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64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64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但他有意无意的这么做,自然有他自己的目的。

  首先他认为欧洲建立更多的共和国之后,这些国家大多都会不遵守大唐的命令,那在欧洲就会出现一个情况,那就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作为仲裁者出现。

  在前期的时候罗马可能会有一些话语权,但很快各国就会使罗马离开,而且罗马不得不离开,因为罗马本质上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这和大唐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初的大唐拥有毁灭任何一个国家的力量。

  既然如此,那分裂就是注定的,罗马是新学党人在商人的资助下建立的,但之后如果各国都是商人资助建立的,会发生事情,自然就是相互斗争,而这种斗争,会让他们的社会残酷暴露无疑。

  一个新的社会理论总是在总结过去,反思过去中诞生的。

  春秋战国的混乱反思出了诸子百家,最终建立和汉制,汉末的混乱产生了唐制。

  新学党人见到了帝制下的残酷和不足之后,再次进行了反思,于是出现了新学,那新学的问题出现之后,会出现什么新的学问呢?

  洛长青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新学快速的成熟,而后将其中的毒瘤暴露出来,他可能见不到新学的末日,但新学的末日,一定会到来,他坚信这一点。

  在洛长青看来,新学所建立的共和国不是帝制未来的唯一选项,只能说是其中一个选项,开明君主**是帝制的另一个解法,和新学的新兴国家,不存在前后关系,而是两个岔道。

  如果说商业的流通速度,在商业的输出方面,以及民间商贸活力方面,可能罗马更优秀一点,但那是建立在极差的工厂条件,雇工极大的身体损耗,明白的说,就是建立在雇工的血泪之上。

  大唐虽然在这方面有些比不上,但大唐雇工的生活条件起码比罗马强,至少大部分工作没有生命危险,所得到的佣金也足以勉强维持正常的生活。

  大唐的雇工还属于正常的人,而罗马那些是真的牛马。

  这就是洛长青说新学党人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原因,口中是人人平等,但做起来却不是这样。

  而且。

  这甚至不是因为所谓个人品德造成的,而是那种政治经济模式所注定的,为了战胜其他人,只能进行那种无底线的竞争。

  以洛长青的智慧看来,唯一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全世界统一,所有商人置于一个强力的中央政府之下,然后就如同先前洛氏做的那样,出台保障雇佣做工的法律,对商人的种种行为进行限制。

  正是看到了这些,洛长青才这么执着于大唐的大一统,未来的世界无论如何,无论他所为之奋斗的大唐还在不在,总该是一个大一统的世界。

  ……

  “新学体制改革总是从帝制最薄弱的角落开始掀起风暴,并且在矛盾最深的地方爆发。”

  新学这种理论是出现在大唐内部的,但是却最先在罗马开花,原因相当简单,因为大唐的帝制太稳固了,而且矛盾也没有激烈到要推翻帝制的程度。

  相对于那些藩属国的君主以及贵族们骄奢淫逸,花天酒地,残暴不仁来说,大唐的皇室有一丝人文气息,仁这种思想贯穿在诸夏的血脉中,成为一个仁君,是大多数臣子对君主的期盼,也是君主自己的目标。

  再加上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大唐的百姓还不至于活不下去被逼着造反,这么庞大的帝国,一旦内生的动力不足,自然就不会出现什么改朝换代的事情,也不会爆发那么广泛性的全国大起义,进而摧毁帝制的存在。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这个永恒不变的谶言,还在发挥着作用。有时候在早期的时候太过于无敌,没有对手,反而会生出傲慢之心。

  居安思危说说容易。

  但。

  我比你强,我为什么要改,不应该是你改吗?

