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66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66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如今西南夷敢于进击诸夏,朕不能坐视不理,眼睁睁的看着子民陷入夷狄的杀戮之中,那不是君父所应当做的。号召天下的列侯,诸侯王,百姓,朕要再与西南夷开战。

  诏令全军,拆毁掉他们的房子,抹除掉他们的语言,消灭掉他们的**,使他们灭绝,这是朕的命令。”

  刘旦这个人是真的暴戾,当年跟着霍去病在辽东都护府时,还是一个少年时,就动不动打杀,面对胡人更是不当人看,一向手段都很是狠厉。

  太傅在殿中坐着不住的点头,皇帝虽然不学无术,但至少记性还是很好的,这一番话不缺不漏的说了出来。

  “陛下圣明!”

  刘旦话音刚刚落下,殿中就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一大群人起身高呼,细细一看全都是之前上书要再战的大臣。

  大将军等人心情很是激动,经历了这么久的拉锯战,甚至熬死了一任皇帝,这个巨大的争论终究还是落下帷幕,以主战派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不愿意进行战争的官吏则前途稍显暗淡,再加上丞相的自杀,相当一部分官吏都要从长安被赶到地方去了。

  刘旦一一望过去,大部分都是武将,人员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自然是列侯,军功勋贵的代表。

  第二部分则是没有列侯爵的高等级将军,他们功劳不低,但还没到封侯的标准,所以希望能够继续战争,来获得升迁。

  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些像,是那些远支的宗室,诸侯王国处于被废除状态,或者快要被废除,现在需要功劳转型军功勋贵世家,或者需要军功来维持王国的存在。

  刘旦见到这群主战派的人员分布这么广泛,就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有些不懂自己的皇兄为什么要罢战,群情都已经汹涌到这个地步了,就算是硬着头皮上,那也得打这一仗啊。

  况且区区西南夷,刘旦还真的没把它放在眼中。

  因为有了辽东都护府,汉廷的东北部战线就大大的前移了,曾经节制赵、代、燕等三地军务的赵王就失去了战时的指挥权,代之以辽东大都护为尊。

  冠军景桓侯去世之后,在辽东都护府的权力架构中,他这个北燕王的位置就变得很是重要。

  按照刘旦的想法,我在辽东打那些强壮有力的游牧都轻轻松松,西南夷就像是猴子一样,想要战胜简直是轻而易举。

  当初汉廷征讨西南夷的战报,刘旦看过,看完就觉得真是离谱,完完全全的放弃自己的优势,然后倒霉到极点,缺粮生病导致汉军战斗力大减,最后被夷狄一波冲散,失去指挥,彻底炸营,互相践踏而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

  当时刘旦就和太傅评价道:“陛下一定没有看过兵书,没有见过昔年秦国白起战胜赵国的长平之战。

  这山区之中发生战争,真是可怕至极啊。

  一旦敌人把守关隘,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个不慎就是全军覆没。”

  刘旦取出自己制定的战略,他对武事颇有信心,让宦者交给群臣,笑道:“这是朕的战略,诸位爱卿可以一观。”

  ————

  汉廷对西南夷的平定虽有波折,但总体来说比较顺利,这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国力战争,文明极度落后的西南夷面对汉廷高等级的文明,一旦汉廷的统治者不犯错,笔者找不到任何西南夷的胜算。

  这从侧面证明了汉鼎帝的确不是一个擅长武功的皇帝,西南作为疆域,稳固的留在诸夏体系甚至中央王朝的管理之中。

  虽然限于复杂的地形以及统治成本等关系,汉廷并不愿意开发西南,但主权神圣不容置疑,这是不朽的功绩,大大增强了皇帝的威望,坐稳了皇位,然后汉王朝开始了接下来的一切,笔者会详细讲述。——《汉王朝兴衰史》

  第430章 军费从哪里来?

  对于皇帝会自己制定战略计划,群臣并不意外,毕竟刘旦爱好武事是比较出名的。

  但直接取出战略计划,就说明皇帝本来就打算对西南夷动手,甚至不少人已经开始怀疑皇帝和大将军有了联系。

  在有些沉闷的气氛之下,几位参与了上次南国战事的重臣缓缓展开了纸张,刘旦则在上首颇为感慨的说道:“兵书上说要因势利导,朕深以为然啊。

  朕在辽东征讨胡人及半岛夷狄时,同样遇到过山地艰难,骑兵不能进入的局面。

  夷狄一旦往山中藏匿,每逢时节便下山劫掠,或者骚扰破坏,烦不胜烦,防不胜防。

  诸位都是朝廷重臣,想必知晓,前些年皇兄与朕说,要将乐浪郡改建王国,以藩屏汉,就是因为朝廷不愿意再投入大量的金钱和资源,去维系那些贫瘠没有产出的郡县。

  朕在此刻旧事重提,是为了告知众卿,西南夷战事同样如此。

  西南有十万大山,互相隔断,其间有江流环绕,地形之复杂,山间之险峻,是远远超过半岛的。

  半岛尚且不能制服,难道西南反而可以吗?

