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少听她胡说八道 > 第71节

少听她胡说八道 第71节

作者:且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7:14 来源:免费小说

  圣元殿金碧辉煌,灿灿金光映在朝臣们绯红的袍子上,使其如血鲜亮,光滑洁净的砖面时不时地有俯首奉案的宫人们来回踏走,将使臣入宫、行至何处的消息传进殿中,一趟趟下来,逐渐将臣子们的声音压低,也将殿中氛围压得庄严沉肃。

  “北阖使团觐见——”

  太监拔着尖细的嗓子沉气高喝,众臣噤声,随着辛帝的视线一道望向殿外,身穿北阖朝服的十数使者提步入殿,为首者是一位年约四十的持节官,在他身后紧落一步的才是多罗王子。可见多罗不准备一来就发难,是为先礼后兵。

  “北阖使臣睦勒,携使团前来觐见,敢执壤奠,以修同盟之好,祝大辛武运昌隆,国泰民安。”

  宾主客套寒暄乃是礼仪,多罗再桀骜也得装得人模人样,随睦勒抬手贴胸,低头施礼,“北阖王之子多罗,携使团前来觐见,北阖王祝大辛国祚绵长,风调雨顺,辛帝福寿天齐,圣体安康。”

  辛帝便也要人模人样地笑着交互一番,“王子与使者远道而来辛苦,壤奠福语,朕皆受之,赐座。”

  北阖使者推诿三番,与朝臣见过礼,朝臣又起身客套三番,言语交锋,恩威并施,使者不卑不亢还敬,大家才正式入座。所谓壤奠,乃本土所产贡品,礼单奉入殿内,由太监宣读,使臣倾情介绍,皆是名贵特别的土产,可这次北阖主要带了什么东西来,大家都心照不宣,火种尚未点燃之前,谁也不会当出头鸟。

  奏礼乐,献歌舞,奉美酒,捧佳肴,使者与朝臣们谈天说地,辛帝偶尔问下几句,便有臣子附和着拍马屁,使臣恭顺地回应着,如此酒过三巡之后,还没切入正题。这般虚与委蛇,是都不想率先挑起机锋。

  焦侃云根本吃不下,多罗看了她好几眼,又常常去打量虞斯,目光在殿内诸数臣子脸上穿梭来去,仿佛手中握有他们的把柄一般,横眉冷对,满目不屑。显然装到现在,多罗已经不耐烦了。

  殿外一阵仓促的脚步声传来,如一颗石子投湖,打破了平静。焦侃云看见两名宫人面色仓惶地入殿,插出歌舞,冲到阶下径直下跪禀报,“启禀圣上,殿外有怪物,藏身于北阖使团携从之物中,此刻发出刺鼻恶臭与诡异声响,大人们不敢轻举妄动,特派奴入殿禀报……”

  焦侃云蹙眉不解,不是绝杀道枭首的脑颅吗?怎么成了能发出诡异声响的怪物?

  多罗的脸上露出了“终于来了”的神情,琥珀色的瞳眸中满是惬意。睦勒先起身施以一礼,“启禀辛帝,此物并非藏身于内,乃是北阖王遣派某前来觐见时的必献之物。”

  辛帝目光微凝,沉声问:“哦?不知究竟是何物?”他看向宫人,“命人带上来。”

  礼乐骤停,歌舞立毕,方才还悠然和乐的大殿顿时剑拔弩张。

  宫人们将一座遮着幕布的方形巨物抬入殿内,巨物不停地从幕布下淌着水,刺鼻的味道瞬间蔓延,焦侃云不由得往后扬了扬脑袋,屏住呼吸,尚未缓过气味的冲击,那幕布一掀,眼前的刺激更使她浑身一颤,惊呼出声,几乎是一瞬间,楼庭柘抱住她的头捂住了她的眼睛,不悦地盯着殿上——那一排化冻后逐渐苏醒,并发出呜咽声的人彘。

  殿内此起彼伏的惊叫声织起诡异的乐曲,多罗眸底露出笑意,享受着比方才彰显大国之风的礼乐要动听得多的声音,起身恭敬地朝辛帝一拜:

