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4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4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楚王更是犹豫起来,两国攻占了巴蜀,平分了蜀都平原,这给了秦国东出的另外一条道路。

  那就是直接走大江,从原先巴国的地方顺流而下即可。

  但是这一条道路的出口是江汉平原,早在楚国和巴国相争的时候,就在大江的地方修筑了关隘,防止巴国顺流而下,相当于大江之上的函谷关。

  如果现在让秦国走这一条路,相当于为了让秦国能从家中出来,要先把楚国和秦国之间的墙壁砸个洞,然后秦人拿着刀枪在楚国家中观赏一圈,再从大门施施然的离开。

  这毕竟已经不是当年吴国攻破楚都的艰难时刻,年轻的楚王有些无法接受,项程有些奇怪楚王为什么会犹豫,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楚王的顾虑。

  于是笑道:“王上,您是否以为臣是让秦国从大江之上顺流而下呢?

  江汉平原是楚国根本,这里生活着不知道多少宗亲贵戚。

  臣怎么会让外国数十万的大军经过呢?

  若是一个不慎发生了兵变,动摇了楚国的社稷,臣就是有十条命,难道能还得起吗?”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军队代表着危险和破坏,控制军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而且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真正的控制住了。

  周厉王身为天子,尚且因为没有控制住军队,最终死于乱军之中,项程当然不可能去冒这个险。

  “王上,楚人念念不忘北上,难道您以为秦人就愿意生生世世,在西陲生活,和那些嗜血的西戎厮杀吗?

  从宣芈夫人嫁到秦国时起,秦国就念念不忘东出中原,这也是秦国和楚国这么多年联盟未曾破裂的原因。

  楚国甚至都不需要特意的通知秦国,现在中原大乱,他们一定会叩关的。

  以秦国的实力,晋国至少有一半的兵力都要放到崤函通道之中。

  否则函谷关再如何险峻,恐怕也会被直接攻破,您是知道的,现在攻城的利器实在是太多了。”

  听闻此言,年轻英武的楚王终于再无顾虑,站起身大声道:“太一在上,众臣听令!”

  “臣在!”

  “王命:楚国北上兵谏天子!

  楚国王室、公族、封君,各率私兵在郢都聚集。

  郡县命郡守将国人征召。

  寡人率二十万大军发往郑国兵谏天子。

  司马率二十万大军发往吴国。

  上将军率十万大军驻守南阳防备晋国。”

  楚国王宫之中,瞬间沸反盈天,五百万的人口,十抽一出兵,这可不是冲着兵谏去的!

  ……

  时隔百年,信仰着太一的楚人,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始终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土地。

  从素王将楚国先祖分封到南荒之地起,历代楚国的君主就矢志不渝的,要重新回到诸夏的中央,他们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在这里失落。

  这一次他们重整旗鼓,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原则前所未有的虚弱,他们抱着必胜的信心而来,试图创造一段属于楚国的传奇。——《先秦列国·火焰中的楚国》

  第100章 五国伐宋,吴齐之间的龃龉

  在征召全国之兵的命令下达之后,在楚王和项程商量一番后,同时有三支使团离开了郢都。

  第一支使团前往秦国之中,邀请秦国东出叩关,楚国愿意从南阳盆地出击,切断晋人的后路粮道,协助秦人。

  第二支使团则前往晋国之中,怒斥周天子,同时试探晋国君臣对楚人北上的态度,如果顺利的话,还能离间一下晋国本就比较紧张的公室和卿族之间的关系。

  第三支使团则是前往郑国之中朝见周天子,故意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谏,这是为了激怒周天子,让楚国的兵谏更显得合理,好言好语不听,为了邦周的天命社稷,身为邦周的忠臣,动刀子劝谏,这没问题,反正我又不抢天子之位。

  楚国动作频频,和楚国相邻的吴国、颖国是最先发现的,颖国是小国,很快将消息向着洛国送去,吴国国中的反应则极大。

  吴国,姑苏城,这是江东之地最繁华的城池,带着些许青苔的城墙,让这座不过一百多年历史的城池显得很是古朴厚重。

  姑苏城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密布,静淌的河水好似一条蜿蜒的玉带,带着翠绿的美,在河流的灌溉之下,这里拥有着整个吴国最肥沃的土地,甚至农人在春天之时只要撒下种子,就能够获得粮食。