  不要进入山中,那里有猛兽和毒虫,潮湿的气会侵入汉军的身体,汉军会生病。

  传朕的命令,为汉军准备药物,像是兵器一样充足,朕会向上天祈祷,驱除萦绕在南国之上的病疫。”

  一旦说起战事,刘旦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侃侃而谈,而且有无穷无尽的谈论**。

  这个时候那些拿到战略计划的大臣已经基本上看完了,一下子就将所有的轻慢之心收了起来,这个皇位上的皇帝,是真的知兵!

  武功皇帝是天生就有优势的,文治皇帝总是担心臣子功高盖主,但是武功皇帝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纵观姬昭前世的历史,那些享有盛名的皇帝,除了汉文帝之外,无一例外都是武功卓绝的皇帝,掌握着暴力的人,就掌握了世界,这是世界永恒不变的真理。

  刘旦虽然不学无术,但是针对西南夷的战事,突出的就是一个稳字,不打歪仗,不弄险招,就是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

  “西南之地,山高水深,平原稀少,能够建城的土地极少,大军能够到达的地方不多,十分粮草运到,只剩一分,这是前次大战败北的原因之一。

  朕以为,既然难以到达,那便不去,就在平原之地已经有的城池驻守,通过河道和有限的大道运粮,慢慢囤积。

  不仅仅用刀剑去杀死那些夷人,而且可以用金钱、粮食、盐铁等等大汉有的东西和那些山中的夷人交易。

  我们不要他们的东西,我们要夷人的人头,让他们自相残杀起来。

  那些愿意归顺大汉的夷人部落,招抚他们,组建擅长山地作战的义从部队,册封他们为列侯,让他们的子弟到太学之中学习中原的经典。

  这样做,想必就能够彻底的解决西南之事了。”

  刘旦的这番话基本上就是将辽东都护府在辽东所实行的政策推行了一遍,尤其是互相残杀的政策,越是部落众多,越是互相之间身份不认同的地区,就越好用。

  匈奴为什么会被大汉如临大敌,一定要剿灭,就是因为匈奴竟然在试图构建一个独立于诸夏的,而且和诸夏对立的文明,而且取得了极其丰厚的成果,几乎整合了整个草原。

  刘旦这相当正常的一番话却让殿中群臣都觉得很怪。这位北燕王一向都以尚武,暴戾而闻名,结果现在竟然颇有一些明君圣主的模样,就像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败家子突然和你说要勤俭节约,任谁都会觉得怪怪的。

  大将军已经要笑出声了,直到目前为止,皇帝的表现都比他预料的要好很多,军功勋贵的光辉岁月将会继续了,他大声道:“陛下圣明,遵从您的战略,我们将在西南取得大胜,这世上没有人能够威胁大汉的存在,击败所有的敌人,直到四夷宾服,前来长安,颂唱您的名字!”

  大将军这番话简直说到了刘旦的心里,望着大将军的眼神很是满意,正想要说话,就听到一道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陛下,军费该要从哪里筹集呢?现在的府库之中空空啊。”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没钱打什么仗?

  随着这句话出口,殿中的气氛为之一滞,先前孝鼎皇帝就是因为府库没有钱粮才决定暂时不开战,现在皇帝又要打仗,豪言壮志说了一堆,那钱从哪里来?

  刘旦闻言皱眉道:“大汉怎么可能没钱呢?

  朕在辽东时,那些商户尚且一个个富裕的流油,民间的钱粮不知道多么丰富。

  长安乃是首重之地,朝廷收取天下赋税,怎么可能反而没钱呢?

  是不是有人不愿意缴纳税赋?

  是不是有人故意拖欠、故意偷漏税赋?

  大司农和大司商何在?

  你们来说说这是什么情况?”

  早就等着的桑弘羊满是兴奋的走了出来,他在这位皇帝的身上,嗅到了荣华富贵的味道,感受到了自己走上巅峰的味道。

  “陛下,臣桑弘羊奏报,长安及关中诸府库之中确实钱粮较少,但大汉的钱粮极多,筹集军费不是难事,朝廷之中有许多政策,都是形同虚设,并不用心所以得到的利润极少。

  譬如盐铁官营,名为官营,实则私营,朝廷主要是监管盐铁的价格和质量,却并不是从头到尾都由朝廷掌控。

  这十分利,商贾得八分,朝廷得两分,所以……”

  话刚刚说到这里,皇帝刘旦已经拍案而起了,愤怒道:“什么?商贾得八分,朝廷得两分?

