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48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48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一旦宣布这个,那主人自然就没有了对人的掌控,至少从法律上,如果再发生打骂或者更严重的暴力事件,大唐律可以庇护。

  贱籍拥有了自由的身份,社会地位是定然大幅度增加的。

  这才叫做废除贱籍。

  天子有些犹豫,这些年他自然有听过有些人在说这件事,认为应该废除贱籍,没想到现在从洛长青的口中说了出来。

  他之所以犹豫,是因为皇室,或者说他这个天子本身,就是贱籍制度最大的得利者。

  教坊司等一系列的机构,都是贱籍,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服务于他这个天子。

  如果仅仅是教坊司这些乐户,天子还不会这么犹豫,但贱籍可不仅仅是乐户,还有其他的,诸如世仆。

  一个村子里面如同有两姓的话,一个姓是另外一个姓的世仆,在贵族中就更多这种,主人家对奴仆最大的恩典,就是让他出籍,改变贱籍的身份。

  贱籍很有些像是种姓制度中的不可接触者。

  天子现在已经知道,洛长青针对的就是世仆这一类。

  “洛王,如果要废除贱籍的话,可能会引来许多的反对,普天之下拥有贱籍的人太多了。”

  天子有些犹豫的说着,“尤其是洛氏中没有这些,很容易被认为是慨他人之康。”

  洛氏是不驱使贱籍的,这种世仆在洛氏里面没有,早从一两千年前,洛氏就有极大的不同,内部虽然宗法严格,但又有自由,允许公族向其他诸侯国自由迁徙。

  洛氏内部有完备的管理体制,进虽然很难进,只有极少数人的后代可以进入洛氏内部,但出是非常方便的。

  洛氏从来都不缺想要给洛氏做事的人,也不缺忠诚的人,更不害怕背叛,不需要依靠卖身契那种东西来束缚人。

  由洛氏来提出废除贱籍,当然会让其他人不满,认为洛氏是见不得别人好。

  洛长青一听就知道天子这是同意了,对于天子的选择,他并不感到意外,当今天子还是比较开明的,废除贱籍这种事,只要对国家切实有利,他就大概率不会反对。

  而且以天子的聪明也能看得出,废除贱籍虽然短时间内让皇室利益受损,但作为帝国皇帝,最终受益的还是他,这毕竟是他的帝国。

  想到这里,洛长青便沉声道:“陛下,臣对这些无所谓,千百年来,那些如同苍蝇一样嗡嗡叫的人,太多了,但最后洛氏依旧站在这里,而他们已经尘归尘,土归土。

  就算是他们有什么不满,又能做什么呢?

  只要陛下不罢免臣,臣就敢做任何事情。”

  天子一听,略一沉吟,当即拍板道:“既然爱卿都这么说了,朕还能说什么呢?

  上天有好生之德,废除贱籍是件好事,这些人也的确是可怜,开释他们吧。”

  在离开皇宫后,洛长青微微叹口气,释放贱籍会短时间内让大唐繁荣一下,毕竟会有大量的雇工进入市场。

  但往后,洛长青微微皱眉。

  他又想到了他的侄孙所说的那句,“在皇权触及不到的地方,发生这惊人的变革。”

  “大唐身上的包袱太重了。”

  洛长青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势力太过于庞大,太过于往西的事情他不可能掌握的那么清楚,但是中南的情况他是知道的。

  当初大唐中祖光武皇帝复兴大唐,最后中南的宋国自然是没有逃脱制裁,那是大唐有史以来对一个地区贵族最大的清理,比当初蓬莱还要残酷无数倍。

  但安南行省的建立,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当地的本质,而且由于地理的破碎,海岛的众多,那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得上是皇权不太强的一片土地。

  安南行省和中原是有不同的,在安南行省中,有比中原还要大的工厂,封建地主被工业武装的商人吊起来打,如果不是有朝廷时不时拉偏架,在安南行省,很可能会发生商人取得一切的可能。

  洛长青研究过,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安南行省中的传统土地经济制度,已经被破坏的很严重了,工业上的人口吸纳了大量农业上的人口,而这个世界的真理很简单,谁拥有更多人的掌控权,谁拥有更多的钱,就拥有武力,拥有武力就有权力,于是在安南行省,土地贵族后退,商业新贵前进。

  但是大唐不一样,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土地贵族在哪里,那一定是在中原,强大的李唐皇室,强大的土地贵族和以土地为生的官绅体系。

  大唐皇室强大到,就算是用传统的火器,都能把任何国家按在地上打,巨大的人口规模,让帝国只略微发动一下,就已经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

  帝国甚至只要发动直隶、河东、山东、河北、关中这几个行省,就足以拒敌。

  任何新兴阶层都不可能在大唐面前讨得了好处,失败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工业的发展,还没有彻底让战争摆脱人的主观能动性。

  安南行省拥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除了比较炎热之外,其他的都非常适合,这些暖和的地方,都适合发展工业。

  安南的发展速度之快,就是明证,而且宽松的政治氛围,比中原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洛长青都意识到了不妥。

  而且不仅仅是安南,在极西之地,因为以前的罗马帝国,那个地方本来就有贵族共和的土壤。

  在古典时代,贵族共和当然是不如中原**君主制度先进的。

  很简单,那种制度不稳定,不符合生产力的需求。

  但伴随着蒸汽时代的来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本就重视商业、工匠等的极西之地,一切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以一种完全没有什么阻碍的形势发展了起来。

