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7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7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魏氏的家臣急声道:“家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秦国是数百万人口的大国,带甲三十万。

  就算将秦人全部歼灭在函谷关之下,难道魏氏就能独善其身吗?

  家主,当日公子高说的没错,对于我们来说,这实在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啊。”

  魏氏家臣口中的我们当然不是晋国,若是晋国的话,就算秦人死光也不可能突破函谷关。

  这里的我们是前来镇守函谷关的魏氏。

  晋国之中的大卿族之一!

  家臣的话让魏卿陷入了沉思之中,见到魏卿这副神情,想着家中的美人和源源不断的宝物,心中暗自欣喜。

  魏氏的封土靠近秦楚两国,是两国渗透最深的晋国卿士,不仅仅是交好卿族,秦楚两国还收买了无数魏氏的家臣。

  这些人倒是不至于直接将魏氏卖掉,但是让魏氏靠近秦楚还是能够做到的。

  回到府邸之中,出身秦国的魏卿侍妾同样劝说他,“贵君,秦国的强大,是妾身亲眼所见的,若是再这样僵持下去,魏氏的损失一定会更大,不如直接将秦军放过去,这对魏氏来说没有伤害。”

  连续几日,魏氏私兵不断增长的伤亡和众人或明或暗的劝说,让魏卿忍不住回想起数月之前公子高所说的话。

  数月前,秦人刚刚来到函谷关之下。

  公子高命人将一箱箱的宝物抬进了大殿之中,魏卿有些贪婪的望着这些珍惜的宝物。

  公子高非常恭敬地向魏卿行大礼,这是臣子对外国君主才会行的礼节,当时就震惊到了魏卿。

  他连忙说道:“公子,您这是何意啊?

  我只是晋国卿士,不是国君,您这样的礼节是不妥的。”

  没想到公子高竟然笑着说:“魏卿,这是我国国君向您表示祝贺,因为您马上就要成为诸侯国主了。”

  没等魏卿反应,公子高就接着道:“魏卿您是晋国的上卿,与其他的卿族轮流执掌晋国的国政。

  魏氏的封土和人口占据了晋国的三成,不论是地位还是实力,您都远远超过了大多数的君主,但您却只是一个诸侯卿士,这难道是合适的吗?

  这些领土都是您的先祖打下,晋国公室没有付出一兵一卒,却从这些领土之中收取赋税,这不是为君的道理。

  您看这些宝物,秦国一向贫穷,但是却能够轻易的取出如此多的财货奉献给您。

  而您呢?

  您的封土是多么的富饶,却将大部分的财富奉献给了公室,您真的甘心吗?”

  明晃晃的阳谋离间,根本就不需要用狡言去装饰。

  魏卿闻言勃然大怒道:“原来秦国国君将您派来,竟然是怀着这样的心思吗?

  想要离间魏氏和公室之间的关系,然后让我放秦军通过函谷关吗?

  那秦伯可就想错了,我与国君不仅仅是君臣,还是挚友亲朋,曾经在翼城之中,歃血为盟,永不背叛。”

  公子高并不在意魏卿现在的这种勃然大怒的态度,交谈不过短短的几句,魏卿就表现得这么愤怒,这恰恰说明刚才的话刺中了他心中的薄弱点。

  “魏卿,秦国的国君是闻名西陲的君子,整片关中大地上都在传颂国君的仁名,怎么可能挑拨您和晋公的关系呢?

  秦国这是为了您和魏氏着想啊。

  晋文公之时的大卿族,到了如今,存世的还有一半吗?

  昔年的智氏又是何等的辉煌呢?

  晋国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又在何方呢?

  五十年前赵氏只差一点就被灭族,难道您忘记了吗?

  现在您成了最大的卿族,晋国公室难道能够容忍您的存在吗?

  晋公明明知道秦国举国叩关,却还是将您的氏族派来了函谷关,这难道是出于信任吗?

  即使有着大关天险,秦人悍勇的声名谁又不知晓呢?

  魏氏的士卒是一定会被消耗的。

  国君让我对您说,即便再多秦人的性命伤亡在这里,秦国一定要通过函谷关。

  秦国和魏氏两败俱伤之后,秦国大不了退回关中,崤函之西在秦国的手中。

  虽然不如函谷关如此险要,但关东诸国想要进入同样要付出血的代价。

  但是魏氏呢?恐怕等待您的唯一结局就是覆灭吧。

  真是可惜,秦国的国祚已经五百年,往后还会有五百年,而魏氏或许三十年之后就不存在了。

  魏卿您想要做晋国的忠臣,还要问问家族之中的其他人答不答应。

  我言尽于此,还希望您能够好好想想。

  秦军明日便会开始叩关攻城,您会看到秦国的决心!”

  说完,公子高依旧用国君的礼仪向魏卿大礼参拜就直接离开。

  只留下了一句诛心之言,“卿族哪有常开不败,唯有化家为国,才是至高的荣耀和权力。”

  时隔数月,公子高再次回到了函谷关之中。

  这座雄城笼罩在战争之下,充满了肃杀之气,无数的伤兵被运到城中医治,到处都是痛苦的呻吟之声,和秦军的大营没有丝毫的区别。

  公子高依旧恭敬地向魏卿行礼,没有丝毫地倨傲,还带来了比上次还要多的财货。

  这让魏卿有些憋屈的心舒服了一些,他感受到了秦国的诚意。

  “魏卿,国君让我为您带来问候,希望秦魏之间,能够百年盟好。”

  魏卿叹道:“公子,上次您所说的,诚然是至理啊。

  但是魏氏的封土虽然大,却都是分散开的,魏氏的势力大,却得不到周天子的承认。

  如何能成为诸侯国主呢?”