  “小王失礼,此物乃是满载北阖王诚意而来,在北阖,挖目剜舌,割鼻切耳,断手废足,掏脏穿腑,并将其以冰冻之法封存却不致死,是对待最高级别的要犯施行的最重酷刑,且须得以特殊之法炮制秘药才能得到这般作品,又须得时时续存冰石,才能撑到入京呈现殿上,不知会给大辛诸臣带来如此震撼,实在抱歉。不过,想来若是辛帝与诸位大人们知晓这些人彘的来历,便不会露出恐惧之色,反而会欢欣鼓舞了。”

  焦侃云迅速别开楼庭柘的手,楼庭柘便低眉倒了杯茶,递握到她的手中,温暖的茶水充当安抚,心绪渐平,她瞪着多罗那张面目可憎的脸,思绪翻江倒海,他携枭首头颅入京之事,朝臣皆知,却没想到,此头颅非彼头颅,既是服软,也是威吓,既是恭顺,也是挑衅,可进可退,正如他的来意。

  殿内诸臣仍惊魂未定地揣测纷纷,上位者却岿然不动,皇贵妃只是蹙了蹙眉,用锦帕掩鼻,辛帝更是冷笑一声,“北阖王煞费苦心,既是如此难得之物,多罗王子倒是说一说,此物的来历与背后的诚意,朕愿闻其详。”

  多罗合掌,示意使团中一名官员出列,官员呈上一份状纸,由太监送至辛帝手中。

  “圣上请看,辛朝太子于数月前遭到暗杀,遗憾辞世,举国哀悼。此事传至北阖,北阖王闻太子仁德贤名,亦为此感到惋惜哀痛,特命满朝文武素斋三日以祭。

  “却不想,太子案尚未破获之时,竟有消息传出,谋刺之人来自北阖,隶属绝杀道。三人成虎,口舌翻覆之下,传到北阖王耳中时,此事已然变成‘北阖王室攒结绝杀道杀害大辛太子,以扰乱朝纲,挑衅大辛,欲毁辛北之盟’。

  “北阖王昼夜难安,唯恐辛帝信以为真。辛北议和,缔结盟约不过一年,岂能就此因奸邪挑拨作废?岂不教奸邪得逞,辛帝与北阖王背信反悔,更会教天下人不耻。遂,北阖王特派遣精锐,捣毁绝杀道窝点,一举剿灭匪徒,以证清白。而今殿上所呈,便是绝杀道诸位长老的头颅。”

  殿上老臣们演技斐然,立刻哗然一片,仿佛刚刚得知此事。主和大臣追问:“王子口口声声说是奸邪挑拨,想必已掌握其中内情?”

  主战大臣却道:“王子口口声声说是奸邪挑拨,却绞杀绝杀道不留活口!此时呈上的罪状,焉知不是造假之物?”

  辛帝看完罪状,“王子呈上一份无人画押的罪状,是何意?”

  多罗恭敬地再施一礼,淡笑道:“只因绝杀道中,无人承认杀害了辛朝太子,既无罪人,自然就无人画押。”

  辛帝一哂,“既然无人画押,北阖王又为何执意绞杀绝杀道上下不留活口?焉知不是做贼心虚?”

  睦勒解释道:“绝杀道这等危险组织,盘踞北阖境内多年,发展迅猛,在北阖扎根,并建立总坛,一开始,只在境内杀人索命,近几年却屡屡仗着深处北阖之优势,潜入大辛,谋求钱财无恶不作,大辛边境诸城皆惧,甚至有不少大辛百姓误以为是北阖王庭有意放纵其频频来犯,北阖王若不趁此时机将其铲除,迟早有一日会挑起纷争。王,诚心与大辛结百年之盟,绝不会任由绝杀道侵犯大辛,故而将其绞杀殆尽,并非因太子案而做贼心虚。”

