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27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27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等到信使出发,燕王才摩挲着手中的金刀,望了望南国的方向,又往东西望了两眼,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决定算了,真不能打,只能勉强要些粮草度日。燕国算是现在诸国中,最特殊的一个,其他诸国都是农耕国家,尤其是楚国、宋国、齐国、卫国这些国家,是纯粹的农耕国家,甚至楚国和宋国,土地条件比中原还要好。

  就连跑的最远的秦国,也发掘出了大片可以耕作的土地,变成了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

  只有燕国分到的漠北,是完全不能种地,只能放牧,而且环境恶劣,在历史上,每次气候不好的时候,就要南下到中原抢掠。

  现在当然不能抢掠了,但草原上的气候可不会因为汉人占据了这里,就会改变,依旧是一场接着一场的雪,让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苦不堪言。

  至于解决方法,就是从中原要赈灾补助,中原赈灾,燕国当然就不闹事,中原如果不赈灾的话,那燕国就要南下自己拿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让燕国好好活着,那大家都一起活着,燕国要是活不了,中原也别想好过。

  燕国这种完全不能自给自足的天然环境,才是中原一直忌惮它的根本原因。

  燕国就是一个一直需要中原补贴的国家,大唐朝廷不仅每年给燕国送去大量的粮食和布帛,还按照人头送去纸币,以便让燕国进行交易,毕竟燕国实在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交换价值,在商品经济中,根本就参与不进来。

  但不让燕国参与又不可能,他虽然穷,但架不住他又有实力又横,架不住他对于大唐还是很有用的,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形势。

  太平给李圣一留下了一个太平盛世,但绝不是说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些都是比较大的问题,而且非常不好解决,只能暂时拖着,万一以后就有人能解决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呢。

  ……

  明光七年,洛圣夕在广州等到了宋国将前任安南节度使送回来,这个畏罪潜逃的大唐高官,最后还是难逃大唐的制裁,他成了宋国和大唐间博弈的弃子,洛圣夕在新建立的安南节度使衙门之前,将他凌迟,震慑所有的官员。

  在最后,洛圣夕没有进入宋国,他只是将大批江南士族都流放到了宋国中,他要给当初已经颇为平衡的宋国,再填一把火,同样趁着这个机会,在宋国的政坛中攻城略地。

  当然,对于他当初的刺杀,洛圣夕大致查出了一部分人,其中甚至有宋王的外戚和宗族参与其中。

  这件事到这里就非常清楚了,这的确不是一场针对洛圣夕的刺杀,他们只是单纯要引起朝廷震怒。

  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无法善了,参与到这件事中的人,为了防止牵扯更大,没有进入大唐接受最后的罪行确认,就纷纷在宋国中自杀,洛圣夕没有去宋国就是猜到了这样的结局,他翻看了一下,确认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都已经死了,就不再追究,于是这起针对钦差的刺杀案,就这样彻底结束。

  ……

  洛圣夕回到神都之后,就直接进了皇宫,兄弟二人一番聊天之后,才聊起了如今天下的形势。

  李圣一叹了一口气,“阿夕,之前刚刚接手大唐的时候,朕踌躇满志,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创造伟业的,但是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朕好像什么都能做,但又什么都做不了。”

  洛圣夕也有同感,“想要做一个圣君就是这样的,总是要顾虑许多的东西,如果真的能随便杀人的话,那事情反而简单了,但如果代价是破坏现在的政治氛围的话,那实在是太不值得了,毕竟这不是乱世的时候。”

  从太平登上皇位后,大唐就一直都立志于打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事,都按照规矩行事,让所有人都能够安安心心的工作,而不是生活在白色恐怖中,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什么时候回死。

  如果一个社会环境让人静不下来心,那就不可能会有什么发展,当官的不好好当官,每天都想着怎么活下去,那还怎么处理政务,还怎么判案,还怎么去给老百姓办事。

  但这种政治环境的打造,势必要放弃一部分皇权。

  这次江南之事,如果是一位独断的皇帝,那肯定就从北杀到南,甚至不惜在江南以及宋国来一场战争了,但那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李圣一虽然性格比较刚强,但他恰恰不是那样的皇帝。

  他做事比较注重道理。

  他的目标是杀了人之后,让被杀的那个人,也要觉得自己该死,天下人只会称赞他,而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公平。

