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这么想着,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他们:“裴先生?”
.
渡船划破平静的江面,两岸风光缓缓后移。
贺枕书抱着行李坐在特意给他们收拾出来的小房间里,听着门外裴长临与人闲谈,还有些恍惚。
“裴先生想去府城,早些与我们说一声就是,何须去码头折腾。”
对方态度格外热情,听见裴长临回应,还哈哈两声:“不麻烦不麻烦,我们这货船每隔几天就要去府城拉货回来,去时船上本就不载货,多你们二位压根不妨事。”
这货船,是卢家所有,那与裴长临说话的汉子姓杨,也是卢家一位小管事,旁人都唤他老杨。
自裴长临在卢家主持建造以来,卢家对他们始终优礼相待,连带着府上的家仆遇到他们,都是尊敬有加。
是以方才在码头遇到,老杨得知他们是想去府城,当即拉着他们上了这艘去府城的货船。
这下,竟连船票钱都省了。
裴长临还在门外与人应酬,贺枕书偏头看向窗外,只见广阔的江面波光粼粼,微风涉水而来,带着淡淡的潮气,凉爽宜人。
贺枕书怔怔望着窗外,有点出神。
……他们最近的运气是不是太好了点?
他不会真的误打误撞,绘出了一幅不得了的画吧。
这货船的规模没有那载客的渡船大,船上也没有那么多客房,只有几个平日给船员住的小房间。他们住的这间屋子也不算大,原本只有一桌一椅,以及一张小床。
老杨担心他们二人不够睡,又去搬了张简易的小床来,与原先的床铺拼在一起,铺好褥子,比寻常的双人床还大些。
贺枕书坐在床头兀自胡思乱想,听见裴长临推开了门。
他也没进来,只往屋内探进个脑袋:“老杨说要带我去看看驾驶舱室,再见一见押工头。”
在船上负责修理的船员叫押工,押工头就是这批船员的统领。不过像这等小型规模的货船,通常只会有一个修理船员,亦会称为押工头。
裴长临的神情语调其实都没什么变化,但贺枕书一看就知道,某人这是老毛病又犯了。
裴长临此前从没坐过船,而造船技术至今仍被官府及部分官办船厂掌控着,在民间不算普及。民间广为流传的书籍中,鲜少有讲到造船技术的。
如今难得有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前去好生研究一番。
“现在就去?”贺枕书有些犹豫,“你才刚上船,要不要先歇会儿?”
裴长临回答得斩钉截铁:“不累。”
贺枕书:“……”
贺枕书张了张口,还想再说什么,但看见对方眼底那期待万分的神色,又把话咽了下去。
他没再阻拦,任由裴长临高高兴兴跟着老杨走了。
货船离港时已经是申时末,没过多久,天边便染上了红霞。
贺枕书坐在屋子里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吃着早晨阿姐亲手做的小米饼子,还没等那晚霞彻底散去,便听见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是裴长临回来了。
半个时辰前还活蹦乱跳的少年,是被人扶着进屋的。他脸色苍白,额前不断冒着虚汗,竟是已经连站立都有些困难。
贺枕书没有丝毫惊讶,平静地朝人道了谢,将裴长临扶到床上。
“不是不想歇吗?”贺枕书竟还笑得出来。
裴长临看他一眼,整个人没精打采,蔫得话都说不出。
第一回坐船,不好好待在屋子里适应,偏要跑去研究造船。又是与人畅聊造船技术,又是翻阅人家的图纸和修理记录,还蹲在地上看了好一阵船舱结构,他不晕船谁晕船。
贺枕书憋着笑,给他倒了杯水,教训道:“好生歇着,你要真想研究这些,以后还愁没机会吗?”
裴长临抿了口水,忍着腹中的翻江倒海,轻轻“嗯”了一声。
可怜兮兮的。
第062章 第 62 章
裴长临晕船晕得厉害, 当晚总算没再乱跑。
他规规矩矩在屋内睡了一觉,直到第二日下午,才终于算是勉强适应了船上的生活, 能出来走动走动。
不过胃口依然不佳,也不能站立走动太久,不然仍会头晕犯恶心。
“看来,下回出门得租辆马车才行了。”贺枕书悠悠叹气。
说这话时,已经是第三日上午,他正陪着裴长临在甲板上晒太阳。
后者窝在椅子里,口中含着老杨给的干果蜜饯, 神情还是恹恹的,不大舒服的模样。
“我们这货船小,没那载客的渡船稳当,头一回坐船有点晕也正常。”老杨宽慰道, “等返程时你们试试乘那渡船, 应当能好很多。”
听了这话, 贺枕书笑了笑,偏头去看裴长临:“返程恐怕是不敢坐船了吧?”
“要坐。”裴长临按了按发涨的眉心, 语气颇有些闷闷不乐, “还什么都没看到呢。”
下河村虽然离河道近,但村里几乎没人用船,他接触过的船只, 还是小时候裴木匠随手给他刻的木头小船。与一些渔民用来打渔渡河的轻舟差不多, 全靠船桨行驶及控制方向。
他早就想亲眼看看,那种只需拨动舵轮, 便能不计风向水势行驶的大型船只,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可惜, 晕船晕得这么厉害,什么都没看到。
自从吃了白蔹的药之后,裴长临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老毛病也几乎没再犯过。可这两天货船坐下来,吃不好睡不好,脸色竟仿佛回到了当初那病恹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