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153节

穿越考科举 第153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自己手下一部分人,代表了自己这个新势力,势必要护住被他们拉拢过来的李耀众。

  这是自己人,他不能说得太过分啊。

  即使这个李耀众善妒不说,心思还歹毒。

  可谁让他站队了。

  聂县令学过许多圣贤道理,能二十出头考上进士,也是有些才学的。

  却从未直面这样的问题。

  更别说,林大人已经走了,变成他真正管理整个县,下面十几万人,都归他管。

  聂县令这官越当,眉头皱得越深。

  他走进来,朝众人点点头。

  “今日召大家过来,是要议一议李秀才诬告县学学生纪元的事。”

  “大家说说看吧。”

  这几乎是个信号。

  辩论赛开始了!

  正方是县学众人,一定要从严审判李秀才。

  反方为聂家小吏,则要从轻处罚。

  正方双方辩论正式开始。

  纪元跟李耀众作为当事方。

  一个是受害者,坐在一边。

  另一个虽然是加害方,可因秀才的身份,同样坐着。

  首先是县学的廪生秀才开口,这位是县学甲等堂前三的学生,听说今年乡试很有机会,他一说话,便引经据典。

  “人之生也,无德以表俗,无功以及物,于禽兽草木之不若也。”廪生继续道,“人生在世,如果没有德行做自己的表率,没有可以帮助别人的功劳,那跟禽兽草木又有什么区别。”

  “人德行不以才高,不以功名,故君子有九思,其中两条便是,言思忠,见得思义。”

  “李秀才媚上欺下,德行有亏,作为读书人,理应是乡里表率,却做出这些事情,必然要从重处罚。”

  纪元耳朵动了动,看了眼这位廪生,他约莫二十七八的模样,神色严肃,说话掷地有声。

  他说的第一句,宋代林逋所著《省心录》的一段话。

  意思他已经解释了,人要是没有德行,不能有助别人,那跟草木没区别。

  这也算骂人了。

  后面再说以孔夫子的“君子九思”来铺垫后面的话。

  君子九思是孔子归纳的九件需要君子用心思考的事。

  其中两件,言思忠,说的话是否诚实。

  见得思义,见到想要得到的东西,考虑一下是不是你该得的。

  最后总结李耀众根本没有德行。

  本来读书人作为表率,读了比旁人更多的圣贤书,就该以身作则。

  如果做不到,那必须从重处罚。

  这也是古代读书人对自己的要求之一。

  责任和地位从来都是一体的。

  李秀才享受高于别人一等的功名,就应该做到德行的表率。

  这是君子读书要务之一。

  就像是职业标准一样。

  要是乡里人做了这等事,君子要规劝,却不能责备。

  因为他们不通圣贤书,要教化乡人。

  但你都有功名了,你还这么做,那就是知错犯错。

  县学甲等堂廪生一开口,便把这件事的基调给定下了。

  训导微微点头,罗博士接着道:“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怕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意思是,人要审视自己,跟修堤坝一样,要经常注意是否有缺漏。

  如果一直不管,那河堤就会泛滥,人性也是如此,等发现的时候,什么事都晚了。

  此话也出自《省心录》,罗博士学富五车,此时信手拈来。

  纪元心里微微震惊,相比对李耀众的审判,他现在感觉自己入了一个高端局。

  打眼一看,好像就他一个没有功名?

  不说功名,大家的学问也是一等一的,特别是县学的人。

  什么文章典故,用得得心应手。

  佩服,太佩服了。

  估计谁都没想到,纪元此刻想的竟然是这个。

  正方说完,反方开口,聂家小吏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不用说了,出自《左传》,意思是谁都会犯错,犯错能改就很好。

  “李秀才不过一时糊涂,受了刁民的蒙骗,君子贵重,何必苛责。”

  好吧,也不全是高端局。

  两者读的都是同样的圣贤道理,一个是以圣贤道理以身作则,另一个是拿圣贤的话给自己辩解。

  孰高孰低,开口便见分晓。

  “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聂家小吏看向纪元,“纪元,你说是吗?”

  纪元被点名,所有人看向他。

  此话为当代大家高存之家训里的内容。

  纪元在罗博士家中读过。

  纪元接道:“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后一句是,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此次事端,也有李秀才贪婪爱财所致,古人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若李秀才真能效仿古人,也不会有这件事了。”

  “该让的,让放宽钱财的,不应当是学生。”

  纪元以学生自称,说明了他的身份,以及他肯定跟县学一起。

  聂家小吏让纪元让人一步,留有余地。

  纪元直接把《高家家训》后一句讲出,看到钱财不要贪婪,自然有他的道理。

  以此点出李秀才今日被审判的原因。

  什么嫉妒的,明面上肯定不能提,毕竟他只是学生,对方已经是秀才。

  提起妒忌之类的,会被人拿到话柄。

  不如只提李秀才如何爱财。

  读书人爱财,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天齐国的读书人,多数还是以清廉自居的。

  钱提多了,就俗了。

  聂家小吏盯着纪元,他们看出县学的人不好惹,里面甚至还有三个举人坐镇。

  教谕,殷博士,罗博士,都是举人。

  所以故意把话抛给年纪最小的纪元,没想到他还没考秀才,涉猎的内容竟然那么多,连高家家训都能随口说出。

  并且不留任何把柄。

  想要回击也没法讲。

  这怎么说啊。

  说李秀才不爱财?

  不是因为钱财诬陷的纪元,那就要扯到妒忌了。

  他们提出李秀才妒忌纪元的才学,更让人笑掉大牙。

  反方惊愕半天,才说了句:“巧言善辩,也是君子之行吗?”

  反驳不出来,干脆说纪元巧言善辩,不是个君子。

  这已经跑题并好笑了。

  “哎,君子不畏虑,独畏谗夫之口。”教谕笑眯眯道,“你们说呢。”

  这是东汉哲学家王充所著《论衡·言毒》里的话。

  大意是,品行端正的人老虎都不怕,就怕搬弄是非的谗夫。

  两方对垒,第一回合。

  以正方县学占上风。

  聂家小吏们见此,就知道跟这群县学书生逞口舌之快没有意义。

  他们就连年纪最小的纪元,都能对答如流,他们这边的李耀众就跟死了一样,半句话都插不进去。

  聂县令看着,开口道:“李秀才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既然看法不同,不妨说说惩罚。”

  “他是秀才,有功名在身,还是要优待的。”聂家小吏开口道,“不如小惩大诫,罚他几个月秀才俸银,全都赔给纪元算了。”

  这是拿钱财消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