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418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18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张三娘子遇害之事还是有不少人知道的,纷纷叫好。

  有人提前接到风声,连忙向太子宫跑去,希望太子能够庇护,但是太子宫却紧紧的关闭着,这才知晓太子已经被关禁闭了。

  望着紧逼而来的缇骑,众人不禁有些绝望。

  刘向望着这一幕,冷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欺压小民的时候张狂无比,落入法网时才追悔莫及,那便下辈子再悔改吧!

  ————

  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小人物在无形之中推动的,发生在元封十七年的“张三娘子遇害案”和元封十八年的“太子遇刺案”,从表面上来看,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权贵欺压百姓最终导致复仇的案件,但是它所造成的影响和其中的价值却不仅仅如此。

  因为洛氏的参与,这起发生在两千年前的案件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从这些生动而鲜活的文字资料中,我们能够提炼出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习惯,这是寥寥几语的记述史书所不能做到的。

  从这些文字资料中甚至能够读到霍光和刘向这种历史人物的心态转变,为研究后续的历史事件提供了许多思路。——《秦汉案卷简述》

  第495章 史官风骨,不过是不屈权贵 秉笔直书而已!

  史官。

  自上古时期便流传的神圣职位,传说中传承自史皇仓颉的官职,地位崇高,尤其是素王姬昭重史,洛氏重史,造就了如今的风气。

  太史令。

  世代相传负责为大汉记录的官职。

  宫殿的一角中,司马迁安静的跪坐在角落中。

  司马氏是从先秦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世代史官,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身上还背负着历代先祖的荣耀。

  随着暮鼓响起,他离开了宫殿,后宫不是他能进去的,会有其他人记录。

  然后他见到了洛青。

  洛青乘着一辆很朴素的马车,没有半分华丽的装饰,见到司马迁出现,洛青从马车上走出,衣裳朴素,整理一下衣物上的褶皱,面色郑重作揖道:“青见过太史令。”

  “迁拜见公子。”

  司马迁还以作揖,然后有些疑惑的问道:“公子来此可是寻迁?”

  洛青点头道:“正是。”

  司马迁闻言一摆手朗声道:“公子请入府中谈吧。”

  两人结伴走进厅堂,各自坐下,司马迁询问洛青来意,洛青没有回答,反而说道:“太史令,上次你说要写一部前所未有的通史,由于事急匆忙,没有仔细询问,今日可愿意为青讲述一番?

  洛氏记史千载,还真想知道这前所未有的史书是何等模样。”

  洛青是真的好奇,毕竟敢在洛氏面前夸下这样的海口,那一定是有些东西的。

  司马迁闻言面上不禁露出欣喜之色,对史家来说,写出一部足以流传后世的史书,大概是人生最高的追求了。

  “公子,迁所写的这部史书,迥异于过往的史书,邦周之前的史家是记事成史,不成系统。

  史家成熟于邦周之日,有了纪年与国别。

  尤其是邦周诸国皆有史官,各记其事,又各记国君谥号纪年,这种方式极易梳理纷乱的史书,可以相互印证同时期的大事。

  但是往往对人的记载却不能尽善尽美,想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翻阅大量的史书才行。

  迁所写的史书则以人为主,在一篇之中,由生至死,全部写尽!”

  洛青一听,只感觉整个头皮都要炸开,就好像眼前剥开了一层迷雾一般,惊讶振奋道:“竟然还能如此,太史令真是大才,这种记史之法,恐怕要为以后的史家所效仿了。”

  司马迁听到洛青赞扬,站起身来走到角落,从柜中取出一叠厚厚的纸张递给洛青。

  边递边说道:“迁准备将帝王篇记作本纪,诸侯家族为世家,能臣为列传,然后对这一生做评,作出一部通晓古今的史书来。

  天下之史,尽在洛氏,请公子可以允许迁进入洛氏史料典藏室。”

  洛青接过这些整理的颇为齐整的纸张,当先就见到了三个大字——《周本纪》。

  司马迁道:“迁准备从传说中的五帝开始编篆,禹夏、殷商、邦周三大王朝的天子分别作本纪,追封天子、假天子亦作本纪,诸如素王上皇、高皇后等。”

  洛青闻言停下了翻动目录的手,郑重道:“太史令,先祖素王可以在周本纪及洛世家中同时出现,但洛文王不要作本纪。”

  司马迁一愣,但这是人家祖宗的事情,而且并没有拔高,于是便答应下来。

  洛青合上这一叠厚厚的纸张,郑重道:“太史令,你若是想要完成这部史书,凭你一人,恐怕艰难,洛氏的史料数量之浩瀚是你难以想象的。

  若是你愿意,可以到昭城修史,家族会派出无数人来协助你完成这部旷世著作。”

  “迁愿意!”

  司马迁立刻回答,他整个人几乎是瞬间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冲傻了,这就像是本打算买张彩票奖励一下自己,却中了五百万!

  进昭城修史!

  司马迁现在只想立刻去祭拜祖宗的神位,告诉他们司马氏出息了,洛氏亲自邀请司马氏去昭城修史,洛氏以外,天下第一史家,就是我们司马氏!

