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171节

穿越考科举 第171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这恨起来,杀人的心都有。

  纪元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李耀众做的错事不止这一件,他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完全是咎由自取。

  想把自己功名被夺的事,全都推到他身上,顺便再榨干亲戚家的钱财,没有那么好的事。

  谁料饭桌上的同窗却开口了。

  开口的同窗名叫李锦,在乙等堂一直名列前茅,连蔡丰岚都比不上。

  李锦家境也不错,他家衙门现在的官吏关系很好。

  他虽然也姓李,跟李耀众却不是亲戚的关系,完全因为这个姓比较大众。

  还因为这个姓,有人以为在府城丢人的正荣县李秀才是他家的人。

  把他爹气得够呛。

  “不用打听,这事我知道。”李锦今年二十四,但有些话犹犹豫豫没开口。

  特别是看向十一岁的纪元,咬牙半天才道:“李耀众在府城丢了大人,所以前年年底的时候回来了。”

  “而且府学同样有岁考,排名靠后的生员秀才,必须再考,如果靠后的次数多了,就会被劝退。”

  这是在解释李耀众在府城的学业问题。

  他的成绩差,所以被劝退,所以灰溜溜回正荣县,根本不是什么心疼府城开销大。

  谁料李锦话锋一转:“但说是劝退,夫子们也没那么严苛。”

  “让他回来,主要是另一件事。”

  众人好奇了。

  到底什么事啊。

  李耀众好歹是秀才,他当初被夺功名的事,在县学也是沸沸扬扬,此刻聚餐说起来,众人自然好奇。

  连邻桌都过来听了。

  李锦还是不好开口,正荣县民风淳朴,上个县令管得又严格。

  他们县里乱七八糟的事极少。

  别看李锦二十了,根本没接触过,只好压低声音道:“他去妓馆狎妓,钱没给够,作了首酸诗要抵债,被老鸨追到府学里骂。”

  啊?!

  去妓馆。

  钱没给够。

  用自己的诗做抵债?!

  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李锦说完,整个人都红透了:“事情传过来,不知道多少人都在笑话,听说他是正荣县的人之后,我爹认识的人,还以为是我家旁支的秀才,甚至写信来问。”

  单是听听,都知道那是多大的笑话。

  纪元跟安大海的嘴都合不拢了。

  丢人,真的太丢人了吧。

  怪不得被府学劝退,怪不得要回来读书,是那里待不下去了。

  “他这还有脸说自己很无辜,就是接了个状子的事?”

  安大海气愤道:“等他下次再来我家闹,我就把这事说出去!”

  “没错!说出去!”

  “真是丢我们读书人的脸面。”

  “不提了不提了,提了都恶心。”

  确实提了恶心,否则李锦怎么一直没讲,今日要不是对纪元有用,他才懒得讲。

  自己沾上这种笑话,丢死人了。

  纪元表情也异常精彩,他也没想到会是这种事啊。

  确实足够恶心。

  这是说出去,估计他家没脸再来找事。

  至少最近不会来。

  等他有了功名,便彻底不敢再提了吧。

  酒楼众人说着八卦,又聊到县试上面,看都不想提这件事。

  还拿自己的酸诗抵债,真当自己是大才子了。

  算了算了,不说了。

  还是好好吃饭吧。

  难得有放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热闹热闹!

  整个蔡记酒楼,乃至县城,全都为这次考试庆祝。

  县试啊,出人才的考试。

  跟正荣县其他地方不同,考试院里,阅卷官正在忙。

  就算是阅卷官,也有很多细分。

  负责整理试卷的,负责保存试卷的,负责糊名的。

  最后才交到五位阅卷官的手中。

  一张试卷过五个阅卷官的手,按照甲乙丙丁打分,分数直接写到卷子上。

  看过之后,由专人整理,从八十二人中,选出七十人的卷子。

  第一场考试的阅卷结束。

  跟纪元听说的差不多,第一场很是简单。

  接着便是第二场试卷的批阅。

  方才过关的试卷被拿过来,专门的考官打开糊住的名字,把这七十人第二场的试卷挑出来,继续糊名。

  全都做完之后,第二场阅卷考试。

  这一切都要记录下来,以后有问题随时翻阅。

  还是上面的顺序,依旧打甲乙丙丁。

  这次要从七十人中,选出五十人,淘汰二十人。

  两场卷子评完,基本一整天就过去了。

  第二日开始评第三场卷子。

  阅卷官们养足精神,这次评的更加苛刻,更仔细。

  因为要从五十人当中,选出前二十,直接淘汰三十人。

  一张张卷子从他们手头经过。

  这次的阅卷官也增加到七人。

  如果有拿不准的,大家还会商量。

  第三场的卷子,基本会讨论两日左右。

  从他们手中筛掉的每一张试卷,每一篇文章,都是考生们精心之作,更关乎他们的前程。

  所以必须小心谨慎。

  其实到现在,考官们也有些筋疲力尽。

  但没办法,必须强行打起精神。

  好在第三场的卷子评完,后面便简单了。

  二月十二,也就是阅卷第四天。

  上午考官们休息,下午看第四场的卷子,也就是考《孝经》的那场。

  这次是二十人当中,选出十五个。

  要知道,此次过县试的名额一共是十二人。

  最后选出这十五人,基本都可以过县试了。

  留下的后三人自然是候补。

  如果前面有人出问题,后面直接补上。

  而且能考到前十五,说明到明年这会,县试肯定没问题。

  二月十三。

  阅卷第五日。

  最后十五人的五场考试试卷都拿过来。

  按照顺序排了名次。

  前五名被单独拿出,等着县令跟教谕过来决定前三名的归属。

  考场内,考官们气氛轻松,最后一日了,也可以放松些。

  卷子大概都评完了,就看前三名是谁。

  县令,县丞,教谕同时过来,三人似乎相谈甚欢。

  现在的县丞,就是以前在聂县令身边的老吏。

  没人跟他抢位置之后,态度也温和不少,他处理政务的经验本就足,正荣县在他手里,倒也不算坏。

  不过说到科举,自然是县令的强项。

  旁的不说,文章孰好孰坏,一眼便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