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71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71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洛长青望着天子,然后沉声道:“陛下,你刚才说的这种事,在一千多年前,有一个帝王干过,这件事在历史上叫做焚书坑儒,你也要做秦始皇吗?”

  秦始皇这三个字一出来,天子顿时讪讪的不再说话,洛长青沉声道:“陛下,你记住,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现在民间的力量越来越强,话语权,也就是对于好坏的评价,老百姓才是其中最重要的。

  如果你这么做,那就是让皇室这么多年所积累的声望毁于一旦,每一个皇室以及贵族,甚至那些普通的官僚家庭,本身都充斥着罪恶,现在有些人将之称之为‘压迫’。

  但过去的我们可以解释,那是历史的必然,在过去的年代中,压迫并不是由人造成的,而是那个生产力不足的时代所一定会出现的。

  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实感,因为那都是过去的事,真是感受过这些的人,已经基本上都死去了。

  现在皇室的所有举动,将会影响这个时代的人,而这个时代的人,将会决定皇室的未来。

  是像那些欧洲的某些国家直接被推上断头台,还是能够顺利的在亡国之后保持一定的地位,比如罗马王室那样。

  如果你有一个仁君的名声,就比如先帝,那皇室的下场一定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你是一个暴君,让天下人都为之厌弃的暴君,那付出代价的就不仅仅是你一个人,而是整个李氏。”

  天子听懂了,而且还直接举一反三,他目光熠熠的盯着洛长青,“洛王,朕明白了,李氏是不是如同洛氏这样,就能够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结局?”

  真是孺子可教也,洛长青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即便是做不到洛氏这样,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

  若说名声,那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家族的名声,能够比洛氏还要好呢?

  在过去的每一个时代中,即便是邦周灭亡,秦朝建立,作为秦朝数百年的大敌,如果洛氏愿意投靠秦朝的话,秦始皇也会毫不犹豫的将过去的所有恩怨都抛弃掉,接收洛氏。

  但可惜洛氏不允许这样,等到建立了汉朝,每次有了什么事情,刘氏都会想到洛氏,英侯一脉,对于天下人而言,他们想要招揽洛氏,但从来都没有去招揽英侯一脉,因为所有人都认定,英侯一脉是一定会随着汉朝灭亡的。

  洛氏的好名声不仅仅在统治阶层中,也存在于广泛的百姓之中。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是做佃农,给洛氏做,和给其他人做,那完全不一样,洛氏在每一个时代都是让利的,洛氏的存在并不需要大量的金钱财产。

  进入新时代之后,洛氏又主导了每一次的安全条例修订,都是切实提升雇工安全以及待遇的事,再加上洛氏自己的工厂,虽然说不上什么天堂,但起码活的还像个人,基本上给洛氏做工,每次都是蜂拥而至。

  这些名声实际上获得并不难,至少对于洛氏是不难的,毕竟洛氏不需要参与那些恶性的竞争,也不担心有那些从上层突然袭来的打击。

  现在洛长青就是要让李氏也在这其中发挥作用。

  “陛下应该知道,大唐君王是和谁共天下,以前是和小地主等,而现在,和陛下共天下的是那些每一个雇工,每一个农民以及每一个心怀天下的知识分子。

  这些人才能够决定陛下以及整个皇室的未来命运。

  而那些大商人以及大地主,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不用在乎他们的建议。

  臣现在主要打击的就是这些人,不过陛下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只要臣还活着,一天还没有找到灭绝这些人的办法,大唐就不会亡。”

  天子好奇问道:“洛王,您为什么这么讨厌那些大商人和大地主,朕记得洛氏就是大唐除了皇室之外,最大的商人和地主。”

  “洛氏的商业和土地,只不过是暂时保管罢了,随时都可以散出去,这都是无所谓的身外之物。”

  洛长青沉声道:“因为这些大商人和大地主,都是蛀虫,对于国家社稷毫无助力,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为了那些利益,甚至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置天下于不顾。

  那些人几乎是不可救药的,因为他们的作为已经不是由他们自己去控制,而是被金钱所异化,他们的作为是由金钱的流向所控制。”

  洛长青现在还坚持在第一线,就是希望能看到新学的末日,这些年新学的发展,就是这样,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以及越来越形成各种寡头,洛长青一看就知道自己当初的猜测没错,错误的理论,只会形成这样的毒瘤。

