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9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9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高台之上,已经有靖难诸侯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

  从秋到春,这一路看着势如破竹,但其中的凶险只有自己知道,尤其是最后攻破关中时,多少人都没有等到胜利的消息就死在了雄关之下,结果现在这儒生三言两语竟然就要夺走他们的一切,怎么能不心生杀意呢?

  “刘旦独夫,祸乱天下,但是有罪的仅仅只是刘旦一人吗?

  你们这些朝堂公卿,不思劝谏君主,卫我汉家,反倒助纣为虐,荼毒苍生,以致天下流离。

  独夫有罪,罪在公卿,独夫已死,你们这些人却依旧站在这长乐宫前。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罪人不思跪伏受命,竟然还能冠冕堂皇的指摘我等靖难功臣,竟然还能堂而皇之的以宗法和礼法而论。

  真是可笑至极,真是滑稽至极,真是无耻至极!”

  靖难诸侯纷纷开口斥责。

  从春秋儒博士开口的那一瞬间,洛斯就猛然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关东和关中之间的割裂很严重。

  从学术到观念,都极为不同。

  大将军踏前一步道:“诸位君侯实在是妄言,十数年来,我等征讨四夷,有功于社稷,有功于国家,说我等是罪人,这难道不是欲加之罪吗?”

  “尔等还有脸说!

  独夫刘旦在位一十五年,边境诸战三十三起,其中二十起都是你们这些人想要战功维持富贵,擅自挑衅夷狄部落而起。

  现在竟然还在这里狂吠,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国家功臣。”

  长安列侯诸将不服,大将军昂然又道:“素王曾言,王道不偏安,夏夷不两立,征讨蛮夷,乃是诸夏之本,我等何错之有?”

  安阳侯韩林拔剑出鞘,杀机四溢,寒声道:“你这孽障,竟敢言谈素王上皇,千载之前,素王上皇纵横天下无敌无双,自镐京东征,一路凯歌,到了淮水之时,收兵归周。

  为什么如此?

  难道是素王不愿意清剿蛮夷吗?

  是因为士卒劳累不愿意战斗,是因为周人劳累不能承担兵役,是因为国家社稷不支持战争。

  因为征讨四夷而覆亡国家的社稷,使天下人流离失所,造成国家的分裂,这难道是正确的吗?

  秦朝末年,因为诸侯混战,不能四向镇压,导致匈奴坐大的事情才结束多久,难道就忘记了吗?”

  “我这手中宝剑,你们这些奸人是否以为不利呢?”

  踏踏踏。

  马蹄声渐次响起,“还有何话可说?”

  白云悠悠,一阵微风拂过,列侯公卿呐呐无言。

  “能有何话可说呢?

  事实就摆在这里,祸乱天下的就是独夫刘旦和诸位列侯公卿,天下怨愤的就是刘旦和诸位列侯公卿啊。

  若非如此,我们这些元从诸勋,国不过千户,民不过万人,兵不过百而已,又有什么神通,能带着百万黎庶,西向讨贼呢?

  是因为黎庶士民太愤怒了,一路将我们这些所谓的贵勋,抬进了长安城啊!

  若是今日我等将他们背弃,先祖素王难道会饶恕我们这些人吗?”

  一字字一句句。

  切心入胆!

  ————

  在前章之中,笔者认为汉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巨大的政治分歧和思想路线的不同,是“诸侯靖难”事件发生的根源之一,“长乐问罪”则是靖难诸侯的一次彻底清算,从客观上维护了汉王朝政治意识的统一,汉王朝的政治生态从分歧和割裂再次转向统一,结束了无端的内耗,汉王朝较为平稳的度过了亡国的危机,跌入谷底的国势开始缓缓回升。——《汉王朝兴衰史》

  第463章 谁堪为帝?

  靖难诸侯的质问仿佛还回荡在长乐宫中,空气中传来的淡淡血腥味道,却证明了那已经是过去。

  靖难军接管了这座帝国的都城,大批的贵族从华贵的府邸中被赶出一一审判,首恶者斩首,作伥者流放,有封国的削土削民,有爵位的夺爵下狱,皇子后妃圈禁,诸事落定,废为庶民,外戚近支伏法,远迁天南海北。

  至于新皇登基能否成活,那就不由靖难诸侯来管,靖难诸侯不杀刘旦诸子,是不愿意让政治斗争打破底线,是为了最终体面的收场,饶恕大多数贵族的死罪同样是为了停止战争。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还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流放就足以了。

  清扫完异己者,诸侯便团团一坐,“该是为我等此行定论之时了!给刘旦定性,给我们定性,昭昭史册之上,何等面目,就在此刻。”

  诸侯闻言凛然,所有人都抱着同一个想法,却有些踌躇。

  “昔年周室在时,有康王、召王治世,召王之父便是厉王,以召王之尊,也不隐藏他父亲的错误啊。

  这是为了警示历代周天子,不要重蹈厉王的覆辙啊。

  我们遵奉上天的旨意,平定独夫的祸乱,更要让以后的汉室诸皇明白今日之举。”

  这话就很明显了,刘旦前半生有功绩,但他注定是得不到一个哪怕中谥的。

  “若是他这样的君主,都能够得到同情的谥号,我们这些靖难诸侯就成了一个笑话。”

  “知过不改,不悔前过,以戾称之,应该是恰当的。”

  “夺去他诸夏天子的尊号,只留下大汉皇帝的名号,不能进入祖宗的神庙,不能使用皇帝的陵寝,用头发覆住他的面来下葬,戾皇帝,就以此昭告天下。”

  一字字一句句,一位位诸侯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轻描淡写之间就将刘旦的身后名定了下来,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一个死人的事,不算是大事。

  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最关键的是,谁来做皇帝?

