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9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9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素王曾经说过,有忠诚的长辈,必然有忠诚的子孙,费公如此,想必宗族之中,尽是此等为王尽忠之士。”

  费来脸上满是自豪之色,朗声道:“洛公,素王有谦谦君子一说,但是族中的儿郎实在值得夸耀,素王曾言,内举不避亲,臣今日便自夸一番。

  不仅仅我费氏子孙,嬴姓三氏,同气连枝,皆是忠义之士。

  族中儿郎各个熟读素王所著经典,愿意为夏君夷民、变夷为夏的王道大业奉献,早就盼望着能为王前驱。”

  徐氏、江氏二族长,脸上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至于其他人已经被费来的话搞得傻掉了,怎么说着养马的事情,嬴姓三氏突然就要出镇畿外了?

  出镇畿外就是忠臣义士?

  夏君夷民就是天命王道?

  那我们这些依旧留在畿内的呢?三言两语就成了不忠王事之人?

  “好!”

  洛苏兴奋的喝彩一声,高高举起面前的酒爵,朗声道:“夏君夷民,变夷为夏,王道大业。

  这就是孤的先祖,为我诸夏所立下的最伟大的功绩。

  诸公,我等当为嬴姓三公此等高义,浮一大白!”早已暗通款曲的周韵与申酉心中暗笑,有的人还没回过神来,麻木的举起酒爵,半推半就的一饮而尽。

  洛苏脸上还带着兴致勃勃的神色,慨然道:“这些年随着迁都洛邑,夏君夷民之举,同素王时期比,颇为不顺。

  究其根本,便是我等贵族躺在先祖的功劳簿上,锦衣玉食,早就将当年经历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之苦忘却了。

  孤一直痛心于此,没想到今日竟然有费公、徐公、江公,愿意重回祖地,艰辛创业,孤心中实在高兴。

  孤明日便报于摄政王太后,言明嬴姓三公义举,为费公请封侯爵高位。

  徐、江二公,亦可得伯爵之位。

  孤还要为你们作保,在那秦川之地,为你们实封百里之土,赐予财货、奴隶、兵器、甲胄无算。

  三公日后率族西迁,莫忘洛邑之中,有保举之人,盼三公早日将捷报予孤,那时孤定为三公贺!”

  等到嬴姓三人拜谢洛苏,所有人都彻底回过神来了,嬴姓这三人是与洛苏商量好的。

  马政就是一个幌子,洛苏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让畿内诸侯外迁!

  嬴姓在王畿之中,人多地少,认为留在王畿之中没有前途,想要外封的人确实不少,私下里他们还曾经交流过。

  同时作为素王之后,洛苏话中对于这些年停滞的夏君夷民进程,也是真的不满,所以才想到了他们。

  大量不事生产、久经军事训练的族人,有大量的财富能够保证建国所需,他们还有着卿大夫的畿内爵位,能够平调畿外伯子男爵。

  众人有些奇怪的是,看洛苏将自己这些人全部请来的架势,他是想要将畿内大部分的公卿贵族迁到畿外。

  这么多的人,想想就头皮发麻。

  一个不慎,即便以洛苏的威望,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败,这种甚至会影响邦周的大事,以洛苏的风格,怎么会做这么激进的事情呢?

  这时另外一个早就安排的托出场了,申氏族长申酉向洛苏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洛公,嬴姓为天子牧马,若是西迁,这洛邑之中的马场要如何呢?”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在问,嬴姓走了谁为天子牧马,实际上是在问,畿内的权力真空如何填补。

  这才是众人最关心的问题,瞬间将他们的精神调动了起来,竖起耳朵,想要听听洛苏如何说。

  我们这些家族都是世代为天子服务,对于王畿的方方面面摸得门清,把我们全都调走,王畿难道不治理了?

  这就是他们心中的想法。

  但洛苏的目的并不是要彻底剥夺他们的权力,在这个世卿世禄理所当然的时代,结构性的矛盾是解决不了的。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

  他要做的,是将几十年内王畿就会出现的政治灾难,往后推移几十年,甚至一百年,他要让这些宗族在王畿内的力量与规模,恢复到刚刚迁徙到洛邑时的状态。

  这些既可以解决王畿财政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公卿贵族逐渐侵蚀天子权力的问题。

  于是洛苏摆摆手,笑着说道:“申公所忧虑的事情,孤刚才想了想,实际上并不存在。

  百年繁衍,嬴姓宗族是何等的庞然大物。

  其中分支小宗又岂止三家,三氏族的族中子弟西去秦川之地,又不代表全族都要迁徙,甚至费公这等年事已长之人,依旧可以留在洛邑之中。

  孤乃是洛国君主,不也在此与诸公饮宴,几十年来,停留在洛国的时候,一手可数。

  邦周之中,多少畿内诸侯与畿外诸侯是同出一源的呢?

  莫说他人,便说东周公韵,究其根本,也是素王后裔,与孤乃是同族。只是素王时便另立宗家而已。

  遥想国初之时,畿内畿外何时有如此分明的界限呢?”

  周韵掩面道:“洛公抬举某了,洛氏乃素王宗家嫡长,岁岁年年香火不断,臣已改氏别立,连一支香火也不曾献上,岂敢称素王后裔,只称素王后人即可。”

  周韵这话倒是没错,小宗只能拜自己这一脉的祖宗。

  在姬昭的系统里面,他们连后人都不算,只有还没有分家的洛氏才算是他的后人。

  洛苏这一番话,打消了众人很大一部分抵触心理,尤其是费公居然直接封侯!