  公子高大声笑道:“魏卿,晋公这些年对天子时常不敬,秦国在西陲也是听说过的。

  若是您愿意放秦军入关,秦军愿意和您联合起来,进攻处于韩氏封地的晋军。

  楚军就在南阳,到时候三方夹击,难道晋军会不失败吗?

  到时候吞并了韩氏的封土,再向东平定向天子进献谗言的郑侯,最后到洛邑之中请周天子册封。

  您立下了大功,难道周天子会不奖赏您吗?”

  魏卿有些震撼,这是要拿刀子逼迫周天子册封吗?

  真不愧是来自西陲的蛮夷,果然不知道什么叫礼仪。

  魏卿叹息道:“秦国远在西陲尚且知道要劝谏天子,真是忠诚。

  晋公多次向天子提出想要以王礼下葬,这是何等的不敬呢?

  身为臣子,我理应向晋公劝谏,之前却一直没有做到,现在是时候向国君提议了。”

  双方一拍即合,秦军叩关数月不曾撼动丝毫的雄关,就这样向秦人敞开了大门!

  上兵伐谋,破雄关难,破人心易!

  ……

  宋国之中。

  齐人再次灰溜溜的从城墙之上被赶下来,吴军的将领有些奇怪的望着齐人,眼底则是明显的嗤笑,吴军的贵族基本上都在憋着笑,但是吴国的士卒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纷纷嘲笑道:“齐人,你又被打了,灰溜溜的败退。”

  齐军的士卒就羞愧的涨红了脸,摆摆手说道:“别胡说,攻城失败不算是失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吴国士卒又指着另外一侧已经冲上城墙和宋人厮杀的吴国士卒道:“上一次你们也败退,这一次也是。”

  于是齐军士卒就灰溜溜说着什么“齐国是诸侯霸主”之类的话溜回了营地之中。

  齐国的军队显然不像是他们的嘴那么强,这些念念不忘恢复桓公霸业的齐人,面对宋人竟然被打了满脸血。

  齐国的军队在这一次攻宋的行动之中,算是将曾经霸主的脸面丢了个一干二净。

  齐桓公之后,齐国逐渐衰落了数百年,但是由于一直以来与洛国和晋国同行,所以从来没有过大的失败,甚至在一百多年前的颖水和议之中,还大大的出了一把风头。

  但是这一次攻宋,齐国和吴国一同攻城之时,由于吴人悍勇,还算是有模有样,但是一旦齐人自己攻城,战绩简直惨不忍睹。

  齐人的单兵素质是不算太差的,但是可能是分别来自不同的元士麾下,一旦人数变多,战斗力就会显得非常奇怪。

  这种情况甚至引起了洛国的注意。

  因为后续的大战,全都是大兵团主力,即便不包括后勤兵,光是战兵数量都是数万。

  如果齐国还是现在的这种状态,那么在后续的战场之上就只能成为突破口,这是洛国所不能允许的。

  为此事洛直还专门向临淄写了信,希望他们能够选出一位能够统帅大军作战的上将军,来对齐国的军队进行统一的规划。

  经过几个月的调整才算是渐渐地有了成效,在这个过程之中,齐国已经有上万人死在了宋国的土地上。

  当然宋国人死的更是多,不仅仅是士卒,还有无数的普通国人,乱世之中,想要活着实在是太难了。

  郑国之中,洛直率领着洛国十万的大军,再加上之前收拢的王室军队,还有那些郑国的军队,整整二十多万的军队在郑国之中,对于后勤的压力是极大的。

  仅仅几个月就将郑国的粮食吃掉了两三成,以郑国的储备,最多支撑这样的大战一两年。

  洛周联军二十万的军队在宋**队身后一路追杀,宋国留下了无数的尸体。

  洛直见到姑太祖母当初对各国形势的判断基本上没有错误之后,就已经彻底明白,这场战场绝对不能一败涂地。

  之前姬灵均为洛直分析了列国的局势,甚至预言了大战的可能性,“这场战争胜了,邦周的形势并不会变好,因为晋国和齐国都已经变质。

  这场战争若是败了,邦周的天命就会直接落地,洛国会随着邦周覆亡。

  这场战争若是基本上平手,或者说小范围的失败,那么邦周还能够维持一百多年,或者两百年。

  但不论是哪一种结局,天子的王冠都是要彻底被打落在地的,老祖宗所创立的宗法制度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周礼的存在会彻底成为历史。

  这些罪责会背负在你的身上,你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这就是当初姑太祖母对他说的话。

  洛直并不在乎自己未来的名声,但是对于姑太祖母对未来的预料,他却感到恐惧无比。

  他知道邦周的存续对素王有着好处,面对现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他只能暗暗祈祷,“老祖宗,直虽然愚笨,但愿意用这一身血,为您再博出两百年来,所有的洛氏子弟和整个洛国的子民都愿意。”

  对于那些珍贵的天命神器,洛直秉持着能不用就不用的原则,因为姑太祖母说的很是清楚,即使这一场战争胜利,邦周的局势依旧不会变好。

  姑太祖母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如此,那么就没有必要将天命神器浪费在这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