  刘旦诸子直接被排除掉了,全部被废为庶民,甚至就连一个列侯都没有。

  而且还要发配的远远的,岭南,西域,辽东,总之不能留在中原,更不要说继位。

  他们的政治身份是极其的不合格,若是让刘旦的儿子登上了皇位,政治报复几乎是必然的。

  不是每个君王都像周召王那么大度,况且周召王以洛文公为父,和周厉王的感情并不深。

  刘旦的儿子不被踩在最底下,靖难诸侯将会寝食难安!

  “此次随我等起事的诸侯王似乎……”

  同袍之情最为深厚,有人试探着说道。

  这话刚出就被打断,“不可,皇帝应当从孝武皇帝支系中选择,此次起事诸侯,血缘略远,若非孝鼎皇帝无子,戾帝子嗣不多,甚至有除国之危,不可为帝。”

  诸侯王的流封建制度,理论上比列侯的更可怕,完全依据血缘关系而得国,除国,只有立下功劳,得到皇帝信任,或者担任宗正这种官职,才能显赫下去。

  不过实操之中倒也没那么可怕,毕竟一个皇帝生不出全国的诸侯王来,还是有不少远支宗室的。

  但在选帝上,血缘太远,这一句话就相当于直接判了死刑。

  况且起事的诸侯之中,除了元从诸勋外,就是孝武新贵实力最强,不选择孝武支系是绝对不行的。

  “孝鼎皇帝昔年崩殂,最终是选择了兄终弟及,如今戾帝死,或许可以再次兄终弟及?

  如今十五年过去,孝武皇帝的诸位皇子都正值壮年,可以为君。”

  兄终弟及。

  诸侯一下子沉默起来,昔年因为一句国赖长君,有三位皇子直接失去了继位资格,如今倒是回来了。

  “诸君,我以为不妥啊。

  皇帝之位,重于泰山,昔年就是一句国赖长君,最后将社稷交到了戾帝的手中,结果导致天下流离,社稷几乎倾覆。

  这天下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这天下再也承受不了一个戾帝了。

  我们要慎重啊!

  要仔细的考虑君王的品德和性格,要爱民,要听谏,要重视我等贤臣,摒弃奸邪之辈。”

  洛斯望着侃侃而谈的吕产,眼底浮现出一丝笑意。

  他和吕产交流过很多次,吕产已经准备好事情结束就直接回到吕侯国装死,绝不在长安再发挥力量。

  这一次吕氏实在是太出风头了,这和吕氏的家训不符,但装死的前提是选择一个不会清算的皇帝。

  对吕产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妹妹吕莹的儿子,莱西侯。

  那个孩子从小就孝顺,谦虚,知礼,最为困顿的时候也不曾对周围人有过什么怨言。

  “吕侯可有人选?”吕产一顿,环视四周,没有回答,反而躬身作揖道:“诸位君侯,前日我心血来潮,以龟甲占卜,卦象显示,未来二十年我将会病痛缠身,凄惨死去,唯有静心敬拜素王上皇,才能苟活,此间事了,我就会回到侯国之中,建起庭院,不问世事。”

  此言一出,诸侯神情各异,有的大惊失色,有的满脸疑惑,有的若有所思,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明白了吕产话中的意味。

  吕产似乎没有见到众人的脸色,又道:“故胶东悼王,品行良善,仁慈惠心,本该是为君的最好选择,可惜死于刘旦与桑弘羊之手,十数年来,刘旦倒行逆施,百姓愈发的怀念他。

  胶东悼王薨逝,刘旦犹不满足,先夺五县,借故除国,王子贬为庶民,又禁于莱西,王侯贵子,竟然流落街头。

  纵然滑落深渊,犹勤奋好学,待人有礼,不以市井卑鄙,不以王血自矜。

  唉。

  天下人都同情他,为他仗义执言,于是得以受爵莱西,添为列侯。

  这样的人,大概才是作为君王的最好选择吧。”

  现在诸侯面色都平静下来,知道了吕产为什么要说出那么一番退隐的话,谁不知道胶东悼王是他的妹夫!

  他要把自己的外甥推上皇位,就像是第一任吕侯所做的那样,高皇后摄政的时代,是吕氏最为风光的时候。

  但是诸侯稍微一想,就不愿意反对,吕产说要敬拜素王上皇,那他就绝对不会说谎。

  莱西侯继位,靖难诸侯的首领之一就是他的舅舅。

  而且,莱西侯和刘旦还有仇,众人越想就越觉得合适,将皇位交到这么一位皇帝手中,他们就能放心的回到关东了。

  那么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莱西侯的能力如何?”

  “吕侯,天下之重,首在天子,若是天子无能,这天下就要衰落下去,我等数千里血战,为的是匡扶汉室社稷,为的是大汉江山永固。

  如今这天下纷乱不堪,非圣主明君,不能治世,莱西侯能堪当大任吗?”

  这是靖难诸侯非常关心的问题,他们不是要选一个傀儡上去,而是一个能让大汉再次伟大的皇帝。

  吕产早有准备,伸手取出一沓沓纸张,递到诸侯们手中,诸侯们有些疑惑的取过。

  读罢。

  众人互相对视,用眼神交流着意见,洛斯拍掌笑道:“吾得一君矣!”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