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61节

清穿之种地日常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61节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2:41:24 来源:免费小说

  康熙一听安清种了小麦,倒是有些意外,“她竟然种了小麦,看样子她之前说想试试种朕那御稻米的事倒不是随口说说啊。”

  不过,他也没太把安清种小麦之事放在心上,毕竟,这种粮食和她种西瓜不同,她那西瓜说到底就是占了巧字,恰好发现了一个甜的西瓜种罢了。

  但种庄稼不同,不管是他那丰泽园,还是户部和农政司,每年不知多少人在折腾这小麦种植的事上,自是她一个后宅的小丫头不能比的。

  梁九功笑道:“可不是嘛,听说五福晋那地里的小麦长势还不错的样子。”

  康熙摆了摆手,笑道:“这个倒没什么稀奇的,今年各地雨水好,小麦长势好那也是自然,但得能撑过这个冬季才算本事。”

  提到这事,他不由又想到户部说今年各地用了好几个还算不错的法子帮助麦苗过冬,说是定能提高小麦的产量。

  但愿明年各地的小麦产量能给他一个惊喜。

  第40章 五福晋40

  在冬至前后,安清总算是给那块地的小麦做完了施腊肥和压麦的活计,越冬前小麦分蘖期的管理工作也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该做的她都做了,接下来便是静观其变,若是出现任何问题,也好能及时补救。

  不过,在正式进入越冬期一段时间后,小麦整体表现还算良好,并未出现任何冻害的预兆,看样子这个冬季应该能平安度过了。

  安清对此表示很满意,至少证明她目前所有的措施都是有效的,对于明年小麦能否成功增产之事,也又多了不少把握。

  接着没过多久,京城迎来了第一场大雪。

  今年的这场大雪较往年有些晚了,正常在冬至前这雪便该下的,但好在总归也不算晚。

  安清早上一起来看到外面白茫茫一片,第一时间便是先跑去后院瞧了瞧她那小麦,当看到小麦盖上厚厚的‘被子’后,笑的那就一个开心。

  “主子,您慢着点呀,这天冷的厉害,您先把这斗篷披上,别着凉啊。”

  紫苏急匆匆跟着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红色的斗篷,忙给她披上。

  翠柳也拿着暖手炉子跑了过来,递到了安清的手中,皱着眉头,絮絮叨叨道:“您说您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看见雪就忙不迭地往外跑,万一着冻着了怎么办啊,您可真不让人省心。”

  安清嘿嘿一笑,道:“你不懂。”

  瑞雪兆丰年,这可是农人一年中最欣喜的时刻之一啊。

  这冬天的大雪,会冻死小麦越冬期间的害虫和病菌,冻伤麦田间的杂草,厚厚的积雪还能保护小麦等冬季作物,避免带来大寒冷降温带来的冻害。

  而且,等来年开春后,厚雪一融化,又能为农作物提供水分,不至于出现麦苗干旱的情况,届时再稍加培育,那是必会丰收的啊。

  翠柳‘哼’了一声,小脑袋一昂:“主子又小瞧人了不是,有什么不懂的啊,不就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嘛。”

  安清嘿了一声,有些惊讶地看着翠柳,“翠柳,你近来厉害了啊,竟然都懂这么多了,不错不错,今个给你加鸡腿。”

  翠柳乐的不行,顿时忘了之前还在念叨安寝的事,在那各种臭屁了起来。

  安清默默扬了下嘴角,这丫头近来越来越有麦冬的念叨人的功力了,也不知是不是私下里去偷师了,好在她知晓翠柳的德行,拿捏她更是分分钟的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早上用完膳后,安清难得来了兴致,突然一改她前几日猫冬那做派,想来个雪天紫禁城一日游。

  要知道在后世,这每逢下雪,故宫必是要上热搜的,被雪覆盖的紫禁城,别有一番风韵,美的令人沉浸,引来无数人争相过来打卡。

  说来也是巧了,上辈子她虽在北京上的大学,故宫也去过,但阴差阳错,却还从未在下雪时逛过呢,现下正好有机会,那自是也赶上这波潮流的,虽说时空不同吧。

  再说了,这会的紫禁城可比后世的故宫古香古韵多了。

  安清披着一件红色的斗篷,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在这红墙绿瓦的宫巷间,眼睛顿时有些不够使了。

  雪花飘落间,红墙、飞檐、翘角、台阶等等,星星点点丹红,与洁白的雪融为一体,构成一副紫禁城动人的画卷。

  白雪红墙,一步一风景,楼榭廊檐脊,皆是银装素裹,美的恢弘大气,美的惊心动魄。

  安清终于理解上辈子有个师姐,为什么一到下雪必去故宫打卡了,那时她还想着去看一次不就行了嘛,哪里需要次次去,难道不会觉得腻吗?

