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柱子连连叹气:“掌柜的现在还在后厨忙着呢,你们快去劝劝吧。”
更重要的是,可不能再让她接着包馄饨了。
一口气包了这么多,哪里卖得完!
贺枕书与裴长临进了后院。
裴长临知道那周家大娘的性情为人,原先就觉得,以裴兰芝的性子,多半不会那么容易就与对方和好。但从小到大,裴兰芝在与人交往中几乎没吃过亏,何况还有周远跟着,就算在南槐村闹了矛盾,也不至于受欺负。
是以,虽然觉得裴兰芝很难与对方和平相处,但也并未太担心。
谁知道,这次分明两个人回村,最后却只有阿姐一人回来。
这次难道真吵得那么厉害?
刚踏进后院,就听见了嚓嚓的切菜声。
裴兰芝背对后厨大门,手起刀落,动作干脆利落。她的身旁,切好的蔬菜肉类整整齐齐码着,堆了十来个盘子。
裴长临:“……”
贺枕书:“……”
两人又对视一眼,裴长临伸出手,敲了敲后厨的木门。
“什么事?”裴兰芝头也不回,“馄饨卖完了?”
裴长临道:“阿姐,是我们。”
裴兰芝动作顿了一下。
但她很快恢复如常,声音有些生硬,冷冰冰的:“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小书早晨不是要给安安上课吗?还有,长临今儿个不用监工?是不是张柱子胡说八道,让你们来的?”
她一口气说了好几句话,手上还飞快地切着菜。
裴家娘子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以往在村里,谁要是招惹了她,能与人对骂半个时辰。
贺枕书还从没见过对方这样生闷气。
看来真是气得不轻。
贺枕书想了想,走上前去:“阿姐,我来帮你吧,你去歇会儿。”
裴兰芝动作不停:“不累。”
“一晚上没睡了,怎么会不累。”裴长临顿了下,问,“在等姐夫?”
裴兰芝刀一歪,不小心切到了手指。她轻轻“嘶”了声,割破的指尖顿时血流如注。
“阿姐当心啊!”贺枕书连忙接过她的菜刀,从怀里掏出帕子给她止血。
还顺道瞪了裴长临一眼。
这小病秧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真会说话。
贺枕书扶着裴兰芝去一旁坐下,裴长临去屋内翻出伤药,给他们递过来。
贺枕书帮裴兰芝简单清理了伤口,上药包扎。裴长临在边上看着,悠悠道:“说说吧,昨天究竟怎么了。”
“你这么憋着不难受?”
裴兰芝看了他一眼,还在嘴硬:“我没憋。”
裴长临绷不住笑,又去灶台上给她倒了碗凉茶:“好了阿姐,有什么事不能与我们说的。难不成……”他顿了下,试探地问,“你不会一时生气,把姐夫他娘打了一顿,打出个什么好歹来了吧?”
“胡说什么呢!”裴兰芝白他一眼,“我在你心里就是这种人?”
“阿姐……”贺枕书忙拉住她,“长临说笑的,别理他。”
裴兰芝低哼一声,脸上的怒意却消了几分,整个人也放松了不少。等贺枕书帮她包扎完伤口,她才没好气道:“周远他娘没生病。”
贺枕书:“啊?”
不知那周家大娘前几日是不是真的生过病,总之,他们昨日赶到南槐村时,那老妇人精神头足得很,还拉着几个邻里乡亲的女人双儿,在家里纳鞋底儿。
裴兰芝原是担心周远他娘病重,急匆匆关了店赶去的,当时心中已经有些不舒服。但想到她是为缓和两家关系而来,便勉强忍了。
而对方,一开始其实也在好声好气招待他们。
裴兰芝耐着性子坐下,谁知一碗水还没喝完,那周家大娘便合着几个邻里,开始念叨起来。
一会儿说今年雨水太多,淹死了许多麦苗,影响了收成。一会儿又说三郎今年又没考上秀才,下半年的束脩还不知该怎么解决。
话里话外,说的都是一件事。
缺钱。
周远素来迟钝,压根没听出自家老娘的言下之意,裴兰芝也权当没听懂,兀自喝水不搭腔。对方百般暗示无果,最终说了实话。
“他们找你借钱?”贺枕书问。
“要只是借钱就好了。”裴兰芝没好气道,“她就是想让我出钱,给周季读书。”
周家三郎,名为周季。
周季今年刚满十八,从小被他娘送去私塾读书,读到现在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花钱供他读书,跟供个无底洞没什么差别。
裴家本也不算富裕,裴兰芝怎么可能答应?
她没忍住,反驳了对方几句,那边顿时变了脸。一群人坐在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语,先骂裴兰芝无情,又骂周远没出息。
“托周大送信骗我们回去,还找了一群人撑腰,恐怕就是等着这个呢。”裴兰芝提起还是觉得生气,“她若不是偏心她那废物小儿子,至于变成今天这样吗?还说我们帮衬了周大,没理由不帮衬周季,我是欠他周家的?”
贺枕书是第一次听说那家人的事,听得也有些生气,忙问:“后来呢?”
“自然是挨个骂了一顿,骂到他们还不上嘴。”裴兰芝冷哼一声,“平日里背地说几句闲话就罢了,还敢到我面前来现眼,真当我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