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38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38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卫国、吴国、宋国这种称臣,都是直接爵位降为君的,诸侯尊位都没了。

  没想到韩相竟然直接大声笑道:“王者,有德者居之,国君感慕于齐公的德行,愿意以姬姓之裔,请您称王!”

  “轰!”

  宛如陨石砸到地面,瞬间震得所有人说不出话来,有的人是惊骇莫名,还有的人是单纯的没想到。

  雾草!

  魏相目瞪口呆,他同样是想要请齐公称王的,就连原因都和韩国一模一样,魏侯不愿意像吴侯一样去掉诸侯的尊号。那就只能给齐公升格到王了,这样作为诸侯给王称臣,就非常合理。

  魏侯和韩侯两个人真是大聪明,还都是姬姓的诸侯,实在是太离谱了。

  眼见被韩相抢先,魏相赶忙走出,同样躬身说道:“齐公,魏国同样愿意奉您为王,您的德行之高,只有王位才能够匹配。”

  秦国公子胜有些尴尬的站在原地,台词被抢了怎么办?

  连续两位姬姓诸侯愿意奉齐公为王,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洛太子理,这件事洛国会怎么做?

  中原诸侯,姬姓诸侯,要奉另外一个诸侯为王,这是**裸的挑战邦周天命。

  齐国君臣的目光同样落到了洛理的身上。

  韩魏两国奉王的事情,他们也没想到。

  虽然私下里想过这种事情,而且殿中现在就有楚国这个早已称王数百年的存在。

  但是身为中原诸侯,王,依旧是一个神圣的字眼,这个称号只属于洛邑之中的那一位。

  想到洛邑之中的天子,齐公突然觉得自己称王非常合理。

  洛理明白所有人都等着自己的态度,他明白这就是父亲所说的,践踏王权所引来的后果了。

  韩魏都敢于直接奉齐公为王,若是今天自己不在这里,恐怕齐国直接就应下了,到那时定然是天下纷纷称王。

  那周王室的地位自然就低的更不能看了。

  于是直截了当的问道:“若是您要做王,那日后吾是称呼您齐王,还是齐天子呢?”

  所有人心中都是一个咯噔,齐公连忙道:“自然是齐王,孤或许有些许德行,但并未承天受命,怎么敢僭越天子之位呢?”

  洛理又道:“既然如此,您的王位从何而来呢?

  王位难道能够由诸侯共举吗?

  若是您认为德行已经足够做王,便到洛邑之中,请周天子祭祀昊天,为您请下王命吧。”

  既然阻止不了齐国称王,那就直接把王和天子剥离好了,反正天下之民皆称天子。

  这相当于同意了齐公称王,齐公几乎要高兴的跳起来,吕忌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袍低声说道:“国君,纵然洛国同意,但称王可以,但不能独自称王,应当与秦楚两国一起称王。

  秦国是西陲霸主,之后还要打压魏国,秦国是值得拉拢的对象。

  楚国一直以来都独自称王,若是有中原诸侯认可他的王位,想必短时间之内不会和齐国敌对。”

  齐公皱眉道:“若是如此,这天下之间岂不是出现了四位王?”

  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天下只有一位王的时候才是最尊贵的。

  若是有两位,作为真正有实力的王,也可以忍受,但是一下子这么多的王,那称王还有什么意思。

  吕忌依旧低声道:“国君,太子理刚才说王不等于天子,天子才是唯一的,但成为王,您就不是单纯的臣子了,这才是您需要的。”

  王和非王,这完全是政治位格的不同。

  齐公被说服了,于是对众人说道:“魏侯和韩侯愿意奉孤为王,孤如果拒绝两位国君的好意,那实在是太过傲慢了,不是对待诸夏国主的礼仪。

  但孤不敢独自一人称王,还请公子胜和楚相回禀秦伯、楚侯。

  孤愿意尊两位国君为王,若是愿意,便到洛邑之中,在周天子的面前,祭祀昊天,若是德行足够,昊天垂怜,便共同为王。”