  这才是人的正确选择。

  有时候激烈的矛盾,快速走到一个社会所能够承受的极限,也不是一件单纯的坏事。

  藩属国的很多君主坏的很,于是他们选择了推翻王制,建立共和国。

  大唐没有那么深的矛盾,于是帝制还算是稳固,结果反而在共和制开始汹涌的时候,落在了后面,若是没有洛长青的开明君主**改革,大唐可能会暂时落后一段时间。

  洛长青在大唐内部改革,同时开始扩军,他当时在王府中不是随便说说,他是真的准备给罗马那些国家一些颜色看看。

  如果能直接化为行省的话,那当然是最后,即便是不能化为行省,如果能削弱那些国家的力量,以后如果出现了新的力量,也能更快的推翻旧制。

  洛长青所想的,一是大唐的未来,二是整座天下的未来。

  在欧洲中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学革新,实际上有不少国家是没有这种内部条件的,国家内部的矛盾还没到爆发革新的时候。

  但这便是小国和大国的区别。

  有时候一个国家是没有决定自己道路选择的权力的,内部矛盾或许不够,但外部矛盾足够了。

  罗马首先影响到的就是他周围的那些国家,甚至直接出兵推翻对方王国的统治,外部的巨大压力,再加上内部的压力,里应外合之下,大部分的国家都顶不住。

  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速度快的就像是在裂变,大势的变化就像是气候一样快速,从罗马一个国家到其他国家跟上,速度快的令人难以想象。

  只有波斯和秦国还能暂时抵御住这股风气,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在新学革新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很快王室就要面临庞大的内部压力。

  毕竟支持新学革新的不仅仅有新兴阶层,还有许多贵族,并不是所有的贵族,都想要维系王权存在的,毕竟在新学革新的力量和理论中,现在也有不同的派系。

  按照道理来说,革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通常要反反复复的拉锯,双方之间不断地试探底线,直到其中一方,通常是新学党人彻底看清旧贵族的反动嘴脸,然后最后再付诸于武力,通常来说动武也会经历几次战争,再加上复辟,来来回回的折磨。

  但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这种反抗模式,通常是因为内部的原因而出现的,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变革。

  但现在情况不同,因为大唐的存在,世界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商船在四大洋航行,在欧洲和亚洲航行,也会和大西洲和大洋洲的土著,以及罪犯、移民、开拓者去做一些交易。

  当然,大西洲和大洋洲上太过于落后,市场需求也不大,大唐帝国分别设置了总督,建立了大西洲行省和大洋洲行省,就基本上没管过那里的事。

  至于炎洲就更不用多说,那里遍地都是雨林和草原,在广袤的丛林中,只有野兽,连个土著都见不到,想要从炎洲攫取利益,投入的本钱就不知道有多少,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移民,这大量移民需要多少资源,那是数也数不清。

  现在亚欧内部都没有利用完毕,谁有心思去那里开拓。

  这就是目前世界五洲的情况,亚洲人口最多,面积也最大。

  欧洲面积小一点,但人口比较多。

  然后是大西洲,面积仅次于亚洲,只比亚洲面积小一点点,人口不多。

  再然后是炎洲,面积比亚洲和大西洲小,主要人口都在炎洲大漠北部,大漠南部几乎没有人生活。

  当然,因为大西洲比较特殊,有人认为应该分为北大西洲,和南大西洲,这里便按下不表。

  最后则是大洋洲,面积比较小,还不如从亚欧大陆上分出去的欧洲大。

  洛长青认为如今世界的边界已经探明,只要统一世界上所有的土地,那世上就不会再有战争。

  世界的交流到达这个水平之后,所有事情都要考虑外部因素。

  说得好听点是夺取资源,说的难听点,就是要把那些旧贵族的势力彻底打破,用军队,以及用工厂中生产出来的商品,从经济上彻底将旧贵族的庄园经济击垮,乃至于用强力的政府手段,强行让农民或主动、被动的从土地中走出来,变成彻彻底底的没有资产的城市自由民。

  当然,现实不像这些描述这样的温情脉脉,将农民从赖以生存的土地上赶出来,将那些本来种植粮食的土地,种植上那些经济作物,以及工厂中所需要的原材料,他们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就只能仰仗于工厂的工钱。

  这样新学党人就掌握了更多的人口,进而掌握了更多的生产资料,进而掌握了整个国家的权力。

  这就是政权存在的道理。

  罗马的商人为什么强大,因为商人掌握着最多的资源。

  而在大唐,为什么商人就是待宰的猪羊,永远都上不了台面,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虚的东西,而是因为从始至终,朝廷都掌握着最多的资源,这些资源不是简简单单的钱,那些东西,在洛氏钱行中随便印。

