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73节

清穿之种地日常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73节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2:41:24 来源:免费小说

  于是,这屋子里的一众人又乌泱泱地跟着康熙朝丰泽园赶去。

  但刚走出大殿,安清随手整理着方才被康熙还回来的那个册子,她不小心瞥到最后一页的日期,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不由低声‘啊’了一声。

  然而,就她这一声却成功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康熙一脸紧张地转过身,“老五福晋,可是有何不妥?”

  胤禛和一众官员也不由屏住了一口气,这都到最后关头了,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了啊。

  “皇阿玛,今个是十五,方才来您这太着急了,儿媳还没去给皇玛嬷请安呢。”安清这些日子真的是忙糊涂了,都忘了今个是十五的事了,但她这会可不能说自个忘了,“要不,皇阿玛您先过去,儿媳先去给皇玛嬷请了安再跟上?”

  众人一听是这事瞬间松了口气,没出岔子就好,毕竟,今个可是眼见着就躲过这一劫了啊。

  康熙也有些无奈地看了安清一眼,“成了,朕当多大的事呢,放心吧,你不用去了,找个人去说一声就行,你皇玛嬷会理解的。”

  说罢,他冲着梁九功使了个颜色,梁九功立马招呼了个小太监过来,低声交代了一番后,那小太监也不敢耽搁,转身朝着太后所住的凝晖堂跑去。

  说来也是巧了,今个凝晖堂简直不要太热闹,大家来请安竟都凑到了一起。

  正殿内齐齐整整坐的都是人,依次坐着的是惠宜德荣四妃,其次是太子妃、大福晋、三福晋和四福晋,说来福晋这堆里除了因病留在宫中静养的七福晋外,可就差安清了。

  因之前‘孝心攀比’事件的影响,众人为了尽量不打扰到太后,便默契地选择了婆媳一起前来,或几人结伴而来,而太后今个因着起身的晚了些,还没过来,这些人就这么凑在了一起。

  宜妃忍不住往大门瞧了好几眼,见安清还没来,心下不由有些纳闷。

  这孩子怎么还没来,难道是被什么事耽搁了?

  因着安清近些天整日往丰泽园跑,宜妃也有好些日子没见她了,本想着今个给太后请完安后,让她去自己那坐坐呢,也不知道能不能碰得上。

  “宜母妃,五弟妹怎的没和您一起来呀,说起来,也有些日子没见她了呢。”太子妃突然出声道。

  宜妃有些莫名其妙地看了她一眼,“她近来比较忙,估计会晚些过来。”

  太子妃轻点了点头,就在宜妃以为这话题就此结束了时,谁知她却突然又开了口,“五弟妹是在忙着给那水稻治青风病吗,现下如何了啊,是否有了头绪?”

  宜妃眉头不由皱了皱,这太子妃今个是哪根筋搭错了,没事怎么关心安清来了,两人平日里可没见有什么交情。

  谁知宜妃还没来得及开口,旁边的惠妃却先笑出了声,“太子妃可真会说笑,如今前朝后宫谁不知那青风病有霸道,老五福晋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能有什么法子,依本宫看,不过是瞎胡闹罢了。”

  那日在丰泽园就被老五福晋给绕了过去,惠妃本就不爽的很,这会可算被她找着机会了。

  荣妃见状,也忍不住跟着阴阳怪气了起来,“谁说不是呢,听说这青风病可是比水旱灾还严重的大患,皇上专门下旨让户部和农政司的官员夜以继日的想法子都没有任何收获,那老五福晋还能比人家朝廷官员厉害了,这人啊,还是有多大本事干多大活的好。”

  上次她吃了这么大的亏,现下太后又不在,她自是不会放过这个挤兑宜妃和安清这对婆媳的机会。

  惠妃立马接道:“荣妃妹妹说的对,本宫都听说,现下各地灾情非常严重,皇上也是急的不行,都这种时候,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待着的好,别尽添乱。”

  宜妃见两人一唱一和的,“瞧两位姐姐这话说的,那照你们这意思,反正都是无用之功,那皇上下旨让户部和农政司各种想法子,那也是瞎折腾了呗。”

  “再说了,就是因为现下各地灾情严重,老五媳妇尽自己所能去想法子,难道还有错了?”

