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41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1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刘询的胸口气的不住剧烈颤抖,见到皇帝发泄一番,霍光这才上前扶住刘询,轻声道:“陛下息怒,刘毕贼子,不必和这样的人多说,陛下您但有吩咐,臣都为您去做。”

  刘询紧紧握着霍光的臂膀,手劲大的霍光都感觉有些疼,但是他一声不吭,然后就听到皇帝轻声说道:“子孟你不懂这其中的凶险啊,”

  这几个月他无数次的从午夜梦回,想到如果霍光和刘向没有发现这件事,自己真的可能在潜移默化之下渐渐厌恶洛氏,甚至对抗。

  想到自己差一点就和洛氏对上,他根本就睡不着觉!

  他是大汉的皇帝,诸夏的天子,本该不惧怕所有,但是面对洛氏时,他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洛氏可能会经历秦朝的那些事遭受巨大的损失,但大汉一定会步秦朝的后尘,洛氏有能力摧毁大汉的天命。

  这是一种直觉。

  实际上洛氏同样是这样想的,只要老祖宗出手消解掉大汉的天命,面对任何一个皇帝洛氏都有把握,但是洛氏的损失会大到难以想象。

  没了昭公国,用什么来合法的将洛氏族人聚集在一起,用什么来养敢战士,用什么来推行教育等等。

  神器虽然强,但却不能代替一个政治实体的作用。

  洛氏和大汉对上一点好处都没有,洛氏和大汉朝廷关系最好的时候,是洛氏发展最快的时候,同样也是大汉高速发展的时候,这就叫双赢。

  刘询对站在旁边的刘向说道:“子政,朕对这些贼子无话可说了,你将他们带下去,带到廷尉好好给朕审。

  朕感觉还是朕登基以来太过柔和了,所以才让这些贼子以为朕好欺负。

  这一次朕要好好的让天下跳梁的贼子好好看看惹怒朕的后果和下场。”

  刘询这番话平平淡淡,但是其中的杀机之凛冽却是前所未有,刘向一怔,躬身行礼道:“臣遵命。”

  “子政。”

  刘询又喊住了刘向,刘向转身有些疑惑的望向皇帝,刘询沉吟道:“审问的时候不要将这件事泄露出去。

  外间的风言风语不必在意,但是朝廷不能承认。

  朕不希望天下人知道有贼人试图挑拨朕和洛氏之间的关系。

  想必公子青同样是这般想的。”

  刘询望着洛青,洛青面色凝重的点点头道:“天子所说的,正是臣想说的,这件事情宣扬出去不是好事。”

  霍光面上一丝神情也无,刘向则神情一凛,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低下头躬身道:“陛下,臣知晓了,文书上不会记录吴王刘毕等人挑拨您和洛氏之间的关系。”

  说完,刘向就转身向外走去。

  刘询这才望向洛青,轻叹一声道:“公子青,你我二氏,险些就在这等小人的言语之中,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洛青躬身道:“陛下,要严惩,不杀不足以震慑天下。”

  ————

  吴王毕以谋反罪发,上曰:“毕宗家大孽,祸乱社稷,除籍宗谱,废为庶人,腰斩于市,弃于荒野,以作警戒。”——《汉书·孝宣本纪》

  第487章 皆杀,皆流,皆刑!

  参与吴王刘毕作乱的人不少,包括南阳之地的某些试图翻身的宗亲,包括戾帝刘旦的外戚,从刘旦被诛杀之后,这些人陡然失势,对刘询不满,主要就是刘旦被诛杀之后失势的那一批人。

  还有一批人是一直都对洛氏不满,比如宫中的宦官,自古以来就没有多少宦官喜欢洛氏的,不仅仅是宦官,还有许多和洛氏理念不和的人,厌恶痛恨洛氏的人。

  这些人甚至不仅仅是一个团体,而是不少团体互相之间无意识的配合,共同做下了这些事情。

  有的人浮出了水面,有的人却还深深地藏在水底,就像是毒蛇一般,时时刻刻的吐着信子,却找不到毒蛇所在,让人极为不适。

  刘向的调查结果让刘询大为震撼,有些难以置信道:“朕真是没想到啊,竟然还不仅仅吴王贼子一伙,还有其他的人。

  朕这太平的天下之间,竟然深藏着这样的灾祸吗?

  朕实在是可笑啊。”

  刘询惨笑着,眼中的杀机却越来越狠厉,洛青同样深深皱起了眉头,有些怀疑是否能真的将这些人杀尽,或者说这一次杀尽,那下一次又该要如何去做呢?

  仇恨洛氏的人就像是东海之水,无所匮尽啊!

  刘询在殿中踱步,然后沉声道:“子政,给朕向天下发出诏书,传到各个郡国之中,使天下都知道朕的意思。”

  “上谕:朕骇然。

  朕以渺渺之身,尊奉上天的旨意,得以继承大汉的社稷和宗庙。

  即位以来,每日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深恐自己辜负了祖宗的仁德,成为了戾帝那样的君王。

  朕用戾帝作为告诫,于是仁善的对待百姓,使百姓可以各安其家,数年以来,天下还算是安定。

  谁又能知晓呢?

