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 > 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 第30节

  对上褚时英微挑着等待他接下契约的凤眸,一口应下,“一如时英所说,若无时英吩咐,我绝不触碰褚商。”

  “甚好!”褚时英满意了,合上箱子,“那我们便出去吧。”

  秦岐玉望着褚时英窈窕的背影,眼中没有一丝缱绻眷恋,有的只是冷静,“我会补偿时英的。”

  待他返回秦国,取得自己身份,她所有的付出,他都会一一补偿。

  褚时英回眸,红衣耀眼,“什么?”

  秦岐玉含笑,“聘礼。”

  褚时英:“嗯……”

  都知道秦岐玉手里没钱,她自然不可能要求他拿出什么像样聘礼来,也没有过期待,但当秦岐玉提着一对大雁回来,要走六礼的时候,她还是小小感动了一把。

  然而,据说那对大雁是游侠们在宇的带领下,对雁群围追堵截,捕捉一对后将其固定在树上,让秦歧玉射下来的。

  她的感动顿时碎成了渣渣,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此时听秦岐玉这样说,便以为他觉得自己那对大雁拿不出手,日后要补偿她更为丰厚的聘礼,便扬着声音道:“那我便等着啦。”

  秦岐玉低语:“好。”

  六礼一走,婚期便离得愈发近了,褚时英忙着管理褚商,清点嫁妆,秦岐玉也忙得频频往返于郸阳城和小院。

  两人唯一能见面的机会,就是秦岐玉晚间回来给他们做一天饭食的时候,而说得最多的内容,就是褚时英问秦岐玉钱够不够。

  最开始,褚时英是让顺叔等人负责筹备婚礼的,但秦岐玉表示,是他迎娶褚时英,理应他来负责大婚。

  在外人看来,秦岐玉一奴仆能够娶褚时英是三生有幸,筹备婚礼等诸多事宜,还都是褚时英拿钱,他就跟倒插门一般。

  但褚时英深知他身份,若有朝一日他恢复自己秦国公子的身份,万一“入赘”她褚家的笑话让他记恨在心中,那可怎么行。

  当即就同意了他负责,要钱给钱,要物件给物件,她也乐得当甩手掌柜。

  年关将至,正是卖货时,褚时英组建新的商队要重新行商,带队的人就是健,秦岐玉给了他好几封帛书,拜托他将之送给名士吕秀、高子圭等人手中,他将邀请他们参加他的婚礼。

  健的行驶路线虽是去往秦的,但他可以转交某地商铺代为传递,当即承诺道:“钰你放心,伯英也叮嘱过我,务必帮你捎信。”

  秦岐玉眸光闪烁流转,对褚时英又添一分满意,而后目光落在健手中的一堆帛书上,似是有些不在意般道:“这里有两封帛书是想拜托健送至秦国的,钰有秦国士子想要结交。”

