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75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75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这天下一切东西都可以用来买卖,包括至高的皇权,只要能够付得起代价。

  按照现在的趋势,君王之权是难以保留的,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这个时间到底是多久,没人知道,但不会太快,很可能是几十年,毕竟大唐皇室还有庞大的实力,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既然有这种共识,那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天子要的是皇族逊位后妥善的条件。

  其他人要的是天子退位后的权力,天子退位后,将权力移交给谁,这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洛氏自然是不用洛长青去操心,他所想的只有皇族退位后的去处,他所为皇族选择的是便是夷洲岛,那里距离中原以及安南都不远,但又孤悬海外,远离政治中心,可以在那里奉承宗庙,乃至于建立一个由李氏主导的城市。

  帝制虽然不再施行,但皇帝以及之后的继承人,应该拥有等同于第一执政官的豁免权,侍卫,大唐的历代先王陵寝,应该派兵保护。

  天子的态度让大多数人都明白,他这是下定了决心。

  ……

  “天下间有汹汹之势,于是自古以来的君王,尊奉上天的旨意,来保护天下的百姓,然君王终究是人,而非神,于是有昏君、暴君、庸君频出,可以称得上圣主明君的,不过寥寥几个人罢了。

  朕曾经看史书,处处皆是生灵涂炭,皆是百姓困苦,直到蒸汽时代以来,百姓才渐渐逃脱饥饿的困顿,然后天下之间,依旧有混乱丛生,有皇室宗亲依仗血脉而肆意,有勋贵已经破落,却依旧高高在上,这难道是符合素王人人平等观念的吗?

  朕看那些民书,又见到中原以外的先前诸国之事,愈发明白,如今混乱,都是因为国体不能明确。

  李氏依仗素王上皇的垂青,太宗皇帝的功绩,于是得以统御天下四百余年,虽然多有明君,但也不乏庸主之辈,往后的子孙又能代代贤明吗?

  朕经常思索,世上岂有不灭的王朝呢?

  李氏,乃是唯一拥有素王血脉的皇族,若是有朝一日,李氏做下独夫的暴虐之举,那难道不是对于素王神圣的背叛吗?

  那难道不是为太宗皇帝抹黑吗?

  朕思量许久,古代的圣王将帝位禅让给更有才能和品德的贤人,如今民间共和制度,多有拥趸,外邦所有因此而战乱者,朕审时度势,不希望因为区区权力而致使民族、国家、天下,陷入战乱。

  朕于今日,特去天子尊位,将皇帝之统治权公于五洲黎庶,框定共和之制度,这是朕顺应人心,成全大公无私之事。

  自此而后,皇帝亦如万众公民,权责一同,再没有上下之分。

  诏令既下,国家官吏应该恪尽职守,逊位者,朕也,各级官吏依旧保有原职,直到天下重新安定,临时统制更换完毕。”

  第1008章 天终

  大唐天子电报全帝国各行省。

  要逊位!

  但很快就被劝回去,新政府事宜还没有商量妥当,还需要现在的朝廷撑门面,但既然走到这一步,那未来之事,就已经注定。

  电报全帝国后。

  可没有今日准备逊位,明日又反悔的好事。

  退位诏书,以及权力移交仪式的准备,需要时间,国民大会的组建,也不是易事,帝国如今各个行省中,都有人在赶往洛阳,一艘艘船停靠在帝国的港口,一个个衣冠楚楚的先生和淑女,从船上走下。

  他们要来到这里争取利益,在未来的国民大会,以及新的朝廷中占据多少关键职位。

  常人或许以为皇宫中,是一片愁云惨淡,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即将退位的天子和洛长青正并肩坐于殿前台阶上,眺望着皇宫中的红墙金瓦,并没有多少忧愁,唯有感慨。

  “好一座如画江山,将要易主了。”

  天子是真的非常感慨,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是大唐的亡国之君,但他这个亡国之君,不会被唾骂,反而会被记载于历史书上,成为被称颂的一代圣君。

  天子向宫外眺望去,微微笑道:“洛王,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吧。”