  洛青满意的笑了笑,司马迁在昭城修史,不受到洛氏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修好的史书定然庞大,存放在昭城也合情合理。

  知晓司马迁要修的史之后,洛青当即取出自己记录的太子刘贺之事,一张记满文字的纸条递给了司马迁,洛青郑重道:“太史令,这是青所记载的有关于太子刘贺之事。”

  司马迁取过一看,仅仅沉默了一瞬,就直接道:“很公正,太子有过不曰弑,报以同情亦可,稍加精炼就可以入史。”

  洛青紧紧盯着司马迁道:“太史令,他是未来的皇帝,而且他不是个仁善之人。”

  他是未来的皇帝,天下之间最有权势的人,他还心狠手辣,是个会杀人的凶徒,你不怕死吗?

  落到刘贺的手中或许会迎来一个颇为凄惨的未来,这也能无视吗?

  但司马迁这个人是真的有古之令史风范,刀剑加身也不能改变他的意志,有强烈的爱憎,不畏惧权贵,是很难得的天生史家。

  他昂首道:“不要说是他未来的皇帝,纵然是现在的皇帝,那又如何呢?过错和功绩都会记在青史之上。

  戾帝刘旦是当世的独夫,他祸乱天下的过程我亲眼目睹,定然要大书特书,使往后千年万年的君王都引以为戒。

  但我并不会对他的功绩进行丝毫的削减,哪怕是一句话,我也会清清楚楚的写出来。

  已经发生的难道还会有变化吗?

  记下的文字就如同东流的大河,永远不能改变。

  孟子说乡为身死而不受,我说宁身死而不改一笔,青史昭昭,千秋功过,尽在这一笔之中,这是上天赋予史家的重担,怎能因人而变!

  我的人可以死,但是史书就在那里!”

  洛青闻言击掌而笑道:“史家著史,最怕一个怯字,这不敢落笔,那不敢尽写,与其如此,不如不做史家,去宫中做个无卵的宦官便是了。

  您有这样的胆气,想必会作出一部旷古绝伦的史书了。

  事不宜迟。

  太史令这便随青到昭城去吧,人生苦短啊。”

  司马迁的年纪确实不算是小了,这部史书的编纂甚至要数年计,毕竟每一个字都要一笔笔写下,这还是有纸的缘故,若是竹简,想要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量,需要的时间更长。

  司马迁闻言立刻说道:“明日迁便向皇帝请辞,这太史令之职便交予我的儿子吧。”

  史官自古以来都是父子相袭,史书的纂写同样如此,一人完不成,就由子嗣、兄弟甚至姐妹补全,这便是史官家族。

  翌日。

  长乐宫殿中,刘询颇为震惊的望着眼前的辞呈,他甚至有些难以相信这是太史令的辞呈。

  怎么还有史官请辞的?

  刘询疑惑地问道:“令史,这是何意啊?”

  司马迁便昂首道:“陛下,臣要到昭城去著史,写上古之时,写三代之治,写秦朝的暴虐,写我大汉的昌盛和衰微。

  臣要一直写到您的治世,和这样的功业相比较起来,太史令这样仅仅需要秉笔直书的官位就不太重要了。”

  仅仅需要秉笔直书,司马迁认为简简单单的事情,却是多少史官不敢做的!

  司马迁的声音回荡在殿中,刘询的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写过去的历史倒是小事,但是如果他刚刚没听错的话,司马迁还要写当代史?

  写自己这个正坐在皇位上的皇帝?

  “太史令,你要写朕?”

  “正是!”

  “你要怎么写?”

  “臣说了,不过是秉笔直书,有功有过,皆在其上。”

  刘询笑了,佯装怒声道:“皇帝至高无上,天下人甚至要避讳皇帝的名字,你如何敢指摘君父的过错呢?”

  司马迁深深躬身作揖,然后昂扬朗声道:“臣不会指摘陛下的过错,但臣手中之笔,笔下青史,乃是素王上皇所传。

  只要有一颗公心,这世间无不可写之人,无不可写之事。

  陛下是明君臣这样说,纵然是戾帝刘旦坐在臣的当面,臣依旧敢如此说。”

  这是何等的胆量啊!

  一个纯粹的文人却比无数战场厮杀的将军还有豪勇之气!

  刘询收起怒容,然后哈哈大笑道:“朕无惧,青史之上,朕一定是圣王之下,第一流的君王。

  朕允了。

  太史令可尽去昭城,定要将我大汉之风流昌盛流传于昭昭史册。”

  司马迁缓缓躬身退出宫殿,走出殿外,阳光照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直到这一刻,司马迁才突然感受到了一股压力。

  上古时代都已经过去了,纵然是洛氏所留存的资料恐怕也不会太多。

  但是商周以来一千八百年定要好好纂写。

  台阶之下,洛青正负手望着巍峨的宫殿,他也要离开这里了,回到昭城去。

  ————

  在之前的篇章中,笔者无数次强调了夏文明是一个强烈的祖宗崇拜的文明,这种崇拜使夏文明对历史的记载异常的慎重,在世袭制度大致被消灭后,史官却以世袭的形式继续传承下去,他们专业而具有崇高的精神,务求真实而不畏惧死亡,其中最大的史官家族就是如今中国的皇族,直到如今他们依旧保持着记史的习惯,用传统的纸笔,夏人称之为传承。——《全球通史·古代中国文明》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