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214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214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两兄弟正离别之前聊着,洛陵给了洛亦一道保命的底牌,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洛亦,被他夸奖懂事的洛采则正准备离开洛村。

  夜色深沉,漆黑一片,山中时不时有野兽的声音响起,但是洛村永远都是一片宁静,这里有天下最勇猛的壮士,即便是最凶恶的豺狼虎豹来到这里,也只有死亡这一个结果。

  这里似乎是和外界隔绝,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不能影响这里,每日里按时有读书的声音响起。

  洛采回到洛村之后,一直都关注着天下的局势,她知道自己有才智,希望能够为家族做出一些贡献。

  现在洛氏已经加冠的男性只有五人,大兄陵是家主,主持天下大局。

  二兄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大兄陵让他留守洛村,掌握着整个家族最核心的军事力量——敢战士,数量不多,但只要不是大军对战,足以应付变数。

  而且手中握着卫兵道具,面对硕果仅存,而且数量稀少的嫡系子弟,姬昭基本上保护到了极致。

  不仅仅是明面上的敢战士,还有洛墨这些联络旧洛人、远支公族的组织,都在他的麾下。

  洛亦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三,是洛采一母同胞的兄长,二人还有一个亲弟弟,连十五岁都不到,前些时日刚刚结束了洛村的学习,开始在天下之间游历,见识人情现实,像是他们三兄妹的母亲这样能生出两男一女的,属于很不得了。

  洛村之中,洛新有些无奈的望着眼前的洛采道:“阿采,现在这世道纷乱,你一个女子出行是多么的不便啊,还是安坐在村子里面,等待兄长们的消息吧。”

  洛采闻言微微叹道:“四兄,我一个女子本就体弱,能够安稳又怎么愿意四处奔波呢?我听说兄长追随一路诸侯西向,这是奋勇争前的关键时刻,但是和大兄、二兄乃至于四兄您比起来,兄长都力有不逮。

  兄长有治政的能力,但才能只能治理一郡,兄长有统兵的本事,但不超过一万,他有谋略但眼光不够细微,做事不够谨慎,他作为一员战将或许还合适,但斩将夺旗又何其艰难,他做不到。

  唉,我实在是担心他诸事不顺,心肝郁结。”洛采看人极准,不过三言两语就将洛亦的优缺点全部列出,洛新只能说道:“三兄哪里有那么差,阿采你生活在洛村之中,见到的都是洛氏子,所以才这样觉得。

  三兄的能力足以作为王侯座上宾,若是在数百年前的邦周,是能兴盛一国的大才。”

  洛采摇摇头道:“采不在乎兄长是做王侯的座上宾,还是自己能成就王侯之位,这些不过都是虚妄,兄长既然想要做些事情,那采就想要见到他心想事成,只是他的能力不足,所以做妹妹的有一些担心罢了。”

  洛新闻言终于松口道:“你想要离开,还得二兄同意,他应该会给你安排不少护卫,若是二兄同意,你便先跟着我一起走,然后带你去见三兄,这样最安全。”

  清晨,朝霞灿烂,点点光辉落下,照在洛采的身上和脸上,她眉目之间虽然带着一丝英气,但是长相却极为娇美,十几个孩子围在她的身边,有的看着十几岁已经是成年人模样,有的还是稚童,男女都有,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长相都比较出众。

  长相很是灵秀的小姑娘眨着大眼睛问道:“姑姑,您又要离开村子了吗?”

  这是洛陵的孩子,当年从昭城逃出的最小的都已经十几岁,这些小孩子都是洛氏的下一代了。

  洛采轻轻摸着她的头道:“是啊,离开村子去找你的父亲和三叔。”

  “阿采,走了!”

  洛新的声音传来,洛采站起身,挥挥手道:“二兄,采走了。”

  二层小楼之上,一道人影站在黑暗之中,微微冲着洛采点头,望着洛新和洛采坐上马车,一行护卫随着他们一起离开了这里,村庄之中依旧是往日的安静和活力。

  马车随着颠簸的山路轻轻摇晃着,洛采问道:“四兄是遵奉了大兄的命令出世吗?”

  洛新摇头否认道:“天下的局势还没有危急到需要洛氏尽出襄助大兄的地步,只是三兄跟随了那位沛公西向之后,大兄给我送信,问我和五弟愿不愿意出来走走。

  五弟从游历完之后,就开始钻在守藏室中,他说要中和黄老之术和儒家的学问搞一套修养生息的法门,治疗这个被暴秦虐法深深创伤的世道。

  他还说始皇帝把天下书籍烧的差不多了,很多儒家之人都不知道上古的礼制,新王朝总不能还使用秦朝的这一套旧制,他要从家族的典籍之中创造出一套礼制乃至于官制,作为家族对新王朝的庆贺,所以不愿意出来,我没有他那样的学问,便出来看看。”

  洛采闻言眼中满是熠熠的光辉,赞叹道:“五兄真是大才,过目不忘,邦周千年礼制,都在他的心中,若是能像先祖素王一样定下新王朝的官制和礼制,真足以名留青史了。”

