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33节

清穿之种地日常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33节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2:41:24 来源:免费小说

  在他看来,这点心本就甜腻的慌,炎炎夏日更是让人没什么胃口,他并不觉得太后能用的下,多半是为了安慰他吧。

  乌兰嬷嬷瞧出了康熙的担忧,忙笑着开口道:“皇上,您别担心,等午间歇晌起来,届时老奴让小膳房会给太后做份凉皮做午点用,她老人家最近特别爱吃这个,有时候一份都不够吃呢。”

  康熙一听这话,眉头果然就舒展开了,只要有愿意吃的东西便好。

  “嬷嬷,你说的那凉皮什么,是御茶膳房新研究的菜品吗?”

  乌兰嬷嬷摆了摆手道:“回皇上,凉皮不是御茶膳房做的,是五福晋给的方子,说是陕西那边的民间小吃。”

  说罢,她又把凉皮的做法简单描述了一遍,“配菜可以加上些黄瓜丝、绿豆芽,口味上上有酸甜口味,酸辣口味和麻辣口味等等,太后最喜欢吃酸甜口的。”

  康熙本来也苦夏,只是稍微比太后好些,但也没什么胃口。

  这些日子来,他每餐也都是为了身子勉强自己多用些,谁知听乌兰嬷嬷这么一说,他竟突然有些口齿生津,有了想尝一尝的冲动。

  太后见状,笑着说道:“皇帝若是喜欢,等下午让小膳房多做一份,哀家让人送去给皇帝尝尝,若是皇帝觉得好,那日后便让御茶膳房照着方子给皇帝做,这大热的天儿,人本就没什么胃口,还是要多用些爽口的才好。”

  康熙自是满口应了下来,“皇额娘说的是,就照皇额娘说的办吧。”

  但转念一想乌兰嬷嬷说是安清提供的方子,他又不由感慨了一句:“老五福晋倒是个有心的。”

  太后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孩子是个好的。”

  说罢,她又指了指不远处桌几上的几碟子糕点,道:“皇帝你瞧,老五家的听说哀家近日来苦夏,没什么胃口,便三天两头琢磨些吃的让人送过来,真是生怕哀家饿瘦了啊。”

  康熙一听竟还有这事,心里对安清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是个孝顺的孩子。

  他顺着太后手指的方向瞧了过去,果然看到那桌几上有几种平日里没见过的糕点,于是也不由来了兴致,遂让人端了几样过来尝尝。

  “皇上,您吃的这是江米凉糕,五福晋说这是河北衡水那边的民间小吃,太后也最喜欢这点心。”

  “这是天长雪片糕,五福晋说是安徽当地的民间点心,吃起来雪白甜软,入口即化。”

  “这是……”

  康熙尝一种,乌兰嬷嬷便在旁边细心地替他解说,只每一句中必不可少的是‘五福晋说’,康熙也不由被勾起了好奇心。

  这些地方小吃,不管是外观还是做法,自是都没宫里这些点心精致,但胜在口感还不错,软软糯糯,酸酸甜甜的,确实适合夏日食用。

  只是……“老五福晋怎的知道这些?”

  她一个远在科尔沁蒙古王公贵族家养尊处优的格格,怎么会知道这么多民间小吃啊,就算听说那也是该知道那些各地的地方名菜吧。

  乌兰嬷嬷笑着回道:“皇上和太后还真是想到一块去了呢,之前太后也问过五福晋这个问题,五福晋说他们部落里有不少各地的汉人,都是从他们说的。”

  康熙点了点头,心想这就没错,前几年各地难民出关就数科左后旗接收的多。

  安清这一解释显然是在康熙和太后这边过了关的,但他们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安清之所以知道这么多各地民间小吃的真实原因,竟是因为她上辈子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节目的忠实观众而已。

  牡丹一事上,康熙本就觉得亏欠了安清,从太后宫里走上这一遭,回到乾清宫后,他便立马让梁九功直接去开他的私库,又流水一般地搬出了不少好东西,让人送去阿哥所,赏赐给安清。

