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342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342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大汉的皇帝出皇宫,可不像是大明的皇帝那么难,刘彻直接带着宫人和禁卫就登上了卫青的家门,然后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就凭借着一头亮丽的秀发和倾城的窈窕身姿,被刘彻看上了。

  刘彻当皇帝的时候也不短了,但是却没有儿子,这是他的心病,关键是他不是不能生,公主一个接着一个,但就是没儿子,朝野之中虽然没人说,但从来没人提起这件事就是最可疑的,刘彻当初做梁王的时候只有梁王妃,没有梁王后,成为皇帝之后就一直没立皇后,明眼人都知道刘彻就是等着儿子出生,再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让太子成为嫡长子,增加继位的法统合理性。

  卫子夫很受刘彻的宠爱,这其中有多少是看重卫青不得而知,卫子夫的肚子很争气,为刘彻生下了长子,于是卫子夫就成了皇后,卫青瞬间水涨船高,不仅仅是淮阴侯的女婿,还有皇帝的小舅子,再加上身上有军功撑着,底气足的很,所有人都知道卫青的崛起不可阻挡了。果然在之后朝廷组织的三次攻击匈奴的战役之中,卫青每次都大有斩获,不仅仅封侯建国,还不断累功升迁,直到这一次,他就要站在如今大汉武人的顶点了。

  大将军!

  除了当年淮阴武穆侯同时挂丞相印加大将军印之外,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

  “姨母,舅舅!”

  卫子夫和卫青两人正闲聊感慨着,突然外间传来的一道清亮的声音,听到这道声音,卫子夫对卫青笑道:“这小子整日莽莽撞撞,想跟着你前往和匈奴大战,说是要让匈奴人见识见识他的勇武。”

  卫青无奈的摇摇头,打仗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都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才行,就算是淮阴武穆侯那也是见识过了许多,才百战百胜的。

  说话间一个颇为英武的少年郎走了进来,他看着不过十五六岁,穿着一身丝绸服饰,服饰上绣着瑰美的花纹,望起来神采飞扬,浑身都是天生的贵气,有股昂扬向上的劲头,就像是一把锋锐的利剑,照的人心生凛凛寒意。

  此人正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相比较吃尽了苦头的卫子夫和卫青,霍去病的人生就幸福多了,在他还年幼不太懂事的时候,卫青就已经崭露头角,卫氏虽然还不显赫,但官人家再如何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紧接着卫子夫就进了宫生下了太子,霍去病时常进宫,刘彻又喜欢他的性格,对他很是宠爱。

  如果要用一个人来做类比的话,有些类似于刘恒时期的洛景,霍去病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中长大,他是真正的皇室近臣,近到不能再近的地步。

  霍去病龙行虎步,走进殿中,进殿一瞧,便直接向着卫子夫所在的位置而去,脸上带着明显的欣喜之色,躬身拜道:“姨母万安,去病又来叨扰您了。”

  卫子夫望着霍去病满脸喜色就问道:“看你满脸欣喜,这是发生什么喜事了?”

  霍去病又向卫青行礼,然后朗声道:“舅舅大胜,做外甥的自然欣喜,而且姨夫刚才答应了我,下次舅舅出征匈奴允许我带兵参与对匈奴的战事。”

  此言一出,卫子夫当即惊道:“去病,你才十五六岁啊,这么着急做什么,有你姨母和舅舅在,难道还怕没有机会吗?

  过几年再去打仗也不迟。”

  十五六岁年纪的确是太小,汉军现在走的是精兵路线,正兵之中没有年纪这么小的,但是霍去病笑道:“舅舅此番回军修整,下次想要出击,怕是要一两年之后了,那时外甥就十六七岁了,而且外甥身体好的很,当年洛国的诸位太子都年纪轻轻就能纵横列国,这都是外甥的榜样。”

  望着跃跃欲试的霍去病,卫青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他马上就要成为大将军,到时候出征一定是诸路统帅之首,只要把霍去病带在身边,只要不跑的太远,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卫子夫稍微一想就同样想到了这一点,也就放下心来,说道:“出征之后听你舅舅的话,不要擅自行动。”

  霍去病嘴上自然是答应,但是心里想着的却是一定要给所有人惊喜。

  卫青和卫子夫自然不知道霍去病心中所想,霍去病就开始兴致勃勃的问着卫青草原的见闻,还有匈奴的各项情报来和自己的想法验证。

  两人越聊越投机,卫青发现霍去病是真的有一套的,“你这些东西是从哪里学到呢,很多东西舅舅也是学了一部分淮阴兵法才知道。”

