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有人盯着呢,放心,我们看一会儿就回去。”对方对答如流,“耽误的活晚上补回来就是了,不会影响进度。”
当初是裴长临自己定下的规矩,将每日要干的活定量分配,早做完能早休息,做不完的,自然也能晚上再补。
他默然片刻,到底没能端起架子出言赶人,只默默搂着自家小夫郎往旁边挪了挪。
贺枕书自然注意到了他这反应,脑袋贴近过去,悄声道:“有人喜欢你做的东西还不好?生什么气呢。”
裴长临义正辞严:“他们可以喜欢别的。”
贺枕书失笑。
他知道裴长临为这木鸢费了很多心血。
这几个月以来,裴长临只要有空闲,便总在鼓捣这东西。
原先贺枕书只当这是个普通的木头小鸟,在看见裴长临三番四次更换材料,重新设计鸟身及羽翼的形状时,还笑过他对小鸟究竟有何执念,做出来的废品都快塞满他床下那小抽屉了。
现在他才知道,裴长临做的是木鸢。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想做出一只木头小鸟并不难,困难的是如何让它像真正的小鸟一般顺利起飞,又安稳降落。
裴长临尝试了许多次,也失败了许多次,才终于超越先辈,做出了能在半空盘旋许久,并顺利降落的木鸢。
可惜,如此放眼世间都不可多得的灵巧之物,被某人做出来之后的第一个用处,却是当做礼物用来哄自家夫郎开心。
被人多看两眼还生气。
幼稚死了。
众人只顾着在这山崖边看那木鸢,没留意到望海庄前不知何时停了一辆马车。
卢家老爷坐在车内,饶有兴致地注视着山崖前的众人,以及那在半空盘旋不去的木鸢。
管家葛叔还当他是心有不满,迎上前来,帮着解释:“府上的工匠往日不会如此,许是近日太累,忙里偷闲……小的去喊他们回来。”
“不用,只要不耽搁进度,让他们玩就是。”
卢老爷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又扭过头,对车内另一人道:“看看,我没吹牛吧,我就是捡了个宝。”
他身旁坐了一位与他年纪相仿的中年男人,微微发福,亦是一身富贵打扮。男人的视线紧紧盯着那山崖边的木鸢,眸光颤动,几乎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
听见卢老爷与他说话,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状似平静般收回目光:“一只木鸢而已,说明不了什么。”
“哦。”卢老爷拖长了声音,不紧不慢问,“那人还见不见了?”
男人又朝外瞥了一眼,清了清嗓子:“来都来了,就见一下吧。”
第069章 第 69 章
男人名叫钟钧, 乃江陵府有名的机巧大师。
钟大师年轻时同样是木匠出身,但他并不局限于普通器物及房屋营造,而是专攻演算、设计, 并将其运用于各类器械的发明与改良上。
现今江陵织造局使用的新式纺织机,就出自他的改良发明。
钟钧与卢老爷是多年至交好友,此番他来到青山镇附近散心,顺道与故友相见。席间听卢老爷提起,他家中翻修时寻到一位在机巧建造上极有天赋的少年木匠,一时好奇,便答应来望海庄看看。
不过, 更重要的理由是,钟钧太了解自己这挚友是个什么性子,也知道市面上许多专攻设计营造的木匠,大多是靠一张嘴吹嘘得天花乱坠, 没什么真才实学。
他担心卢老爷又被人所骗, 也不相信一名少年能得如此夸赞, 才特意跟来一探究竟。
刚到望海庄外,便看见了那位正陪夫郎放木鸢的少年木匠。
坦白而言, 做出这样一只木鸢, 对这位机巧大师来说并不算难。
可对方只是一位农家少年。
在技术、知识、材料都不充沛的情况下,能将一只木鸢做到如此地步,着实是不多见的。
就算是钟钧, 在少年这个年纪也很难做到。
……当然, 这话他是不可能随便承认的。
“我就是觉得他至少不是愚钝之辈,可以指点两句罢了。”钟大师端着茶水悠悠抿了一口, 与卢老爷如是道。
说这话时,两人已经在望海庄的工地巡视过一圈。
工程步入最后阶段, 庄上需要改造的建筑大部分都已完成,不必再借助图纸,也可看出设计者的思路。
钟钧在工地上转了一圈,越看越是心潮澎湃,恨不得当场将那少年喊回来,与他详细聊聊这庄上改造的细节。
卢老爷看出他的想法,笑着道:“已经找人去庄外喊他了,应该一会儿就能来。”
钟钧淡淡“嗯”了声,还在故作矜持:“见不到就算了,我晚上还要坐船去襄阳,也没那么多时间……”
钟大师年少成名,到了如今这地位,就连朝廷高官想见他一面,都得规规矩矩在他府外候着。
断然没有上赶着要见一名少年木匠的道理。
卢老爷了然一笑,没有戳穿。
二人在堂屋饮了会儿茶,被派去山上叫人的管家葛叔快步走进来,在卢老爷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卢老爷听完,默然片刻,看向身旁的人。
“都怨你,方才在庄外时我就说该把人喊进来,你死活不肯。”卢老爷道,“人家今儿个请了假要给夫郎过生辰,放完木鸢就去了镇上,这会儿怕是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