  建立这样一个氛围,这便是李圣一认为自己能够为这个天下所做的最大的功绩。

  李圣一随意的躺着,手中还拿着酒壶,“只要按照现在的办法做下去,这个天下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在朕的有生之年,如果能够将天竺彻底攻下来,那就足够了。

  这些年燕国要的粮食越来越多了,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是真的草原上又开始灾难多发,还是怎么回事。”

  洛圣夕猛然想起自己先前忘记了什么事情。

  此刻听到李圣一所言,他立刻坐起来,沉声道:“陛下,臣有一些极其重要的话要说,这些话关系到未来大唐一两百年。”

  李圣一很少见到洛圣夕这么严肃的状态,连忙坐起身来,“阿夕,你说,朕在这里听着,需要将宰相们都唤来吗?”

  洛圣夕摇摇头道:“宰相们就不用了,这种事说了他们也听不懂。

  这是先前国师老祖宗说过的事情。”

  李圣一闻言更是直接坐直了身子,国师说的话,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洛圣夕缓缓开口道:“陛下,你还记得之前母亲和父亲给我们两个讲过,为什么会出现吐蕃这个帝国吗?”

  虽然现在吐蕃已经灰飞烟灭,但现在的高原上,依旧有大量的人口繁衍,李圣一点头道:“当然记得,父亲说过,以前的雪域高原没有帝国出现,是因为天气冷,不能种地,所以养不了那么多的人口,而现在的雪域高原上热,所以有这么多的人口,人口多,就形成了强大的帝国,辽东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前辽东是从来没有过那么多人口。”

  现在的大唐因为占据了天竺和中南这样的土地,从南到北各种不同的土地,洛氏已经知道了,比较温暖的的地方,下雨多的地方,才能够种地,从南到北,天气越来越冷,而且下雨也减少,所以漠北种不了地,这已经有些后世四百厘米等降水线的意思。

  只是没有精准的仪器进行测量罢了。

  洛圣夕接着说道:“正是如此,因为天下的温度比以前高了,就算是高了一点,但对于天气气候的影响却很是显著,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雨水充沛,适宜耕作,这种温度通常是用百年为时间的。

  老祖宗说过,现在是温暖最高的时候,之后气候就会再次渐渐降低,等到了那个时候,雪域高原就会再次变得不适合人生存,现在的雪域高原能生存一千多万人,以后可能就只能生存一百多万了,大量的湖泊都会消失。

  到时候辽东也是这样,粮食的产量肯定是会降低,就算是降低三分之一,那就代表着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能生存。

  而且这种气候肯定会影响到中原。”

  洛圣夕仅仅说到这里,李圣一的脸色就已经大变,他已经想到了其他的事情,“如果漠北遭遇天灾,又解决不了的话,那岂不是会南下?

  如果按照阿夕你的说法,到时候中原也肯定会有天灾发生,只要雨水下的稍微少一些,那就一定会有地方干旱,如果到时候没有足够的粮草给燕国赈灾。

  那后果……”

  洛圣夕接话沉重道:“不堪设想!”

  李圣一被洛圣夕所说的未来震撼到了,他急声道:“那阿夕你有什么办法吗?既然是温暖变低,那我们能不能让温度升高,比如在天下各处都点上火把。”

  洛圣夕被李圣一的这个异想天开直接没绷住,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李圣一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太过于荒谬,摆了摆手。

  洛圣夕沉声道:“这是上天的领域,不是我们人所能够干涉的,如果真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大力的开发现在的土地,以后等中原以及北方遭遇旱灾的时候,好歹还有南方作为后盾。

  天竺和中南这两块宝地,能够一年三熟,这或许就是大唐未来能够度过危机的保障。

  陛下,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对天竺和中南的重视,还要再次提高,不能再一直都让中原和河北作为粮食重地了,您知道的,自古以来,华北平原就经常有天灾发生。

  在华北平原之外,我们必须还有两个到三个粮仓,才能保证应对危机,如果真的同时这几个地方都出现天灾,那可能就真的是上天要灭亡大唐了。”

  洛圣夕的意思很清楚,以前的诸夏基本上就靠着华北平原这个大矿和关中平原、蜀中平原这两个小矿在东亚称霸。

  后来有了江南,但江南比不上华北平原,也就比关中强一点,不堪大用,还能只能在周围打转。

  但现在有机会了,那就是中南和天竺,恒河平原几乎是华北平原面积的还多,华北平原一年一熟,恒河平原一年三熟,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土地。

  既然这么好的土地落在了大唐手中,那不将这些土地作为分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洛圣夕是在让李圣一加大对这两块地方的资源投入。

  以备不时之需。

  以备必然会出现问题的未来。

  李圣一却沉思着,没有直接给出答复,良久才缓缓说道:“阿夕,你说朝廷怎么才能够控制住恒河平原,雪域高原就是一道永远都绕不过去的坎啊,那个地方发展起来之后,真的能帮助中原吗?”