  而现如今她才真切地体会到,腻什么腻啊,这样美景看多久都不会够!

  于是,自这天起,安清在这个冬季又多了一项雷打不动的固定活动,每逢下雪,必要出门满宫的溜达,观雪景!

  自这场大雪之后,年前又接连着又下了几场雪,不管大雪小雪,她果真做到了次次不落下。

  这日,安清又一次从城楼观雪景归来,掀开暖帘一进来,屋内热烘烘的炭火扑了个满怀。

  她边把身上沾了雪的斗篷脱下来,边忍不住嚷嚷道:“好紫苏,快让人给我湿个热帕子来,我的脸都要冻僵了。”

  “这么怕冷,做什么还要出去啊,”胤祺掀开帘子从内间走了出来,见她冻成这样,一脸无奈道:“怎么就这么喜欢看雪啊。”

  安清一看胤祺竟在她这,先是意外了下,随即回道:“对啊,我现在可喜欢看雪了。”

  胤祺无奈地摇了摇头,恰好这时端着热水和帕子的宫女进来了,他抬手屏退了侍奉的宫女,亲自上前给她湿热帕子,递了过去。

  安清接过胤祺递过来的热帕子,一把埋了进去,使劲捂了捂脸,这才感觉又活了过来。

  唉~这雪景好看归好看,就是这天也太冷了,每次出去溜达一圈,都感觉整个人都不是自己个的了。

  果然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她把湿帕子丢在脸盆里后,连忙转身朝着旁边火盆边跑去。

  胤祺随后也跟了过来,语气中带着丝笑意道:“人家观雪景都要作诗,你不来一首吗?”

  安清听到这话,忍不住回头瞪了他一眼。

  哼~她算是发现了,胤祺这家伙近来可是越来越坏了,竟然都学会调侃她了!

  不过,提到这作诗的话题,安清又不免想起之前出糗的事了。

  就是上一场大雪时,她照常出去溜达,谁知就这么不巧,她逛着逛着,在路过一片竹林时,恰好碰到了康熙领着一群还在上书房读书的阿哥们,踏雪赏梅,还有作诗!

  既然碰到了,那她自是要上前给康熙请安的,谁知康熙不知是哪根筋没搭对,听说她是特地出门看雪景的,竟问她看完这雪景有什么感受。

  屁的感受啊,不就是作诗嘛,可是她堂堂一理科生,哪里会这玩意啊。

  于是,她只能硬着头皮,看着身边美到不行的雪景,说了句——今个这雪可真大啊,好看,顶顶好看,怪不得皇阿玛也出来了呢。

  安清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康熙脸上那慢慢龟裂的表情,可能是那会他才想起科尔沁的女人向来不擅文墨的事,倒也没再为难她。

  当时那些在场的阿哥们憋笑也是憋的不轻,安清只能装傻到底,反正康熙只问她感受,也没明着说什么作诗的事。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她准备离开之时,小九那倒霉孩子竟然搁那笑出了声,接着便是接二连三破功的笑声,害的她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显得他了呗!

  人家都不笑,就他笑是吧,给她气的够呛,第二日便去翊坤宫找宜妃告状去了。

  本来像安清这般脸皮厚的人,对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太介怀才是,但重点是,那天在场的都是年岁小的阿哥,最小的才六七岁的样子。

  天呐,她这个五嫂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很好很好,小九这仇她算是记下了!

  往事不敢回首,安清不想再继续想到这事,所以在瞪了胤祺一眼后,果断转移话题:“你今个怎么回来这么早,衙门里没事吗?”