  霍去病笑道:“姨夫给了外甥孙子兵法读,不过兵法这种东西没有死板读的,打仗没有定势,因势利导,舅舅和外甥的想法一致,自然就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听到这番话,卫青郑重的望了霍去病一眼,这个道理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的,自己这个外甥真的是不简单啊。

  第396章

  昭城,洛宫。

  洛无疾和洛谨秀姐弟两人正立在庭院之中。

  洛无疾虽然只十五六岁,但身量已经极高,完美继承了洛仲堪的武力,还有所超越,从身量看去已经完全是个成年人,不过从面上看去,还是个神采飞扬的少年郎,瞳眸之间和脸上带着一丝的隐约可见的稚气,他的眼睛很是明亮,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盏灯,浑身的贵气凛凛,腰间佩着利剑,这把剑是洛陵送给他的礼物,是洛氏铸造的宝剑之一,用了最好的技术,堪称削铁如泥。

  洛谨秀站在洛无疾身边显得娇小许多,头顶只到洛无疾下巴的位置,但实际上在女子之中这个身量已经极高了。

  她穿着洛氏女子通常所着的一身绯色曲裾,在曲裾的各个袖口领口以及衣角的边上则是绣着金丝,以及洛氏子永远都不会缺失的凤凰标识。

  洛谨秀的年纪比洛无疾虚长几岁,一张素净的小脸之上半分瑕疵都不曾见到,肌肤白皙,未施粉黛就有阳光照上后,盈盈的光芒反射,她与洛无疾浑身英气的模样不同,气质温婉若水,从鬓间微微垂下的发丝到眉间唇边,都是江南水乡的温婉。

  周围有侍卫和侍女大包小包的提着行礼,洛无疾伸手从一个侍女身上取下最重的包裹搭在自己肩上,右手则带着武器。

  当代昭公望着面前俊美的少年郎和少女,脸上满是不舍和担忧,轻轻拍着洛无疾的肩膀道:“去了长安一定要保重身体,知道你想要完成二伯的遗愿,但上了战场一定要小心,灵兵不要离身,敢战士一定要常伴左右,这家主之位还等着你回来继承,这同样是家族的大业。”

  洛无疾点头笑道:“家主不必担忧,有九兄在长安,没什么可担心的。”

  昭公又望向洛谨秀道:“秀娘,你是无疾的姐姐,到了长安看好他一点,如果在长安有合适的女子,记着送信回来。”

  洛谨秀闻言眉眼笑着弯成了一道月牙,她比洛无疾大几岁,如今年近双十,随着人长大,愈发的美丽起来,在洛氏之中也算是上等的容颜。

  只见她掩着嘴轻笑道:“家主放心,我一定好好看着无疾,不会让他有事的。”

  走出洛宫,东阿侯府的一行人已经等在了这里,洛氏的马车同样准备好,随行的敢战士更是武装到了牙齿,这些人以后就听从洛无疾的命令了。

  ……

  东阿侯府。

  洛景躺在摇椅上,晃晃悠悠的小憩,又是十年过去,他愈发的苍老,当年那个风靡长安的少年郎已经看不出昔年的风采。

  他一生所担任的都是清贵之职,尤其是太上学宫祭酒一职,简直清贵的不能再清贵了,要说这大汉朝谁的关系最硬,威望最高,洛陵陨落之后,除了他就没有第二个人。

  按照后世的形容词来说,洛景属于文坛领袖、经学大师、士林魁首,而且他还是勋臣领袖之一,就连现在的大将军淮阴侯韩亮都要喊他一声表叔。

  “君侯,女公子谨秀和公子无疾到了。”

  洛景闻言缓缓起身,笑道:“快迎进来。”

  洛无疾和洛谨秀走进侯府中后,瞬间就被围观了。

  这偌大的东阿侯府中,人自然是极多的,不少子嗣都已经出去自立门户,比如前往东阿侯国镇守的几个人,还有在中原以及各个江淮以南担任郡国官吏的,女儿们基本上都嫁了出去,虽然子嗣极多,但洛景还是给了每个女儿一份丰厚的嫁妆。