  这就是李圣一的顾虑,一座雪域高原,让中原和天竺间,想要大规模通行,必须要经过中亚才行,这大大的增加了交通成本,尤其是粮食这种东西,走这么远,人吃马嚼的,怎么可能运的过来。

  李圣一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在没有火车的年代,运送粮食到万里之外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关中长安被废弃,就是因为运粮不方便。

  洛阳作为神都,就是因为有运河能够低成本运粮。

  长安尚且嫌弃远,更不用说天竺。

  洛圣夕却直接笑着说道:“陛下,臣有解决办法!

  水运!”

  水运?

  李圣一精神一震。

  洛圣夕笑道:“天竺临水,臣去看过,有上好的可以修建码头的地方,只要克服困难,我大唐的巨船,就可以从沿海出发,然后一路到达天竺。

  天竺内部水网密布,到时候完全可以将粮食装到船上,然后再运回中原,水运几乎没有消耗,等到了中原,再通过运河等,就可以送往中原各地。”

  “妙啊!”

  李圣一拍手惊喜道:“水运,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既然商人们能从水中走,朕的军队能从海上走,那运粮船,当然也能从海上走。

  看来继续发展有关于航海的技术,刻不容缓。

  朕知道洛氏对此颇有研究,这件事交给洛氏了!”

  第979章 大唐两百七十年

  元祐皇帝登基,一上任,老天爷就送给了他一份大礼,淮河以北,连年大旱。

  这一大旱,就是十年。

  前两年还能通过前些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度过,但后来大旱严重到就连河中的水都干涸了,到处都是黄干泥地,道道裂痕,宛如地龙翻身后的场景。

  干瘦憔悴的百姓,就这样望着天,期盼着下点雨,但这种剧烈的气候变化,又怎么可能这么快而出现呢。

  在大旱的这些年中,马六甲海峡中穿行的船只络绎不绝,几乎所有的船只都被征用,全部用来征收粮食。

  幸好大唐早就有备案,这一百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开拓中南,现在基本上就连各个岛屿上,都插上了大唐的旗帜,天竺那边更是一路打穿。

  这百多年的开荒相当的有效果,所以现在还能勉强维持,但即便如此,依旧让人觉得不安。

  毕竟朝廷加在中南和天竺身上的天灾税,已经是以前的五倍,现在两地的贵族,已经出现了抵抗心思。

  但朝廷也是没办法,总不能放任中原百姓就这么成为流民,或者饿死吧。

  现在就是苦一苦楚国和宋国百姓,还有中原南方百姓,让中原北方百姓能活下去。

  ……

  神都,皇宫天授殿。

  “陛下,这些年草原上连年大雪,百姓的牛羊冻死的不计其数,还有瘟疫出现,苦不堪言,草原上的草也没有往年那么茂盛,去年的时候,本该是草木茂盛的季节,结果因为雪水化的太慢了,结果草只长了一个月,就开始褪去。”

  “草原上的婴儿不能生存,来自中原的棉衣大多数都买不起,就连炭火也不好取材,还请陛下垂帘。”

  “请陛下发粮,救我燕国百姓!”

  大殿之中,哗啦啦跪着一片人,所有人都齐齐叩首在地面上,不住的向上首的大唐天子磕着头。

  大唐天子李慎高坐御座之上,望着下首的宰相,“洛王,如今我大唐有多少存粮。”

  洛星云上前一步,沉声道:“回陛下,受灾的年份实在是太久了,朝廷现在的存粮,已经是粮食夹杂着糠,吃下去饿的动不了了,即便如此,也只够北方百姓吃几个月的,如果在半年之后,天竺的粮食运不来,就连中原也保不住了。”

  李慎闻言满脸无奈,“世子,你看,不是朕不给发粮,实在是大唐也没有存粮。

  朕真的想给,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今之计只能是苦一苦燕国百姓,等今年丰收之后,再给燕国百姓赈灾送粮。”

  燕王世子豁然抬起头来,咬着牙说道:“陛下,中原人口有一万万还要多的人口,我燕国只有五百万。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