  楚国这边自然是无所谓的,但是公子胜就有些犹豫。

  他没想到齐国会尊秦国同时为王,之前左庶长卫鞅没提过这一茬啊。

  但此时此刻,不容他多想,只能躬身行礼道:“大王,外臣这便回国,禀告国君此事。”

  随着众人将这个震撼性的消息带回国中,洛理走出临淄,向着西方眺望,又看了看齐国,摇头道:“可惜了。”

  ……

  三国相王是战国中期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标志着周王室的进一步衰落,周王室已经空剩下天下共主的名义和象征着王权的九鼎。

  相王事件不仅仅将周天子的神圣性完全击溃,还同时击溃了“王”这个称谓的神圣性。

  洛国提议由周天子祭天从而为三国赐王,这本质上是“诸侯王”,与周天子的“天王”有唯一性的区别。

  从天人关系上将“诸侯王”置于“天子”之下,这是洛国为了保证周天子唯一神圣性所作出的努力。

  但造成的结果是,一向同“王”所联系的“至高”、“天子”等神性的含义渐渐从“王”之中被剥离出去。

  最终在事实上,“王”降格成为了五等爵之上的一种爵位,在天下一统后,“皇帝”最终取代了“王”的地位。——《周王朝兴衰史》

  第142章 制度和明君贤臣孰重?

  这世上从来没有常开不败,这世上同样没有人能长生不死,英雄豪杰终究会化为冢中枯骨。

  姬匿二十八年,齐王薨于临淄,谥号“宣”,史称齐宣王。

  这是第一位薨逝的诸侯王,随着他的逝去,缔造了齐国盛世的那一批名臣纷纷开始凋零。

  诡异的暗流开始在诸夏的土地流淌,在这片土地之上,从洛国退隐,一批实力相近的国家并存以来,就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不允许超级强国的存在。

  楚国最强,六国便连横攻楚,魏国最强,列国便共同削弱魏国,现在齐国最强,许多有识之士都知道应该是削弱齐国的时候了。

  齐国中的能人自然同样知晓,昔年的那一批贤臣就是预见到了这种危险,所以才选择拉拢分化列国。

  但随着那一批贤臣的逝去,齐国又没有完全废除世卿世禄的制度,导致这一批的君臣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些人一直以来就生活在齐国天下第一的环境之中,心里自然有不可磨灭的骄纵之气,面对列国不免趾高气昂起来。

  昔年六国皆朝于齐,是因为齐国气势正盛,六国之间同样不是一条心,齐国则是因为刚刚战胜魏国,需要巩固新得到的土地,最终一场相王让诡异的气氛落下了帷幕。

  但只要还没有统一,激烈的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

  尤其是赵魏被迫向齐国俯首称臣,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怨恨呢?

  即便是韩国,身边就是齐国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韩侯午夜梦回之中,都要时不时惊醒。

  燕国,蓟城。

  经过二十余年的厉兵秣马,现在的燕国兵精粮足,基本上达到了燕国所能够达到的巅峰。

  昔年那一群青年俊杰,现在一个个都已经是中年人。

  燕侯感慨道:“燕国能有今日的兴盛,都是列位贤才的功劳,击破东胡拓土千里,这是真正的由燕国独自创造出的功绩。

  孤听闻齐王在国中同样横征暴敛,齐国的贵族都不喜欢他,又对韩国蛮横,似乎想要吞并韩国的宋地。

  甚至还想要和洛国易地,将洛国在宋地的飞地拿到手。

  现在或许是对付齐国的时候了。”

  燕相乐毅沉吟道:“的确是对付齐国的时候了,但是仅仅凭借燕国是不足以对抗齐国的,还请国君联络其他五国,合纵伐齐。”

  燕侯皱眉道:“韩赵畏惧齐国,魏侯昏庸,终日在后宫之中厮混,根本没有大志,秦国与魏国一直交战,难道会参与伐齐吗?

