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临忍俊不禁:“你说得有理。”
“从哪里开始呢……”贺枕书还当真畅想起来,“对了,我前些天去看了府城的房价,最近房价好像又涨了不少,内城一座最小的宅子都要快五百两了。”
裴长临明白他的意思,自然地接了话:“那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尽早在城中买个宅子?”
“对!”贺枕书道,“我们总不能一直借住在钟先生家里,那样多不好。”
“五百两啊……”裴长临沉思起来。
“是不是很难?”贺枕书道,“如果我的画稿能卖得贵一些就好了,能给你分担些。当时和胡掌柜签合约的时候还想着在书画界闯出一番名头呢,结果快一年了,非但没有变得更有名气,画稿费也没有比当初高上多少。”
裴长临沉默片刻,道:“胡掌柜那边,要不再写信问问?”
二人同住一个屋檐下,胡掌柜连着好几个月都没给贺枕书寄画稿费这事,裴长临也是知道的。
“我半个月前已经写过信啦,但是一直没有回信。”贺枕书提起这事就有些苦恼,“你说,我的水平真的下降得这么厉害,一幅画都卖不出去了吗?”
裴长临摇摇头:“不可能。”
他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牵起贺枕书往另一条路上走。
贺枕书:“你去哪儿?”
“驿站。”裴长临道,“我给阿姐写封信,托他们有空去字画行,找胡掌柜当面问问。”
当初答应给字画行供画时,贺枕书与胡掌柜签过合约,按理对方是不会做出独吞他的画作这等毁约之事。但这么久没有音讯,的确是件很奇怪的事。
城中每个区域都各有一个驿站,距离二人的住处并不算远。
二人赶在日落之前到了驿站,刚走到门口便被人叫住了。
“贺公子来啦,有你的信,正要给你送去呢。”说话的是驿站的伙计,正在将货物书信装上板车,挨家挨户去送。
贺枕书近来时常给家中寄信,告知他们裴长临的近况。而阿青那边,安安已经正式入学,他也时常写信过去关心。总之,由于他近来频繁来这驿站,驿站的好多伙计都已经认识他了。
伙计将一封书信递给他。
信纸是熟悉的样式,上面的字迹看着也很眼熟,正是胡掌柜的笔迹。
以往胡掌柜给他来信,通常都是画作已经售卖出去,给他寄画稿费过来。这一年以来,他一副画作的画稿费约莫是十两至二十两不等,兑换成银票随信寄来,也不过薄薄一封。
但手头这封信,却明显厚了许多。
贺枕书与裴长临对视一眼,没敢当街拆信。
二人带着信回到家中,关好房门后,贺枕书才拿着信来到桌边,将其小心翼翼拆开。
信封里装着一封回信,以及好几张面值五十两的银票。
第095章 第 95 章
胡掌柜寄来的信里, 详细解释了这段时间没有向贺枕书寄来画稿费的原因。
“临书先生”的画作在胡掌柜的字画行一直是十分行销的,通常在店里挂出来不消几天就能售卖出去。但正是由于这画作不愁卖,胡掌柜渐渐不仅仅满足于简单售卖。这几个月, 胡掌柜带着“临书先生”的画作,去参与了好几个文人圈子的书画集会,不为卖画,只为提升知名度。
至于成效,的确是不错的。
“这胡掌柜……还真是会做生意啊。”贺枕书读到这里,又看了看那随信附上的共计四百五十两的银票,发出了这般感叹。
难怪人家生意做得大呢, 要是换做贺枕书去卖画,恐怕在第一个人来出价的时候,他就已经迫不及待把画卖出去了。
哪里想得到这种点子。
裴长临没有搭话,只是道:“继续看。”
贺枕书继续读下去。
胡掌柜又在信中表示, 给他寄来这五百两, 并非全是画稿费的分成。
年前到现在, 贺枕书寄售在胡掌柜铺子里尚未卖出的画作共有五幅,这五幅画最终是被同一位富商收入囊中, 共卖了八百两。
按照售出后五五分成的约定, 贺枕书的画稿费应当是四百两。
至于最后那五十两,胡掌柜在信中解释到,那位买走了“临书先生”所有画作的富商对他仰慕已久, 想要高价请“临书先生”替他绘一幅画。
那五十两, 便是约稿的订金。
富商想要的是一副美人游园图,胡掌柜还详细描述了那美人的长相特征及细致的约稿要求, 希望贺枕书能好生考虑一下。
“这……”贺枕书读完了信,有些纳闷, “可我没绘过人物图啊,怎么会想到找我约稿的。”
这一年以来,贺枕书绘的大多是景,市井与乡村、山水与湖泊,他将所见所闻融于画中,笔触细腻,氛围宁静怡然。
既然喜欢他的画,应该就是喜欢他这风格才对。
怎么会忽然找他绘一副与他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画作?
“这位富商不会是想借我的画去追求心上人吧?”贺枕书悻悻道。
裴长临点点头:“多半是了。”
连样貌特征都说得这般详细,定是想将画送人的。
裴长临问:“你要画吗?”
“画呀,为什么不画。”贺枕书毫不犹豫,“胡掌柜说这位富商想出三百两买一幅画呢,胡掌柜还愿意让几分利给我,算下来一幅画就能拿到二百两。这么多钱,他别说是让我画美人,就是要画天上的神仙,我也给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