  惠妃轻‘哼’了一声,道:“宜妃你可别乱扣帽子,这里可没人怕你这些。”

  宜妃冷笑了一声,不冷不淡道:“直郡王如今这般风光,惠妃姐姐自是什么都不怕的。”

  惠妃见她竟攀扯自己的儿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那也没有五贝勒风光,毕竟他可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好福晋,本宫就看到时候丰泽园那块稻田的水稻都死了,你们怎么收场!”

  宜妃耸了耸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有什么不好收场的啊,两位姐姐之前不也说了,这青风病霸道的很,前朝这么多官员都束手无策,她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解决不了不也很正常嘛。”

  说罢,她淡淡瞥了两人一眼,“还有,老五福晋是不是胡闹这事,有本事就同皇上说去啊,让他别让老五福晋去了。”

  惠妃和荣妃直接被噎住了。

  这会谁不知道皇上正为这事烦的不行呢,她们又不傻,这会上赶着找晦气啊。

  宜妃见两人都熄了火,顿时得意的不行。

  安清之前教她的法子还真是有用啊,说什么当别人质疑你时,千万不要陷入什么自证陷阱,别说,还真挺有用。

  宜妃现在觉得自己强的可怕,甚至还有想继续和两人大战几个回合的冲动。

  惠妃和荣妃见讨不到好,自也不再自讨没趣,宜妃见状竟还有些可惜,害她有点没用武之地了。

  随着三人的偃旗息鼓,大殿内再次安静了下来,但众人的心思却很是活络。

  不得不说,随着前朝各地水稻青风病的奏折递上来,这事可谓是越闹越大,关于安清那日在丰泽园说要试着治青风病的事也不知怎的传来了,现下后宫里可有不少人都在背地里嘲讽安清不自量力。

  更是不知有多少人都在等着看翊坤宫和五的笑话呢,宜妃这会嘴上说的倒是好听,她们倒要看看,这对婆媳到时候要如何收场。

  四福晋不着痕迹地看了太子妃一眼,心里不由嘀咕了起来。

  五弟妹是何时得罪太子妃了不成,方才之事看似是惠妃荣妃在同宜妃和五弟妹发难,但实则这个导火索却是太子妃点起来的。

  若说这只是一个意外,但方才当荣妃和惠妃各种贬低五弟妹时,太子妃眼底那抹得意她可没看错。

  四福晋不禁犹豫了起来,她要不要找个机会提醒下五弟妹?

  凝晖堂东暖阁内,太后总算是收拾完了,在乌兰嬷嬷的搀扶下,来到了大殿。

  众人见太后进来,忙纷纷起身请安,“给皇额娘/皇玛嬷请安。”

  太后坐下后,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免礼,见众人竟这般齐整,她也不由有些意外。

  “呦,今个倒是巧啊。”

  众人笑着应了一声,方才还拿安清各种说嘴,但这会却谁也不敢拿安清请安来迟的事作筏子。

  毕竟,经过上次丰泽园一事,她们算是看清楚了,太后那心早偏的没影了,就算老五夫妇千不对万不对,太后也容不得旁人说半个不字。

  众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了起来,大家心照不宣地进行着所谓的请安流程。

  只是没过多会,突然乌兰嬷嬷领着一个小太监进来了,众人见这小太监也不陌生,都知道她是康熙身边伺候的人。

  太后直接问道:“皇帝让你过来有何事?”

  那小太监忙回道:“回禀太后,奴才不是替皇上传话的,是替五福晋来的。”

  一听到安清,众人不由都看了过来,神情难免有些惊讶。

  乾清宫的人给安清传什么话?

  太后“哦”了一声,似是自言自语道:“哀家就说嘛,平日就数那丫头请安跑的快,今个怎的还没来呀,原来是被皇帝叫过去了啊。”

  众人:“……”

  幸好她们刚刚什么都没说!

  “说吧,五福晋让你给哀家传什么话了?”太后问。

  小太监回道:“五福晋要陪皇上去丰泽园,让奴才过来来给您告个假,说等回来了再来给您请安。”

  众人听到这话不由一愣,安清这会陪皇上去丰泽园做什么?

  难道……惠妃和荣妃对视了一眼,两人心里突然有了个不好的念头。

  小太监在来之前也得了话,遂也没瞒着太后:“听说是五福晋找了治那青风病的法子了,皇上带着众大臣忙着赶过去瞧瞧呢。”

  众人:“!!!”

  什么?!

  竟还真被她给找到了!