  洛长青知道天子说的“他们”,不仅仅是那些想要入主中枢的新学党人,还有许多隐藏在幕后的人,其中还有许多人,虽然还没有彻底退位,但恐怕已经在准备复辟了。

  以大唐皇族的实力,是一定会有人在退位后,拉起大旗复辟的,尤其是如果他们没能在新朝廷中,得到足够的利益,那重新恢复大唐的江山,就是那些王公贵族的第一选择。

  “不过是一些跳梁小丑罢了,现在天下大势已成,哪里有他们闹事的余地。

  闹一闹,也是好事,有些人和事总是要被清算的,血债只有血来偿,自己造下的孽,报应还到身上的时候,就不要哭天喊地,觉得受到了多大的委屈。”

  天子无所谓,大多数的亲戚他都不认识,也不熟悉,生死与他无关,况且他觉得洛长青说的很对,他身为皇帝,帝国至高的统治者,这些年活的都相当的谨小慎微,生怕惹出什么事来,其他人倒是活的肆意潇洒,若是最后他们也能得到好结果的话,那可真是天道不公了。

  “洛王,您可以给我说说,之后您打算怎么处理这個世界吗?我不相信您真的就将天下交到了新学党人的手里。”

  洛长青对新学党人的厌恶,天子是相当清楚的,他相信洛长青绝对给新学党人挖了坑。

  洛长青似乎想到了什么,轻声笑道:“陛下,还记得之前我给你的那本书吗?我相信未来就在其中,我们诸夏,不。

  我们洛氏。

  陛下,你知道我们洛氏为什么能在高位如此多年吗?”

  不待天子回答,洛长青便道:“或许您会说素王,说我洛氏的代代贤人,这固然是其中原因。

  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在我们诸夏,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是这些人,把洛氏高高的举起,成为了一面旗帜。有人称赞洛氏,说洛氏是诸夏的脊梁,但洛氏却明白,是因为始终有这样的一批人,于是才有了洛氏的今日。

  而今的世界,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伴随着思想的变革,以前或许只有一万万这样的人,以后或许就是十万万,二十万万,诸夏大地之上,尽皆是尧舜之人。

  他们现在所需要的,就是一片足以让他们生根发芽,进而茁壮成长的土壤。

  人教人,是教不会的,事教人,一次就可以。

  等到大唐落幕后,那些新学党人建立国家政府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将他们的丑恶面目展现出来,在这个时候,如果再碰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危机,那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就没人可以控制的住。

  那个时候,陛下啊,你且看吧,一个前所未有瑰美的世界,会降临了。

  你可能会见到前所未有多的洛氏子弟出现。”

  天子这次是真的震惊了,“洛氏这么认可那个新理论吗?”

  怪不得他这么问,要知道如今帝国中十几个主流的新学党,几乎没有洛氏的身影,按理说,洛氏在新学理论的推动中,下了大力,但在一批政治人物真的用新学建立党派之后,他们却消失了。

  而且虽然他身为天子,但他的确是没见过几个洛氏子弟,毕竟留在洛阳的子弟,只有四个,其他人,谁都不知道在哪里窝着,除非他们主动联系,否则就连洛氏内部现在都找不到。

  “大同世界,谁会不认同呢?”

  洛长青带着憧憬的轻声说着,“王道的终极盛景,哪一个洛氏子孙不追求呢?

  过去我们以为只要有圣王治世,就可以实现,但现在看来,圣王也实现不了王道的终极盛景。”

  天子从来没有见过洛长青脸上有这样的光彩,但他很理解,在诸夏,没有人会不对典籍中的王道乐土动心。

  天子呢喃道:“如果真的能实现王道乐土,朕的皇位就算是失去,也不算是什么事情了,就算是列祖列宗问起来,朕也能有话说。

  一家一姓的权力,怎么比得上,天下万民的福祉呢?”

