  至少在江东地区,瞬间就成为了顶级权贵。

  尤其是那些流寓在江东地区的士人,都在等待着这么一个机会。

  不知道有多少人等待着一个可以打压吴郡士族的军阀出现,他们凭借着非扬州人的身份定然可以在新政权之中身居高位。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这个机会竟然是洛氏子!

  这让众人更是喜出望外,虽然不知道洛氏子为什么会主动成为一方之主,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立刻抢占新幕府之中珍惜的位置。

  吴郡一座山丘的城镇之中,有两个士人正并肩望着这一份招贤令,脸上满是欣喜欣慰的神情。

  “子布!”

  “子纲!”

  两人互相称字,然后相视一笑,齐声道:“机会来了,该是出山大展身手了。”

  张纮感慨道:“这桥氏的底蕴真是深厚,竟然能将一位洛氏公子请到江东来主导局面,若不是这位洛氏公子楚,这些吴郡士族,都是瓮中之鳖,定是要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与孙坚合作了。”

  张诏认可的点了点头道:“是啊,万万没想到江东的局面竟然会被这样盘活,我们的计划也出现了变化,不得不提前出仕了。”

  这二人正是从徐州躲避战乱而来到江东的张诏和张纮,这两人来到江东之后,因为同是徐州人,又皆有大才,于是一见如故,相伴隐居在这吴郡的城镇之中。

  说是隐居,但二人还是有些声名在外的,吴郡之中不少人都知道二张有才,只不过之前没有施展的余地罢了。

  本来二人是准备继续养望,然后坐等孙坚攻入江东,在关键时刻襄助孙坚平定江东。

  但是洛楚的出现让二人的计划破产了,现在见到洛楚发出招贤令,于是临时决定前往洛楚的幕府,对抗孙坚,襄助洛楚安定江东。

  这些流寓在江东的士人大多盘踞在吴郡之中,那些扬州之中其余郡县的士人对这一封招贤令的反应就更大。

  前往吴郡掌控扬州,这是每一个扬州士人的梦想,吴郡姑苏这座城池所代表的是整个江东一千年来毫无争议的正统。

  那可是从吴武侯庆忌开始就未曾遭受过大破坏的古城啊!

  庐江郡中。

  周瑜见到这封招贤令,脸上纠结万分,他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前往吴郡之中,他当然知道那位公子楚招募贤才就是为了抵抗孙坚。

  他与孙坚的儿子孙策是一见如故的好友,这让他很是纠结,出于本心来说,他是想要去吴郡的,他对自己的能力实在是太过自信了,出将入相,古之贤臣不外如是。

  但是和孙策的义气又让他不愿意这么做,毕竟很有可能之后会和孙策在战场之上对上。

  他正在这里纠结,家仆匆匆走进来汇报道:“少主,子敬公前来拜见。”

  “子敬?”

  周瑜有些惊讶,但是转念一想就知道鲁肃为什么会这个时候前来拜访自己了,定然是因为这个招贤令。

  周瑜心中神念电转道:“快快请进来。”

  ————

  楚主江东,察举名士,拔擢贤人,犹觉不足,日夜所忧遗贤于野,遂发招贤令,广求贤能智谋王佐之士,令下旬日,遍传州郡,士情汹涌,诣吴郡士千百人,楚笑曰:“江左群豪,尽入吾彀中矣!”——《吴书·豫章郡公世家》

  第670章 我周氏!

  鲁肃在家仆的指引之下走进外堂之中,然后便见到了正在等待着他的周瑜。

  无论何时见到周瑜,鲁肃都有一种惊叹的感觉,风流倜傥,潇洒俊逸,他数遍江左没有可以比拟的人。

  现在或许有了,那位端坐在吴郡的洛氏公子楚,据说纵然在洛氏中容貌也是佼佼者之一。

  鲁肃每每觉得周瑜眉心若是篆刻上一枚圣痕,那就和他的气质相当般配了。

  周瑜见到鲁肃脸上忍不住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鲁肃这个人以才华而论,是周瑜生平所仅见的。

  周瑜自认文武双全,尤其是统兵之能,数遍江东无出其右,他的目标是传说中的韩武穆。

  但见到鲁肃之后,他就有些动摇了,单以统兵而论,鲁肃自然是不如他的。

  但是鲁肃在谋略上有大才,而且擅自合纵连横,总是能稳妥的处理各方关系,眼光长远,极其擅长大势规划,这是周瑜在江东甚少见到的。

  才华仅仅是一方面的,真正让周瑜和鲁肃一见如故的原因是鲁肃的人品。

  二人年纪相差不大,鲁肃只比周瑜大三岁而已,但周瑜却认为鲁肃是一位真正的敦厚长者。

  若是鲁肃所说的话,纵然再是荒诞,周瑜都愿意相信,这就是鲁肃的人品德行魅力所在。

  “子敬兄。”

  “公瑾。”

  二人笑着把臂一同坐在席中,周瑜亲自为鲁肃斟酒,“子敬兄,还请饮酒。”

  鲁肃与周瑜端酒相碰随后一饮而尽,鲁肃这才开口道:“公瑾,我来此所为何事想必你大致是清楚的。”

  周瑜点头道:“是为了公子楚的招贤令,兄长是想要前去投效,还是不愿意前去呢?”

  鲁肃盯着周瑜说道:“公瑾,你知道我是徐州人,只不过在庐江有家业罢了。

  公子楚的招贤令很重要,我是要前去效力一番的,但仅仅是效力一番而已,我是不希望孙坚入主江东的。

  但公子楚来到江东之后的种种矛盾行为,证明他依旧在贯彻着洛氏不王的政治原则底线。

  那他日后如果真的成为了江东之主,这江东之地就是自保的局面,我心中有争雄天下的想法。

  等到击溃孙坚,我就向公子楚献上江东争雄天下的规划。

  若是公子楚愿意接受,那我便留在江东辅佐,若是公子楚不愿意,我就以卫翼江东的功劳,请公子楚为我写下介绍信,前往投奔其他的诸侯。

  洛氏公子皆是爱惜人才之人,定然不会拒绝我。”

  周瑜对鲁肃的这一番话并不意外,他们二人志趣相投,自然都有清平天下的志向。

  两人还曾经在对酒赏月半醉半醒时,开玩笑的说,以后周瑜做统帅负责统率大军,鲁肃作为随军军师和粮草官,二人合璧,定然无所不克。

  周瑜心中有了一些明悟,但还是开口问道:“子敬兄前来可是劝说瑜一起前往吴郡的吗?”

  鲁肃点点头沉声道:“我知道公瑾你和孙坚的儿子孙策交好,担心你做出什么不理智的行为,所以来到这里劝说你。

  我知道你定然犹豫,且听我一言,最后如何去做,那皆由你。

  公瑾你出身世家大族,祖辈和父辈都有高居三公的人。

  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于是门楣高贵,周氏虽然没有汝南袁氏那样门生故吏遍天下的煊赫声势,但两代三公的家世,数遍大汉十三州又有几家能及得上呢?

  我知道你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不愿意前往吴郡。”

  周瑜脸上神色不动,但是微微颤动的眼睑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情绪,这是谁都不曾提起的,但是却一直都藏在周瑜心中的。

  庐江周氏是真正的大豪门,连续出过两代三公。

  但是在江东这片土地上,最高贵的门楣却是吴郡六姓,这让周瑜怎么服气?

  吴郡六姓担任太守级别官员的都很少,大多数担任的都是别驾从事这种刺史佐僚。

  百年后汉,吴郡六姓没有出过三公级别的官员,让周瑜这样的贵公子前往投效,他怎么能放得下身段呢?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