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 > 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 第58节

  家老过来敲门说褚时英有要事来寻,良桦夫人支棱起头,不耐烦极了,“她有何事?就不能明日再说,懂不懂规矩呀?”

  “时英夫人说事关洞西郡,要亲自禀告给安定君。”

  良桦夫人推醒安定君,“良人,公子歧玉的夫人来寻,说事关洞西郡。”

  随机她嘴里嘟囔,“什么洞西郡呐,我看那,就是故意折腾人,想在良人面前留下好印象。”

  安定君原本还不太清醒的脑子,听到洞西二字猛然一醒,当即就要起身,良桦夫人赶忙扶他,但见他说:“快,更衣,叫她进来。”

  见他这样,良桦夫人不敢耽搁,招呼四个五侍女一同为安定君穿衣,安定君体格庞大,走路不易,干脆也不动了,忙让褚时英进来。

  褚时英在门口候了半晌,听屋内几乎没有收拾的动静了,将话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做好准备,一叫她,低头便进去了。

  行完礼后赶忙将自己本想派遣商队沿渭河开辟新商路,结果在洞西郡看见大片灾民,并被郡首下令追杀的事说了。

  而后她又伏地道:“此事事关重大,无法隐瞒,良人忧心洞西百姓,已匆匆进宫禀告王上,我则来此,告知亲父。”

  半晌没有声音,她抬头,但见安定君神色惊慌,脸白如纸,浑身汗如雨下,将外衣都打湿了,她扬声:“亲父?”

  安定君眼神无焦,突而昏厥过去。

  “亲父?来人!”

  良桦夫人听到声音,破门而入,“良人?!”

  她慌张跑上前去,一把将安定君放平,骑在他身上又是渡气,又是施针喂药,折腾了一盏茶时间,终是醒了。

  他气若游丝,竟是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褚时英在一旁一摸额头,摸到一手冷汗。

  世人都说安定君为人懦弱无能,她接触下来,只觉得他脾气实在是好,却没想到,一个洞西郡,便将他吓得面无人色。

  看来所言非虚。

  良桦夫人这时愤怒地看向她,扬手就要打她巴掌,身后安定君伸手,费力唤她,“良……桦……让她,走……”

  “这个时候了,侬还护着她,要不是她,侬能犯病吗?”

  一片混乱中,褚时英被太子府家老送了出去。

  与此同时,老秦王因秦歧玉深夜进宫而起,得知洞西郡的事,怒发冲冠,大发雷霆。

  他让人宣安定君进宫,内侍回禀,安定君又犯病了。

  案几被老秦王拍得“砰砰”作响,“这个鸟!要他何用?”

  几乎没过多久,次日的太阳就升了起来。

  许久没开的朝会,在这日召开。

  猩红色的宫门开启,大臣们鱼贯而入。

  自老秦王身子不好后,很少亲自召开朝会了,一般有政务处理,他都是在西殿召见大臣,这次召开朝会,让众大臣嘀咕,发生了何事。

  在大家瞩目下,老秦王由秦歧玉搀扶着入坐王座,秦岐玉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再一次提高。

  这让在宫殿上的众位公子心里不是滋味起来,他们率先发难,拿秦歧玉和夫人公然夜闯宵禁一事做文章,说他们仗着身份不顾法令。

  老秦王如狼的目光幽幽看着他们,而后喝道:“不知所谓!玉是为了向我禀告洞西郡犯水患一事,才夜闯宵禁,尔等不能尽心为秦国分忧便罢了,每日都在勾心斗角!”

  公子们哗啦啦跪了一地,老秦王一拍扶手,说出今日召开朝会的目的,“洞西郡已犯三年水灾,却隐瞒不报,残杀百姓,其心可诛!”

  大臣们惊怒,只听老秦王问秦歧玉如何处理洞西一事。

  秦歧玉回道:“洞西郡出现此事原因有三,一是洞西郡路途遥远,秦国监管难度大,几乎让其自制,导致洞西郡守视人命为草芥,让天灾变成**;

  二是秦国赈灾法制不适,让灾民无法自救与他救;

  三是洞西郡水患严重,若无法从根源治理渭水,则会一直受灾。”

  他说得句句在理,无大臣反驳,老秦王又问:“那你觉得,此事应如何处理。”

  秦歧玉冷静自若,凯凯而谈:“首先控制住洞西郡郡守,其次给灾民开仓放粮,最后治理水患,还百姓耕地。”

  前后两点众人均没意义,可这第二点,和秦法冲突啊,秦法向来治灾不救灾,然眼下洞西郡实情如此,不救灾,灾民们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老秦王当机立断:“太子病重,由公子歧玉全权负责此事!”

  秦歧玉道:“喏!”

  第六十章 强强相联手

  秦歧玉负责洞西郡一事临危不惧, 条理分明,他看到的是万万生命,是水患成灾,脑中计算的是如何处理此事。

  然而其他公子看到的是他如何在老秦王面前出风头, 任谁都看得出来, 洞西一事若是处理得好, 会有源源不断的政绩。

  公子媳在他面前嘲讽,“你身子那么弱,若是前往洞西郡, 可别命丧在那, 还不如让我去。”

  秦歧玉深以为然, 他完全没有必要亲身犯险,加之安定君病重,他更需坐镇咸阳, 是以直接道:“好, 便让你去。”

  只是随口说说, 根本没有想到秦歧玉竟然真的会将功绩让出来的公子媳都恍惚了, “真让我去?”

  “让你去!”