  择人而噬的猛兽就在这平静之中萌生了。

  刘毕。

  他是孝武皇帝的子嗣,是朕的叔父,是宗家近支,本该镇守汉家社稷,但却心中怀有人神共愤的不满,为了自己的私欲野心,置天下的安定于不顾。

  朕实在是痛恨他啊。

  朕颁下诏书,在宗庙之中,彻彻底底的杀死他。

  但是这不足以消除朕的愤怒啊。

  朕现在颁下旨意,在天下清剿他的同党。

  在大汉抓到便在大汉杀死,逃到塞外便骑上大宛的天马去追回,勒死在北海边,斩杀在阴山下。

  一路向西便将尸体分割埋在漫天的黄沙之下,埋在行商的道路上,凡是我诸夏子民往西域去,凡是番邦的子民往中原来,都要将他们踩在脚下。

  朕希望啊,使这些悖逆的人,终生都不能逃脱黄泉的苦痛。

  再传下朕的旨意,要从重从严的对待试图作乱的悖逆之人。

  可杀可不杀的要杀,可流可不流的要流,可刑可不刑的要判刑。

  朕虽然仁慈,但是却不愿意将仁慈加在他们的身上,所以告知所有的刑吏。

  按照这样的想法和规矩,将处理的结果给朕送来。

  朕思虑还有什么没有办到呢?

  还有一道旨意,办案的官员要无所顾忌的去做,吴王刘毕是朕的叔父,朕尚且要杀死他,还有谁能够避免呢?

  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靖难功臣,朕的宠臣,只要有所牵连,都要报给朕,朕不愿意原谅任何人。

  朕失望。

  通知天下的郡国,知晓朕的意见,去颁行它,去使用它,朕要大汉安定下来。”

  一封前所未有的措辞严厉的旨意从禁中发出,这种颁行全国的诏书之中竟然使用了“皆杀,皆流,皆刑”这六个字眼!

  这是一种**裸的政治信号,代表皇帝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容忍冤假错案的出现,他要彻彻底底的清除悖逆之人。

  ……

  在大汉朝,皇帝的话就是最锋利的刀刃,无数廷尉的缇骑踏破了关中的各家,禁军和绣衣直指冲进了南阳之地,各地的刺史望着突然出现的绣衣直指,心头直跳,然后一道道命令被下发。

  抓人可不仅仅是抓一个!

  比如吴王刘毕,他被抓之后,光是依附于他的各级官吏就不下数百人,在这些人之外,还有依附于王府的商贾、豪强等,加上家中的奴仆、私军等,不下于万人。

  一人造反,万人被杀,这绝对不是一句虚言,即便是得益于汉朝良好的流放传统,被杀的人通常也在十分之一。

  尤其是刘询下达了那封措辞严厉的诏书之后,这个比例又有上升。各个郡国之中到处都是刀光剑影,其中或许有在此事上无辜之人,但是在这种大风潮之下,谁又能分得清呢?

  况且,刘询和洛青虽然没直接表露,但都心照不宣,借着这件事,把那些豪强再大杀一通!

  打击豪强是大汉的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戾帝祸乱以来,民间的土地兼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甚至更离谱的是,因为朝廷对王侯的国土有严格的规定,这些土地大部分都进入了地方豪强的手中。

  面对靖难功臣刘询还忍一忍,毕竟都是重建大汉社稷的功臣,面对这些只知道欺压小民的豪强,乘着灾荒之年巧取豪夺的人,他直接重拳出击。

  “听说了吗?有绣衣直指直接杀光了一个县的豪强!”

  “这算什么,南阳宗亲三成男丁都或死或流,你没见到那西域商路上的人吗?那都是过去的皇亲国戚啊。

  据说都要流放到西域乌孙国,听说经过数次的大战,西域的汉人数量减少了许多,大都护洛世主要上书请求皇帝流放罪犯到西域去。”

  “什么?我见那路上死的人一片一片的,那竟然都是汉室宗亲?”

  “陛下发下的诏书你没见到吗?

  但凡沾染了吴王刘毕谋反之事的,绝不姑息,这绝对是大汉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谋逆案件。”

  “真是奇怪啊,当年诸侯王那么强的时候,谋逆都没有这么大阵仗过,怎么这一次搞得这么大?”

  “听说啊,先说好只是听说,吴王刘毕挑唆皇帝陛下和洛氏之间的关系,想要让皇帝陛下和洛氏起冲突,所以陛下才如此的愤怒。”

  “原来如此,怪不得皇帝陛下说动摇社稷。”

  ……

  长乐宫。

  刘向正向皇帝刘询汇报着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成绩,他的声音有些发干,手都在颤抖,毕竟上面的数据实在是有些离谱。

  “陛下,目前根据刘毕同案主使的审问得出的悖逆名单进行抓捕和审判,判处死刑的有四千三百一十二人,其中在逃跑过程中正地就法的有一千三十七十三人,剩下的都关押在各处的监牢之中,等待您审核,然后就处决,这是罪犯的名单。”

  刘向将一份厚厚的名单递给了刘询,这简直是一份死亡名单,上面的三千人,或许有些人能够活下来,但是大多数都会死去。

  刘向又汇报说,“陛下,因为我大汉律法对坐死很谨慎,基本上都是杀人者死,谋逆只诛杀主谋,所以坐死者较少,但是流放的人太多了,臣只稍微估算了一下,流放之人就达到了六万。

  这还是不包括女眷在内的,女眷大多被充入少府之中充当织布奴婢。

  这六万之中,还不包括先前那两万人,那两万人已经按照您的旨意流放到了西域,剩下这些人,还需要您的指示,西域、岭南、辽东,通常就是这三个地方。”

  六万!

  加上之前的两万人,就是八万人,打个仗都用不了这么多人!

  现在竟然要流放这么多人,刘询明白刘向的手为什么在发抖了,他沉默了一下,然后问了一句,“这其中有多少冤枉的?”

  刘向闻言一顿,低声道:“具体数字算不出来,但据臣的估算,应该不下于五千人。”

  刘询呢喃道:“八万人,五千人,那也就是说差不多半成,若是仔细甄别呢?”

  刘向略微盘算了一下,沉声道:“陛下,若是仔细甄别,这八万人所耗费的时间大概要数年计,而且放纵的悖逆之人,可能会超过数千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