  然后又道:“四兄,既然您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不若随我一起寻兄长去,看看这位沛公是什么人,兄长虽然才能不算绝顶,但看人眼光还是不低的,能得到兄长的认可,想必是位真豪杰。”

  洛新还是摇头道:“算了,三兄在那里就可以了,本来你也不该去的,三兄既然向西,那我就向东去吧,从江东之地走,过江淮,走丰沛,然后进入齐地,看看齐王和胶东王这两兄弟,能不能承担重任。”

  洛新前往齐地自然不是为了所谓的分头押注。

  洛氏不屑于分头押注,甚至就连拥立之功也不太在意,再深厚的功勋,只要后代子孙不肖也能在两三代之内败光,洛氏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总有翻身上马的一天,这是洛氏的底气。

  洛新不前往刘邦那里仅仅是因为,一个洛氏子跟着刘邦还不算是什么,完全可以说是关系好,是个人行为,但是两个人都在他的麾下,这会给其他人一种错误的信号。

  洛采知道是自己关心则乱没想到,歉然道:“四兄,是小妹失言了,差点坏了家族的大事。”

  洛新轻声笑道:“无妨,你将兄长放在心上,这是好事。”

  ————

  古代的文人隐士喜欢寄情山水之间,尤其是从秦汉开始的隐世文化,这不得不说是受到了洛氏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持续到现在,我们能够在各种文化作品之中见到一种描写,小小的村庄之中隐藏着可以改变世界的大人物。——《洛文化》

  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

  洛亦自然没想到洛采竟然会担心他不能立足而离开洛村,作为兄长混到这种地步,恐怕不知道是该欣慰兄妹之间感情好,还是该苦笑自己太过无能了。

  但洛亦其实没有洛采想的那么差,同样是治理一郡,越治理越凋敝和越治理越繁荣是不同的。

  洛亦的能力在战国之时做个国相维持住国势不衰落是没有问题的,若是真的治理一郡,那定然是政绩斐然要高升中央的。

  只不过洛亦到了中央恐怕就只能渐渐看着局势败坏,勉强缝缝补补,但是局势滑落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天下大多数的高官不都是这样吗,能做到裱糊匠水平已经是超世的名相了。

  若是还能像洛文公、洛宣公那样成功的推动改革续命,完全就是名垂青史的超级大佬。

  统领战兵一万乃至于能冲阵,这怎么也算得上大将,不比刘邦麾下的那些天赋异禀的老兄弟们差。

  洛亦的作用其实没有洛采想的那么不上不下,在刘邦阵营之中也并不尴尬。

  因为洛亦成功的扬长避短,找到了自己在刘邦集团之中的定位,那就是为刘邦查缺补漏。

  洛亦是这世间极其少见的全才型人物,政务军略,统兵权谋,没有他不会的,再加上那么多治政书喂出来的经验,他完全可以作为任何一位三公九卿的副手存在,甚至同时给所有人做副手。

  他虽然不能自己提出那些极具行动力的谋略和方针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能不能实行,谋略靠不靠谱,他是能给刘邦意见的,而且是几乎所有方面都能给刘邦意见。

  反正洛亦跟在刘邦身边短短时间,刘邦就发现实在是太爽了,什么都能问,什么都能回答。

  刘邦甚至对着他军中所有人说“子玉在我的身边,我从此不担心犯下什么过错了”,这份恩宠甚至超过了他的丰沛老兄弟团,不过面对洛氏子,众人的心态还算是平和。

  现在刘邦真是春风得意,感觉自己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平日说话便有些得意忘形起来,他本来就是游侠习性,喜欢骂人,现在更是动辄就骂两句,常人看来简直是个流氓。

  萧何他们这群丰沛老人都有些看不下去,于是在城中下榻之后,一起上门劝说,哗啦啦围了一圈人,看着声势很是浩大,众人也不客气,直接坐在刘邦屋中,饮酒的饮酒,和刘邦说笑的说笑。

  现在的刘邦集团除了洛亦之外基本上全都是丰沛旧人,众人之间一向如此,这就是草创团队的真实模样。

  刘邦心中还是很高兴众人和他亲近的,于是故意有些烦的问道:“你们这群人难道没有事情做吗?为什么要来到我的屋中?樊哙你安顿好兵马了吗,要是出了差错,老子先踢你两脚。”

  樊哙了解他的脾气,自然不恼,而是笑着说:“兄长,沛公,哙是您的大将,您就是这样对待大将的吗?”

  刘邦直接骂道:“你算个屁的大将,看看子玉,满腹学问,熟读兵书,还能开强弓,这才是老子要尊重的大将。”

  萧何见状直接说道:“沛公,樊哙是您的兄弟,您这样对待他,他依旧会忠诚于您,为您效死,但是其他人呢?

  子玉固然是贤才,但这天下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贤才了吗,譬如韩王成麾下的张良,难道您已经不想招纳他了吗?

  但是这世上难道有贤明的君主是像您这样来招揽贤才的吗?