  这是吴国最重要的地区,而且密集的水网非常适宜于吴国舟船的施展,能够让吴国始终利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庆忌当初选址之时,最主要的考虑。

  吴国宫殿之中,吴国君臣望着楚国异动的消息纷纷皱着眉头。

  吴国和楚国之间的对峙时间单位都要用百年来计算了,甚至这个国家的兴起就是为了制衡越来越强大的楚国。

  这个目标在庆忌和孙武的时期达到了巅峰,一战将楚国打的几十年都没再提一句北上。

  但是在庆忌孙武死后,吴国在和楚国的竞争之中就再次落了下风,吃了不少小亏。

  虽然无伤大雅,但吴人心中自然是憋着一口气,楚人想要复仇,吴人同样想要再次达成攻破楚国王都的成就。

  吴相看完情报之后沉吟道:“国君,根据与楚国往来的行商之人传来的消息,还有这些时日探查到的情报。

  楚国不是简简单单的调动几万人马,至少是二十万的人马调动,楚国王廷似乎是想要和我国全面开战。

  要不要将派往宋国的军队先撤回来,全力应对楚国的进攻。”

  吴国出兵宋国,是由于洛直经过思考之后,最终还是部分同意了洛轻的想法。

  加强王室和洛国的实力的确是迫在眉睫,现在宋国给出了一个好的借口,不利用起来,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是洛直同时邀请了吴国一起,洛直希望能够在瓜分宋国之后,克制住宋国的反抗力量,同时有实力应对楚国的出现。

  而想要速战速决,就要有决定性的力量,周、郑、洛、齐、吴五国伐宋,就是宋国难以抵抗的决定性力量。

  听到吴相所言,吴侯沉吟道:“全面开战?这么愚蠢吗?

  楚国难道没能从之前的失败之中汲取教训吗?

  他们永远就只能在江汉平原之上打转,想要北上还要问问晋国答不答应。

  楚国即便有五十万的大军又如何呢?难道他们敢全部投入到大江之东吗?

  姑苏城中有五万精壮,再从吴国之中抽调数万精壮,足以与楚国暂时对抗。

  宋国的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位置险要,一旦落到了齐国的手中,日后吴国还怎么与齐国争雄?”

  吴国和齐国之间本来就没有联盟,双方之间的利益交换是通过洛国所完成的,但是随着吴国和齐国的土地连在一起,冲突自然就不可避免的开始。

  若是真的让齐国将宋陈的土地收入囊中,齐国和吴国全面接壤,战争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吴相认为不对,“国君,吴国虽然和齐国有所冲突,但是洛国是吴国和齐国的盟友,以洛国的实力,他的支持将决定战争的胜负。

  一旦吴国和齐国爆发全面国战,洛国就会干涉,所以吴国和齐国充斥量也就是一些小的冲突而已。

  但是楚国和吴国之间是不死不休的。

  如果人的皮肤会受到些许的伤害,会流出一些血,那么不用在意,因为只需要等待它自己愈合就可以。

  但如果是可能伤到心腹的疾病,就不能让它继续加深下去,否则死去就是唯一的结局。

  楚国就是吴国的心腹大患,一招不慎就会让吴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还请国君您多多考虑。”

  面对吴相的忠正之言,吴侯有些犹豫,他在大殿之上踱步:“国相,让吴青大夫留在宋国,将人马调回五万,楚国确实不得不防,若是真二十万人马来攻,十万人怕是难以抵抗。”

  见到吴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吴相当即欣喜道:“臣立刻去通知。”……

  郑宋陈三国的千里国土之上,现在有周、郑、宋、陈、吴、洛、齐七个国家的军队,周郑吴洛齐五国的军队将宋陈团团包围。

  但是场面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因为洛国和齐国的军队还能暂时的协同作战,但是吴国和齐国的军队竟然因为抢掠宋国城池而直接火并起来。