  年前,正是各部都忙得不行的时候,特别是工部,最近和内务府一起忙着过年期间各殿宇春联和门神的事。

  工部要先根据殿宇的等级和规模来确定春联的尺寸和样式,再由其下属的制造库提供制作材料,最后才交由内务府造办处制作。

  因清宫殿宇众多,这可是件很繁琐的事,而且还不能出错,所以,年前这会是工部最忙的时候。

  胤祺笑着说道:“你忘了,我前两日同你说过,今日是各部封印的日子。”

  安清愣了下,对啊,这事她倒还真给忘了。

  清朝的衙门有‘封印’的制度,封印就意味着各衙门要开始放假了,一般自腊月下旬至次年正月中旬,为时大概为一个月。

  但像胤祺这种皇子却不能真的开始休假,毕竟,宫中的新年假期,却只有十日左右的假期,定制,凡是年内须了解的案件,截止腊月二十五日止,腊月二十六日,皇帝才会‘封笔’。

  所以,他们这些成年但还未封爵的皇子,还是会时不时被康熙拉过去溜溜。

  但胤祺这些皇子们还好,顶多就是在住处别乱跑,等着被康熙有事召见罢了,但康熙这个皇帝就没这么轻松了。

  要知道,康熙这‘封笔’只是指停止处理寻常国事,遇有军国大计,必须立即进止,特别是有事关前线军事,仍旧是和往常一样,随办随到。

  所以说呀,这皇帝也不是好当的,可能偷一次懒,就可能发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想要做好的话,那更是辛苦的不行。

  远的就不说了,雍正不就是因劳累过度导致晚年身子极差,据后世许多史学家推测,他还真可能是累死的。

  果然,腊月二十六一到,康熙就沐浴更衣,焚香行礼,郑重‘封笔’了。

  但好在赶在封笔前,康熙最终还是驳回了准噶尔求亲一事,这场维持着数月,引起前朝和后宫的风波总算也是告一段落了,后宫众人也终于松了口气,总算是能过个好年了。

  和后世相比,农业时代的年味还是很浓的,随着日子越来越近,宫里也开始忙了起来。

  这日下午,安清正在院中逗猫,内务府的人便上门了,说是来给她这院悬挂春联和门神的。

  和后世或民间的贴春联不同,宫中春联是悬挂在各宫门上的,这也是工部之前要确定尺寸的缘故。

  宫中春联悬挂之日是在皇帝封笔后,从后廷的乾清门、乾清宫等处开始,依次铺开,这会轮到了阿哥所这边了。

  安清还是第一次瞧这宫里的春联,看的那是一个津津有味。

  这清宫的春联不同于民间用红纸笔墨书写的那般,而是用白绢书写,说主要是为了悬挂时和紫禁城内朱红色的柱子形成色彩对比,以便观看。

  不过,也与古人以白色为高贵的缘故。

  据说,这宫中春联的撰写,都是由饱学、善书的翰林们完成的。

  安清的毛笔字虽写的一般,但好赖它还是分得清的,看着这春联上行云流水般的字迹,不得不感慨一句,果然是好字啊。

  年前这会,算是安清比较忙的一个阶段,首先便是对外送年礼的事,就算她和其他皇子福晋再不往来,这正常的节礼还是要互送的,毕竟,不管是她,还是旁人,谁也不想在这事上给人落下话柄。

  其次,便是胤祺后院这一摊子事,虽说皇子后院这些人的分例和月俸等一概都由内务府负责的,但毕竟是过年了嘛,这该给年终奖金什么的还是要给的呀,好在胤祺老早都让冯嬷嬷把他库房的钥匙给了安清,她这会当起散财童子来倒也不心疼。

  最后嘛,就是安清自己个这院的人了,自她嫁到这紫禁城大半年的时间,除了中间出了漫儿那事,她这院里的人都还算忠心办事,那年底该给的赏赐她自也不会吝啬。

  至于赏赐什么,那自然是银子了,毕竟在这宫里向来都是有银子好办事啊,即便是赏了旁的什么,大多数的人还都是要想法子换成银子,但这中间必然会有所折损,所以,这么一看还是赏银子最实在。

  就像后世的年终奖一样,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给钱最靠谱。

  当满院子的下人拿着各自那份厚厚的赏赐时,众人都惊呆了,他们想过主子或许会给赏赐,但却从未想过,赏赐竟这般厚。

  小喜子把众人的反应均看在了眼里,轻‘咳’了一声,道:“这是福晋特地赏给大家伙的,说让咱们也跟着过个好年,这是主子仁善,顾念着咱们这些做奴才的不易,但咱们也不能忘了主子的恩情,日后定要好好当差,都听到了吗?”

  众人齐声应了声是。

  “喜总管放心吧,咱们可不是那忘恩负义的人。”

  “就是就是,那背主的事咱定是做不出来的。”

  “谁说不是呢,福晋待咱们这些下人好,外面不知多少羡慕咱能在福晋这院当差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