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50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50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齐国不是你一人的齐国,而是吕氏的齐国,你有问过其他吕氏宗亲的意见吗?

  甚至你口口声声说不愿意位居昭公之上,你知道昭公的想法吗?

  姜姓吕氏齐国,千年以来,不仅仅是吕氏所建,多少代洛国国君都为齐国的社稷奔走。

  齐国千年,四十八代国君,三十二代出自洛国,十二代国君由洛侯抚养,这么多先人的心血,你现在竟然要抛弃掉。

  予绝不同意!”

  吕城闻言泣泪,再拜道:“皇后,臣有罪,然而天地之间有序列,卑者居于尊位定然有祸,臣顿首再拜,陛下居天下之中,后居天下之右,您是吕氏最尊贵者,请为臣指点。”

  刘邦已经感觉到有些许的不对劲了,殿中群臣更是噤声看戏。

  吕雉转过头望向刘邦,沉声道:“陛下,您怎么看?”

  刘邦心中暗道,我能怎么看,我当然是恨不得立刻将齐国收为己有。

  “皇后和齐王刚才所说都有道理,朕还要再思虑一下。”

  吕雉闻言说道:“陛下,齐王不愿意居于王位,但是齐国乃是吕氏的旧土,臣妾建议您去掉他的王位,为他封公。

  然后将那些多余的土地重新分给吕氏,臣妾知道齐王有十三个子嗣,您可以为他们封侯,从齐国之中为他们划分城邑,各自建立侯国,这样想必彰显您的恩典了。”

  此言一出,刘邦心中立刻就想要骂娘了,齐王子嗣确实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孩子,甚至还在襁褓之中。

  分封给他们,权力不还是握在吕城手中,想要达到分权的目标,至少要十年到十五年了。

  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达成了削弱吕氏的目的,但那个时候自己恐怕已经死了,坐在皇位上的是刘盈。

  他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洛亦,见到自己的这位近臣微微闭着眼,在立太子这件事上,他从来不问洛亦的意见,因为根本不用说,不论是嫡长子,还是亲近程度,洛亦都会选择刘盈。

  但是他还是很信任洛亦,因为他知道自己百年之后,能够保护刘如意的,只有洛亦了。

  他又将目光投向洛采和韩信,两人自顾自饮酒,似乎是没有在乎眼前的这一幕,但是刘邦心中却是一寒。

  吕雉刚才说了什么他们不可能没有听见!

  大谈特谈吕氏和洛氏的深情厚谊,然后这两位洛氏嫡系竟然都没有出声反对,然后刘邦陡然之间想到了两人话语之中出现的昭公。

  难道……

  刘邦忍不住向着东方望去,他是知道吕城和洛陵关系很不错的。

  他最后将目光投向那些开国功臣们,只见一个个都低着头,仿佛桌上有什么珍馐美味一样,就连萧何和张良都深深低着头。

  一股无力感突然袭来。

  姬姜!

  刘邦忍不住在心中微微念叨着这两个字眼,传承自黄帝和炎帝的伟大姓氏,出现在了汉王朝。

  吕氏不用多说,洛氏既是因为吕氏,又是因为宗法,这满殿的群臣同样是因为宗法,也是因为人性,谁也不愿意冒险,所有人都拥护着刘盈。

  刘邦心中有些憋屈,但又有些释然,刘氏何德何能让传说中皇者的后裔共同辅佐。

  太子的羽翼丰满到这种地步,已经没有必要再多波折。

  刘邦终究是个豁达的人,在这一刻,彻底的放下了换太子的心,彻底的放下了削弱吕氏的心。

  一旦转变心态,刘邦立刻就发觉功臣集团和洛氏,同样是防止吕氏篡权的帮手。

  洛氏虽然是绝佳的盟友,但是同样对盟友的政治底线要求很高,篡位是决不允许的,功臣集团是因为宗法才拥护刘盈,并不是效忠吕氏。

  “皇后所言极是,就按照皇后的去做,齐王降为齐公,萧何,子玉,稍后由你们作制,为齐公和十三彻侯造册。

  齐公,你是太子的舅父,朕现在年岁已高,百年之后,还要你多多扶持太子。”

  唰!

