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43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43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等到楚国与您同盟,再游说列国就容易了。

  六国互相扶持,将盟约呈给秦王,秦攻一国而六国至,难道秦国还敢东出吗?”

  苏秦并不是要组织六国攻秦,因为现在的形势想要让六国出兵,那实在是太困难了。

  苏秦以同盟的方式震慑秦国,不需要出兵就能为六国达成和平的目的,这才是六国想要的。

  苏秦的话就像是一场清凉的雨,将赵王心中对强秦的焦虑完全熄灭,他直接上前执苏秦手道:“您真是大贤之人啊。

  寡人愿意以金银美玉赠予您,为您挂赵国相印,前往楚国之中,以素王的名义,向楚王言明,‘寡人效仿齐洛之好,与楚国歃血为盟,共抗强秦’。

  赵国的未来就在您的手中了。”

  苏秦带着从未穿过的华美服饰,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志得意满的前往楚国之中。

  面对赵国的求亲,主要还是赵国送来的聘礼非常大方,楚王欣然同意,联姻之后,苏秦又以秦国对楚国的地利优势,正如楚国对吴国的地利优势一般。

  一句“秦灭楚,犹如楚灭吴,臣为您感到担忧”,让楚王很快就答应了赵楚两国之间缔结国书,共同抗秦。

  一直以来畏秦的魏国国君则被苏秦恐吓忽悠,“大王,魏国虽然被秦国占领了许多的土地,在战争之中折损了许多的精锐。

  但是魏国的城池密集,依旧有众多的人口,只要给予魏国数年的时间,魏国依旧能够强盛。您不应该如此的害怕秦国,更遑论是未战就向秦国割土了。”

  魏王叹息道:“秦军逼迫,要魏国再割让土地,否则便要发兵灭魏,魏国精锐尽失,恐怕难以抵挡。”

  “外臣从赵国而来,到楚国之中为两国公室缔结婚约,两国在南北守望相助,这样秦国就不敢进攻赵楚两国。

  若是魏国同样加入同盟,与赵楚两国同盟质子,秦国顾及赵楚两国的力量,想必短时间内就不敢进攻魏国,魏国就可以喘息恢复了。”

  苏秦游说各国君主,每每先称赞国中的优势,然后论证这些优势为什么面对秦国发挥不出来,然后就开始讲危险所在,最终论证合纵联盟的重要性。

  当秦国大军越过黄河,东出函谷,再次要击魏破韩时,六国合纵国书到了秦王的面前。

  秦王再次祭出了威吓,扬言若是有哪一国敢救援魏国,那攻破魏国之后就要报复,这招一向管用,但是面对苏秦所组织的六国合纵,竟然失效了。

  合纵是用利益联结起来的,苏秦让他们相信对抗秦国才是最有利的,自然就不会有人背盟。

  “嘭!”

  秦王愤怒的直接将桌案踢翻,满堂秦臣战战兢兢,没想到六国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搞出了这样的大事,“攻魏大军撤回。

  列国之间,伐交缺一不可,这就是教训,传寡人诏令,向天下招纳贤才,寡人要寻找能破六国合纵之人。

  另外派人贿赂六国卿臣,离间合纵,寡人不相信六国诸侯真的如此信任苏秦,寡人同样不相信六国之间能按捺住互相攻伐之心。”

  苏秦之名响彻诸夏,天下皆知有一奇人,联结六国,身挂相印与上将军大印,合六国之力抵抗秦国,使强秦不能向东,六国之间不再互攻。

  秦国的人才基地——魏国,又一次的向秦国进行了战术援助,为秦国提供紧缺的外交人才和军事人才。

  张仪为秦国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向,还对秦国以势迫人大加批评,认为秦国还没有资格这么做。