  话是说得漂亮,但在场众人皆知,不过都是些场面话,在北阖被虞斯打退之前,北阖王庭确实就是故意放纵绝杀道侵犯边境。

  诸臣不与其深辩,多罗才接着说道:“绝杀道内虽无凶手画押,小王却知,大辛朝内有能证实绝杀道杀手行刺的关键人证。此事关乎两国交好,百年之盟,虽听闻查案之人乃是神勇无双的忠勇侯,但小王不才,关于此案,亦研究多日,颇有心得,正与忠勇侯所得结论不同,尤涉奸邪挑拨、泼脏冤枉等复杂内情。既有出入,便想请人证入殿一叙,小王与忠勇侯当面对峙,一同盘问。辛帝宽厚仁德,不知可否?”

  虞斯淡淡地睨着他。他哪里是在问辛帝“不知可否”,分明是在问“不知可敢”。辛帝最好面子,此事已在文武百官面前摊说,必不会拒绝。

  第85章 一派胡言

  宫宴不是公堂,要人证入宴,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接受盘问,太过骇人听闻,更何况还是左右两国盟约的要案,心智稍弱些,就要吓得当场惊厥,哪怕心智强者,一句话不慎,也要将边境掀起鸡飞狗跳,且看多罗的神色,是势必要以压迫之姿颠倒一番黑白,也不知虞思晏那十四五岁的年纪,能不能应对?臣子们高涨的抗议情绪使大殿沦陷在张皇的氛围中,随行官们笔不停耕,纷纷记叙与分析北阖此举用意。

  辛帝抚着龙椅,沉声问道,“忠勇侯何在?”压住了百官的窃语。

  虞斯起身,“陛下,臣在。”

  “多罗王子既对你承办之案心存异议,那你索性证给他听,朕知你忠肝义胆,且心细如尘,绝不可能办出一桩冤假错案,也必不会教结案陈词横生枝节,让朕失望。”辛帝拖着悠长的语调咬下最后几字,虞斯合拳回应,他才瞥了一眼随侍太监,后者心领神会,高声传唤:“传人证虞思晏入殿——”

  不消多时,两名侍卫与数名宫人携思晏入殿,数月前还纤弱细嫩的女子变得高挑健康,英姿勃发,虞斯一有空就教她练枪,除了改善了她的体质,也摒弃了她在绝杀道时森冷凄介的气质,此刻她的眉眼削锋刻锐,瞳眸凝起炬火,虽然仍是喜欢冷着脸,但整个人都充满了朝气。

  可焦侃云依旧握紧了杯盏,紧张地看着这一切。比起阐述案情,她更担忧思晏会压抑不住情绪,显露出对辛帝的仇恨。她深知毁了她的罪魁祸首,就是坐在高位之上的人,此刻,百官的审视更加催化了这份压迫她的皇权,正如绝杀道以师父的性命相挟催她行凶那般恶劣霸道,很难不激发出她内心汹涌的杀意。

  然而思晏只是安静地走到殿中下跪,低眉顺眼道:“民女虞思晏,拜见圣上。”

  焦侃云舒了一口气,忍不住将目光放在虞斯身上,果然得到他点头微笑以作安抚的回应。

  辛帝示意她起身,身侧太监替言道:“人证在此,多罗王子可以开始盘问了。”

  很快,阵仗摆开,虞斯与多罗立于殿堂左右两侧,微微侧身一半以对峙应答,思晏垂首立于中间,面向阶上,随时听问回话。

  多罗率先开口,“小王难以接触刑部卷宗,更不知结案陈词所述内容,但听闻太子乃是深夜被歹徒谋杀,便有三事不解,想请思晏姑娘先详细讲一讲看见刺客行凶的始末,并着重回答小王,是如何‘只身’‘深夜’‘路过’太子府外的吧。”