  刘邦这话一出,整座大殿都仿佛陷入了一刹那的寂静,所有人齐刷刷的望着刘邦,齐王跪地接受刘邦的恩典。

  吕雉微笑道:“素王在上,大汉万年,陛下圣明!”

  群臣纷然道:“素王在上,大汉万年,陛下圣明!”

  丝竹声骤然响起,大殿之上瞬间变得热烈起来,仿佛之前的一切刀光剑影都不曾出现一样。

  第270章 匈奴想要挨打

  汉十年。

  大汉帝国的政治中心已经从洛阳转移到了关中,这座由洛亦所建造的城池是一座还不满三年的新城,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就像是这个新生的大汉帝国一样。

  城中最恢宏的自然是长乐宫和未央宫,但是限于凋敝的经济状况,比起昔年秦王朝的宫室就差的远了。

  洛亦静悄悄的走进宫中,从汉八年搬迁到长安城之后,刘邦以洛亦建城有大功,为他加封五百户食邑,又使萧何为左丞相,洛亦为右丞相。

  但所有人都知道,洛亦的实际地位是比萧何高的,因为洛亦是侍从刘邦左右的近臣,可以比较随意的出入宫廷,刘邦有事都是与洛亦商议,大致有了条目之后才会召萧何等人议事。

  经历了洛阳宫中的那一场齐王降公的事件之后,其他的异姓王自然是惶惶不可终日,长沙王畏惧,上书请求削爵,他本来就没有什么实力,刘邦直接同意,封为万户长沙侯。

  洛亦走到殿外,脱下鞋子,解下利刃,便悄声走进殿中,刘邦正大喇喇的坐着,见到洛亦走进,笑道:“子玉,这是刚刚送来的英布国中的消息。”

  洛亦接过一看,上面只有寥寥几句话,讲的是英布日夜操练军队清剿盗匪和淮南之地的蛮夷,于是说道:“英布这是见到异姓王不幸,而担忧自身。”

  刘邦问道:“子玉,英布操练士卒,是要造反吗?”

  洛亦答道:“您为英布裂土,赐给他王的爵位,让他从一个囚徒变成国主,这是您对他的恩情。

  您是卓绝的统帅,朝廷之中名将层出不穷,这是他所畏惧的,没有刺激,他不会造反。”

  英布当然不敢造反,朝廷中还有淮阴侯韩信这样的兵仙神将,借给他两个脑袋也不敢反。

  刘邦有些失望,但紧接着就振作精神,洛亦说了,没有刺激不会造反。

  那就是说还是有可能的,造反这种事情有时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么束手待毙,要么垂死挣扎,没有第三条选项。

  齐王是洛吕两家保下来的,长沙王是因为太废物而躲过了杀身之祸。

  英布实力强,名声差,没背景,疑心重,好权欲,想要活着都很难。

  洛亦知道刘邦想在临死之前削平异姓王,保证刘氏的江山稳固,洛亦也一直为这件事出谋划策。

  但是现在出现大问题了,清剿异姓王的事情恐怕要先放下了。

  “陛下,长城以北的胡人出现了一个豪杰,名为匈奴的部落统一了草原诸部,而且最近动作频频,大概率是要南下,大汉有麻烦了。”

  刘邦当即正坐起来,沉声道:“什么?子玉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洛亦道:“数年之前大兄就通过商队的异动发现了草原在战乱,当时中原同时大乱。

  匈奴就是在这个时间之内,迅速的完成了统一,简直就像是他们也像您这样,有天命垂佑一般。”

  匈奴一直以来就是中原的敌人,但是洛氏已经很多年不关注这些胡人了,因为诸夏太过昌盛,完全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秦赵燕这些边境的国家都曾经击败匈奴,很多名将都是从打匈奴开始的。

  之前都是分裂状态,现在陡然统一,实在是让刘邦又惊又怒。

  单纯的胡人一统自然不会让洛氏动容,即便是一统,最多不过是百万生民而已,拿什么和千万人口级别的诸夏打?