  “若不是六国只能联结自保,没有力量攻秦,秦国早已步了昔年霸主楚国、魏国和齐国的后尘。

  战场之上打败一个名将是极难的,但是流言和猜疑却能轻易的杀死大将。

  与其在战场之上厮杀,不如多用金银珠宝来贿赂他国重臣,六国国君之中,只有赵王和齐王还算英明,韩魏燕楚四国国君皆是不明之人,让他们君臣失和,这样就能不战而胜。”

  这为秦国打开了新的思路,打不过的时候就制造谣言,进献谗言,让敌国换将,削弱敌国就是增强秦国。

  秦国的奸细和使臣开始在六国之中奔忙,金钱开道,不再武力逼迫,而是从内部瓦解,与此同时,既然暂时不能东出,秦国决定将高原之上最后的戎狄剿灭。

  ……

  昭城之中,洛弘坐在树下与人对弈,他看到春去秋来,想到这些年来,列国之间的无数暗流,洛国暗面所探查到的那些消息,似乎每时每刻列国之中都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于是轻声叹道:“这世上的芸芸众生,都是王侯将相棋盘上的棋子,那些能够留名青史的,则是比较大一些的棋子,即便贵为诸侯国君,同样不能摆脱为人左右。

  这天下不慕名利之人虽然许多,但是像您这样真正的大逍遥之人,却是少之又少。”

  对他对弈之人名为庄周,是道家的学者,不愿意做官又不想受到打扰,于是来到洛国之中,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向洛国借出那些道家先贤的典籍,互相印证,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

  若不是思想内核完全不同,洛弘简直就要认为这是孟子所著,同样是通过大片的寓言故事来说理,不过孟子的文风虽然激烈,但是其中却蕴含着厚重。

  而庄周的文风却是带着大气的飘渺,有种肆意汪洋,无穷的想象挥洒不尽的意味,让洛弘每每读来都如痴如醉。

  孟子和庄周的文章,即便是不认可其中的道理,但是文学价值依旧足够高。

  孟子周游列国,以仁义之道说人,虽然魏王不用,但是追随在他身后的人却越来越多,孟子说天下之言,非杨即墨,但他心中所怀着的野望却是让儒家成为天下之言。

  在魏国碰壁之后,孟子便心知,齐魏皆不用,那这天下便无用武之地了,于是果断的改变了自己的思路,开始讲学培养弟子,要为仁义之道流传后世做准备。

  时光如白驹过隙,天下之间,潮流涌动。

  第149章 夺鼎,洛氏准备拼命

  万物盛衰,花草枯荣,这就是轮回,昭城却仿佛不坠之城一般,永远的人声鼎沸。

  “吱呀。”

  布满了斑驳锈迹,颇显陈旧的大门被推开,洛太子载迈步走出。

  金色的太阳照在他的身上,他自然是英气的,而且身形魁梧,眉目之间还带着一丝凶悍之气。

  在圣痕的印照下,宛如噬人的猛虎一般,这在洛国公室之中极其的不常见。

  他是洛弘的嫡长子,洛国公室之中极其少见的在兵事方面有天赋的子弟。

  【洛载:(三十世孙)

  能力属性:

  权斗:79;治国:72;御人:82;统率:88;武力:93;军略:82;狡言:78;学术:73;魅力:92。】

  洛载认为自己是应运而生,因为邦周九百多年了,马上就要逼近千年大关。

  洛国公室子弟隐隐有一丝预感,将邦周的天命延续到千年,对先祖素王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嗒嗒嗒!”

  一阵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洛载抬头一看,来人他很熟悉,正是他的庶弟,名为桥城。

  现在是敢战士的佐将之一,从小陪着洛载一起习武,是洛载最信任的人之一。

  桥城见到洛载,当即拉住缰绳下马,将手中信件递给洛载,急声道:“兄长。

  这是王室送来的给父亲的信件。

  王室传来消息,秦王荡率领大军攻破韩国重镇,现在到了洛邑。

  秦王荡说要看禹王九鼎,还扬言说雍州之鼎应当迁到秦国,王室衰微不能挡,只能派人来昭城求救。

  兄长,这可如何是好,禹王九鼎象征我洛国天命啊!”