  健抽出有特殊烙印的两封帛书,谨慎将其贴身放好,伯英曾告诉过他,若有往秦国捎的书信,不可打开阅之,且要当是褚商密文一般护送。

  寒风凛冽,秦岐玉身披大氅,看着有百来辆牛车和近五百人的庞大队伍启程,一丝寒意落在鼻头。

  细小的雪花飞舞,下雪了。

  饱含风霜痕迹的秦国咸阳城,迎进了健率领的商队,已经有许多年没看过别国商队的老秦人,对健一行人十分热情。

  咸阳城最大的空房随便住,最大的商铺给他租,租金低到令人瞠目结舌,健安排好商队一应事宜,从围着他的人群中脱身,率先去给秦岐玉送信。

  秦岐玉交代的送信地方,一个位于咸阳城最大的酒肆,一个则是秦国太子众多门客居住的别院。

  前者是秦国前相国蔡兰收拢消息所在,后者则能绕过重重阻碍,将信交给秦岐玉的父亲,秦国太子安定君秦阿手中。

  给父亲写的信,只是诉说了秦岐玉满满的思念之情,另外告知父亲,他将在郑国娶妻。

  重点是秦岐玉给蔡兰的信,信上详细说了自己在郑国的所作所为,他化名苏钰拜褚卜为师,即将迎娶带着重金嫁妆的褚时英,充分暴露了他的野心,请蔡兰帮他回国。

  而这封信,并没像秦岐玉所想,被蔡兰开启。

  秦岐玉知道这个时候蔡兰明面上被老秦王罢免相国一职,暗地里为秦国选择安定君后的下任储君,所以他积极向蔡兰展现自己的能力。

  然而,他以苏钰之名在抡材盛会上大放异彩,透彻分析秦国当年坑杀俘虏的真相,身边又结实了一群名士,老秦王和蔡兰通过褚商商队得知这个消息后,便起了爱才之心。

  蔡兰得老秦王命,早已启程赶往郑国,对拉拢苏钰势在必得。

  因而那封信,便机缘巧合落到了老秦王手中!

  第三十五章 黑红大婚日

  秦国咸阳王宫的西偏殿内, 整间殿唯有两个家具,一个是摆满了政务相关竹简的长案几,一个是与案几相对的极为宽大的榻。

  此时榻上,正半躺着白发白须的老秦王, 他半阖着眸子, 手中还抓着一个竹简, 面带倦容,不消片刻的功夫,呼噜声响彻殿内。

  与老秦王一直相伴的内侍, 蹑手蹑脚走进来, 不忍心叫醒老秦王, 谁知他刚一走近,老秦王呼噜声骤停,睁开了满是警惕的眸子, 见是他又平和下来。

  “何事?”

  内侍躬身将帛书呈上, “王上, 此乃蔡公门下之人送来的帛书, 说是经由褚商传递, 其看上面的封蜡乃是秦国古纹,蔡公又不在, 惟恐耽误要事,匆匆送来。”

  老秦王疲惫地挥手,“念!”

  内侍先是小心将帛书翻来覆去看了一遍, 又用火轻烧, 确认无毒, 方才揭下蜡封,念道:“蔡公亲启:

  经年一别, 玉已弱冠,玉幼时得蔡公教导,谨记恩情。

  玉在郑国谨小慎微,期间种种艰难自不必赘言,为生计,玉化名苏钰,投靠至褚公门下,在褚公家中当奴仆……”

  老秦王豁然睁开眼,坐直身子伸手,“将信给我。”

  内侍不敢耽搁,他也被信上内容惊到了,不知该震惊秦国公子给人当奴仆一事,还是该震惊苏钰就是他们秦国的公子,快步将信展开递给老秦王。

  老秦王一目十行,后又细细逐字逐句读之,“玉已讨褚公孙女褚时英欢心,现即将在郑国迎娶褚家时英,时英家产丰厚,嫁妆亦是,玉盼蔡公与玉协商回国之事。”

  “哈哈哈,好!”老秦王大笑出声,赞道,“抛却公子身份,能屈能伸,抡材盛会可见文采斐然,此子是个秉性坚实,心思慎密,钟灵毓秀之人。”

  “好!”

  老秦王一扫困倦,整个人精神焕发,“给我上蒸肉!”

  内侍险些哭出来,王终于肯吃肉了,只要肯吃东西,身体就能继续撑下去,不然王食欲不振,他们终日揣揣不安。

  回首看老秦王低头去看帛书的模样,内侍在心中高兴。

  王已年迈,然而太子安定君是一个谨小慎微的大胖子,很难想象,一生戎马霸道无比的王,会有一个懦弱无能的太子。

  关键太子的众多庶子亦无一人能担起大任,秦国后继无人啊!

  如今终于有能让王称赞的公子了!

  内侍端着蒸肉小心放在案几上,听老秦王说:“传蔡兰和安定君。”

  王又忘记蔡公去郑国了,内侍小心提醒,老秦王吃肉的手一顿,“那就叫安定君过来,蔡兰如今到哪了?”