  这才是第一座城池,内部就已经开始混乱,这倒不是齐吴两国之间的问题,而是列国普遍存在的。

  洛国不可能在每一支偏军之中坐镇,只能尽力的约束双方,周天子和郑国则是正面迎击宋国最精锐的主力。

  宋军营中,洛齐吴三国伐宋的消息已经传来,宋公的手有些抖,但是面上却露出了一丝的凶狠道:“洛齐吴三国都不好招惹,只有周天子昏庸,郑侯产无能,击破周郑联军,突围出去,然后率领着大军南下击破颖国,与楚国会和,这是唯一能够活下来的道路。”

  周天子和郑侯产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宋公认定为软柿子,他们的消息慢了一点,但还是收到了三国出兵的消息。

  姬摆有些得意的笑道:“寡人乃是万乘之主,上天眷顾之人,即使国土不若大国,但齐国和吴国这样的大国也在追随寡人,这就是天子的尊贵。”

  姬摆突然觉得在列国之中扬名,比待在洛邑之中还要爽快的多,“郑侯,现在宋国和陈国的军队定然已经是人心惶惶,出兵吧,在寡人的臣子击败宋国偏师之前,击溃宋国的主力,想必这样列国都会敬畏寡人了。”

  郑侯产是有些不愿意的,毕竟等到洛齐吴三国将留守在宋国之中的军队击溃之后,就是稳赢的,完全没有必要现在冒险。

  但是面对兴致勃勃的天子,他想了想也就放下心来,“宋陈只有十几万的军队,周郑有二十万的军队,这不可能会输。”

  这边周天子突发奇想想要一展宏图,洛直率领着大军已经攻破了宋国的三座城池,宋人的抵抗还是很强的。

  姬昭践奄之后,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蛮夷身上,为了消弭这些前朝之人的反抗心理,就允许他们在尊奉周礼的情况下保留风俗和文化,没想到拖到现在,竟然成了宋人的执念。

  这种情况之下,战况自然是异常的惨烈,无数的尸体横陈,洛国的公族子弟还能克制,普通国人就已经只能勉强控制着掠夺财物,避免直接屠城,将城中的宋人一队队压下去,或者直接充当炮灰。

  吴国和齐国的军队都直接杀红了眼,进入萧城之时,齐国从东门破入,吴国从南门破入,双方的士卒直接开始劫掠。

  三两个齐人从屋中抱着财物走出之时,发现有一队吴国士卒同样走入,于是大声道:“吴人,这是我们先发现的,你们到其他地方去吧。”

  这一队吴国士卒一路走来见到的都是被翻捡过的,一无所获,心中正憋屈着,一见这几个齐人手中的财宝,互相望了几眼,当即就冲了上去。

  “吴蛮子!”

  “啊!”

  随着几声惨叫,吴国士卒美滋滋的将财宝揣到了自己的怀中,但是这一幕却落到了门外的齐国士卒眼中。

  一听到竟然有吴国士卒截杀齐人,齐国士卒当即就要报仇,一传十,十传百,数千人竟然直接在城中火并起来。

  齐国和吴国的将军还奇怪道:“城中宋人的反抗竟然如此激烈吗?为何守城的时候不见呢?”

  等到消息传来,两人进入城中之后,到处都是吴人和齐人的尸体,鲜红的血流淌在地上,脸上全都是不忿的神情,细细数来,地上横陈的尸体,比之前攻城伤亡的人数还要高几倍。

  而且最让两人心痛的是,这种大索全城的美差自然是精锐要先上,所以那些能够负重甲的精锐也受到了不小的伤亡。

  齐国和吴国负责攻城的将军不约而同的拉开了距离,盯着对方的眼中出现了凛冽的杀机,双方之间出现了泾渭分明的隔阂,这种情况几乎在每一座联合被攻破的城池之中出现。

  ……

  五国伐宋,齐吴相约,以万人攻萧。

  萧破,亡者三百,齐吴曰:弱矣。

  入城大索,因财相攻,亡者千余,宋曰:强矣。——《滑稽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