  洛国公族虽然一向对周王室带有厌烦的情绪,但是对于九鼎却非常的看重,因为这是邦周的天命。

  而洛国,是执掌邦周天命的,换句话说,秦王荡不是在夺走周王室的天命,而是在夺走洛国公室执掌天命的权力。

  这让身为公室翼护的桥城怎么能不着急呢?

  洛载脸色大变,现在距离千年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要是周王室的大宗全军覆灭,或者九鼎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影响老祖宗,“走,去见父亲。”

  桥城快步疾走道:“兄长,此事若是公族子弟知晓,定然群情激愤。

  九鼎绝不能让秦人夺走,应当放在昭城之中,洛国公室执掌天命,这是至理,若是失去九鼎……

  这绝不允许!

  秦人该死!”

  桥城的声音之中满满的都是杀气,若是细细听去,还带着一丝恐惧的颤抖。

  对大部分洛人来说,天命的转移意味着素王的落地,这是最恐怖的。

  洛载身形一顿,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比如秦人夺鼎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洛国公室愿不愿意让公族子弟流血的事情了,而是公族子弟会自发的去将九鼎夺回来。

  既然如此,那就拼一次。

  当初答应不踏入王畿,是因为和议的第一条就是维护邦周的天命。

  现在秦人竟然敢动九鼎,那就不要怪洛国公室和你拼命。

  ……

  时间退回到信件送达之前。

  洛邑城外,旌旗招展。

  密密麻麻的大军在城外列阵,阵列极其严整,高高的秦字王旗迎风而扬,摄人心魄,大纛之下,站着一个英武的男子。

  他身形极其魁梧,身上披着三层甲,防护力达到了极点,战场之上的流矢除非直接射入他的眼睛,否则绝对不可能对他造成任何的伤害。

  他就是当今的秦王荡。

  秦王荡继承君位不过数年,功绩却非凡,他天生神力,战场之上没有一合之敌。

  刚刚即位之时,就率领着秦军平定了巴蜀的叛乱,守护了秦国的粮仓之一,然后挥师将高原上死灰复燃的戎人重新打残。

  在稳固后方之后,率军东出,攻克了通往洛邑和韩魏腹地的军事重镇,现在还兵临洛邑城下。

  九百多年来,这是周王室最接近覆灭的一次,没有人知道秦王会不会突然发疯屠戮王室。

  但好在秦王荡只是向王室提出,要前往太庙观看九鼎,身为王,不观王器,岂不是白来一趟。

  周天子姬诺脸色有些难看,太庙重地,岂是能随便让诸侯前来观看的,秦王算是什么王,不过是诸侯一爵而已。

  但是面对强势的秦王荡,周天子哪里敢拒绝呢?一方面派人到洛国之中送信,一方面赶紧派人出城去迎接秦王荡入城,“秦国大王,天子请您进城。”

  近侍还玩了一手文字游戏,称呼秦王荡为大王,称呼姬诺为天子,至少从称呼上输人不输阵。

  谁料秦王荡根本没听出他话中的小九九,站在战车之上也不说话,只是一挥利剑,但其中的颐指气使,却展现的淋漓尽致。

  秦王卑周!

  近侍自然愤怒但又不敢说什么,只能面色铁青的前面带路,秦国大军自然不可能全部走进洛邑之中,秦王荡率领着数千精锐进入洛邑。

  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周天子还没有胆量敢公然杀死自己,秦国的制度,只要法不变,死一位王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周王室却会迎来灭顶之灾。

  见到周天子之后,秦王荡从战车上走下,随意一拱手道:“周王安康。”

  然后就站在原地望天,似乎在等着什么,周天子几乎就要被激怒了,但还是忍了下来。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