  波斯王国、东罗马帝国、秦王国,极西之地的三驾马车,一个比一个发展的快。

  这些情况中原知道,但又不是完全知道,还是距离太远了。

  不仅仅是洛长青,现在有了火车,周游四海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唐内部的沉重枷锁,已经被不少有识之士渐渐看出来了。

  中原作为首先应用蒸汽机的发源地,但是在某些方面,却被其他行省以及藩属国超越,这是绝对有原因的。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曾经让你强大的,现在必然成为阻碍你进一步发展的东西。

  洛长青自然是有心改变这种局面的,开脱贱籍就是他的一个试探,看看国中的反对声浪有多大。

  反对的声浪远比洛长青想象中的大。

  世仆制度在这个时代对贵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在小农经济时代,在以前,农民无论如何都要依附,而且农民所产出的单体价值是极低的,贵族所能够剥削到的也就很低,世仆和佃农的区别不是特别大。

  但是在工业中,一个人的价值被放大了,他所产生的价值顶得上十个、百个农民,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贵族从身上榨取足够的价值。

  试着想想,成千上万只需要维持生存需求的雇工,不停生产,那该是多么庞大的利益。

  如同雪花一样的弹劾飞到了天子的桌案上,即便是洛氏也不能侵犯他们的利益,任何胆敢侵犯他们利益的,他们都会展现自己的力量。

  不仅仅是弹劾,还有许多人拜访洛长青,非常诚挚的说道:“洛王殿下,贱籍,都是曾经犯过罪的后人。

  他们的先祖曾经背叛大唐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今天吗?

  他们的先祖曾经反抗大唐的时候,难道不曾见到现在吗?

  他们的血是肮脏,他们的灵魂满是污垢,就应该生生世世都受到折磨,成为贱籍的奴仆,就是他们的报应,这正是天地间的道理啊,哪里有做错了事却不受到惩罚的呢?

  废除贱籍,让这些罪人的后裔活在阳光之下,这难道不是不公的事情吗?”

  说着说着,他们就连自己都完全相信了。

  对于这些人所说的话,洛长青不置可否,对于罪人的后裔该要如何处理,他并不想多谈,毕竟这里面有不少当初就是他的先祖亲自审判的。

  当初的蓬莱大审判和安南审判,都有洛氏参与核准。

  但这些过往并不能成为洛长青的负担,他淡淡说道:“此一时,彼一时。

  本王只做对大唐有利的事情。

  当初审判他们的先祖对大唐有利,于是就审判。

  现在开释对大唐有利,就开释。

  仅此而已。”

  洛长青的回应让大唐的政坛瞬间剑拔弩张起来!

  第990章 崩溃

  这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傻子。

  但利益让人甘愿成为傻子。

  什么是好的,很多人明白,但装作不明白。

  什么是坏的,做那些事的人最清楚,但一定要颠倒黑白,冠冕堂皇的把坏的说成是好的。

  反对洛长青的人,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团体。

  如果他们真的串联起来,真的结合到一起,那可真是无法战胜了。

  但事实是不可能,同一个阶层中,互相之间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总有人不介意用某些人的死,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富贵。

  自古以来大多数的君王总是会让朝廷上分成两派或者更多的派别。

  有些人将这个称之为帝王心术,并将其奉为圭臬,认为是治国的不二法门。

  每当看着臣子在帝王心术下,不得不按照既定的路线去走时,心中总会升起一些洋洋得意的心思,看着自己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智商上的优越。

  但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觉,自从科举兴盛以来,从底层爬起来的大臣,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君王会的帝王心术,他们又怎么可能不会,之所以不得不硬着头皮走下去,只不过是形势比人强,身为臣子想要战胜君王,本就太难。

  洛长青敢于悍然发动这一场从上而下的改革,就是打定主意,认为在大唐内部不可能出现团结起来反对自己的声音。

  在过去,每次都是如此,他总能从中找出破绽,然后将反对最凶的人打下去,进而通过打倒一部分人,向大唐释放一部分的活力。

  但这一次他有些失策了。

  失策的点并不是因为他的做法有什么大问题,而是因为他有些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他升任帝国首席宰相之后,他所见到最多的就是数据,从下面呈递上来的数据,在过去洛氏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是在过去的时代中,社会的变化几乎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几乎是静态的,通过数据以及过去的经验,就能够判断帝国内部的思潮变化,以及百姓的生存状态。

  但现在不同了,帝国的土地是如此的广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思想每时每刻都在碰撞和交流,互相交流和影响。

  帝国内部的变化也是如此的快速,如果不能时时刻刻的去了解,很容易就会失去对基层的认知。

  比如在帝国内部,江南行省、岭南行省和安南行省等地的交流,是远比帝国想象中更多的。

  越交流越保守。

  帝国的长江以南,安南以北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大量的土地贵族和官绅。

  其中江南地区以官绅为主,全帝国最大的织造厂就在江南,想必北方更温暖的气候让江南的发展很快。

  在江南更向南的地区,其他的南方地区,土地贵族的存在形势就非常落后。

  而且是有意识的落后。

  在这里有相当多拥有王公爵位的土地贵族,他们见到了安南行省的景象,然后深深恐惧,进而反对变化。

  一个贵族,如果没有了仆人和农奴,也没有了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在和商人的交流中要遵循规矩,要正常的付给做工的人金钱,没有大批依附于王府和国公府生存的人,那这个贵族和普通商人还有什么区别?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