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2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2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您成为了天下共主,代表上天来统治诸夏,不论楚人还是秦人,都是您的子民,愿您善待万民。

  素王与天下同在!”

  项羽没听出洛陵话中若隐若现的锋锐,在场众人之中听出来的不过张良等寥寥无几的人而已。

  项羽微微俯首,冠冕便戴在他的头上。

  【尊贵的主人,您的家族为新的天下共主戴上了至高的冠冕,您获得了5000点气运点,您的家族声望得到了提高。】

  洛陵自然不知道这些,他完成这些之后便退到一边,项羽意气风发道:“诸君,吾等以素王之名起兵,今日战事终结,籍为天下共主,素王与吾同在。

  自古共主则有号,嬴政称皇帝,我不用,我得到天下是诸侯襄助,倒像是邦周时的齐桓晋文,是霸主,便以霸王称之。”

  到底是家学渊源,即便是不爱读书,文化水平依旧不低,各种历史典故用的很是熟练。

  上至诸侯,下至士卒,尽皆叉手垂首,乃至于单膝跪地,齐声同诺响彻云霄:“素王与您同在!”

  ……

  宽阔的大殿之中人声鼎沸,诸侯们都在交头接耳,德高望重的学派领袖同样在和子弟低声说着什么,这里聚集了整个天下各方面最有影响力以及最有权力的人物。

  “项王到!洛公到!”

  所有人都正襟危坐起来,项羽和洛陵联袂而至,今天的场合是洛陵的主场,项羽属于可来可不来,他最后还是决定过来,要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

  毕竟洛氏搞得这么声势浩大,全天下几乎所有百家学派都来到了咸阳,就连在山里种地的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农家都被弄来了。

  要知道就连灭秦会盟都没有这么大的阵仗,谁能不好奇洛氏要做什么呢?

  ————

  通常来说,项羽这种在大的朝代交替过程中的过渡人物,总会被后世王朝降格,即在史书之中不将其列入本纪,但是项羽却是特殊的,不谈《史记》这部非官方史书,即便是《汉书》,依旧将项羽列入了本纪,究其根本,是因为项羽选择了让洛昭公为他戴上王冠,这使得项羽从天人两方面获得了极高的合法性,汉朝的统治者不愿意为了虚名而触碰洛氏,从中可以窥得洛氏在汉王朝的影响力。——《汉王朝兴衰史》

  第236章 洛陵践法(上)

  洛陵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如今的天下,他才是最有权势的人,诸侯虽然臣服项羽,但是在驱策风霜雨雪之后,或许是恐惧,但无论如何洛陵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一句话就能够让项羽天下皆反。

  至于殿中的百家之人就更不用说了,始皇帝一统天下,这里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前往。

  但是洛陵一道书信,就连那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伙都要让子弟将自己抬来。

  这些人很清楚自己手中的知识才是这世上最宝贵的,只要有这些书籍在,即便一时落入谷底,只要时机一到就能翻身。

  正如帝扶苏即位之后,儒家立刻登堂入室,虽然还是斗不过法家,但是只要时间充足,胜利是必然的。

  在始皇帝焚书之后,很多学派都要依靠一些老者的回忆重新将书籍默写出来,这些书籍自然是错漏百出,于是很多学派就开始造假。

  尤其是最为兴盛的儒家,很多学派都已经将典籍创造出来了,结果洛氏嫡系竟然还在世间,这就让很多人开始慌张。

  嫡系被围在昭城尚且能够逃走,那守藏室里面的书籍难道会消失吗?

  他们造假出来的书籍,还有那些凭记忆默写的书籍,在洛氏的原版书籍面前,不堪一击。

  洛氏几乎捏着大多数学派的命门,除非之后他们再各自扩展领域,才能渐渐摆脱洛氏的控制。

  洛陵和项羽一同坐在主位,虽然项羽是天下共主,但洛陵本就不算是他的臣子,而是宾客,享有种种特权,这些都不算什么。

  铛铛铛!

