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410节

穿越考科举 第410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他们先讲了翰林院本身的事。

  大家都知道,翰林院算是天齐国中央朝廷的实权部门。

  为何?

  大概有其中两点原因。

  一,翰林院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

  此地的官员也有“储相”之称, 能来做翰林官的, 要么科举名次够高, 要么十分有执政能力。

  六部的重要岗位,基本都是翰林官兼任。

  比如翰林院最大长官李首辅,他同时也是吏部尚书,执掌整个天齐国的人事调动。

  翰林院第二厉害的大学士楚大人,他则是户部尚书。

  由此可见一斑。

  二,这个天子近臣, 近到什么程度?

  后世直接称呼翰林院为天子的“秘书处”。

  而政府的秘书工作, 那可是完全不同。

  作为天子的“秘书”,既要为皇上做参谋, 做智囊。

  还要承担对上,对下的衔接工作。

  再者,“秘书”们接触的公务,随便抽出来一本,都是国家机密。

  上到国家大事,重要决策,再到皇上宫中大小事情,以及下面六部等等的杂事。

  所以,作为翰林官,虽然没有实际的职务,但因为位置重要,跟其他官员都是不同的。

  甚至还因为不涉及实际职位,被人称为清贵之官。

  如此重要的部门,自然不一样。

  左右典籍道:“这便是外人对翰林院,以及翰林官员的看法了。”

  “但咱们翰林院内部,也大致分为两个部门。”

  如果说翰林院是个巨大的秘书处。

  那其中的一秘便是阁臣官,指的是正五品的翰林学士,从五品的侍读学士等等。

  他们平时直接负责各部的事务,归李首辅,以及李首辅所在的文渊阁,还有楚大学士所在的集贤官所管。

  二秘像是翰林院的史官。

  他们甚至不怎么参与“智囊”的工作,统一都在史官院。

  平日的差事,就是整理下面送上的文书,或者是把各部完结的工作统一归档。

  以及闲暇时间修史等等。

  由此就能看出来,翰林院里面,阁臣官是大于史官的。

  即使史官放在其他地方,其实已经很厉害的了。

  “平日对政务的争论,跟咱们史官没什么关系,除非李首辅点名让我们去听听,其他时间,就在史官院即可。”

  纪元听着,终于弄明白翰林院官员们的职责。

  由李首辅统一管。

  然后分为两类。

  一类参政。

  另一类做文书工作。

  他就属于后者。

  至于方才争吵的,正是参政官员们的争执。

  左右典籍也听明白里面在吵什么。

  翰林学士们在为年初的事争执。

  年初天气突变,下了场雪,京城附近受灾,当时顺天府处理得还算得当,但当时开仓赈灾所用的物资以及后续修缮房屋,都用了不少银钱,而且用之前,朝廷的审批还未通过。

  按理说,这样的方法并不合适。

  换作现代来说,正确的报销流程,也该是先提交申请预算,预算通过之后,再去做事。

  现在顺天府的做法是,先做事,后报账。

  皇上让翰林院处理这件事,自然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当时事情紧急,必须这么做,否则当时的损失怎么办,不及时出来,今年的夏收秋收肯定受影响。

  另一派则说,如果开了这个先河,以后都不做预算了,凭空一张嘴,说要多钱就给多少银子,这合适?

  总之,两边都有理。

  加上夏天各地还要巡水渠堤坝,这部分的拨款也卡住了。

  几件事搅和到一起,户部,工部,翰林院,几方吵个不停。

  左右典籍道:“反正咱们吏官听听就行了,您是今科状元,按理说也属于观政的阶段,可若谁要您说几句,岂不是牵连了。”

  这事怎么讲都不对,更不是一个人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皇上在这,大家都要辩几句,今科状元开口,肯定是无用。

  纪元听着,心道,怪不得里面跟菜市一样。

  这也确实是菜市,都在讨价还价。

  等里面安静了会,左右典籍带着纪元去了另一侧的史官院。

  此地跟前面相比,安静了不止一倍。

  还未进门,就看到里面极高的书架,前面办公的桌椅上,也堆满成摞的文书。

  六部各地送来的文书,都要他们整理编纂。

  而下面每日都要送来厚厚一沓,但凡有一天没弄完,便会越积越多。

  史官院这边安静得厉害。

  今年到现在已经没什么人了。

  算上左右典籍,以及一甲前三之外,整个史官院不到十个人。

  人少,自然也安静。

  甚至有人已经直接睡过去。

  反正这里的事也少。

  他们的长官翰林院修撰也不在。

  是的。

  新科状元纪元,就是史官院里最大的官员。

  大家都以为长官们去国子监讲学,今天下午肯定不来啊。

  所以睡觉的睡觉,摸鱼的摸鱼。

  左右典籍也没想到,还真有人直接在史官院午睡,忍不住想把人摇醒。

  纪元倒是算了,让他们俩带自己去办公室。

  史官院本身不算大,纪元的办公地方并不远,只见那房间匾额为修心馆,倒是贴合。

  等走了进来,纪元才道:“按理说文书工作应当有许多,为何咱们史官院人这么少?”

  翰林院的阁臣们给皇上当秘书。

  他们史官院给阁臣当秘书。

  每日必然有大量的文书工作,只有不到十个人?

  真的太少了吧。

  左右典籍果然知道答案,立刻道:“咱们这,就是新科进士们实习的地方啊。”

  史官院,最大的领导为新科状元。

  下面的官员们则要在二甲,三甲进士里面选拔。

  之前董康他们讲,去各部观政的实习进士们,要在七月进行庶吉士的选拔。

  七月考核过关,才能被分到翰林院史官院打下手。

  等于说,正常进入翰林院的过程,不是纪元这样。

  应该是,先考会试,接着殿试,殿试结束两个月后,继续庶吉士选拔。

  若被选上,方能进入翰林院观政。

  否则就要继续留在六部做事。

  一层层的考核结束,最后才进翰林院。

  而纪元身为一甲第一,他便跳过了庶吉士选拔的考核,直接进了翰林院。

  等于成绩好,直接跳级了。

  那为什么,都想进翰林院?

  既因为天齐国有,非翰林不入阁的说法。

  也因为,只要被分到翰林院,之后更好派官。

  今年的这批进士,一共一两百人。

  那吏部派官的时候,应该怎么派?按照什么规则派?

  自然先是前三。

  再接着是进了翰林院的庶吉士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