  秦国公子亲自前往洞西所带来的威力, 绝对要比随便选派大臣强。

  不光公子媳要去,秦歧玉还向老秦王申请调派洞西郡旁的军队, 由公子媳统领用以镇压洞西郡的私兵和灾民。

  公子媳恍恍惚惚接下任命,又被亲母韩姬灌输了一脑袋洞西历史,连日奔袭, 抵达洞西郡, 直接将当地郡守等一干官员, 悉数抓到了咸阳。

  他的任务就是这么简单,但说简单也不简单, 比如洞西郡的抵死反抗,要没有他的军事计谋,还不知要拖延几日方能攻下。

  洞西郡的惨状,让回咸阳后的公子媳成熟了不少,而经此调派军队,也让他明白纸上谈兵有多离谱。

  他抓捕回来的洞西官员们被悉数下了大牢,由秦歧玉亲自审问,背后牵扯出的利益集团,他悉数交代给老秦王,老秦王直接下令抓捕斩首。

  秦国每年有两次集中斩首,统一在春秋两季,每每那时刑场血流成河。

  这一次,是为了洞西郡,单独开设的斩首刑场,刑场哭嚎声一片,咸阳百姓们外围围观,指指点点。

  亦有人说是不是太残酷了,一但下令,便是上百颗人头落地,心智不坚定者,午夜梦回都得是他们索性。

  被众人注视的斩首官正是秦歧玉,残酷?那些被这些官员阻拦在洞西郡的百姓们、庶民们就不可怜吗?对他们来讲不残酷吗?

  这些人每一个的罪都罄竹难书,每一人都是他亲自审问,绝无错漏。

  他白玉面庞泛着冷意,“斩!”

  内侍高喝:“斩!”

  数百人头齐齐落地,秦歧玉看都没有看一眼,刑完刑后,立刻站起,淡漠的眼神扫过人群中的各路探子,将之吓得不敢冒头。

  只看了那么一眼,他转走就走,他还要去布置赈灾一事。

  赈灾一事确实遭到了朝中大臣的阻碍,他们用秦法施压于秦歧玉,被秦歧玉悉数挡了回去。

  既然老秦王已经将洞西郡的事情交由他负责,那如何来做便是他的事,不容任何人指摘。

  这一刻,秦歧玉的强硬,让这些大臣们,好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老秦王。

  洞西郡郡守被斩首,公子媳又不擅长政务,秦歧玉根本没想过让之处理赈灾的事。

  在公子媳将官员们带回来时,洞西郡府衙就被灾民们一哄而上闯进去了,这当然有秦岐玉特意吩咐负责镇压的军队故意放水的原因。

  然所有人都没想到,粮仓被打开,本应充盈的粮仓,里面竟只有一小半粟。

  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员们,竟还敢私自食用粮仓内的粮,怪不得他们一个个肥头大耳。

  看到几乎空荡荡的粮仓,灾民们为了抢这些粟,大打出手,还是军队强硬将他们分开,分开之后,他们就地嚎啕大哭。

  绝望在蔓延,在他们觉得自己就要活不下去的时候,褚时英带着宇,和非要跟来的健,从洞西跑回去的商队成员赶到了洞西郡。

  洞西郡群龙无首,哪个大臣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且秦法规定只能治灾不能镇灾,他们生怕现在赈灾秋后算账。

  然赈灾之事刻不容缓,所以褚时英来了,她带着百来辆装着豆子、粟、黄米等粮食的牛车来了。

  她与秦歧玉都太明白,高坐于王宫之内,只能看到歌舞升平,他们需要踩在土地上,深入庶民之中,方能知民疾苦。

  洞西是千载难逢的政绩机遇,是扎根褚商的好时机,她与秦歧玉谁都不想放过,但人血烙饼不好吃,他们能做的,唯有不愧于心,治理好洞西。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褚时英都有必要亲自来一趟。

  就不说咸阳城太子府的一众女眷听闻她去洞西有多惊愕,洞西的灾民们都瞧她稀奇。

  数百个分羹亭分散在洞西郡境内挺立,军队负责维持纪律,分发食物,褚时英则坐守洞西郡郡守府衙,暂且充当郡守,处理政务。

  有那看不起她是女子的,褚时英挥挥手,自有官兵直接将人压了下去。

  不服?忍着!

  她来此赈灾为首,处理政务为次,但她也是真受不了洞西这乱成一团的状态。

  吩咐点事,没人干,不会干,不知找谁干。

  因而她从被郡守打压的底层小吏中,选拔有才能得人,配合她工作,又向洞西郡内的富户征人,可以用粮将自家子弟塞进来干活。

  她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给我的人肯干活肯吃苦,任你塞谁进来。

  强龙不压地头蛇,还不等他们集体反抗这位太子嫡子夫人,他们就心甘情愿送上粮,将家中子弟送了过来。

  褚时英轻轻松松化解了一场未来的纷争。

  而有了富户支持,快要见底的赈灾粮,又一次充盈了起来,褚时英也将洞西府衙的班子立了起来。

  名士名士,先有名后是士,那都是想入朝为官,名留青史的人,而她褚时英,提供给了洞西郡未来名士一个可以提前踏入官场的机会。

  洞西百废待兴,不管之后朝廷派谁来当洞西郡守,这套已经成熟的班底,他都不会轻易动的,因而富户们非常积极的给粮。

  好在富户们给的人,那都是用钱堆出来的,他们家最优秀的,至少识字的人,有才能得人干专业的事,没才能得人,至少抄个东西还是会抄的。

  有人了,那就速速给她干活,先将洞西郡每年记录的郡志拿出来看一遍,而后集思广益,如何最大效果赈灾。

  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得治理水患,退水还耕。

  赈灾只是一时,他们走后,灾民们又靠什么为生呢?

  治理水患,褚时英是真不懂,不懂便不能瞎指导,但她知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这点同样重生的秦歧玉也懂,因而在褚时英分发粮食稳住了灾民们后,秦歧玉从咸阳调配的草药便也到了。

  鲸木整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