  清脆又沉闷的编钟声响起,洛陵望着几乎坐满了一整个大殿的人群,即便他这样心如坚铁,冷若冰川的人,眼眶也不禁微微有些湿润。

  十多年前,祖父等人以及父亲叔伯全部死在了昭城,为洛国殉葬,他带着弟弟妹妹们躲进了桃花源。

  直到命运的时刻来临,他才重新出山,向全天下宣告洛氏还在。

  之后得到素王允许,一件件天命神器再次让天下人回忆起了洛氏的光辉岁月。

  “诸君。

  秦国一统六国之时何其强大,兵威之利,远胜诸国,但是短短十数年之间,竟然攻守易势。

  始皇帝刚一崩殂就天下皆反。

  昭城会盟之后不足一年,秦王朝就轰然倒塌,不得人心到了这样的地步,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为什么独独秦王朝会这样?

  难道是因为胡亥太过愚蠢吗?

  但是周王朝有厉王、幽王、荒王这些的昏君和暴君,却有一千年的天命,这又作何解释呢?”

  “是因为秦法太严。”

  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这是众人发自内心的答案。

  也因为始皇帝死的太早。

  这些人即便是贵族也都是在基层生活过的,对于秦法在基层是个什么情况再明白不过了。

  在没有执行能力的时候,法律这玩意就不能制定的太严苛,因为官吏是一定会想尽办法从中渔利的,若是法律稍微宽松一点,最多就是破财免灾。

  但是秦法严苛,胥吏稍微推一下,判的重一些就是家破人亡,底层识字率本来就低,法律条文怎么解释都由胥吏,造成那样的结果是注定的。

  陈胜一句“伐无道,诛暴秦”就能席卷中原,就是因为大家都活不下去。

  洛陵说道:“是的,因为秦法太严,致使酷吏遍布郡县乡野之间。

  全天下的黔首都活不下去,于是聚集起来要覆灭秦朝。

  这样的律法,即便是古代的圣王降临人间,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我奉素王之命出世,诛除秦朝,除的却不是咸阳城中的秦王室,而是秦朝实行百年的秦法。

  现在秦朝已经亡了,但是秦法呢?

  我很是忧虑啊!

  扶苏算是仁厚之主,他亲近儒家而排斥法家,但是在不经意之间却依旧使用了刑罚家,将秦人送上了战场。

  这证明,天下的大害在法,而不在人。项王,您是新的天下共主,您会用刑罚家来治世吗?”

  项羽没想到洛陵会突然问他,立刻道:“当然不会,籍是洛讳宴公的后裔,出自素王支脉,素王所厌弃的,天下人所厌弃的,籍若是继续使用,难道是要天下人再造反一次吗?”

  项羽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整个殿中的气氛稍微宽松了一些,洛陵举杯让众人欢饮,然后感叹道:“项王,您是英明睿智的君王,所以不用刑罚家。

  但是陵所忧虑的是后世的君王,若是再出现使用刑罚家的君主呢?

  一千年前,邦周刚刚建立,素王薨后,连续数代明君英主,但是紧接着就是厉王这位独夫,文公都不能阻止他霍乱天下,只能之后收拾残局。

  我所担心的是有独夫重启刑罚家,或者假借躯壳,或儒、或道、或墨,却暗使刑罚家,那要怎么办呢?”

  百家之人精神瞬间抖擞起来,有些明白为什么洛陵要将他们这些人叫来了,洛陵这是要彻底将刑罚家踩在地下,甚至就连借着其他学派的名头借尸还魂都不行。

  荀子一脉的儒家有些坐立难安,他们这一脉的思想和法家有很多相通之处。

  最激动的自然是其他的儒家,儒法是两大显学,而且很是对立,双方一直敌对。

  黄老道家同样激动,他们的学说更是和刑罚家几乎就要反过来了,现在洛陵要将刑罚家彻底按死,那黄老之术的春天岂不是就要来了。

  齐法家则一点不慌,他们这一脉本就是洛氏混在法家之中的奸细,而且和刑罚家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甚至比儒家的荀子还讲王道。

  洛氏主导的践法不可能践踏到他们的身上。

  “谨尊洛公,您所言假借躯壳,暗使刑罚家,不知道如何划分?”

