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1006节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006节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8:07:41 来源:免费小说

  人活一口心气,当那口气没了,人也就该死了。

  在感觉到身体愈发不好之后,武曌终于将所有的权力都转移给了太平,就像是当初李治将权力都转移给她一样。

  武曌则留在宫中,洛君薇的身体还算不错,时常在宫中为武曌抚琴,武曌也很擅长音乐,二人就这般应和着。

  “薇薇,听说你最近收了一个女弟子,还是上官仪的孙女?”

  武曌好奇的问着。

  “是啊,是个长的很美,写诗很不错,也很有才华的小丫头,准备以后留给太平,日后可以和千秋,一文一武辅佐她。”

  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

  明堂熠熠,在这座地势颇高的宫殿中,明亮的光总是大片大片的撒进来,透过窗孔的斑驳光点也照的空气中的尘埃,粒粒分明,上下沉浮。

  “好平静啊。”

  武曌躺在摇椅上,晒着温煦的太阳,暖暖的光照在她的身上,让她惬意的有种欲要睡过去的感觉。

  “薇薇。”

  武曌声音轻柔,轻声唤着。

  “二娘,我在。”

  洛君薇也不再称臣,唤起了二人幼时的称呼,她也躺在摇椅上,身下垫着和武曌同样花纹的厚厚被褥。

  “薇薇,你说如果我没能遇到你的话,我这一生会是什么命运呢?”

  武曌突然偏过头来望向洛君薇,洛君薇闻言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的记忆碎片,而后轻声道:“二娘你应该还是会有一番作为吧,毕竟老祖宗选择了你,你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

  “做大事啊。”

  武曌摩挲着摇椅的扶手,边回忆边幽幽道:“你是这世上最了解我的人,我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我喜欢将一切都掌控在手中。”

  洛君薇当然知道,武曌在那些过往岁月中,午夜梦回的突然惊醒,突发变故后手脚的冰冷,近乎偏执的赶尽杀绝,她比谁都清楚。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人不狠,站不稳。”

  “我一向将这些话奉为圭臬,我喜欢读历史,历史上有许多宽恕后得到对方效忠的事,但更多的却是中山之狼的故事。

  所以我不喜欢宽恕敌人,我不喜欢让对我有威胁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即便他暂时威胁不了我,但我从微末中崛起,那些曾经比我高高在上的人,都被我所败,所以我最知道,永远都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只有死亡,才能断绝任何威胁。”

  这些凛冽的言语,带着冰冷残酷的味道,从武曌的口中轻而易举的说出,就像是寒冬拂过冰川的风。

  洛君薇静静听着,伸手将武曌的手牵过来,武曌的手有些凉,武曌倒觉得洛君薇的手依旧那么温暖,就如同过去每一次安抚她时,“二娘,不要这么说自己,你宽恕了王庶人、萧庶人,还有他们的孩子,你宽恕了王氏和萧氏,只将他们流放,还有许多人,天下以及史书,都会称赞你的宽仁。”

  王皇后,萧淑妃。

  武曌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那不是我宽恕她们,而是薇薇你拯救了她们。”

  武曌并不自夸,她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赶尽杀绝才是她的常态,“如果没有你,她们都要死,还有那些和我作对的大臣,都不会有致仕的机会,我会让他们全都家破人亡。

  我说过,我没有安全感。

  但在你身边,我有安全感,我只觉心中暖暖的,而不是那种孤寂之感,没有那种举世皆敌的感觉,我能放下手中的利剑。

  这都是薇薇你带来的。”

  洛君薇替武曌拢了拢垂下的鬓发,温声道:“二娘,这个世上没有如果,人生在世上,本就不是一成不变,每一个相遇的人,每一件遇到的事,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你说是我改变了你,焉知没有我,就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亦或者一件事,去同样改变你呢?

  你总是心中有一片光明存在,我只是保护你这一片光明的人而已。”

  武曌便明媚的笑起来,眼睛都眯起来,“薇薇,你总是这样。”

  薇薇。

  真是美好的字眼。

  武曌有些困了,眼皮欲睁难睁。

  真暖和。

  宫娥从外匆匆走进,穿着布鞋,走起路来几乎寂静无声,“陛下,皇太女和洛公世子联袂在外殿求见。”

  武曌摆摆手,不多时,太平和洛千秋从外悄声走进,二人给眼前的两位母亲行礼后,便由太平道:“母后,女儿有些军国重事,摸不太清楚,希望母后和母亲能做主。”

  武曌睁开眼,眼底带着疑惑,洛君薇同样疑惑,武曌将政务交给太平后,虽然说是如果有军国重事,可以前来问询,但实际上,武曌已经不管事了。

  朝廷上有武曌提拔的宰相,诸如狄仁杰、张柬之、裴炎等人,年轻的臣子里面,有武曌很看好的姚崇、宋璟、张说等人,内廷文书事务有上官婉儿,武将也有黑齿常之、程务挺,还有洛千秋等一众洛氏子弟,即便是她主政,也就是依靠这些人,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来问她?

  太平和洛千秋对视一眼后,便低声汇报道:“母后,武氏有人坐法,朝廷官吏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报到了朝廷,狄阁老的意思是秉公处理,裴相认为要顾及母后的颜面,从轻处罚就可以了,女儿不知该如何做。”

  武氏?

  武曌闻言有些懵,这武氏是什么东西,竟然能影响朝廷的判罚?

  “按照狄阁老的意思,秉公处理就可以了,不,加重处罚,朕不让武氏子弟入京,现在看来这些武氏子弟在地方上,怕是做了什么事,地方官吏竟然瞒着朕,没有汇报,简直败坏朕的名声。

  楚王那里不是缺少人手吗?