  “这是从昭城来的公子和贵女,你看那眉心的圣痕,咱们侯府之中只有君侯才有呢。”

  “这位贵女真是绝色倾城,比府中的贵女都要好看。”

  “这位公子也很俊美啊,据说昭城的洛氏嫡系都是这样美丽呢。”

  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这就不得不说东阿侯府之中,除了管家、护卫队长、侍女长、敢战士之类,绝大多数都不是从昭城而来的,见过的洛氏子少,自然就非常的好奇。

  不要说这些侍女和普通的护卫,就连洛景的孙辈都对洛无疾和洛谨秀有些好奇,即便是他们,很多人对昭城也不太熟悉,洛景去昭城的时候基本上只带少数几个愿意回昭城的孩子去,远离昭城就是这点不好,走亲戚都不方便,尤其是选择了在外面享受荣华富贵,再改氏之后,想要返回昭城难度就大了。不过前几代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还是能凭借着香火情得到一些帮助的,毕竟洛氏的关系和能量都很大,作为洛氏的外部联络所能够得到的好处也不小,关系处好了,若是有朝一日有灭门之祸,还能够到昭城之中避难。

  洛氏或许不能帮助你位极人臣,但一定能保住你全家的性命,项王就是保证,前提是你得名声好加有功劳才行,若是无恶不作,横行乡里,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那些杀气腾腾的大汉就是敢战士吧?”

  “肯定是,你看他们提着的包裹上面的洛字,和府中那些敢战士一模一样,竟然这么多,这得有上百人了吧?”

  “估计有三百人,真是可怕。

  据说府中的五十名敢战士之前和府中护卫过招,十人打一百人,一人未损,就将一百人全部干翻了,那一百个护卫躺了好几天呢,现在三百人,这估计都能直接去打匈奴了。”

  由于不是昭公国官方出行,进长安城自然不能全副武装,三百敢战士都卸下了甲,但扫视四周时充满压迫感的眼神,浑身散发出的凛凛杀气,浑身流畅的线条还是充满了爆炸般的力量,让人毫不怀疑这些人的实力。

  十名灵兵,五名女子模样,五名男子模样,分别保护洛谨秀和洛无疾,反正灵兵只是表面上是血肉之躯,实际上是气运规则构成的,男女模样都不影响战斗力。

  洛无疾和洛谨秀两人拐进一处庭院,就见到堂兄洛景正笑意盈盈的望着两人,说是堂兄弟,但年纪差的实在是太大了,洛谨秀走上前去福礼脆生生道:“阿兄安康,小妹有礼。”

  洛景笑着招呼道:“阿秀,无疾,一路上肯定很累了,先洗浴一番,再好好休息,到了傍晚再起,为兄给你们准备了大宴,生活在昭城之中一向节俭,来到为兄府中,便带你们奢靡一把。”

  洛谨秀闻言捂嘴轻笑,洛无疾也笑起来,两人都知道洛景是在开玩笑,洛氏子的培养,尤其是洛无疾这样注定要继承家主之位的洛氏子,经历过多少训练数都数不清,天底下的珍馐美食早就吃到吐了。

  洛谨秀和洛无疾被带到早已收拾好的别院之中,浴桶之中早已放好了温度适宜的水,灵兵守在屋外,洛谨秀的衣服较为繁琐,需要侍女帮助宽衣,洛无疾则直接一抽衣带,躺在浴桶之中,腾腾的热气之中,洛无疾开始思考来到长安之后的计划。

  若是洛无疾现在身上有昭公爵位的话,那入朝就非常简单,冲着昭公的爵位皇帝至少要给安排一个九卿级别的官职,毕竟昭公不是其他的王侯,政治地位不一般,在大汉朝公爵很特殊。

  王爵是宗亲,列侯爵则是军功爵制的顶点,公爵则两者都不属于,就是单纯的政治地位高,是要和大汉朝同休下去的公国。

  不过现在同样不难,察举制的要求是什么呢?

  举荐有才能的人,举荐品德高尚的人,孝顺、仁义、忠诚等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

  若是单论才能,天下英才辈出,洛氏子虽然强,但每一个时代都有能和洛氏子相提并论甚至胜过洛氏子的,但若是论品德,那洛氏子可就当仁不让了。

  懂不懂嫡系千年道德标杆的含金量啊?