  “应已抵达郑国。”

  郑国境内,蔡兰刚一露面,就被请至了郑国王宫,面见郑王。

  郑王脸色不太好看,任谁听说秦国相国出现在自己国家内,都不会有好心情。

  蔡兰却是道自己已经辞任相国一职,如今只是一闲散人,这次前来郑国,是好奇抡材盛会的士子苏钰。

  郑王绝不信蔡兰说辞,只得将人安置在郸阳城内,自己眼皮子底下,命众侍卫保护。

  而后时不时召见蔡兰,询问他对郑国有何看法,能在秦国任相国的蔡兰,自然也是才高八斗的等闲之辈,他与郑王畅聊,引郑王折服。

  恰巧这时秦国质子秦岐玉上奏,言明来郑多年,对抡材盛会的庶民士子迎娶褚时英的婚礼好奇,想出院欣赏。

  蔡兰就在郑王对面,郑王不好驳回,只得应了。

  实话说,若不是秦岐玉的上奏正好在蔡兰面前宣读,蔡兰都把郑国还有一秦国公子的事情给忘了。

  他恍惚一瞬问道:“我国公子如今可好?”

  郑王淡定自如,“自是好的。”

  从其来到郑国开始,虽直接将其圈禁,但没伤其性命,这不是还活得好好的,怎么能是不好。

  蔡兰并未多问,甚至没提自己想去拜访一下秦国公子,一个在异国圈养多年,已经养废的公子,他最大的价值,就是别死在郑国,以便维护秦郑两国和谐。

  至于秦国的下下任储君?秦岐玉他人都在郑国,自然不在蔡兰的考核之列,比起他,蔡兰对苏钰更为在意。

  得到郑王肯定,蔡兰带着郑国侍卫亲自拜访褚卜,顺便一观苏钰。

  而苏钰,也就是秦岐玉,正忙着欢迎远道而来的吕秀等人。

  他本意给他们安排住所到郸阳城,谁知吕秀羽扇扇得飞起,傲然道:“你家在此,我们怎好住到城里去,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吃不了苦?”

  秦岐玉连连拱手,“这话从何说起,届时婚礼,玉还想请诸位帮玉一起破门迎娶时英。”

  “这个好说!”吕秀断然道,“就凭我们几个的才能,还能被拦在门外不成,定能让你如约将新娘子牵出来。”

  一路风尘仆仆刚赶到的高子圭,立刻道:“你莫不是忘了新娘子的曾大父是谁,那可是褚公,你竟敢与褚公一较高下,在下佩服。”

  吕秀一时被堵住,高子圭得胜般又道:“婚礼那日,你且扔了羽扇,春寒料峭,你也不嫌冷。”

  “我乐意!”

  秦岐玉插入二人中间,“子圭兄,你也来了。”

  高子圭拱手,“之前便说过,玉弟成婚,我必来,怎能食言。”

  院子里,众士子笑谈,忽见秦岐玉神色郑重,给门口老者行了大礼,“蔡公。”

  “蔡公?”

  众士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秦国的蔡兰?

  蔡兰辅佐老秦王闯下赫赫威名,他们再不喜秦国,也得乖乖拱手叫人。

  “不必多礼,”蔡公一身短打黑衣,干脆利落的说,“我就是好奇苏钰这个人,谁知进了郑国就听闻他要成婚了,恭喜恭喜。”

  “谁是苏钰?”

  不知谁是苏钰,你就提前恭喜?果然是秦人,也忒不拘小节了些。

  秦岐玉出列,“蔡公,苏钰在此。”

  他眸底满是在异国见到熟悉秦人的激动,克制着自己,又唤了一声,“蔡公。”

  蔡兰上上下下打量他,倏尔叹道:“可惜可惜,你早早成婚,你若未婚,我定回去禀告王上,让你迎娶秦国公主。”

  秦岐玉激动的心瞬间冷寂,神色微妙,秦国那些未婚公主,哪个不是他姐妹,蔡兰为何如此说。

  待他细细问了蔡兰到来的日子,才明白自己的信送晚了,蔡兰没收到!

  也罢,蔡公本人都在郑国了,收不到信对计划无碍。

  三月初三,大婚。

  因成婚要拜宗祠,褚家宗祠在郸阳城的褚宅,但褚时英已不再将褚宅当家,因而提前三天入住褚宅拜宗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