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471节

穿越考科举 第471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可惜这里的农耕发展的相对慢一点。

  只要带来相应的技术,以后的收成肯定会飞速提高。

  纪元一边闲逛,一边想着养牛的事。

  他作为管仓库的官员,在仓库里养几百头牛,好像很合理吧?

  从六月二十七到宁安城,纪元他们休息了两日,便开始四处走动。

  等到七月初五进衙门正式报道,他已经把附近十几个村寨都逛了一遍。

  现在不少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朝廷派来一个英俊的小白脸,身上的气质跟本地人完全不同,远远就能看到他挺拔的身姿。

  有点不同的是,他经常带着一头牛,像是在放牛?

  不说别的,这牛可真壮啊,等今年的稻子收获了,能不能让这牛帮他们犁地。

  还真有人敢问,纪元笑着道:“好啊,只要不累着它就行。”

  这个回答,让不少人兴奋,纪元还真让对方留下村寨的名字,和他自己的名字。

  只要到时候来领小黄就好。

  要求便是,不能累着,不能打骂。

  对方啊了一声,赶紧报了名字。

  这新来的官员可真好!

  这些消息,定然瞒不过宁安州同知,他心里无语,但也知道新来的状元郎不是个有坏心的。

  故而七月初五,纪元穿着官服正式上任时,对方态度好了些。

  这位同知姓刘,本地人。

  祖上甚至是腊蛮南边的,也就是祖上被南边景国欺负过。

  之后并入天齐国之后,很是感激,幸而读了书,甚至考上三甲进士。

  这位刘同知有机会去其他地方做官,可还是在本地一待就是二十多年时间,他就盼着自己能让本地的日子越来越好。

  纪元了解过这位刘同知之后,对他很是敬佩。

  已经是进士了,放在外面,都是无数人捧着的,能留在这二十多年,可见其气魄。

  要说本地的油水?

  本地甚至不交税,还有什么油水。

  他是真心想让宁安州越来越好的。

  因为府衙官员不多,其他都是小吏,所以大家见面的时候也没那么多规矩。

  纪元先是拜见从五品的刘同知,然后是正六品的刑司主事,户司主事。

  还有个从七品的推官,正九品的知事,他们一一认识。

  好歹也是二十多万人的州。

  正儿八经的官员就这么几个。

  其中正九品的知事,看着脸颊泛红,双目浑浊,一眼就能看出是个酒蒙子,他对纪元格外亲近,说话也不是本地的方言,而是正统的官话。

  “纪状元,我终于有能说话的人了,你怎么会来这啊。”知事说着,就要跟纪元表示亲近。

  纪元没来之前,这地方一共五个朝廷任命的官员,四个本地人,一个外地人。

  知事显然很久没有说官话,眼里都带着激动。

  其他人稍稍皱眉,刘同知倒是跟之前一样,看来早就习惯了。

  纪元笑着道:“宁安州板扎买。”

  李知事顿了下,显然听出来这是本地话。

  纪元也是宁安州的人?

  不对啊,这破地方连正经的官学都没有,还能出状元,或者他是滇州府的?

  其他人却看过来,一向严肃的刘同知都笑了:“板扎,要这么说。”

  刘同知的方言显然更对味,纪元笑着跟着说了遍,第二遍的时候,已经很正宗了。

  别说他了,跟着的邬人豪都能默念几遍。

  意思就是很好很棒,非常优秀。

  同为外面过来的李知事问纪元为什么来这种地方。

  纪元没有用太多客套话,只是用本地方言讲了这里很好。

  李知事脸上青一块白一块。

  这个状元怎么回事!

  他怎么还学这里的方言,官话难道不好吗。

  纪元心道,不是不好,官话方便五湖四海的人沟通。

  可你来到这,却不愿意融入,那本地人如何相信你能好好做事。

  方言也好,习俗也好,只要在合乎情理法,都应该保持尊重。

  纪元看他连这么简单的话都不懂,便知道他压根不想在这待下去。

  可是他又没有被调走,估计也没什么人脉。

  在此地过的不如意,又走不了,只能靠喝酒度日。

  纪元叹气,换了官话:“这几日看来,宁安州确实很好,眼看就要丰收,今年的稻子穗好像很漂亮。”

  纪元把话转回到公务上,刘同知也点头。

  一个上午时间,纪元成功融入,邬人豪作为纪元的守卫,也被派去帮忙。

  要说一般过来的官员,肯定是没有什么护卫的。

  纪元到底不同,这也是刘同知最开始不想同纪元多说的原因。

  除此之外,纪元感觉,似乎还有旁的事,让刘大人并不信任他。

  哎,搞好跟上司的关系,也是重要一步啊。

  等大家各自去办差,纪元先主动跟户司主事攀谈。

  户司主事五十多岁,胡子已经花白,他看着颇有些干黑,对纪元倒是不错。

  两人回到户司,主事就道:“你先熟悉熟悉这里的公务。”

  说完又提醒道:“对了,虽说你是仓司主事,但咱们这人少,很多事情都要兼任,晓得?”

  宁安州衙门就那么多人,大家都是如此的,根本做不到事事分明,条件根本不允许。

  户司主事怕吓到纪元,根本不敢说实话。

  以后熟悉之后,别说户司的事,便是其他部分的差事,他们都要做的。

  先不说吧,免得把人吓跑了。

  可纪元是什么人,他在翰林院看了几千上万份文书,可不是白学的。

  一眼便知道,这地方是要多做事的,故而满口答应。

  不知道是不是他答应的太快,户司主事甚至有点不信。

  随后下属的另一个问题,让户司主事挠挠头,这答还是不答?

  纪元问道:“咱们刘大人,还不相信我会好好做事吗?为什么?是因为那个知事?”

  户司主事见纪元年纪小,又问的真诚,小声道:“那个外地人,实在不像话。”

  “从刚来就想走,折腾了七年,任期到了也调不走,天天喝酒闹事,衙门有他没他都一样。”

  但这位刚来的时候,也是雄心壮志,觉得自己一定能离开。

  他认为,自己一个堂堂举人,得罪人之后当了个正九品的知事已经够倒霉了,不能再倒霉下去吧。

  谁知道,做什么什么不成,一直到现在。

  这简直是所有外地官员的“前车之鉴”。

  不少被外派过来的官员看到他,立刻起了走的心思。

  纪元听完,心里明白过来。

  说到底,还是觉得他不安稳。

  没关系,这倒是最好办的了。

  纪元点头,什么也没说,把袖子一绑,对自家上司道:“那下官就开始看本地的文书了,先了解本地的具体情况。”

  “想来接下来最要紧的便是七月丰收,下官一定在稻子收获前,看完这所有卷宗,也好了解往年的定例。”

  户司主事看着眼前那么多卷宗。

  别是在吹牛吧。

  那么多东西,谁能看得完?

  距离丰收,只剩下七天时间啊。

  户司主事还是怕吓到纪元,委婉劝道:“没事的,事情慢慢做就好。”

  纪元点头:“好的,放心吧。”

  纪元沉浸在本地卷宗里。

  户司主事走出此地,其他三个本地同僚面面相觑。

  “没吓着新人吧?”

  “哎,都说了,让他再歇歇,看他是个和气肯干活的,稍微分担一点公务也行啊。”

  便是刘大人都点头:“他来宁安州这段时间,一直都很和气,还把自家牛借给村寨里的人,应该能做事,至少中规中矩,不要吓着他了。”

  说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