  这五国之中唯有楚国会出兵,因为楚国想要吞并吴越之地。”

  乐毅笑道:“国君,如果一个人喜欢金银,那就要用金银愉悦他,而不是用美色。

  魏侯好色便送他美女,韩赵畏惧齐国,那就要用齐国并土来胁迫他们。

  当今天下七国之中,秦楚齐三国称王,您也想要称王,那赵魏韩三国国君难道就不想称王吗?

  昔年众国君皆是五等爵诸侯时,尚且不觉,现在三人为王,四人为侯,便有了高低上下。

  若是您与赵魏韩三国互相承认王位,四国就能紧紧的团结起来。

  齐国定然不满三晋称王,会兴兵讨伐,难道三晋会去掉王号吗?

  自然是不会的。

  那么集结燕楚赵魏韩五国之力,就足以颠覆齐国,五国合纵,秦国难道敢不参加合纵吗?

  那恐怕秦国就要步齐国的下场了。”

  三晋国君果然如同乐毅所预料的那样,对于称王的提议根本就无法拒绝,即便有臣子劝谏,便只是一句,“齐宣王归葬之时,以王礼入殓,那才是荣耀的事情。”

  四国相王果然激怒了齐国,尤其是韩国同样称王,被齐国视为背叛。

  齐王安在临淄怒声道:“韩侯是寡人的臣子,他的德行浅薄,不能得到上天的认可,却僭越称王,这难道不是背叛的乱臣贼子吗?

  昔年楚国僭越称王,洛文公便击之,使楚国去王号,现在韩侯称王,寡人应当去讨伐他,这样他才能知晓,没有德行却称王的人,昊天会降下惩罚。”

  齐国臣子同样是义愤填膺,“王上,若是没有齐国,韩国早就如同昔年的数百个诸侯国一般,消失在天下之间,现在却背叛齐国,臣愿意领兵出战,为您征伐韩国。”

  齐国君臣早就垂涎韩国的土地,单单称臣已经不能满足齐国贵族的借口,他们希望韩国像吴国那样,彻底的并入齐国之中,现在韩国给了这么一个上好的借口,自然是要利用起来的。

  殊不知,齐国的举动正中燕国君臣下怀,燕王平直接笑道:“齐王竟然直接斥责韩王,他难道没有听过惊弓之鸟的故事吗?”

  齐王听没听过不知道,但是韩王这只鸟是吓坏了,王位还没有坐热乎,赶紧联络赵魏燕三国。

  当初相王的时候许下了承诺,可不能这个关键时候就不算数了,好在燕赵男儿的承诺还是作数的,这让韩王心中暂时安定下来。郢都。

  垂垂老矣的楚王终于等到了中原诸侯合纵攻齐,他来到了早已逝去的项系墓前,笑道:“项卿啊,您所说的合纵攻齐开始了,吴国终究还是要落到楚国的手中。

  只可惜您见不到这一天了,不过寡人会派您的后裔担任合纵之将,统率一队楚国的兵马。”

  秦国,咸阳。

  秦王的面容有些严肃,“燕赵魏韩楚五国伐齐,这表面上是邀请秦国加入合纵,实际上却是威胁,若是现在不从,恐怕五国下一步就是共同击秦了。”

  卫鞅深深地皱着眉头,打击齐国对秦国没什么影响,但是怎么打击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沉思良久才说道:“王上,合众弱攻一强,这是一直以来的铁律,若是齐国被击败,谁才是最强的国家呢?”

  秦王面容阴沉道:“自然是秦国!”

  秦国占据巴蜀,楚国只能在出巴蜀的重要关隘布置重兵,秦国对魏国的打击同样严重,甚至屡屡侵扰河东之地,若不是战略还不能夺取河东,早就已经将这块土地夺来。

  卫鞅沉声道:“既然如此,那此次合纵,即便要参加,但是却要收敛锋芒,不要让韩赵燕三国对秦国升起恐惧之心。”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