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7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7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一个老人带着丝丝的担忧沉声说道:“这些家族在突破家族立下的学术壁垒,掌握次级的释经权。

  昔年兄长公子景在文皇帝朝时,就发现了这件事情的隐约迹象,孝武皇帝时军功勋贵大兴,这些人表面上不显,但实际上已经发展的很强了。”

  屋中一片沉默。

  在邦周时,有一句话叫做,天下英才一石,洛氏学宫独占八斗,天下英才出洛氏,没有半分虚言。

  但是到了大汉朝,天下一统了,洛陵就知道这样不行,所以在大汉想要建立太上学宫的时候,洛氏积极支持太学的建立,因为天下需要这么一所汇聚英才的学宫,同时也是为了兜售洛氏需要的政治学说,比如孟儒的再次兴盛。

  但是这世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太上学宫的建立,就一定会影响洛氏学宫的地位。

  但之前的影响还有限,毕竟洛氏学宫才是证道成圣所在,太上学宫更像是为了做官而镀金的地方。

  但是经学典籍和家族融合在一起,进而逐渐形成类似于洛氏的学阀家族,这是洛氏之前没想到的发展方向。

  这种趋势在孝文皇帝时,由洛景第一次发现,这么多年下来,洛氏也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因为你不可能阻止父母将知识传播给子女,洛氏自己都在族中传播族学,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才涌现。

  昭城的逐渐封闭,导致这种倾向愈加明显。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昭城的洛氏学宫就要重开,直接击垮朝廷的官方太学,重新吸引天下的学子,让太学变成一个纯粹的刷政治身份的地方。

  “但这些经学家族是家族的支持者,对待家族很恭谨,对待天下也有利,这些经学家族的人是有才华的,在治国理政上是超越了那些列侯的。

  而且这些人大多因为才能出众和品德高尚才被世人敬仰,虽然我们知道明白,这些东西迟早会失去,但不能因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事情,就现在杀死自己的基本盘,这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任何新兴的阶层,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都是充满了活力和正义的,至少是相对于旧世界的正义,经学家族同样如此,他们的崛起大多数是由一个在经学之上极其具有天赋,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名噪一时的高士,折服无数的士子,然后经过一系列体现品德的宣传,继而收徒,做官,传承。

  这种通过努力学习和保证品德良好的崛起方式,至少要比纯粹依靠血统而显赫的贵族好得多。

  出身百家的经学家族对洛氏的尊敬是一种习惯,洛氏不可能去打击支持自己的。

  洛盛闻言皱眉道:“但是豪强出身的经学家族堕落的太快了!”

  经学家族的出身是非常驳杂的,有诸子百家的高士直接建立,最多的就是注重家族传统的儒家,比如说盘踞在齐地的孔子的孔氏,孟子的孟氏,盘踞在颍川郡的荀子后裔,有边缘失国的列侯和诸侯王,这些人封国日趋减少,又找不到立功的机会,于是转型。

  但数量最多,问题最大的就是各地豪强,这群人是洛氏眼中的大害,豪强的堕落速度之快,远超想象。

  “豪强是对家族敌意最大的,同时是力量最强的阶层,最重要的是无法消灭,家族是否要陷入和豪强的战争之中,不断消耗,这需要家族集体的决断。”

  洛盛这番话一出,屋中众人都开始思虑,单纯的实力强其实都还好,关键豪强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只要还有统治,豪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说什么国家行政能力足够,皇权可以下乡就能够避免这种情况。

  天真!

  但凡了解学习过组织构建和组织运行知识的都不会这么想,最上层的统治者又不是弱智,以皇帝对权力的贪婪,怎么可能拱手让出县乡之下的权力呢?

  每一个皇帝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增强自己的权力,不那么做是因为做不到,管不过来,权力没有真空,于是豪强出现。

  豪强只要出现,就一定会本能的开始吞噬周围开始壮大自己,壮大自己的过程中,所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任何一个家族的壮大都不干净。

  即便是洛氏的壮大,站在更高层来看,那也是无数奴隶的血泪,这没什么值得遮掩的。

  壮大自身是为了抵御风险。

  风险是谁带来的?

  皇帝,政敌,本地的其他豪强,反抗的百姓。

  在这个世界,还有洛氏。

  洛氏伴随着诸夏的崛起而崛起,在一千多年前就利用夏夷之分,完成了彻底的积累,无数年下来,彻底的收起了獠牙,成为了道德的标杆。但是这些新建立的家族,却没有这样的福气,尤其是大多数的豪强,没有外族让他们压榨,他们想要崛起就只能压榨大汉的百姓,但这是洛氏所不允许的。

  洛氏在邦周那个落后到极点的时代,都不曾压榨周人!