  他坚持的活着,用大唐皇室的力量压制着那些新学党人篡夺权力,就是在等待解药,能够根除新学毒瘤的解药。

  这件事不结束,他是绝对不会甘心就这样去世的。

  对于洛长青的话,天子都深深的记在心中,虽然他还是看不太出来,大唐内部的危机到底在哪里,但既然执掌天下数十年的洛王都这么说了,那一定是不会有错的。

  洛长青的话很快就应验了。

  起因则是一次新的抗议活动,这个抗议活动是爆发在河北行省的,河北总督和行省内部的一些权贵,勾结在一起,压榨工厂内的雇工,这些雇工要求提高待遇,以及缩短工作的时间。

  他们要求的也不算是特别过分,但河北总督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且将这次的抗议活动进行了镇压,这件事传到朝廷之后,洛长青询问为什么要残酷镇压。

  河北总督毫无悔改之意的慨然道:“本公身为一省总督,遇到造反的乱民,难道没有镇压的权力吗?

  洛王殿下可是说过的,对于妄图分裂的分子,要毫不留情。”

  他的这番话虽然是强词夺理,但实际上却折射出来,帝制法律下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在大唐律中,百姓没有抗议的权力,这是理所当然的,自古以来都没有听说过,百姓有上街集合抗议的权力。

  这种场面只有在造反的时候才会出现,河北总督也是用此来反驳洛长青的,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国家中,朝廷都不希望出现这种百姓集结起来的情况。

  在大唐这就更是大逆不道。

  洛长青在这个时候陷入了两难之中,如果他将百姓可以自由集会的权力放开,那很可能之后就会陷入新的内战,很多别有用心的人,都会借着这个权力而作乱。

  但如果他不放开这个权力,那之后就会有许多新的镇压的事例出现,这种将抗议当作造反的情况,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洛长青思前想后,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这种事情堵不如疏,不给一个宣泄的途径,那以后出现的就是真造反了。

  他想了想之后进了宫。

  天子知道了他的来意。

  洛长青也没有废话,直接说道:“陛下,如果我们同意各地的总督以及刺史这么做,那最后的结果,就是各地的官僚和当地的大商人勾结起来,残酷的对待当地民众,而最终的黑锅,都会扣到陛下你的头上,因为诏令是你下达的,一切的根源都是从诏令开始。

  在百姓的眼中,你会变成一个满手鲜血的刽子手。”

  天子手一抖,然后略有些颤声道:“这就是受国之垢的道理吗?”

  成为天下的主人,就要承受所有的不满和怨气。

  洛长青点点头,“但最终的好处,又有多少能落到陛下手中呢?身为君王,汲汲于这些利益,最后失去的可就太多了。”

  皇室可以控制一切的时代,天下人都要仰仗皇室生活的时候,那皇帝怎么做都可以,但如果皇帝控制不了一切了,皇帝做事的时候,就要考虑的多一些。

  天子继位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他已经知道了帝国现在控制的范围,在很多地区,帝国的控制力都不算是强,帝国在欧洲以及炎洲都有大量的军队。

  即便是如此,很多地区也不算是平静,在洛长青给他分析那些发布在各个地区的政令的时候,他有一种在鸡蛋上跳舞的感觉。

  每一道政令的偏移,都会导致当地的叛乱度上升,继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统治稳定度。

  现在如果默认了河北总督的做法,那就相当于颁布下了一个严苛的法令,各地的叛乱度,一定是极速上升的。

  “洛王,如果朕否决了河北总督的想法,那是不是各地都会恢复安定,国祚可以多延续一段时间。”

  洛长青沉吟道:“如果说实话的话,那自然是有好处的,但根据臣的预估,即便是陛下下令,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自古以来就不缺乏这样的人。

  但到那个时候,这些事情的罪恶,就不会落在陛下身上了。

  所以这件事还是非常值得去做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好,那就去做。”

  天子下定决心,而后又道:“洛王,现在大唐的律法是不是有些不够严密,是不是应该重新修改一番,否则不能每一件事,都用诏令的形式去做。

  大唐总还是应该依靠大唐律来治国的。”

  洛长青也正有此意,只不过法律的调整总有滞后性,“臣会组建一个衙门,专门负责律法的收集整改工作。”

  ————

  在熙和三年时,帝国颁布了一项极其重要的政令,那就是在法律、文书、诏令等官方文件中,正式用公民来代替百姓这个词语,并且在同年,授予帝国公民自由集会、出版、言论等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

  在世界大变革的这个关键时期,大唐帝国的皇帝,没有成为那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人物,他顺应历史潮流的推动着变革,这应当予以肯定。——《历史【九年级上】》

  第1005章 尽头

  话说人间纷扰,姬昭沿着历史长河一路向前,他感觉自己将要走到尽头了。

  历史的尽头是什么呢?

