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20节

穿越考科举 第20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而是正好趁着清明,也有鬼神的氛围。

  想来看他们害怕的样子,自己读书这事,算是不会再出问题。

  最近吓破胆,还来仙姑这破财免灾的样子,也是好笑。

  为了能好好读书,他也算拼了。

  纪元忍不住笑,对安大海道:“走了,去背书。”

  啊?

  不吃鱼了。

  要背书了?!

  纪元快步离开。

  读书!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他要把书读烂!

  十月份的考试,冲了!

  第15章

  第15章

  清明节过后,纪三婶三叔果然不敢再做什么,生怕纪元爹娘再托鬼差过来找麻烦,不过心里也暗暗咒骂。

  纪元没事诉什么苦。

  但阻拦读书这事,却是万万不敢了。

  之前他们做什么都什么,阻拦纪元读书,却被那样报复。

  纪元依旧早出晚归,如今日头变长,读书的时间也大大增加。

  赵夫子甚至还给了他两支蜡烛,好让他回家也能读书。

  安纪村私塾也被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进度较慢,诸如年纪比较小的安小湖他们,五六岁的年纪,只要继续读启蒙的书籍便好。

  或者是真的读不下去,诸如纪利,安长孙等等,继续巩固之前的知识。

  另一部分,换句话说就是冲刺班。

  纪元,安大海,安小河,还有另外两个还算不错的学生。

  他们从《大学》背到《论语》,再有《孟子》《中庸》。

  四书先背到滚瓜烂熟。

  接着便是五经。

  五经更是难上加难,许多读书人终其一生,也难以精通五经,能泛泛专治其中一二,便是可以了。

  这些都是科举的根本,也是阐述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历史,哲学,文学,政治,等等各方面都有涵盖。

  虽说只是考县学,却也是跟整个正荣县的学子们比试,如今也只是背诵全文,接着还要逐字逐句讲解其中含义,引经据典,说出其中典故。

  按照纪元的理解,那就是先背课文。

  背完课文做阅读理解,还有生僻字以及典故的背诵,再引申其他含义,根据自己的想法再写出一篇文章。

  说起来简单,但古代的书都没有标点符号,如何断句都是个问题。

  若没有夫子来教,便是拿来书籍都很难学会,背诵更是难上加难,跟背天书没有什么区别。

  除了苦功勤奋之外,也没旁的可说。

  纪元家里安分之后,他在功课上的时间愈发多了。

  现在天亮得早,早早起来挖些草药,再割青草给三头牛。

  早上去安大户家吃饭打扫的牛棚,上午边放牛边背书,中午吃顿饭,继续如此。

  等到下午送三头牛回牛棚,继续背自己的文章。

  趁着天没黑,加班加点练字。

  安纪村也逐渐忙碌起来,正是春耕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也到了田地上。

  一晃半个月过去,三月底的大考,再次来临。

  这次的考试,也被分为两部分。

  启蒙阶段的学生,考的也是启蒙的内容。

  冲刺班的学生,考试难度直线增加。

  大家都知道,考县学的名额,就会在他们五个人中产生。

  说是五个,重点只在纪元,安小河,安大海身上。

  三月末大清早,安大娘子偷偷摸摸给吃早饭的纪元又加了个鸡蛋,小声道:“上次大海考了第二,全靠你,这次怎么样啊。”

  纪元看着两个鸡蛋,还有旁边目瞪口呆的安大海,也小声道:“应该没事,大海哥背得差不多了,这次估计默贴会难一些,四书义题不会太难。”

  默贴的意思就是默写,给出上句,默写下句。

  私塾义题便是二月份赵夫子新出的题目,根据一句话写议论文。

  三月份大多数都在背诵文章,想来按照赵夫子的性格,肯定会着重考他们背诵书写内容。

  四书义题大概会出几道,让他们练练手。

  等他们四书五经背得差不多了,才会着重去写议论文。

  谁让他们还是小学生!

  所以纪元并未当回事。

  但安大娘子不一样,她家大海上个月考了第二呢!

  还压了三房一头,这个月她走路都不一样。

  谁见了她都要问一句,你家大海是不是要考县学啊,恭喜恭喜啊。

  其实放在之前,安大娘子从未想过考县学的事,顶多是三房读书了,他家也要读。

  识字总归是好的。

  现在不同,要是他家大海能考上县学,说不定还真能争取个功名。

  她可是知道,她公爹就想让家里出个秀才。

  秀才,见官不拜,还能免赋税。

  他们一大家子要是真能免田税,公爹肯定高兴得要命。

  否则他那么抠门,也不会给家里孩子出钱上私塾。

  安大娘子琢磨出读书的好处,自然对纪元更加好,今日早上鸡蛋都多给了一个。

  安大海这个月跟着背书,确实还不错,他总觉得纪元背书的时候很不一样,一边跟着干活,一边理解意思,还真的简单不少。

  纪元自然明白,像安大海他们,不过十一岁的小孩,放在现代也还是小学生初中生。

  若不理解句子的意思,一味强记,不说能不能记得住,单是枯燥一项,就够许多人望而却步了。

  纪元不同,他一边理解意思,一边背诵,还能结合实际情况加深记忆,故而简单许多。

  跟安大海说的时候,也能加强自己的记忆。

  纪元自己都没留神,他如今能一心二用,出口成章。

  虽然还不明显,但已经有这种趋势。

  安大娘子高高兴兴送他们两个去上私塾,正好碰到三房的妯娌送孩子上学。

  两人一照面,脸色都不好看。

  安二娘子对安小河道:“今日好好考试,你舅舅给你写的信你都看了,一定能考好的。”

  提到安小河的舅舅,纪元也有点好奇。

  等快到私塾,纪元问道:“他舅舅是谁啊。”

  “是秀才。”安大海低声道,“在咱们府城官学读书,听说可厉害呢。”

  这意思是,找了已经考上秀才的舅舅辅导功课?

  厉害啊。

  纪元投去羡慕的眼神。

  他们赵夫子也是秀才,学识渊博,但年岁大了不再往上考。

  想来安小河的舅舅年纪顶多三十多,还在府城读书,说不定还有往上的希望。

  不过这些都离得太远。

  眼前私塾三月大考,才是他要重视的。

  安小河看了看他们,扬起下巴。

  不就是四书义题,他已经学会了。

  这次再考,绝对不会出错。

  他舅舅还给他寄来不少集注,时文,他背了许久,这次的四书义题,一定能写得好。

  集注便是儒家贤达在本经之外,写出自己的理解。

  时文,则是如今科举上最流行的文章。

  安小河的舅舅给他找的,就是建孟府内流传的几篇时文,还有经典的名家集注。

  这些东西,一般人家很难会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