  这是洛氏能够坦然面对一切的底气所在,断人财路,杀人父母,洛氏成为眼中钉肉中刺,是很正常的。

  一切的一切最后都会落在豪强身上,现在的小豪强,以后的大豪强,列侯、诸侯王、皇帝,都是豪强。

  屋中的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些,莫名的神情出现在所有人脸上。

  “不能妥协!”

  一个洛氏女轻声说道,她的面容很是柔美,看上去大约而立之年,身段却依旧窈窕,举手抬足之间充满了知性的美感,她的话语听上去却充满了坚定。

  “不能妥协!”

  又是一个洛氏子沉声道,“虫豸就是虫豸,家族无所畏惧。”

  洛无疾躺在床榻上,带着笑意问道:“现在是豪强,以后或许是列侯、诸王乃至于皇帝,不愿意妥协吗?”

  伴随着洛无疾的话,众人仿佛见到了独夫当世,但是天下的豪强却都支持他,无数百姓生活在血泪之中。

  “不愿意!”

  众人望着洛无疾,齐声道。

  “世人不会理解我们,在主持正义的尽头,是孤独、憎恨、不解,不后悔吗?”

  寒冷的气息拂过,众人仿佛见到了这世上所有人的不理解,不明白洛氏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一定会很孤独。

  “不后悔!”

  众人的声音有些高昂起来。

  “族人会死去。”

  洛无疾没有说嫡系会死亡,而是说了普通的族人。

  这下众人沉默了,还是先前的那名洛氏女低声道:“素王将会赐予他们永生,如果不能,我会死去。”

  “善!”

  洛无疾拍掌大笑,于是屋中的气氛就热烈起来。

  “伟大至高的素王啊,你会为子孙后裔的选择而自豪吗?”

  洛无疾望着九天之上的虚空,忍不住想到。

  然后悠悠扬扬的声音传来,姬昭的声音响彻在每一个人的脑海,这是他第一次在整个家族所有嫡系的脑海之中显圣。

  “去做吧,做你们想做的。”

  屋中所有人都跪伏下去,所有人都激动的发抖。

  虚无天界之中,姬昭望着自己的子孙,再次忍不住赞叹起来,他这么一个俗人,竟然有这么一群子孙,有时望着这群人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德,他都感觉自己真不配站在家族的尽头。

  这不是力量上的差距,而是思想上的区别。

  姬昭所能够做的,大概就是研究研究怎么能多获得一些气运点,怎么能够多得到一些道具,他的这群子孙啊,想在那个污秽的世界之中生存,实在是过于艰难了,他这个老祖宗要好好的为这群孩子保驾护航。

  世界越往前发展,这个世界的限制就会越大,这不是故意针对洛氏,但是因为洛氏独法,所以洛氏是唯一受到影响的。

  姬昭明白除非自己成神,以己心代天心,否则是改变不了这种趋势的,但是限制之下有限制之下的生存之道。

  姬昭已经决定挑时间将天阶神器天书之中的天命紫气剥离出来了,希望能够为家族打造几件比较有用的神器。

  毕竟现在的地阶神器都过于辅助性了,而且一个个都是吃气运点的大户,这有些不好。

  ————

  柏拉图所写的《理想国》是一部恢宏的巨作,在过去无数年,这部书被认为是一种幻想的呓语,但直到东方帝国出现,无数年的历史证明,哲人王的确可以建立理想国度,这是世界的幸运。——《全球通史·古代中国文明·序》

  第449章 洛世扬鞭

  洛世并不知道家族集体选择了一条很难走的道路,他率领着整个西域都护府的军队征讨大宛王国。

  军队的主力是三千神庙军,行军途中自然不会着甲,这三千大汉各个看起来都身材魁梧,从面容来看,各族都有,甚至还有之前生活在河西的匈奴人,面容严肃,顾盼之间有凛凛威势,目光如电,骑在马上就仿佛融为一体般,行进之间颇有章法,一看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西域都护府别的不多,就是好的战马多,无双侯国和乌孙王国的势力范围内,都有大片的草原马场,再加上河西走廊军马场的支持,所有的骑兵都是一人三马,就连步兵都可以骑马赶到然后下马作战。