  这波打脸来的太猝不及防了,惠妃和荣妃脸色当场便不好看了起来,但碍着太后还在,也只能勉强维持着不失态。

  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都直接惊在原地,面面相觑了好半晌都没反应过来,在此之前,甚至连宜妃都没想到安清真能成功。

  毕竟,这可是让古今满朝文武和历届帝王都头疼不已的青风病啊,她真有这本事?

  安清可不知,她在人都未到的前提下,给后宫众人带来了怎样一波震撼!

  第48章 五福晋48

  丰泽园这边,康熙带着众人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

  虽说之前对安清的话已然是信了的,但直到他们站在地头,亲眼看到那些被救活的水稻秧苗后,在这一刻才有了实感。

  康熙更是亲自下到了地里,蹲着身子在那查探水稻的情况,其他人则更不用说了。

  安清也详细给众人解释了各块地的情况,然后再由他们亲自去看。

  待看到使用乌桕叶这块区别的稻田已经全部恢复,但使用大蒜的也或多或少有些残余时,众人提议用乌桕叶这个法子比较稳妥。

  虽说两个法子都有效果,也明显乌桕叶药剂更有效些,那又何必退而求其次呢。

  康熙显然也这么认为,但不知想到什么,他却突然转头看向安清,问道:“你把两种都坚持试到了最后,是有什么考量吗?”

  从这整体的情况来看,旁的没有效果的法子她都在第二轮时便换成效果显著的乌桕叶药剂,唯有这大蒜,即便是后面发现效果明显不如前者,也未曾改变过。

  当然,这也有可能只是单纯想试到最后,看看具体效果到底怎么样,但不知为何,康熙却总觉得安清像是有着别的考量。

  安清轻点了点头,笑着回道:“皇阿玛果然明察秋毫,儿媳想着乌桕叶这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材,民间很多地方也都有乌桕树,但却总归不如大蒜普及,若是情况不等人,又实在找不到乌桕叶的话,大蒜药剂也是能派上用场的。”

  说罢,她顿了下,“所以,儿媳的建议是,可以把这两种法子都给到当地的官员,毕竟灾情不等人,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众人瞬间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他们方才都犯了一个怎样的错误,他们太过想当然了。

  只想着乌桕叶的效果好,却没想过大蒜是民间主要的做饭作料,家家户户基本都常年存着,这个对百姓来说确实更易得且成本低。

  乌桕树虽说是南方很常见的树木,但也没到哪哪都有的程度,若是让百姓去药铺买乌桕叶,那这笔银钱怕是也会给百姓造成不小的负担吧。

  所以,五福晋这个考量才是真正的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出发的,而且他们实地看到这稻田的情况后,才发现一个问题,五福晋之前说的那能救活七八成的话,依据的也是这大蒜药剂的稻田,而非那使用乌桕叶药剂的稻田。

  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众人看向安清的目光也不由带上了些敬意。

  马齐突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着安清作揖行了一个大礼,语气很是诚恳道:“同五福晋比,尔等自愧不如啊。”

  其他户部和农政司那些官员也紧跟其后行礼,齐声说道:“尔等自愧不如。”

  安清被他们这一举动吓了一跳,连忙往旁边移了几步,躲开了,“各位大人,你们别这样,妾身当不起啊。”

  康熙冲着她摇了摇头,开口道:“老五福晋,此事你不用谦逊,你考虑的非常周全,他们这一拜你完全受得起。”

  先不说她找出治这青风病的法子是于国于民多大的一件事,就单单她方才那番话,就够他们这些为官者认真反思的了。

  自打上次意识到太子及一众阿哥们隔着那道红墙,丝毫不知民间疾苦后,康熙这些日子便有意领着他们多了解这方面的国事,但如今转过头来却不得不承认,他所有的儿子都远不及安清能真正体恤到民生疾苦啊。

  该看的都看了,事实摆在眼前,众人的心也便彻底放了下来。

  安清也顺势提出要写一份详细的用药内容给康熙,包括两种药剂的制作方子及喷洒或灌根时的注意事项,另外,还会根据水稻染病轻重,把用药间隔日期做一下具体区分。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越详细越好,保证地方的官员能更好的实施,百姓们也能轻松且全面地掌握其中的技巧。

  康熙自是满口应了下来,还把胤祺派给她做了副手,也就只有一个要求,要越快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