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6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6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丞相,皇后她……”

  洛新安稳道:“陛下不要过于忧心,皇后吉人自有天相,您是上天之子,一向仁善慈爱,难道上天会不庇佑您吗?”

  “哇!”

  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响起,刚刚还压抑至极的大殿,就像是一滴油落到了水中,瞬间沸腾起来,刘盈直接跳了起来,宫娥脸上满是笑意的从殿中跑出,喜声道:“陛下,上天庇佑,母子平安。”

  儿子!

  洛新微微眯眯眼,大汉皇帝的嫡长子,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太子了,刘盈脸上满是笑容,朗声道:“好啊,殿中所有人赏百金,为朕的皇子贺。”

  吕雉的声音从殿外传来,笑道:“朕再赐百金,从未央宫出,为朕的嫡长孙贺。”

  众人纷纷行礼,洛新微微眯起眼,皇帝有了嫡长子,诸王该往长安来一趟了,这么些年都取得了什么成果该汇报一下了。

  皇帝得了嫡长子,在皇室的撒币行为下,整座长安城瞬间陷入了欢乐的氛围之中。

  而且吕雉虽然摄政,但刘盈还是有权力的,这些年做了不少事,在长安民众的心中威望并不低,他得了嫡长子大多数人是真的为他高兴。

  一封诏令从长安城向着四方散去,到各个王国、侯国之中。

  “代行王事、摄政太后诏:

  素王说,天子居于天下的正中,而藩属在天下的四极拱卫天子,代代不变,世世不易,这样邦周的天命,诸侯的富贵就能够永远的延续下去。

  后来果然如此,当诸侯不再拱卫天子,邦周的天命就结束了,诸侯的富贵也就不在了。

  这难道不是最值得警惕的事情吗?

  高皇帝分封诸侯王和彻侯,是因为见到周王朝分封有千年的天命,而秦王朝郡县却只有十数年的天命,引以为戒,于是让宗亲和功臣镇守各方。

  直到现在二十年了,大汉的天命越来越稳固,天下渐渐从疲敝之中恢复过来,这都是诸位公卿大臣所同心协力才做到的。

  但是现在朕却开始忧虑,人总说共患难是容易的,同富贵却是困难的。

  你们都是高皇帝的兄弟和臣子,高皇帝还赐予你们封土和爵位,自然是效忠高皇帝,因为高皇帝的恩典而效忠皇帝。

  但这和邦周时是何等的相像啊,第一代总是那样的亲近,越往后却越陌生,朕年岁渐长,不知何时就会到碧落黄泉。

  那时皇帝还需要诸位的辅佐,但是不熟悉怎么能信任呢?

  朕为此而感到忧虑啊。

  皇帝诞下了嫡长子,这是刘氏宗族的大事,朕以为诸位刘氏宗族的强藩都应当前来长安恭贺。

  至于天下彻侯,君主诞下嫡长子,朕以为诸君都应当前来恭贺,就像是诸侯朝拜天子一样。

  当然国中若是太过忙碌,那便不用来了,朕是通情达理之人。

  若是愿意来长安朝贡的王侯,不需要准备太过精美的贡品。

  朕和皇帝最想听到的是,国中恢复了多少人口,有多少耕地,能产出多少粮食,又能收取多少的赋税。

  这些能让天下百姓衣食丰足的钱粮布帛,难道不是胜过奇珍异宝万分吗?”

