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475节

穿越考科举 第475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刘大人又正色道:“现在,先去休息,这几日本就辛苦,不能再累着了。”

  刘大人看纪元的眼神,跟看宝贝没区别。

  这种情况下,就怕把他给累着了!

  纪元虽然脑子还算精神,却也知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赶紧去睡吧!

  话是这么说,纪元的几封信件,还是跟着刘大人请求武新府拨来工部官员的文书一起寄出去。

  听说本地的熟悉路况,并且轻装简行去送信的信使,来回只需要十五天。

  他们等着回信即可。

  这些事忙完,纪元强迫症似的,把要做的事过了一遍,确定没问题,这才倒头就睡。

  最近也确实是太忙了,这一觉直接睡到第二天清晨。

  其间邬人豪跟安大海还过来看了几趟,确定纪元只是在睡觉,这才放心。

  七月十七,纪元再次来衙门的时候,所有人对他的表情都不一样。

  要说之前对纪元好,那是因为他的状元身份。

  现在对纪元示好,甚至带了些感激。

  宁安州的衙门,基本上都是本地人。

  因为没有税收,平日只有靠朝廷的俸禄度日,故而能留下来的,绝对都是真心对本地好的。

  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肯定会对纪元十分感激。

  要知道,纪元来这里还不到二十天,竟然真的给出确切的方案。

  纪元这次过来,还把之前关于水田的书都给带过来。

  本地的梯田发展已经很好了,但是其他地方也有可取之处,互相学习才能取长补短。

  他们这边群策群力,根据纪元的方案,把任务分下去。

  就算是沟渠的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村寨里对水渠水塘有研究的农人都被喊过来。

  其他事就罢了。

  一听说是防山洪,大家比谁都积极。

  他们这里差事做得热闹。

  甚至把三四十个村寨的主要支流都给记下来。

  这是纪元在各地文书里面学的,主要支流是什么,哪里的水流急,哪里的水流缓,哪里的土壤是什么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了这一手资料,工部的人过来,肯定能给出合理的方案。

  这个时间,村寨们也是忙得厉害,一个是要打谷子,另外还要跟着去记住自家田地的支流,全都盼着有条规整的水渠。

  挖水渠也好,挖水塘也行。

  他们不怕卖力气,就想避开灾祸。

  加之新来的小纪大人吩咐的,要找那种根部极深的树木,到时候栽种到田地附近,可以让土地肥力更足。

  本地人淳朴,加上小纪大人又是天齐国的状元,那可是全国第一,聪明人说话,肯定没错吧?

  不少人还说,是不是因为他们去年遭了水灾,所以朝廷派厉害的人过来帮忙?

  这种猜测距离真相十万八千里。

  纪元却并不打算解释。

  也有人防备纪元,说朝廷派他过来,或者因为明年要开始交税了?

  这点纪元更不能解释,本地五十年不交税的期间确实接近,明年是什么情况,还要再说。

  反正今年?

  暂时不提。

  刘大人问他为什么的时候。

  纪元笑,要说楚大学士给他设了三个难关。

  刺杀,赈灾,收税。

  第一个不说了,赈灾这事,却是偏远之地的百姓不会主动争取的。

  至少现在不会提,收割稻子,加上马上修水渠。

  当地百姓只想着努力种田,不会追着要赈灾款。

  现在要紧的,就是最后一个。

  至于为什么不提?

  纪元干脆提前同刘大人道:“等到年底的时候,您写一封文书,向皇上禀告本地的情况,提醒皇上五十年免税期已经到了,接下来要怎么办。”

  啊?

  为什么要写?

  难道不是明年自动收?

  “何必呢,宁安州与其他地方不同,肯定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信我的,年底送信过去,就算信使加快脚程,赶上个冬天,也要等到年后三四月份才能送到。”

  文书送到京城,经过朝中各部分审批,一层层终于到了户部,户部的事情又多。

  最快,也要等到五六月份才能看到宁安州的奏章。

  户部先讨论,翰林院再讨论。

  终于到皇上手中。

  朝臣们再争论宁安州的处理方法。

  “这一趟流程下来,真正作出决定都要九月十月了。”

  “再把朝廷的决议发过来,您猜要到什么时候。”

  考上进士之后,一直在本地做事的刘大人默默看向纪元,幽幽道:“原来你们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平时都是这么做事的啊。”

  “怪不得宁安州送个奏章过去,多半杳无音讯。”

  等会。

  杳无音讯?

  啊?

  纪元年纪轻轻,怎么做事这样老油条!

  他们平时抱怨朝廷办事效率太慢。

  申请个东西久久不回复。

  那也没关系啊。

  他们甚至可以利用这一点。

  反正申请期间不收税也很正常。

  等通知消息,再慢慢来呗。

  上面可以磨时间,他们也可以啊。

  也不对。

  刘大人“虚心”请教:“宁安州到底是属于滇州府,我们直接送奏章到京城,这样好吗?”

  纪元道:“放心,文书先过滇州府,但滇州府知府通判他们也不会轻易决定。”

  这是税收。

  还事关刚并入版图的宁安州。

  估计当地百姓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在天齐国的重要性。

  纪元心里估计,只要朝廷不是特别缺钱,大概会继续减免税收,比如头一年,或者头三年只收正常税款的一半,让本地百姓慢慢适应。

  别问他为什么那么熟悉。

  他在翰林院半年多的实习不是白做的。

  当时在吏部,翰林院各处跑,上下内情了解得很详细。

  刘大人越琢磨越感觉不错。

  今年是化远三十九年,磨磨唧唧来回写奏章,至少要等到明年年底才会有个结果。

  这还是速度较快的那种。

  山高皇帝远的。

  真的没必要那么苛刻。

  要说楚大学士给他布的网确实天衣无缝。

  可他还是忽略了。

  此地真的太远了,远到没人愿意过来。

  这种情况下,上传下达绝对不通畅。

  不通畅的情况下,着急的可不是地方,该是朝廷。

  加上,朝中还有人帮他周旋。

  纪元感觉,自己完全不用担心。

  谁说对方出招,他就一定要接招。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咱们走着瞧。

  与其跟着对方的节奏走,不如自己杀出另一条路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