  无疑,他说出了没看过卷宗的诸位大臣们心底的疑惑,但圣上亲督刑部尚书收结此案卷宗,结案之后饶是心存犹疑,谁也不敢追问,此时只盯着思晏,等候解答。

  思晏不慌不忙地叙述道:“此事要解释清楚,便说来话长了,须从民女的身世讲起。民女本是寿王府胡姨娘所出,但自出生起,就患有严重的心气不足之症,体弱多病,思行迟缓,大夫更是断言活不过十五岁,父王不喜,姨娘心疼,便将民女送至石岐山随乌药师父习武,不求民女精通武艺,只求强身健体,祈盼乌药师父医术高超,会有治解之法。

  “岂料民女命不该绝,师父确实给予了民女一线生机,那便是日夜不辍地修习师父赠予的《固心经》,不得为外物扰断,因此,民女索性跟随师父游历大辛,由师父亲自指点修行。但王府之女,太过散漫不羁,待回府后,参与贵族宴会,亦会被旁人诟病,所以,每年民女自有一段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兄姊,接受嬷母的教导,已期能有大家闺秀之姿,如此十数载,民女已与弱质常人无异,又到了适婚之龄,便于年初被接回府中。

  “太子被刺当夜,民女白日里受嬷母的约束教诲,实在憋屈,一时顽心乍起,靠着多年从师习得的武艺只身私逃出府。可民女对樊京并不熟悉,饶是每年回家,大多时间也都被藏养在府中,陡然逃出王府便迷了路,轻功疾掠,只见太子府外风景秀致,灯火幽微,四下静谧,正是修习打坐的好地方,很是欢喜,遂藏身入树,倚靠休憩。

  “而后,就看到太子踱步前来,静立树下观景……”思晏说至此处,神色才稍有恍惚,眸光微微一潋,她强摁住脑海中浮现的回忆,顿了顿,继续谎称:“修习《固心经》,一旦入定,便如龟息之术,吐纳微弱,很难被人发现,但若为外人扰断,心神剧震,恐有走火入魔之险。故而,民女欲与其交谈,使其避让,没想到,此时一名黑衣人掠身而来,手执刺刀,几乎只在眨眼间就将太子杀害,干净利落得令人咋舌。

  “黑衣人行事时并未发现民女,但民女见其杀人手段,一时心神被扰,吐息俱乱,才被他发现,幸而彼时他已有去势,再要追来,便慢了一步,民女看准时机逃之夭夭。夺回一命,但许是被那人瞧见了模糊的面孔,而奄奄一息的太子亦窥破此事,最后一丝意志,都拿来为民女写下了半个‘救’字。然而民女经此一事,走火入魔,恐惧之下竟将真相短暂遗忘。”

  焦侃云正认真地听着思晏的盘叙,十分欣慰,楼庭柘却倾身过来,凑到她的耳畔低语。

  她下意识抬手,被他按住,“大小姐,我说秘事,不凑过来,要我在大殿上嚷嚷出来吗?……使团中有一个气质沉冷、神色端肃的随从,观其样貌神态不似文臣,一直隐匿在暗影处,倒像刻意收敛杀气与身形的刺客。自虞思晏步入殿中,他便目露惊疑,时时窥看打量,许是与她相识。”

  焦侃云这才松了手上防备,目光游移到使团中,分明只是寥寥十数人,且青天白日坐于一团,她竟然找了许久才看见那名随从。显而易见的,多罗把绝杀道的杀手伪装成了使者,一并带至殿上了。

  “原来如此。”多罗笑道:“多谢姑娘解答疑惑。”他又看向殿上,搜寻一圈并未找到寿王身影,不由得讥讽一笑,心下了然。

  虞斯睨着他,“王子既不知结案陈词,也没有了解过始末,所谓的研究数日,不会净是一些无端揣测吧?”

  多罗对虞斯那夜杀出陷阱的可怖神态仍心有余悸,稍稍一赧,又恢复如常地笑说:“侯爷莫急,这只是其中一问。第二问,还想请姑娘解释,为何能一眼认出,黑衣人来自北阖,隶属绝杀道?”