  最终还是荀子一脉的儒家实在是坐不住了,想要问问哪部分属于刑罚家,别到时候践法的时候把他们当成刑罚家灭了。

  洛陵缓缓道:“害天下者为秦法,不在一人,而在诸夏。”

  这一下就连项羽都坐直了身子,一旦洛氏开始提起诸夏的时候,那就表示这件事是洛氏的底线,洛氏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去完成它!

  素王和诸夏都抬出来了,洛陵的决心之强让所有人都心惊不已。

  洛陵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诸君,素王昔年制周礼,作书籍,教化天下,使诸夏有华美服饰,有兵戈之利,于是胜蛮夷,以有今日。

  刑罚家愚民,甚至焚烧书籍,不允许民间藏书,这是何等的恐怖啊,人生而爱学,不知书不为人,便如同蛮夷一般。

  刑罚家这是断诸夏之根,以此法实行下去,民间之中纵然是有文公、宣公之天资,也只能泯然众人,单单依靠王公贵族,哪里有那么多天才呢?

  诸夏无圣王贤才,蛮夷出有道君主,至多不过三代,夷夏之间的攻守就会易势,甚至诸夏失命,而蛮夷受命。

  这是刑罚家罪一。

  刑罚家贫民、疲民,这是与王道截然不同的道路,何等的恶毒啊。

  上古的圣王见到饥饿的牲畜尚且会落泪,天子是天下所有人的大宗,天下人像是对待父亲一样的对待他,但最终换来的却是这样恶毒的对待。

  这样的君王如果不推翻他,不杀死他,难道这世上还有公理和道义的存在吗?

  这是刑罚家罪二。

  刑罚家连坐检举,邻里之间如寇仇,父母之间甚至谈利,如果王朝的律令不能导人向善,不能赏善罚恶,世人不敢行仁义,世风一定会不可逆的向着冷漠转变。

  若是世道冷漠到了极点,世人皆言利,蛮夷大军压境之时,难道还有人愿意舍身吗?

  昔年洛国有敢战士,有锐士,皆是洛人主动投效,因为洛人皆知,总要有人为了保卫老人、女人、孩子而战,他们还知道,即便他们牺牲在战场之上,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公室都会妥善的赡养,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洛国之中邻里之间和睦,家庭之中亲近,互相帮助,人有牵挂,所以能常人所不能,刑罚家毁掉了这些,会毁掉一切。

  这是刑罚家罪三。

  刑罚家严苛控制天下之人,甚至除了打仗之外,不允许离开家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诸夏有万里广袤的土地,北方有高山平原,南方有群山湖泊,异兽不知凡几,天下瑰丽的景象一生都看不完,但是秦人终生只在尺寸之地打转。

  一代代先祖开拓出这么广袤的疆域,难道是为了修建那几条直道,然后在全天下巡游吗?

  当然不是,诸夏之土,诸夏之民的足迹就应该踏遍,不见识到诸夏的瑰美,难道仅仅凭借着书上的那几句记载就能让人升起归属吗?

  诛暴秦之时,洛人、江东之地的楚人、临淄城的齐人最为踊跃,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就连最普通的国人心中都怀着故国,再看看秦国,扶苏一死,没有任何秦人愿意复国。

  嬴姓秦氏在秦川之地统治了整整八百年啊,八百年都没能培养出秦人的归属,昔年秦穆之时,秦人是愿意同秦伯而战的,但是商鞅变法之后,却成了这个样子,这难道不是刑罚家的过错吗?

  这是刑罚家罪四!”

  第237章 洛陵践法(中)

  伴随着洛陵清朗的声音,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甚至就连气氛都凝滞起来。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