  这是汉家的天下,还是商贾的天下?

  盐铁这都是朝廷的重器,用朕的东西给他们赚钱,这是合理的吗?”

  虽然面上很愤怒,但是心里却暗自嘀咕,他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他是北燕王,这私营盐铁同样有他的一份。

  若他还是诸侯王,那自然反对朝廷官营,但现在既然是皇帝了,那自然要收归官营,尤其是这关系着他的军费。

  桑弘羊见状大喜道:“陛下,这当然不合理,臣早有计划,只要计划得当,仅仅一年就能使朝廷岁入大大增加,您想要征讨西南的军费简直轻而易举,不仅仅是西南战事,即便是匈奴死灰复燃,照样可以满足供给。”

  刘旦闻言先是大喜道:“大司农真是栋梁之才,不过一年的时间是否太长,可还有更快的筹集军费的办法,朕能等,但是天下人却等不了啊。”

  桑弘羊实际上是想要直接提出口赋的,但是上次回到家中后,即便是法家的一些同道也让他暂时不要提出来了,那个玩意的后遗症实在是有些丧尽天良,他们担心直接被儒道墨等其他家按死,毕竟现在的法家大猫小猫两三只,已经不复秦朝时的巅峰状态了。

  桑弘羊沉吟道:“若是陛下觉得时间太长,那么可以清查一下这些年商税的清缴,这天下的奸商极多,定然有许多偷税漏税,若是将那些欠缴纳的税款收回,满足军费所需轻而易举。”

  桑弘羊这话一出,顿时就有不少人变了脸色。

  第431章 查商税

  殿中的这些大臣,虽然冠冕堂皇的站在干岸上,但不是每个人都干干净净,有侯国和王国的贵族可能看不上三瓜两枣,但是却会默认下面的人去拿。

  君主**时代想要要求这些人一心为民,那是不可能的。

  汉廷的主要经济体系是由洛新当政之时确定的,是为了快速恢复经济而设置的,所以商税的比例很低,主要是象征性,目的是为了排查商人的资产和天下商业流通的情况。

  汉武帝刘彻的时期对商税的比例上调了一些,但因为府库够用,所以朝廷没有下去强硬的收,不少商人就暗中对抗,不愿意缴纳高额的商税。

  这的确是商人自己找死,朝廷定下的交易税不算是高,就连这都想要偷漏,不愿意为朝廷缴纳赋税,真是利令智昏。

  这是自己锻造了一把尖刀,然后将尖刀冲向自己,还将刀柄送到了朝廷的手中,没见过这么想要找死的。

  不过这些商人之中的不少,背后就是长安城或者地方上的权贵在包庇,强大的有诸侯王以及公主和顶级的列侯权贵,弱小一点的也有次级列侯,朝中和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官员。

  毕竟在大汉朝,背后没有名声背景够硬的列侯或者诸侯王,到了异地,那是一定会被吃干抹净的。

  结果现在这些肥羊万万想不到自己直接被桑弘羊当作新皇大礼包送给了刘旦。

  殿中最坐蜡的实际上还不是这些商人的保护伞,而是大司商。

  从桑弘羊进言开始,他就一直坐立不安,就像是屁股底下有针一样,用如坐针毡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作为九卿之一,还是主管大汉商业的九卿,盐铁官营等等插不上话就算了,甚至就连部门直管的商业都被桑弘羊抢了风头,还被狠狠踩了一脚,这收不上来商税,导致商人大规模逃税漏税,这一看就是严重的失职啊。

  果然刘旦望向他的目光已经有些不善了,阴阳问道:“大司商,刚才大司农所言,你可听到了?”

  大司商一个激灵,立刻出列说道:“陛下,这是臣的过错,臣立刻去查,绝不姑息!”

  沉默片刻,刘旦的声音飘忽传来。

  “大司商,查不到朕满意,就收拾行囊到辽东都护府乐朗郡去吧,朕曾经在那里和夷狄作战,那里的山间风光很美,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你一定会喜欢那里的,带上妻子和家人,这是朕对你的关爱啊。”

  大司商闻言咯噔一下,闲暇时曾经聊过,就算是去辽东,最远也不能超过蓟城,再往北走,据说水落下就会结成冰,那根本就不是能生存的地方。

  “陛下,臣一定让您满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