  除了神庙军外,一同出征的还有都护府的三万余汉军士卒,其中甲士的比例不低,还有盟友国的数万军队。

  单论战斗力的话,汉军就足够了,西域的盟友主要是提供粮草,以及攻城时发挥作用,西域的战争形势和中原大不相同。

  洛世坐阵中军,望着大军绵延极远,最终到了望都望不到的地方。

  收回目光后,洛世沉声道:“今日扎营时统计死者和亡者人数。”

  从伊水河谷到大宛要行军数千里,而且大宛国的地形极佳,整个国家坐落在一个极其肥沃的盆地之中,四面都是高高的山脉环绕,是天然的长城,只在西南侧有一道狭窄的山口进出,若是在山口修建长城,再修建函谷关那样的军事重镇,几乎称得上不可陷落之国。

  历史上李广利征讨大宛就吃了大亏,尤其是从长安调兵,跨越上万里的路程进军,真的离谱,简直不把士卒当人看,洛世从伊水河谷都感觉后勤困难。

  大军要翻越许多的山脉,幸运的是从北进军不需要穿越大沙漠,沿着沙漠盆地周朝的绿洲进军即可,洛世为了征讨大宛,筹备了许久,深耕天山北麓的诸国,交好沙漠以北的绿洲诸国,到了今日终于算是得到了回报。

  数千里的行军,这对统帅的综合能力是种考验,能不炸营安抚士卒情绪就很不容易,而且一定有行军中途死去,或者大量逃走的士卒,这都是对统帅的考验。

  即便是霍去病和洛无疾这样优秀的统帅,当年和匈奴大战时,行军过程中损失的汉军士卒都不少,洛世自然不会例外。

  从出无双城以来,陆陆续续死亡和逃走的士卒已经快两千人了,死的主要是汉军,水土不服之类的负担还是比较大,逃走的则是西域土著,意志力比较差,不能承担长时间行军的辛苦。

  洛世望着手中的堪舆图,盯着地图上大宛所在,眼中满是战意,只要击败大宛,让大宛臣服夏天子,西域诸国定然震动,就连大宛国王都会被大汉杀死,他们就会掂量一下自己的地理位置,到那时西域诸国定然都会臣服在西域都护府之下。

  到那时,西域都护府就能够从一个军事屯驻机构,转变为一个彻底统治西域的最高政权机构,就像是现在的辽东都护府。

  辽东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还是不同的,辽东距离中原近的多,而且燕国曾经统治了那里数百年,辽东半岛上曾经建立过诸夏的列国,西域这是彻彻底底的异域。

  洛无疾治理西域的那些年,做出了很大的功绩,但是一人一时之力还不够,洛世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责任和权力,用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这片土地的统一。

  又是不知道多少日行军,汉军翻越了山脉,出现在了大宛的土地上。

  大宛是个很强大的国家,比昔年强盛时的乌孙不弱半分,有一组数据可以大概对比一下。

  在后世伊水河谷居住的人口大约是四百万左右,而大宛所在的盆地人口大约是一千四百万,这片土地有长达两百四十多天的无霜期,简直是农耕的天选之地。

  现在的大宛仅仅城邑就有上百座,虽然大部分城邑的人口都很少,但是综合起来的人口还是达到了八十万,军队有八万,实力强劲。

  面对这样的强敌,洛世自然是非常的谨慎,面对出现在面前的大宛边境城邑,洛世看都没看一眼,留下一部人马看守城中的守军,直接而果断的绕城而过,他率领着大军直奔大宛王都。

  这是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战术,因为大宛就是一个这样的城邦国家,各个城池基本上都属于贵族所有,只要能攻下王都,大宛就会不败而败。

  洛世要的就是王族承认战败,至于占据整个大宛?

  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城邦国家能发挥出来的实力不算强,但是守卫自己利益的时候那可是寸土不让,想要占据大宛,除非一座城一座城的攻过去。

  这和诸夏列国之间的战争还不同,诸夏列国之间是有文化认同的,互相接受起来不算是困难,但是和大宛人之间基本上做梦。

  “我军速度惊人,野战战斗力强,所以直奔王都,击溃大宛王的军队,然后围点打援,击破前来支援的大宛王国贵族军队,最后攻破大宛城,杀死大宛王,用他的头颅来震慑所有人!”

  洛世向都护府将军和校尉宣布自己的战略,大宛王得到了汉军进入大宛的消息,听闻汉军只有两万人,他哈哈大笑道:“汉军是强大的,他们击败了匈奴,但是本王听说他们的军队从伊水出发,跨越数千里的距离,他们的粮草从一万里之外的汉朝运来,还没有到达就吃掉了大部分。这样的汉军难道能够击败强大的大宛军队吗?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