  那是用言语所无法形容的,是超出想象力的。

  姬昭不曾回头,他一路向前,越向前,一道呼唤就不断的在他的耳边所萦绕。

  随着他不断的向前,那道呼唤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重合的声音,无数人在呼唤他,从心底呼唤他。

  他感觉到无穷无尽的暖意。

  当他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他回过头来,在他的身后是滔天的巨浪,是如同汪洋一般的长河,伴着不知道从何而来的风掀起来,然后将他淹没,但没有丝毫的沉寂之感。

  他的眼神中有震惊,那条刚刚进入时,完全清澈透明的河流,现在已经化作赤红的颜色,但却没有丝毫的邪气,那是如同大日初升的红色,从红色中隐隐有金色的光芒透出来。

  他这一路所吸收而来的超凡之力,在他的浑身布满,让他在长河中挺立。

  但这不是他震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那无穷无尽的浪花中,每一道浪花中都有一道人影,在浪花中有无穷无尽的人影。

  他们所有人都望着姬昭,齐声微笑道:“你成功了。”

  他们是谁?

  姬昭知道他们是谁。

  他伸开双手,沉默着,原来这就是我诞生的真相吗?

  ……

  天子和洛王的举动让很多人不解,他们上书要天子镇压那些作乱的人,但天子却总是留中不发,而且还在各种政策中都偏向那些人,除了一些底线之外,天子几乎就是在放任。

  在政治中,这算是典型的投降派,引起了很多强硬派的不满,他们决心不再按照天子的诏令去实行,他们决心要从天子手中夺取属于权力。

  他们要捍卫大唐帝国的存在,在大唐内部掀起了强烈的对抗,这种对抗让人感到极度的不安,在天子的权威还没有彻底失去的时候,很多事情最终都是要提交到天子这里的。

  于是天子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如今的大唐帝国内部,有两种风气。

  其中一种就是改革派,他们在实践中,认为现在阻碍发展的就是天子在背后作为后台,他们本身对天子没有意见,但在现实的操作中。

  比如面对天子的兄弟以及子侄等,还有皇后的家族等,官府不可能没有偏向,而能够不偏不倚,天子虽然大权在握,但这个世界的真实就是,大部分的事情都到不了天子那里。

  地方官员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主要就是看背景,至于大唐律,那就是笑话了,只有平等的两个人才会看大唐律,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看背景。

  许多事情不是说天子想要做什么,而是因为帝制存在,他就注定如此,人人平等在帝制之下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这世上有一个人,生来就要继承皇位,而剩下的人,则生来就是王,大量因为血缘而得以占据高位的人,在这种制度下,其他人在如何去努力,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是洛氏做皇帝呢?

  在民间已经有了一种思潮,那就是让洛氏作为皇帝,让李氏禅让,这种思潮的出现,是如此的迅猛,但是没人敢在中枢提出来,不仅仅是天子的缘故,还因为洛王的存在。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认为将这种事情抬到洛王面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洛氏不做王,这是古代的家族训示,自古以来都不曾听闻过洛氏违反这个训示,可以说除非素王亲自下令,否则让洛氏做王,那就是做梦。

  种种思潮在传播的过程中,最终都指向了帝制。

  “在千年之前的邦周时代,不仅仅天子是世袭的,剩下的所有官位等全部都是世袭的,那個时代叫做世卿世禄,后来废除了世卿世禄,天下只有帝位是世袭的,既然如此,天子是不是也算是爵位的一种呢?

  在古代就已经有圣贤说过,天子实际上也就是爵位的一种,在罗马,皇帝本身就是排名第一的公民,是一种官职,看来实际上天子也不是受命于天的。

  既然如此,那当初既然能够废除世卿世禄,那现在,我们废除从天子延伸出来的一系列王位、公位等贵族的爵位,是不是也是非常合理的呢?”

  在诸夏的传统中,本身就有这样的事例,当初废除世卿世禄,就是废除血缘关系对于官位的把控,在罗马等国家出现之后,这种理论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