  我们私下里思索,还是认为您这样是不妥的,这对您是不利的,所以才一起在这里劝谏您。”

  刘邦闻言便有些不高兴,都一起混了这么多年了,我刘季是什么人,难道你们不知道吗,我就是兴致来了说两句脏话而已,都是乡间来的,装什么文绉绉?

  于是转过头有些不爽的问洛亦:“子玉,你觉得萧何说的怎么样,我这样对招揽贤才难道不利吗,我这么做难道真的不对吗?”

  洛亦连丝毫的犹豫都没有直接就说道:“沛公您是豪爽的大丈夫,大丈夫是不应该拘于小节的。

  诸君并不是真的认为您不对,他们都是您的同乡,和您的关系这么亲近,知晓您的习惯,明白您的言语,难道会误会您吗?

  还请让我为您讲个隐秘吧,您知道始皇帝的玉玺吗?”

  刘邦眼中瞬间放光,重重点头道:“当然知道,据说那是一块天生发光的美玉,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字样,是禹王九鼎遗失在洛水之后,上天降下用来镇压秦王朝气运的神物,就像是禹王九鼎对邦周一样。”

  洛亦脸上带着笑,“玉玺的确是一件神物,但玉玺并不是生来就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

  玉玺是由一块名为和氏璧的神物所铸造而成的,在它刚刚被发现的,外面裹着厚厚的石头,所有人都以为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罢了。

  没有任何人能看到里面的美玉,毕竟那样的石头实在是太多了,有一个氏和的人说里面有美玉,却没有人相信。

  直到最好的工匠偶然之间从缝隙之中见到了里面的材质,慢慢的打磨才让和氏璧出现在世间。

  诸君之所以前来劝谏,正是想要效仿工匠,为您打磨掉玉石之外的石质。”

  听到这里,刘邦还以为洛亦和萧何等人想的一样,就连萧何他们也是这么想的,脸上露出笑容。

  却没想到洛亦直接转了画风道:“和氏璧没能被发现就是因为和氏这样有眼光的人太少,而庸碌的人太多。

  您若是愿意绽放光辉,就听从诸君的劝谏,您若是不愿意,也不过是打消掉一些眼光不足之人罢了。

  美玉难道会因为在石头里面就变成石头吗?”

  洛亦几句话就将刘邦的问题变成了其他人的问题,萧何都不禁感叹这位公子真的是能忽悠。

  但是刘邦听得很爽,直接笑道:“子玉说的对,不能认识我金玉本质的难道是真的贤才吗?

  不过……

  唉,这世上有眼光之人到底不多,天纵之才纵然不能放过,其余的人才也要招纳才是,我应该收敛脾气,让众人见到我的美质。

  你们都听到了,赶紧滚,子玉留下与我对弈吧。”

  众人目的达到,虽然过程有些怪怪的,但还是互相对视几眼,纷纷走出刘邦的房间,樊哙走到萧何身边,感慨道:“公子亦真是不一般,一个外人,相识不足三月,沛公竟然对他这么亲近。”

  萧何闻言望了他一眼,见到他神色如常,并没有什么嫉妒之色,看来是有感而发。

  这才说道:“若是你饥饿之时,村中的老妇赠予你一顿热饭,言语之中激励你,你或许很是感激,但最多也就是想着报答。

  但若是有一位王侯愿意赠你饱食,还话语勉励你,你定然要为他效死了。

  沛公虽然是英豪,但我们毕竟都是从底层走上来的,还不知道如何面对这千年的贵族,心中总有些没底气。

  公子亦亲善沛公,沛公心中恐怕是有受宠若惊之感,所以待公子亦不同,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人能够免俗。”

  樊哙闻言一愣,他虽然是个猛将,但实际上心细如发,细细思索还真是如此,甚至推己及人,就发现他的潜意识之中也没觉得刘邦亲善洛亦有什么不对的。

  毕竟那是洛氏嫡子,昔年都是周天子的座上宾,往来的都是千年王侯贵族,现在在他们这么一支义军之中担任三把手,某种程度上算是屈尊纡贵?

  两人结伴同行,樊哙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萧何则轻声笑道:“樊哙,你要振作起来啊,这是我们前所未有的机会。

  辅佐沛公在关中称王,我们就是王臣新贵,百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人也是千年贵族。

  现在的项氏能和洛氏谈笑风生,是因为他们八百年之前就是一家,吕氏能和洛氏攀亲戚,是因为千年情谊。

  但是昔年和洛氏相谈甚欢的何止这两家呢?

  最终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了,这就是万物常新的道理。”

  樊哙直接转过头紧紧地盯着萧何,他认识萧何很久了,他是个屠夫,萧何是个刀笔吏,从在沛县的时候两人就相识,但是直到现在这一刻,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和萧何之间是不同的,萧何的格局似乎比他大了很多。

  萧何脸上半分表情也没有,只是向前走去,心中则翻滚着一些思绪,就在刚刚,他突然发现了洛亦加入刘邦阵营之后,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东西发生了有益的改变,他需要重新来制定自己的规划了。

  ……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