  姬昭的声望系统里面80%都是满值的声望,这就是洛氏,不了解洛氏而妄下评论的,终将湮灭于众生的悠悠之口。

  才能加品德的评比,这不就是为洛氏子量身定做的制度?

  而且洛景是能够直接面见皇帝的,某种程度上说,洛景是皇帝稳定朝局的盟友之一,洛景举荐洛氏子,并且得到重用,那是轻轻松松,而且刘彻现在想的就是打败匈奴,洛氏平白送他一个大将,洛景甚至找不到刘彻拒绝的理由。

  “功名但凭马上取,先拿一个列侯爵回来吧。”

  洛无疾摇摇头,不再想这些未来的事情,认真洗漱起来,晚上还有一场宴会。

  ————

  察举制度伴随着士人的出现而出现,到汉王朝时逐渐成熟,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批评这种制度是贵族垄断权力的工具,没有得到贵族赏识的底层被排挤出了政治体系,但实际上这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在生产力尚未蓬勃发展的汉王朝是有利的,它最大限度的团结了王朝内部有力量的团体,甚至就连洛氏这样的世家望族,同样依靠着察举制度入仕,从汉王朝建国百年以来的所有大事能够看出,配合着军功爵制的察举制度为汉王朝的兴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汉王朝兴衰史》

  第397章 鹰扬校尉洛无疾

  长乐宫中,一片升平之景,殿中宫娥甩着流云水袖应和着乐曲翩翩起舞,身姿柔美绰约,再看殿中,金银作壁,美玉为饰,廊柱高耸,再也不复汉王朝刚刚开国之时的窘迫。

  汉朝底子太厚,和匈奴十年之间打了三四次大战,不论是胜是败,双方之间那是刀刀见血,说的更直白一点,所谓的胜败区别,就是看谁最后打扫战场,实际上的伤亡数量都是差不多的。

  卫青声名鹊起的这么快,就是因为他每次斩获都能超过伤亡,甚至有一次甲士无损而归,这是天大的功劳。

  酒过三巡后,洛景向着坐在上首的刘彻和卫子夫道:“陛下,自您元始元年登基以来,多次向匈奴用兵,大将军长平侯多次挫败匈奴,臣要向您贺。

  孤木不能生长为森林,一条溪流汇聚不成湖海,贤才不成群不足以成就大业,大将军有古之名将的风范,但十年来大汉与匈奴之间的大战却没有大的进展,这就是贤才还不足的缘由啊。

  臣为此感到忧虑啊,所以想要向您举荐一人。”

  洛景说的恰好切中了刘彻心中的点,这十年来的历次用兵,因为战场就在漠南草原,钱粮的耗费倒还算是少,关键是除了卫青之外,拿不出让刘彻满意的战果。

  按照刘彻的想法,我是得到素王天启的天生圣王,素王上皇当初砍蛮夷,手中提着剑,从镐京一路杀到徐淮之地,从西到东,伏尸百万,就像是砍瓜切菜一样。

  素王上皇是无上圣王,我就算比不上素王上皇,也不能比秦始皇差吧,当年秦始皇派了个蒙恬就能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结果我堂堂大汉皇帝,竟然让匈奴盘踞漠南这么多年?

  我不要面子的?

  但是刘彻没办法,他制定的计划明明没有问题,汉军和匈奴人之间的战斗力差距同样不大,但是一出塞就迷路失期这能怎么办?

  他是皇帝,又不能亲自上阵冲杀,幸好还有卫青,否则真是丢脸。

  现在洛景竟然愿意挑起这个话题,应该是很有把握才会如此,刘彻当即说道:“哦?举荐一人?东阿侯还请说。”

  洛景便说道:“臣有一个堂弟,名为洛无疾,是臣二伯的遗腹子,陛下可能没有听过臣的二伯,二伯当年奉昭圣王之令,前往极西之地,前往万里之外的地域,不曾出现在中原。

  但臣的二伯是允文允武之人,无疾继承了二伯之能,昭圣王称赞他有先祖武公之能,将他定为洛氏的下任家主。

  无疾神采高大,能使重弓,能使马槊,在黑夜之中望四周,就像是白天一样,他抬头望星星,就知道方向,站在草原上,东南西北就能分辨,他擅长骑兵,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坐在马上无论马匹如何奔腾稳如磐石。

  实在是不世出的骑兵统帅,是素王上皇赐下要为陛下您建功立业的上将军啊。”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