  ……

  这份诏书激起了极大的反应,这是朝廷第一次从官方层面,要求天下所有的王侯都到长安来,虽然诏书中说了可以不来,但谁要是真的信了,那就真该死了。诸侯王们对离开自己的地盘都心有疑虑,尤其是面对吕雉这个摄政的皇太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之间是对立的。

  但最终还是纷纷动身前往长安,整个天下瞬间忙碌起来,规模庞大的王国使团豪富到了极点,震的长安城的民众反而以为自己才是土包子了。

  其中尤其以楚王,吴王最为豪富,然后是越王和淮南王,都是当年的楚国旧地,在天下的战争之中受到的损伤相对来说比较小,只有长沙王稍差。

  代王,燕王,辽东王算是比较寒酸的,但士卒很是雄壮,都是北地常年作战的边军,高头大马,气势凛凛。

  最有权势的自然是赵王,在山东诸王之中,就属赵王权势最大,而且能够节制代王,燕王,辽东王的军事大权。

  这个位置上一定要是皇帝的心腹,这就是洛亦为什么不让刘邦册封刘如意的缘故,真要那么做,洛亦不会去保刘如意的。

  其中有一个很尴尬的王,那就是胶东王,在刘邦的规划之中,他本来应该是齐王的。

  但正牌齐王后裔就是吕氏,在吕城卸下齐王位之后,依旧是齐公,一个大汉不可能两个齐的爵位,所以他就只能以胶东王的名义来统治齐地了。

  而且齐地最繁华的临淄也不在他的手中,吕城的儿子们同样占据了大片肥沃的土地。

  除了诸侯王之外,那些彻侯同样不容小觑。

  虽然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在长安城,但在地方上还是有不少彻侯的。

  不仅仅是刘邦分封的,吕雉上位以来,像是洛新受封了东阿侯,还有吕氏的其他宗亲故旧。

  最为显赫的齐地彻侯们,大部分都是吕城的儿子,和吕氏宗亲,一家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长安。

  感觉起来甚至不比先前的刘氏宗王差,充分彰显了吕氏现在在大汉朝的地位。

  这引起了长安城不小的轰动,很多人都问道:“这是哪几家贵族,真是显贵啊,远远胜过之前的彻侯了。”

  有懂行的人便说道:“当然显贵,这可是摄政皇太后的同宗。

  当先的齐公,当年可是异姓诸侯王,现在虽然没了王位,但有大汉朝唯二的公爵之一,还有十数位儿子,都是彻侯,权势之煊赫,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子弟大多数还是第一次来到长安,对于富丽堂皇的长安有无数的好奇,这些豪富的公子王孙,纷纷在这里肆意的消费,大手笔的狂掷。

  吕城来到长安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儿子们去见洛新和吕雉,他对这次吕雉突如其来的召集天下诸侯同样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多数的宗王到了长安之后基本上都在互相联络,这些人虽然是近亲,但真的是很多年都没有见过了,一番述说下来,竟然觉得吕雉找的理由还真是挺合理的。

  刘氏的宗王们纷纷向宫中请求拜见刘盈这位刘氏的大宗之主,这正是吕雉召集众人前来的理由,自然不可能阻止。

  长乐宫中,刘盈望着这些有些陌生的叔伯兄弟们,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刘氏诸侯王却显得很是亲近。

  他们纷纷将从封国之中带来的奇珍异物献给刘盈,然后恭声道:“陛下,臣将忠诚于您,您的子孙将会永永远远的坐在大汉天子的位置上,即便日月崩毁也不能改变。”

  嫡长子继位所带来的无可争议的正统性,绝不是藩王小宗入继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至少刘邦分封的诸王的确是刘盈能够安稳坐在皇位上的保障之一。

  从无数的赞美之中,刘盈终于对眼前这些人有了些许的亲近,消除了陌生的隔阂。

  刘盈第一次感受到了东阿侯所说的皇帝的力量,终于明白了东阿侯所说的,维护皇帝安坐在皇位上的力量,宗亲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一环。

  未央宫中,洛新和吕雉两人正在弈棋,吕雉眼神有些晦涩,轻声问道:“公子,您说这些刘氏诸侯王会乖乖的听话吗?”

  洛新落下一枚棋子,淡淡道:“娥姁,不是他们听不听话的问题,而是必须听话,否则就是战争。

  王国豪富却承担的责任少,朝廷穷困却处处都要耗费,这不是世间该有的道理。

  我们给予了功臣集团无数的特权,难道是为了让他们作威作福吗?