  真正让洛氏很纠结的一点在于,重新开始了解胡人之后,洛陵发现很多胡人可能是假胡人。

  这些年洛陵一直在摸排匈奴的情况,然后就发现草原上的诸夏之民实在是不少,或许现在应该叫做汉人。

  从秦末开始,就有大量的长城以内的民众投奔匈奴,即便是在汉王朝建立之后,这种现象还是存在。

  而且所谓的胡人之中,本来就有很多是中原的失败者逃到了草原,其中甚至还有战国时期失败的姬姜后裔,这些人为胡人带去了一些技术和文化。

  对于夏夷之别,素王早就说过,信奉周礼的是夏,不信奉周礼的是夷,这就叫入夏则夏,入夷则夷。

  但是素王对这番话是有注释的,之所以将礼作为区别夏夷的标志,是因为中原的蛮夷从长相上和诸夏没有什么差距。

  尤其是姬姜本就有可能出自西戎,商人则出自东夷,所以消灭顽固分子之后,稍微通婚,推行礼制,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

  邦周时期,北方狄人从长相上就和诸夏的区别很大,在诸夏看来就像是鬼一样,所以打起来根本没有负担。但是现在洛陵发现,北方胡人可能在一次次的天灾之中损失惨重,现在很多胡人长相上和中原人差不多,一看就是混过血,甚至本来就是中原人。

  洛陵认为这是耻辱。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诸夏之所以能傲然蔑视蛮夷,就是因为这世上只有诸夏才有文明。

  这世上虽然有少数脑子愚蠢到极点、不知廉耻的人,但大多人都只是趋利避害的普通人。

  现在有这么多人选择投奔匈奴,岂不是说蛮夷竟然胜过华夏!

  这是洛氏所不能容忍的,若是连蛮夷都胜不过,还谈什么其他。

  刘邦听到天命垂佑脸色愈发的深沉:“素王说,上天只会垂佑诸夏的君王,倘若有一天垂佑蛮夷,那就是诸夏的君主实在是太过失德了。

  难道朕是失德的君主吗?

  朕不相信,匈奴一统又如何,朕要用手中的刀剑看看他们的弓箭锋不锋利。

  子玉,昭公避世隐居,但是夏夷战事他想必是不会袖手旁观了,他是什么意见?”

  洛亦铿锵有力道:“大兄的意见自然是战,要狠狠地打击匈奴妄图南下劫掠的心思,但是大兄说要速战速决。

  战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年,绝对要在明年春耕之前打完。

  现在中原实在是太过空虚了,家家户户都没有存粮,实在是支撑不起和一个统一草原的大国,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这个世界的秦末是比姬昭原时空好很多的,时间短了一两年不说,人口没有在战争期间因为战火而锐减,但是因为战争耽误耕作,导致粮食减产,还是死了不少人。

  洛亦还有后半句没说,如果这一年之内解决不了匈奴暂时性的威胁,洛陵就会亲自北上,用家族底蕴打击匈奴,让他们一时不能南下,直到汉王朝从战争的泥潭之中恢复过来。

  按照洛陵的估计,最多十年汉王朝就能恢复到足以支撑大战的程度。

  想要削弱匈奴,甚至不是简简单单刺杀冒顿就行的,用姬昭的话语来说,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削弱匈奴,而是要用挂把开场动画延后,把整个汉匈大战延后。

  那付出的代价自然是极大的,不过在这种大是大非之前,家族底蕴自然不能节省了。

  姬昭没来的时候汉朝给匈奴和亲送钱,屈辱几十年,姬昭来了,难道汉朝还给匈奴和亲送钱?

  那姬昭不是白来了!

  现在整个世界还没有彻底走向未知,匈奴注定随着汉朝崛起而崛起,况且汉朝不和匈奴打一场,不正面干挺一个上升期巅峰的草原帝国,那还能叫强汉吗,怎么能将整个天下的人都凝成一条心?

  众志成城的战争才能够彻底铸就统一的共同体,诸夏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还不够,对匈奴的战争能够让天下所有的黎民百姓都统一在汉帝国的旗帜下,配合上意识形态的整合,彻底完成大一统。

  刘邦虽然对洛陵不了解,但是知道这位没有大事是一言不发的,这一次竟然通过洛亦给自己递话,那就说明匈奴这件事真的威胁到了诸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