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23节

穿越考科举 第23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这哪行啊。

  就算背了,也不知道原文是什么。

  又有什么意义。

  时间就那么多,背四书已经很吃力。

  再加上根本理解不了的时文,纪元都有些佩服安小河,是怎么背出来的,这跟背天书又有什么区别。

  安大海下意识道:“是啊,赵夫子最重我们的基础,纪元也说赵夫子必然会多考默贴。若文章本身都不会背默,更不可能理解意思,也不可能根据文章的含义,有自己的见解。”

  赵夫子听到两人的话,暗暗点头。

  那边安二娘子已经羞愧难当。

  她确实急功近利,想要安小河拿第一。

  没想到却成了这样。

  可,可她弟弟的文章,难道真的不如纪元?

  赵夫子把试卷后半部分拿出来。

  四书义题。

  赵夫子拿出纪元的三篇文章,轻声叹道:“纪元的文章,行文先不论。”

  “其中观点,远超于我。”

  正在安抚小黄的纪元抬头。

  他?

  远超赵夫子?

  做梦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天才之句。”

  “以此作开篇,已经远超于老夫了。”

  纪元猛地一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板桥先生对不起!

  我成文抄公了!

  第17章

  第17章

  接下来半个时辰,就听到赵夫子对这句话翻来覆去的夸,甚至还想让纪元把这首诗给做完。

  纪元闭口不言。

  他也忘了,郑板桥先生还不在啊,他那首老少皆知的《竹石》还未写出来。

  这首诗跟其中一题很接近,纪元下意识用了它做开篇,做题做到头昏脑胀,谁还会想到这些。

  不管怎么样,在其他人眼中。

  第一部分的默贴也好。

  第二部分的四书义题也好。

  纪元是绝对的三月大考第一。

  二月三月,他都是第一了。

  按照他的天分,想来接下来也会如此。

  考县学的名额,他已经拿到一个。

  悻悻离开的安二娘子只好离开。

  走之前,赵夫子还告诉她,必须先背四书五经,其他的要放放。

  学习要一步步地来,怎么可能一步登天。

  这话说得跟纪元差不多,让安大娘子只觉得高兴。

  看来她请纪元在家里做事,果然没错!

  若不是赵夫子的母亲又咳嗽,估计还会再夸下去。

  赵夫子看着纪元他们离开的背影,照顾好老母亲后,又连夜写了封书信送到县城。

  纪元写的这句话也被他放入其中,邀请好友们一起品鉴。

  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有士气的诗句了。

  士气二字,尤为艰难,没想到能从一个小童身上找到。

  离开赵夫子处,安大娘子说什么都不让纪元离开,让他去自家吃饭。

  连着两次帮大海考了第二。

  她真的高兴啊。

  纪元想着她家公公安大户抠门,故而不想让她为难,还是婉言谢绝,跟着把安家的两头牛送回去,自己便离开了。

  没想到第二日上学,安大海竟然偷偷摸摸过来,塞给他几篇文章,还有一本书:“快看,不要告诉别人,我给你看了。”

  啊?

  这是什么东西?

  纪元原本就在窗外,他翻阅其他东西,也没人知道。

  只见书上写着《文公集注》,里面是对四书五经的批注和解析。

  用词典雅,行文规范,让人看了醍醐灌顶。

  剩下的五篇文章,便是时文了。

  都是四书义题的时文,下面落款为化远二十八年建孟府乡试解元张利锋,还有亚元,经魁的文章。

  解元就是乡试第一的意思。

  亚元为第二。

  第三到第五都称经魁。

  至于化远二十八年,便是三年前的乡试。

  这是上届乡试前五名的文章?!

  参加乡试的,都是秀才中的佼佼者。

  想来这就是安小河舅舅从府城寄过来的“课外资料”。

  但这也太离谱了。

  安小河不过刚从蒙学转为经学,别说秀才,甚至连秀才考试资格都没有。

  差不多等于幼儿园刚升小学。

  就让他背中举了的文章,让他背高考范文跟阅读理解。

  这不就离谱吗!

  小学生去背高中生的文章。

  谁听谁离谱。

  倒是《文公集注》确实是好东西。

  甚至是可以放在手边,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的东西。

  纪元心中腹语,手上也翻了几页。

  机会在眼前,不看白不看。

  眼前一片阴影笼罩,纪元下意识一抖,一种莫名熟悉的班主任气息来临。

  不知什么时候,赵夫子走到了窗外。

  赵夫子本以为纪元在走神,又扫了眼他桌子上的东西,这才道:“先抄录。”

  抄录?

  对啊!

  现在也背不会!

  不如先抄!

  纪元立刻动手,一整天的时间,都在抄这本《文公集注》。

  好在字数不算多,紧赶慢赶,也算抄完,那字迹却只能自己看懂了。

  纪元把书还给安大海的时候,低声道:“那我也算欠安小河一个人情了。”

  谁料安大海道:“这书是爷给我看的,他说一家人不能藏私。”

  安大户一家四十多口都不分家,各房都有差事,明显是以公为主,这也不奇怪。

  “但他说不能给外人看。”

  这指的自然就是纪元,所以要偷偷摸摸的。

  古代书本金贵,不让人看很正常。

  “可今日上学前,安小河过来像是提醒我,你跟纪元关系那么好,不给他看看吗?”

  啊?

  这,这安小河是故意的?

  安小河正好路过,压低声音:“算还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