  将武氏阖族都迁徙到楚国去,也算是不辱没朕的出身。”

  武曌三言两语就决定了武氏全族的命运,她依旧是当初那个雷厉风行的天后,说罢后,太平正想要告辞,却没想到武曌将二人拦下,“恰好你夫妻二人来了,便就在此交待吧,朕时日无多,稍后将群臣唤进宫中。”

  太平和洛千秋闻言,几乎瞬间跪在地上,“母后!”

  武曌让自己略微坐直了身体,望着跪在地上的太平,越看越像自己年轻时,同样的丰腴,同样的艳丽逼人,同样的英气中带着妩媚,眼波流转中,带着威严和多情,黑色鎏金雕凤的冠服,衬的她肤白如雪。

  “日后做了君王,治国理政,处理军国大事,我是不担心你的,你性格果决,能察善断,比你的哥哥们都强得多,还有一众贤臣,朕不担心。

  但朕要提醒你的是,你要注意李氏宗亲。

  历朝历代的宗亲问题都很大,你不要觉得他们都是自家人,就如何如何,你是天下的大宗,他们都是小宗,这小宗从大宗中挖墙脚,才是自然之理。

  朕既然能够如此对待武氏。

  你就要学习此法,日后对于那些坐法的李氏宗亲,该罚就罚,乃至于该杀就杀,不要有什么手软的地方。

  高祖和太宗皇帝都有很多子嗣,这些人出镇外藩,尚且还算得上是有些用处,但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原还有封地食邑。

  朕毕竟不是李氏,所以对这些人没有什么感情,这些年已经大肆削减他们的中原封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百姓。

  你一向注重亲情,朕一直担心这件事,不要将朕好不容易压制的李氏宗亲再次释放出来,日后要严格控制他们的封地。

  记住,你每放纵一家士族、放纵一个宗王,就有百户、千户的百姓会流离失所,会被隐匿人口,会被夺走土地。

  土地兼并,国朝崩毁的第一危机。

  谨记这一点。

  其余事,朕没什么值得教你的。”

  太平叩首,脸上满是肃然,郑重道:“女儿谨记,日后定然不会放纵皇亲国戚。”

  “前些时日,薇薇从织造局中,亲自给你将天子的冕服带了回来。

  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朕宣群臣进宫,你就先继皇帝位。

  等朕驾崩,你再敬拜素王即可即天子位。

  朕今日将遗诏传下,日后你们就不用进宫了。”

  太平闻言脸上满是悲戚之色,悲呼道:“母后切莫如此自咒啊,女儿会为母后祈福,定能长命百岁。”

  在武曌的诸多儿女中,武曌最为宠爱的就是太平,或者说很少见的有母子、母女间这种情感的,就是太平,太平出身的时候,武曌已经大权在握,心态颇为不同,再加上太平和她实在是太像了,让她不由的宠爱,将自己曾经缺失的东西,都弥补给太平。

  “痴儿。”

  武曌笑骂。

  外间的宫娥再次静悄悄走进,微微屈身行礼后,“陛下,朝廷四品及以上的公卿大臣,都已经到殿外候着了。”

  武曌从摇椅上站起来,伸开手臂,宫人为她披上丝绸制成的冕服,她刚刚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妇人,此刻却充斥着威严,顾盼之间,那个统御天下众生数十年的君王,又回来了。

  洛君薇也站起身来。

  四人向外殿而去,殿中人实在不少,一眼望去大概有四十多人,这么多的人,即便是商议大事,也很少叫来。

  凤阁鸾台的诸位宰相以及尚书台的六部尚书,还有宗正、枢密使、理藩令、大将军等人,基本上朝廷中四品以上有实权的都在这里了。

  等到武曌从后面走进,即便武曌已经交权,但群臣依旧肃然,齐声敬拜。

  武曌高坐在御座之上。

  “众卿平身。”

  “此番将众卿唤进宫中,所为的便是一件事,皇太女太平,这些时日处理军国之事,内外称赞,朕亦有所耳闻,朕思忖时机已经成熟,已经到了让太平登基之时,将诸卿唤进宫中,敬拜新皇,见证此事。”

  立新皇!

  殿下群臣都以为这件事会等天后武曌驾崩后才会开始,没想到天后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就让皇太女登基,要知道以皇太女的身份监理国政,和以皇帝的身份主持国政,可是不一样的。

  看来天后是真的下定决心了,不再有任何改变的意思。

  武曌扫过众人,又道:“朕已经能感受到皇天在召唤朕,看来朕是时日无多了,朕便将遗诏一并颁布,待朕万岁之后,诸卿便按照遗诏行事,依旧由诸卿见证。”

  群臣刚要说话,就见到天后一摆手,“群臣不用说场面话,朕没有那么脆弱。”

  将群臣想要说的话都噎回去后,武曌就笑着对狄仁杰道:“怀英,你如今是凤阁令,执掌敕命,就由你来记录吧。”

  作为武曌一路提拔上来的宰相,狄仁杰做事稳妥,为人正直严明,而且还擅长随机应变,很受武曌信任,洛君薇在内主政,狄仁杰很多时候就挂着宰相衔在外行事。

  狄仁杰胖胖的脸上此刻也满是肃然,“遵命,陛下。”

  行过礼后,就走到旁边,执笔,摊开诏令,随时准备下笔。

  先王的遗诏,主要就是记载,由谁来继位,这一步已经可以省去,毕竟太平马上就要继位皇帝,大唐已经有了一个君王。

  遗诏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点评一下自己,然后对未来的君王,提出一些要求,而后对自己的身后事,做出一些安排。

  以及任命一些顾命大臣作为辅佐。

  遗诏里面的每一件事,都很重要,因为先帝的诏令,尤其是遗诏,拥有很高的法理性,乃至于能影响下一个皇帝任内的军国大事。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