  是为了支撑一场必胜的战争,天下的勇将都在我们这里,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一千年前,素王在镐京城三次召集诸侯,每一次都是为了影响天下的大事,这一次同样如此。”

  吕雉闻言神情一松,缓缓点点头,“是时候了,该将王侯都聚集到未央宫了。”

  一声令下,风起云涌,天下最显贵的一批人进了未央宫。

  第295章 废王

  在皇帝嫡长子诞下的第一个月,一场盛大的满月宴在皇宫之中举行。

  已经待在长安城不短时间的诸王们终于要见到一直没有出面过的摄政太后了。

  刘氏诸侯王们是很不愿意见到吕雉的。

  他们不愿意承认,从心底里面,他们对吕雉有一种恐惧。

  吕雉能摄政是因为吕氏的力量和宗法的力量,当然还有譬如韩信这样的功臣的支持。

  换句话说,吕雉的显贵是吕氏拼出来的。

  而刘氏诸侯王则是由于血脉,又因为刘邦出身平凡,刘氏宗族人才实在是太少。

  所以但凡是近亲都安排了王位。

  但即便是在邦周那个血统决定一切的时代,有才能的和没有才能的,待遇也完全不同。

  姬昭能被武王传位,拒绝之后还能成为摄政,是因为他在众兄弟之中堪称卓绝的才能。

  武王认为只有姬昭继位,姬周的天下才能安稳

  刘氏诸侯王里面只有楚王和淮南王有才能。

  其他的说不上酒囊饭袋,毕竟现在天下没有危急险重的大事来检验这批刘氏诸侯王的成色。

  但即便如此,依旧能看出大部分人只能算是普普通通的中人之姿。

  大汉的皇宫修建的很是壮丽。

  洛亦在修建这座城池的时候,就立志要恢复昔年镐京城的至高,要将这座城池修建成和洛阳东西交相辉映的大城。

  皇宫如果不壮丽,就无法震慑群臣,就不能彰显皇帝和天下至尊的威严,中央就不能震慑地方诸王。

  至少从这次第一次来到长安的众人表情之中,洛亦所修建的城池是非常成功的。

  这一次的王侯公卿不是如同往常一样零零散散的聚在一起走进,而是直接由大批的宫娥带着众人进了大殿之中。

  这里是专门为举行宴会而修建的大殿,宽阔而高远。

  进了殿中众人都没有怎么交谈,就直接被引导的宫娥带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在坐席之间穿梭的一队队宫娥宛如花丛之中的蝴蝶一般。

  吕雉、刘盈和皇后张嫣在最后出现,这是嫡长子的满月宴,那位嫡长子自然是要出现的,褪去了刚刚出生时褶皱的皮肤,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婴儿。

  洛新是丞相,位在诸侯王之上,自然在群臣之前。

  随着吕雉落座,殿中的丝竹之声响起,群臣同声共唱赞歌。

  这算是姬昭所带来的变化之一,洛国之中产出了大量的颂圣诗。

  这些诗都是可以直接颂唱的,每逢祭祀都要赞美祖先,最终演化成了一种专门的赞美诗体。

  “君王的寿诞万万年,愿您永远有光明。”

  群臣三唱,殿中一片肃穆,然后小皇子就被带了下去。

  群臣落座,吕雉笑道:“因为上天的庇佑,皇后顺利的诞下皇子,这是大汉的喜事,所以朕与皇帝想要诸位一起来到长安共享喜悦之情。

  而且从高皇帝分封王侯,到现在十几年了,朕甚至都快要记不清诸位的面容了。现在能借着皇帝有嗣这个机会见到诸君,真是让朕欣喜,高皇帝泉下有知,恐怕也会欣慰。

  先前在诏书之中,朕曾经对诸位说了朕与皇帝想要知晓一下现在诸国之中的情况。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