  不等思晏回答,虞斯先一哂道:“你不如问本侯,是不是蠢货?连这都不盘清,就草草结案?思晏随乌药游历四方,两年前行至狼漠镇,便与我相识,我与她一见如故,见她天赋惊人,便教授枪法,时有接触,绝杀道,她不清楚,我还能不清楚吗?狼漠镇常有绝杀道出没,行侵害之事,我看见了,便会教她识人方法,辨明手段。更何况,绝杀道之后三番四次派来杀手,潜入樊京,欲除她而断后顾之忧,她若说得不对,绝杀道此行又作何解?”

  多罗垂眸掩藏起阴沉的底色,嘴角勾着一抹漫不经心,“这也正是小王想要说的。小王在剿灭绝杀道时,于总坛搜获了不少绝密卷宗,册子上详细记录了一桩桩交易的买主姓名、出具酬金,以及买谁的命,唯有太子案,并不记录其中,只在册中夹了一封以北阖文写就的买命帖,酬金数十万之巨,辛北之盟所定合约中,大辛赠予北阖的助旅岁币也不过二十万之数,一条人命就有数十万,如此可观,任谁都会心动不已,但此帖却没有落款。

  “既然没有落款,又是以北阖文写就,混淆买主背景,且要杀的还是一朝太子,凭谁想都知道,此事不是单纯的买命杀人,而是关乎朝局甚至天下局势的大事,轻易不能掺和。根据结果来看,长老们到底还是扛不住钱财诱惑,达成了协议。

  “既想要钱,又不想担责,那就只好达成秘密交易,只让寥寥数人知晓此事,且要保证行刺者回来后,绝不会透露这次的行动,也许,可以派一个再也没有机会接触绝杀道内部的刺客,事成之后,再命人将其杀掉。这个刺客是谁呢?”

  他戏谑地将目光落在思晏的身上,又抬手示意,方才那名侍从便走出阴影,朝辛帝施礼,“辛帝陛下,使臣索尔曾隶属于绝杀道,后解身从良,跟随王子多年,而今斗胆,要指认曾经一位同道中人的身份,拆穿她的谎言,使陛下不受奸邪蒙蔽。”

  辛帝并未发话,原本沉肃的脸庞多了几分讥诮。

  使臣为求和而来,却连买凶杀人之事都摊说于殿上,让文武百官揣测纷纷,无疑,是在告诉辛帝,自己已知晓此案始末全貌,且手中已掌握了他的“罪证”,倘若他一意孤行,北阖就要对外揭穿他的脸皮,使世人都看见他的恶行和野心,诸数外族王权自危,唯有向外求索,寻得庇佑,或结势联盟,从此北阖即可轻而易举地拉拢,入侵中原,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辛帝仍旧自若地观赏着多罗这一出借力打力,轻声吐出两个字:“准了。”他倒要看看,多罗这么早交底,还能有什么铺排。

  诸臣交头接耳,显然已对局势的发展有了几分惊惶的猜测,忧怜且恐惧地望向殿中跪拜的女子。

  索尔果然抬手一指,朝思晏大声呵道:“此女不是什么王府庶女!更不是体弱多病心力不足之辈!她来自狼漠镇,隶属于绝杀道!索尔与她交手切磋过数次,绝不可能认错!若有半句虚言,索尔不得好死!”

  焦侃云抿紧唇,她和虞斯设想过多罗会揭穿思晏的身份,但没想过会这么早,更没想到,居然是带着绝杀道的人直接指认。

  正与辛帝所想暗合,他们都以为,此举会是多罗的底牌之一,因为一旦揭穿了思晏,便会连带着将虞斯的罪名也牵扯出来。那分明是求和不成功之后应该施行的挑拨计划才对,这么早摆出来,多罗要如何收场?他到底还想不想求和了?

  虞斯撩起眼帘,淡淡地蔑视着索尔,后者只觉一股杀气锁喉,浑身一颤,蜷回那根不敬地戳指于人的手指,虞斯这才收回视线,说道:“阁下称自己解身从良,跟随王子多年,想必离开绝杀道也许久了吧。

  “思晏与我在狼漠镇相识之际身形纤弱,面黄肌瘦,与如今的面貌大不相同,若换作乌药大师来认,恐怕都要交谈多时,细察骨相,才敢确定,怎么阁下只是藏身于阴暗之地远远地窥视了一会,就能分辨?言之凿凿,不知是受了何人指使,要如此污蔑?目的……是知我在辛朝朝堂恶名昭昭,借诸臣猜忌之势,好陷我于不忠不义之地吗?”