  朝廷所掌握的是土地、人口、粮食、布帛、钢铁,这些能够转化为即时战斗力的东西,掌握着这些东西,商人的所有财富就都是水中浮萍,没有半点根基,属于随时都会被取缔的存在。

  这样暴烈的革新,在几乎每一个国家中进行着,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相对于这些欧洲王国来说,新学当然是先进的,但先进不一定能战胜落后,这恰恰是唯物的,符合现实的。

  从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来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一定崛起的道理,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一定失败的道理。

  英雄人物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极大的,天降猛男是真的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这不是英雄史观,而是因为——

  一个国家的命运,放在历史长河的尺度上,只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他的兴盛亦或者衰落,对于整个历史的命运,没有什么影响。

  现在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让它多延续了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并不会改变它最后终将灭亡的结果。

  而几百年对于数十亿年的地球历史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就像是恐龙时代,改变一个恐龙族群的生存或者毁灭,对于最后整个恐龙族群的灭亡,有什么影响呢?

  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历史的尘埃落在个人身上,就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痛。

  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就是一个人乃至于无数人的一生。

  对于身处人间的每个人来说,那短短的一生数十年就是所有。

  那么一个国家的改变对于他们来说,是变好还是变差,就是一切。

  在各个国家中,有的因为新学党人优秀而成功,有的则因为保守派更优秀而失败,但战争在每一个角落发生着。

  一开始出现的只是罗马干涉军,后来很快就出现了诸国联合干涉军,新学党人组建军事同盟,保守派这边也开始联和,波斯王国和秦王国联合着亚欧大陆上那些还存在的王国,要新学诸国要大战一场。

  这样的剧情走向,即便是洛长青也没有想到,但他乐见其成,现在欧洲的实力被消耗的越惨,那之后他收拾起那些欧洲诸国就更简单。

  不过洛长青不认为王国联合军能打的过诸国联合干涉军,所以他下令让前线的唐军见机行事,必要时刻要下场帮助王国联军。

  改革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的事情,至少五年之内,大唐是不会有太大的精力去关注遥远国家的战事。

  欧洲诸国也正是因为知道大唐在改革,所以才抓住这个机会,也进行自己的改革,结果没想到改革到一半,刚完成政治改革,还没有进行完全的经济改革以及思想改革,就陷入了战争。

  欧洲的战事果然没有出乎洛长青的预料,毕竟当初就连大唐都在罗马面前吃了一些小亏,现在那些王**,怎么可能是联军的对手,罗马经过几年的时间,是已经完成了全套改革的国家,虽然国家规模和波斯以及秦国差不多,但动员能力完爆这两个国家。

  工业民族国家的恐怖还不仅仅如此,那是越打动员能力就越强,可以放开了征兵。

  而封建王制国家就正好相反,必须要保证自己嫡系部队的存在,要先让那些杂牌部队上去消耗,还要清晰的区别到底是谁的兵。

  如果维持王权的军队消失了,那王权也就基本上没了。

  在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做“功高盖主”,那就是国家之中不允许有比国王功劳更大的人,即便是比国王更加聪明也必须要忍耐。

  还有一个经常发生的事情,那就是上一任国王要为下一任国家“清除威胁”,将那些在军事有才能,在政治上有威望的臣子,都清除掉,以便威胁王族的统治。

  这种缺点只有拥有洛氏的大唐才能够弥补,所以大唐才能成为最强帝制。

  而在新学党人所建立的国家中,就没有这样的顾虑,这又是一个完全碾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王**当然就会节节败退,这是相当正常的。

  即便是大唐军队加入其中,也架不住猪队友的带领,很多王**队可以说是毫无战意。

  宣传的武器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

  那些言论也实在是太具有煽动性,就像是人为的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未来的大门。

  甚至有一位国王在被近卫军背叛,下狱的时候,哀叹道:“毁灭王国的是那些书籍。”

  第1000章 联盟

  永和元年,大唐天子令,开启永和革新,砸碎土地贵族对大唐的桎梏,释放大唐磅礴的实力。

  大唐天子令所到之处,固然有群起的反对者,但支持者亦是极多,尤其是政治上的改革,在诸多边疆行省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些土地贵族本就薄弱的行省中,新贵族发起了对旧贵族最后的清算。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