  这可是相当于天子的三公,他们这些上卿,只是相当于伯而已。

  “洛公此言,臣只能顿首而拜,以示感激。”

  申酉的表情有些严肃,缓缓开口道:“洛公,我申氏乃是姜姓源流所出,百年前与您的舅国吕氏,并驾齐驱,不分轩轾。

  武王时,太公望为邦周立下汗马功劳,素王摄政时,又随军东征。

  这等大功于邦周,申氏望尘莫及,自此吕氏受封齐国,申氏留守畿内。

  到今日,齐国已经是带甲三万的东方大国,还世代与天子联姻,何等尊贵?

  莫要说姜姓诸侯,就是数遍邦周所有诸侯,不论是否诸姬,除了那天上兵主的熊顿,还有哪个诸侯国能有这样的军威呢?

  曾经在西岐艰辛生存的同族兄弟,能有今日之盛,臣心知皆是邦周天命庇佑之故。

  但素王曾经说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臣有时想,若是申氏当初没有留在王畿,而且求素王外镇,参与到夏君夷民的王业之中。

  申氏定然不会有今日之窘困,连族中适龄子弟,分家的采邑都取不出来。

  老祖宗若是知晓此事,臣真无颜面对先祖。”

  申酉竟然哽咽起来,看起来很是伤心,似真似假,谁又能说这番话中没有几分真心呢?

  这边申酉话音刚刚落下,周韵带着些许哭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洛公,申公刚才所言,切入臣的肺腑之中。

  熊顿北来,幸赖洛公与齐公畿外之兵勤王,臣身为素王后人,却无寸功,真是羞愧难当。

  若能封邦建国,倘若日后天子再有危难,臣也不会束手无策。

  还望洛公看在同族的份上,答允臣封建之请。”

  ……

  洛苏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他解决了西周王朝中期逐渐出现的财政危机与政治危机,极大程度的缓和了王畿之中大贵族对小贵族的土地兼并活动,他还重启了陷入停滞中的分封制,开启了西周王朝第二次大规模的武装殖民行动,是中国大一统的奠基人之一。

  事实上,西周王朝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杰出的政治家,直到它突然灭亡。——《全球通史·西周卷二》

  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诸侯

  还没等洛苏将申酉与周韵扶起,就又有几人朗声拜倒,请求外镇。

  洛苏以及席中众人转头一看,是姬姓张氏、姜姓纪氏、许氏三家的族长。

  洛苏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连忙将几人扶起,口中说道:“诸公的心思,孤已经知晓了,身为素王的子孙,孤心里自然是愿意的。

  只是孤毕竟不是总摄王政事,明日孤会在摄政会议上提出来,让另外几位诸侯进行表决。

  这等壮我邦周的大事,问题不大,诸公可以安心。”

  姜姓纪氏的族长本来还准备思考一下,可是刚刚申氏那一段话,直接戳到了他的肺管子。

  申氏不过是百年之前与吕氏有些竞争,纪氏可直接就是从吕氏出来的分支!

  试问哪个分支没有将主家干翻的心思呢?

  真实历史上从嬴姓赵氏分出来的秦氏,杀起赵国王室来,可是一点都不手软。

  不是每一个主家都像洛氏那种,对分支态度比较好的。

  宗法制度将人生来就分出了高低尊卑,他们这些分支面对高傲的主家,只能说很难受。

  对于纪氏来说,留在王畿之中,永远都比不过世代与天子联姻的吕氏。

  纪氏人数众多,势力庞大,完全能够将大量人力物力调往封国的同时,保持在王畿一定的影响力。

  用王畿的一部分权力换一个自由的封国,纪氏认为这算是很划算的买卖,值得一试。

  许氏则是在王畿之中处于失势的地步,由于家族人才的缺少,历次官制的微调,一点点将许氏掌控的权力剥夺。

  现在族中嫡系终于出现了一个值得培养的人才,但是许氏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将他推到上卿的位置上。

  畿内诸侯的位置确实清贵,虽然上限被锁死,但在世卿世禄的制度下,即便是许氏这种人才匮乏的家族,也能把持权位这么多年。

  畿外诸侯就不一样,征讨蛮夷不利,是可能身死国灭的,但是他们这些年待在洛邑之中,见到最多的就是东部诸侯。

  在齐国、洛国、宋国、卫国,这几个大国的强力打击下,东夷的势力已经削弱到了极点,现在的东部诸侯国,只要不故意找事,根本就半点危险都没有。

  许氏耳濡目染之下,加上这些年邦周实力的膨胀,他对周初时期夏君夷民的难度,大概是有了什么误解。

  姬姓张氏是这里面最不同的一个,张氏的族长张绍是个很有政治智慧的人。

  他从齐侯吕白前往镐京的那一长串头衔之中,隐约判断出了洛苏是要重新振兴镐京,今天宴会之中发生的事情,证实了他的猜测。

  想要振兴镐京,就要彻底打通两都之间的通道,起码要达到东部那种程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夏夷不分,大片的土地上还生活着无数的戎狄部落。

  在张绍看来,未来的十几年,洛苏会逐渐将他们这些畿内的大贵族分封在镐京与洛邑之间的土地上,就像素王当年营建洛邑王畿一样,将那片土地当作邦周的核心来经营。

  那边土地地理位置是比较优越的,北上可以与晋国等姬姓诸侯已经开拓过的土地接壤,南下有无限广阔的空间。

  史书上记载,素王时期就想要实行这个计划,结果东部开拓太成功,无数的土地与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洛邑与各个诸侯国之中,吸引了整个邦周的资源,导致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去进行其余地方的开拓。

  结果在素王薨后,两都制的计划搁置了数十年,直到现在,才由他的直系后裔洛苏再次发起。

  洛苏很巧的挑了一个洛邑王畿力量过剩,再不向外转移矛盾就要爆炸的阶段。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