  他这段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先发于人,殿中诸臣确实已经顺着多罗与索尔的思路,开始揣测与绝杀道刺客义结金兰的虞斯是何居心了,闻此一言,皆嘶声沉默,再观局势。

  “侯爷误会。小王只是想说,倘若思晏姑娘当真隶属绝杀道,当然要一并处死才好,绝不能让一个绝杀道人苟活于世,成为辛北交好的威胁。”多罗笑道:“但侯爷所言也提点了小王。

  “侯爷早与思晏姑娘相识,在思晏姑娘恢复王府庶女身份后,更是迫不及待地与其结拜,收作义妹,强硬地护在羽翼之下,寿王府势颓,与其使一个不知命数几何且几乎从未露于人前的庶女待在府中待嫁或等死,不如交予侯爷,从此不论是姓楼,还是姓虞,两府共护一女,既能为思晏姑娘谋个好前程,也能与侯爷结好……因此,侯爷以一见如故为借口,轻易就将思晏放在了身边。”

  多罗的视线扫过众人,最终朝辛帝俯首,恭顺且诚恳地道:

  “倘若思晏姑娘当真来自绝杀道,虞侯是否知晓这一切呢?陛下焉知,这一切不是虞侯的阴谋?借妹妹与绝杀道之间的关系,杀害太子,祸乱朝纲,挑拨北阖与大辛,待陛下恼怒,认为是北阖杀了太子时,便会再次交予他兵符,勒令其出战北阖,如今他一战北阖,名声在外,必然在军中极有威望,届时虞侯重握兵权,岂不方便行谋反之事?”

  座下哗然一片,虞斯先发制人,多罗却顺势而为,竟然直言挑明了自己欲挑拨是非的居心,堂而皇之地在挑拨帝王和虞斯的关系。

  焦侃云蹙眉,十足担忧。虽然帝王知道一切不可能是虞斯的谋划,因为这一切是辛帝自己谋划的,可辛帝确实也一直因虞斯功高盖主而愁苦,多罗并不在意将自己挑拨的居心摆在明面上,他只想煽动这一点。也知道帝王敏感多疑,极好煽动。

  与此同时,多罗把辛帝拿捏虞斯的那套做法摆到了明面上,原本,只要辛帝对外确定了思晏是杀人凶手,那么虞斯作为兄长,就要出兵攻打北阖,自证清白。

  多罗却反过来利用了这一点,给了辛帝一个不能出兵的理由,现在,只要确定了思晏就是杀人凶手,那么虞斯拿兵符、行谋反的意图便跑不了,诸臣听从之,都会劝辛帝勿用其心可诛之辈,辛帝也就需要装作“不敢”借虞斯出兵打北阖。

  好一招借势而为,笑里藏刀。

  面对索尔的指认,思晏深知自己不能一直让虞斯替答,必须正面回应,她的骨子里有对绝杀道中人的恐惧,可她也知道,若自己被坐实身份,虞斯的境况将会更加危急。

  她一笑,竟迎上了索尔的目光,轻蔑地道:“一派胡言。哪里来的腌臜鼠辈,本小姐根本不认识你。”

  第86章 她争气。

  多罗步步紧逼,让辛帝和诸臣心生不悦,劳使宴本该由大辛主导,岂该他北阖小王大肆发挥。此时不嚣张,更待何时?思晏自称本小姐,又一句腌臜鼠辈痛贬使臣,她年纪小,口无遮拦,不仅不会令辛帝不悦,反倒给殿上诸臣出了一口恶气。

  不等索尔作出反应,思晏抬高声量,继续说道:“民女恭恭敬敬地跪在这里,是敬畏我大辛朝的天子……而不是在朝北阖伏低姿态做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世间之大无奇不有,面貌相似甚至相同之人何其多,使臣空口无凭,只说自己凭一张脸就能确认我是你认识的那位故人,未免把人都当傻子,是何等居心叵测?