  洛长青转过头望向天子,“陛下,从你说出这句话开始,你就是一位圣君了,可惜这不是你的时代,未来好好活着,代替我去看看将来的诸夏山河。”

  天子点点头,他以为洛长青说的是洛长青年纪大了,可能看不到那一幕了,但他依旧不明白。

  ……

  在退位的最后一个年头,大唐天子使用了最后一个年号——“天终”。

  字面简简单单的含义,天命终结。

  一切事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在天终这个年号开始运行时,所有人都有了一种紧迫感,在天终元年内,要将一切都办完。

  天终元年七月初一,天子于神都洛阳逊位,同时宣告诸夏共和国建立,通电全国各行省。

  第1009章 无活

  当那艘载着前帝国皇帝的船往夷洲岛而去,那远去的巨轮,预示着一个帝国的终结。

  权力的交接已经尽量平稳,但实际上却不可能真正的平稳,没有经历血与火的重塑,就不可能有权力的更替。

  如今这个政府之中,充斥着新学党人、旧帝国官僚、旧贵族,以及那些在关键时刻举正的地主以及大商人,新学党人以为自己能够掌握这个帝国,但当他们握住至高权利的时候,才发觉他们根本就难以掌控帝国的舵。

  最大的问题就是——威望!

  在新学党人中,没有一个可以作为核心的人选,在过去在野的时候,他们能造出那么大的声势,是因为在每一個行省中,都有支持新学的人,他们有共同的对手,那就是帝制。

  但当帝制轰然倒塌,本来团结一致的各党,瞬间变成了对手,即便他们需要联合执政,但国民大会中的争吵,依旧终日不息。

  于是这个新建立的政府,就如同每一个先天不足的王朝一样,或许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通过向地方让渡权力来维持中央的存在,因为他们的统治基础就是来自各个行省中的新学党。

  帝国并不平静,在远离帝国本土的地方,已经有李氏宗亲试图重建王国,要反夏复唐,恢复大唐的社稷。

  在某些行省,因为在中央政府的建立中,没有能攫取足够的利益,在背后金主的鼓动下,要重新独立出去。

  还有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那就是新政府对于一部分旧贵族的清理,一直都没有推行下去。

  因为这世上还有一个人活着,那就是洛长青,旧贵族的首领,以及如今皇族的保护人。

  新政府在得道政权后,总是要通过拿前政权开刀来释放很大一部分活力的,但现在洛长青活着,没人敢这么做。

  新政府的统治阶层,发现极其尴尬的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既不敢对旧贵族开刀,也不敢下狠手对底层施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洛长青还活着。

  作为一个统治帝国大半个世纪的统治者,他的威望甚至能胜过一整个新政府。

  “很多人都顾忌祖父的身份,所以洛阳城中,还算是平静。”

  洛庆义一边为洛长青添茶,一边低声道。

  洛长青凭栏眺望,这偌大的王府,花花草草,苍翠碧绿,府中的人并不多,这座府邸在洛氏手中已经四百年了,处处皆是时光的痕迹。

  洛长青轻轻摩挲着,良久才轻声道:“家族的人还有多少在洛阳?”

  洛庆义回道:“回祖父,从三十年前,留在洛阳的家族主支、旁支子弟,基本上就只剩下钱行的那些,其余的早就散在各个行省中,这些年祭祖的规模很小,再加上有的子弟远在万里之外,所以其中很多人,许多年不曾见过。

  现在大唐湮灭,留在洛阳的只剩下了少数人,维持着钱行的运转,这是帝国唯一还没有移交给新政府的东西了。

  不过听说最近新政府要建立新的中央钱行,想要将不少权力从钱行中剥离走,他们说国家的公器,不应当掌握在私人手中。

  可能之后钱行就只能做普通的商业钱行了。”

  洛氏作为一个家族在任何人看来,都是非常奇怪的,寻常人一提起这个家族,都觉得强大无比,都觉得不比皇族差,即便是李氏皇族的那些宗王也这么感觉。

  但实际上,在社会上,甚至包括洛阳这种帝都,几乎是见不到洛氏的,这种见不到不是说普通人见不到大人物的那种见不到,而是就连同属于统治阶层的那些人,都见不到洛氏。毕竟就连天子都没见过几个有圣痕的洛氏子弟,这些洛氏子弟就像是消失了一样,但世上又经常有他们的身影出现,比如研究出了什么理论和新的技术,谁都知道这些人就在世上游历,但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去当官,以他们的身份背景,很容易就能够身居高位。

  或许只有洛长青知道为什么,他们见到了很多残酷的东西,所以要去追寻真理,希望能够改造这个社会。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