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考科举 > 第115节

穿越考科举 第115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4:26:04 来源:免费小说

  三言两语,就把困扰他们多日的麻烦给解决了!

  以后的安纪村,肯定能挣更多银钱的!

  大家一起赚过更好的日子!

  “走,回村里,跟大家伙说这个好消息!”安村长道。

  搞定了官府的事,并不意味这件事就成了。

  想要带着村里人一起做青储料,事情反而更多。

  如何细化规则也是问题。

  谁家参与,怎么参与,要是因为青储料的事,耽误了耕种,同样是麻烦。

  若舍本求末,他们安纪村的买卖做不了太久。

  安村长又把目光看向纪元,纪元则在思考现代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

  当然,也要有所改动,必须因地制宜。

  生搬硬套,更会坏事。

  以前书本上的东西,如今拿到现实里来用,差别肯定很大。

  之前就听说基层工作难做,看来确实如此。

  大家看着纪元思考,都没打扰他。

  等到村里,纪元才道:“暂时先不要招人,要是人一窝蜂的过来,良莠不齐,到时候也不好管。”

  “安叔公,张兽医,要不然先把各家想定的数量统计出来,先要知道,今年大概要做多少斤青储料才是。”

  知道了生产的数量,才能制定生产计划。

  更能合理分配如何生产。

  安村长虽然是村长,但以前也没干这种事,现在肯定信赖纪元。

  从回去之后,张兽医跟安叔公就在收集青储料的订单。

  按照纪元说的,他们自然不是白白做事,还能拿到一定的提成,按照现代的话来说,等于是他们的销售业绩。

  安叔公不提,张兽医听到这句话,立刻上心起来。

  他本来还在想,自己要怎么分利润,现在不用想了,他认识那么多养殖户,随随便便都能从他们手里拿来“订单”啊。

  安叔公则跟堡李村李家有关,李家的订单自然都是他的。

  到了县城牛家,按理说该是纪元的,但纪元却把这放到安大海的头上:“咱们两个私下里平分。”

  他是县学的学生,大量参与这样的事情不好。

  而大海又是值得信赖的,私下的口头约定即可。

  于是,安纪村里,就看到安叔公他们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忙什么。

  放假第三四天里,纪元都在赵夫子家中。

  赵夫子感叹纪元如今的学问,自己都快教不成了,心里也莫大安慰。

  有生之年,能有这样的学生,也算幸运。

  青储料的事,纪元也没多说,现在数量还没统计出来,不好放出风声。

  安纪村这边稳得住,反而衙门县丞偶然提起:“纪元他们还没来吗。”

  下面小吏答:“还未回来。”

  虽然官府已经答应,但安纪村要把这件事形成文书,放到衙门备案。

  只有等官府确认无误,此事才算成。

  看他们办事那么利落,怎么两三天了,还不回来?

  县丞看着手头的事,还是继续忙碌。

  县令听闻,看到县丞时也问了问。

  “青储料是好事,还没有什么消息吗?”

  县丞连忙道:“大人,算起来也就四五天的时间,估计要等等。”

  说起来,青储料的事刚递到县令手边,县令便默默点头。

  他从化远二十九年初,因建孟府官员惊天贪污案之事,临时调拨到建孟府正荣县。

  从那时开始,想要振兴当地农业,就从鼓励农户饲养耕牛,到鼓励百姓开荒。

  因为接触过农司的人,自然了解养耕牛所需的青储料。

  但天齐国会做青储料的人并不多,他也没能找过来。

  化远三十年算是他正式调任的第一个任期。

  到如今的化远三十三年,已经的第一个任期的最后一年。

  从临时调拨到现在,已经快五年时间。

  正荣县的百户耕牛数量,终于增长到他来时的三倍。

  可这样的扶持还是太过脆弱。

  前年的病牛让县令很是忧心,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培养兽医,这才稳住局面。

  现在听说青储料的出现,更是对养殖耕牛有好处。

  这样看来,他的这几年做的事没有白费。

  今年年底,就会有人过来接任,在下一任来之前,这些事肯定要处理好。

  所以县令才会有此一问。

  县丞是县令的属官,是县令带来的“班底”,自然明白县令大人在担心什么。

  “大人,咱们都在加紧处理公务了,一定会之前做完的事给完成了。”

  “青储料那事,有纪元在办,多半不会出什么差错。”

  所以衙门上下都很忙。

  之前留下尾巴的事,彻底做好才是,否则后来要是理念不合,很多东西就要半途而废。

  还有各部的账册名目等等,都要在年底准备好。

  虽说明年三月才离开,可现在已经是化远三十三年的八月份。

  满打满算,还有半年多。

  不知道青储料就罢了,既然知道,肯定要看着青储料稳定的。

  不过县丞讲得也对,有纪元负责这件事,大概不会有错。

  别看他年纪小,人却十分聪明。

  说不定,以后还会是同僚。

  县令叹口气:“继续忙吧,可惜此地的牲畜养殖,还未能到三户一头牛。”

  “您已经尽力了。”县丞道,“最开始接手这里时,那可是二十户只有一头牛啊。”

  天齐国对官员是否称职的标准很是细致。

  至少规定上是很细致的。

  像每百户多少头牛。

  每个地方多少人出多少秀才,以及等等等等。

  全都是官员的考核标准。

  像前朝盛世时,也未能达到三户一头牛。

  在现在这个县令手里,能把正荣县变成六户人家,至少有一头牛,已经很厉害了。

  当然,这算数也不够精准。

  毕竟像县丞牛家,堡李村李家这种,一户就百头牛的,很容易就把低位者给平均了。

  大概就是,小明今年收入一百块,你收入两块,对外面说的,就是你们两个去年一共一百零二块。

  前者说低了,后者说高了。

  县令原本想做的,就是平衡后者。

  但做着做着发现病牛,以及正荣县缺兽医的事,几次向上峰请示,才逐渐改变如今的局面。

  想要养好一头牛,都是千难万难。

  更别说让全县每三户都能一头牛。

  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实现起来更是艰难。

  “希望多出些纪元这样的学生。”县令道。

  从他不忍两个马家汤圆因为他而亏本,所以帮忙写食谱,在事后也不声张,就能看出纪元的品行跟机智。

  那些,都是一个好官的特质。

  自己当了多年县令,才明白的道理。

  纪元小小年纪就本能做出这些行为,他看着都暗暗点头。

  “安纪村青储料的事,一有消息,就来报我。”

  要说安纪村不着急,那也不对。

  毕竟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安叔公张兽医,找了安村长,又在统计清楚青储料的用量,安纪村还是有村人听说了此事。

  纪元让安村长也不要着急,谁找过来,就把名字记下。

  能听到风声就找来了,必然是想挣钱的,也是勤快的。

  这些人用着更放心。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些人明显准备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