  “正如兄长所言,满朝皆知忠勇侯杀退北阖,是千年都不可多得的武材,别说北阖忌惮,四海八荒无不闻其神威,等着看他的下场。北阖若不能除掉,就会选择打压,以我为介,使其遭到猜忌,难得重用,穷困潦倒,正是一条阳谋毒计。索尔使者跟随王子千里迢迢来到大辛,就是为了离间天子和忠勇侯之间的君臣之义吗?那么你可就白来一趟了,本小姐今日敢入殿接受盘问,就是无惧于任何人的利用。

  “至于王子明里暗里指出忠勇侯非要与我义结金兰十足奇怪……我两人在北境相识,朝夕相处,他传我枪法,亦师亦友,对我恩重如山,我恢复王府小姐身份后与他结拜有何奇怪?我被樊京议论成王府拿来攀附侯爷的通婚手段,忠勇侯为破谣言与我结拜又有何奇怪?是王子只通中原汉话,不通中原人骨子里的义气,还是王子明知索尔在颠倒是非,仍要借势发难?

  “我清楚忠勇侯的为人,他为大辛冲锋陷阵,多次危在旦夕,死里逃生,他若要蓄意谋反,我敢说,大辛朝堂中再无一人是忠臣。但我不太清楚索尔的为人,毕竟他曾是无恶不作的绝杀道中人,那么就请王子来说一说,你的这位随从所言,你是否也打从心底认可吧。”

  她强硬反驳的态度,为方才紧张的局势划开了一条楔口。北阖既是为洗脱太子案嫌疑而来,更是为续和而来,倘若在这二者之间分寸把握得不好,便有借洗嫌而挑衅之意,思晏反问多罗的态度,正是在给台阶,逼迫他收势,诸臣当即有了思路,顺势对索尔发起攻击,将优势重新掌握在大辛的手中。

  焦侃云微翘起唇角,欣慰地看着殿上这一幕,楼庭柘侧目问她:“这么开心…你教的?我说这字字句句怎么净有你胡说八道的风格。”焦侃云低声道:“可教得了话,教不了气度,是她自己争气。”

  思晏在绝望之境,宁可自尽,都不敢把一切罪行推给绝杀道,可见曾经的她对绝杀道有多畏惧,如今却能在天子阶下,文武百官前,忍着皇权的压迫,气势汹汹地对峙索尔。这是她自己的修炼。

  她想起那日思晏满目绝望地看着她,几度欲哭地哽咽着,“好难背…我背不下来,我不擅长背书…更不擅长说话。倘若真以心术压迫我,我一紧张,更是什么都不想说,恨不得装死……”

  焦侃云肃然道:“还是那句话,背不下来我们都得死,你哥尤其不得好死。我必须逼你,没有办法……你不是答应了我,要做的比阿玉更多吗?你不想赎罪了吗?坚持不住的时候,想一想你哥,想一想阿玉,或者,想一想一路走来的自己。”

  “王子先是献上人彘,摆出诚意,提到北阖王庭不知太子被杀内情;后又质疑太子案重要人证,只身,深夜,路过,想试试看能不能使十四五岁的姑娘盘叙不清,好趁势切入;没有得逞后又挑证词的漏洞,问她如何确认是绝杀道在行凶,想直接为绝杀道洗脱罪名,又未得逞;

  “干脆就挑明自己已在总坛搜到匿名帖,一顿不甚严谨的分析后,得出结论,绝杀道确实参与此事,于是开始颠倒是非,倒打一耙,企图说明太子案乃是大辛朝堂内部有着不臣之心的人为夺权而挑起的祸事,并为了离间君臣,说这个人就是本侯……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你想让一个十五岁的姑娘露怯,从而露出一些无心的错漏,你好揪住不放,彻底把脏水泼出去,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