  当乾清宫来人时,安清正窝在屋子里乐呵呵地吃酸奶冰碗呢。

  这御茶膳房做的冰碗其实已经和后世做的大差不差了,这夏天的当季水果比较多些,像甜瓜、水蜜桃、枇杷、葡萄啊,还有福建巡抚进贡而来的芒果,将这些都切成小块,然后铺成满满一大碗,再放一些红豆糯米等小料,撒上些冰沙在上面,这冰碗就算完成了。

  不过从膳房端来后,最后一步,安清还需再淋上一层春晓刚发酵好的蒙古老酸奶,齐活!

  这冰碗吃起来简直不要太爽,但遗憾的是麦冬每日只准她吃一碗,所以安清格外珍惜,每天都要留在午后最热那会享用,竭力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你说什么?皇阿玛派人来给我赏东西了?”安清手握着挖冰沙的银汤匙,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的紫苏,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之前不是赏过了吗,怎么又赏?

  老康不会是公务太多给忙晕头了吧。

  “主子,您还是先出去领赏吧,乾清宫的公公还在等着呢。”紫苏催道。

  安清云里雾里地被紫苏推了出去,果然在院里见到了乾清宫来的那公公,和前几日送东西过来的还是同一个人,以及他身后还站着好几个捧着赏赐的小太监。

  好家伙,这打眼瞧过去,那些金银玉器、绫罗绸缎,差点闪到眼睛。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委婉提醒两句:“这位公公,皇上前几日不是已经赏赐过了吗,今日这是不是弄错啊。”

  要不,再回去问问?

  安清觉得还是问清楚的比较好,万一到时候搞错了,难道还能再收回去不成?

  当然,堂堂一国之君就算是搞错了,也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但安清却实在做不出无故昧下别人东西的事。

  唉~没办法,谁让她从小生活五星红旗下,懂事起就学习五讲四美,可谓是为她根正苗红的人生基调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础。

  “五福晋您可真会说笑,皇上金口玉言,怎么可能弄错呢。”那公公笑道。

  安清立马懂了。

  得嘞,这意思就是别管康熙有没有弄错,但只要他说出来了,那就一定没有错。

  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嘛,明白,明白!

  最后,安清也只能无奈收下康熙这波赏赐,但她心里始终觉得有点不安,总觉得还是康熙搞错了。

  不然怎么会赏了又赏,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直到晚上胤祺过来,才终于给了她答案:“无事,皇阿玛应该是觉得委屈了你。”

  安清“啊”了一声,她委屈什么?

  胤祺无奈地看着她,有时候他真有些看不懂她了,她好像永远很容易满足,似乎也从来不会觉得委屈一样。

  上次刘佳氏的事是这样,这次牡丹的事也是如此。

  安清终于在胤祺复杂的目光中反应过来了,哦,他说的是那株牡丹的事啊。

  但是,这有什么好委屈的呀,目前这种结果可是她求之不得的啊。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若她只是仅仅救活一株名贵的牡丹,那倒还没什么,但如今那牡丹可是被冠以‘祥瑞’之名,这要是和她沾上点关系,旁的先不说,可以确定的是定会招来不少麻烦。

  安清对她自己如今的状态十分满意,并不想节外生枝,否则也只是平白给自己增添烦恼罢了。

  再说了,职场生存法则之一,不需要每个人都记住你的好,只要老板知道就好。

  在这偌大的清朝,还能有比康熙更大的老板嘛,所以在这件事情中,她所有的功劳旁人都不用知道,只要康熙知道就够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大概有点这意思。

  不过,此次祭祀事件中,安清是深藏功与名了,但胤祺却不得不去做那个出头鸟。

  毕竟,那祥瑞牡丹总要有个由头才好。

  以至于这些日子来,胤祺开始被兄弟们频繁找茬,最麻烦的是,太子、大阿哥和三阿哥竟在这件事上站到了一个阵营上,只要一人找茬,另外两人总会一起帮腔。

  怎么平日里没见他们这般团结,胤祺真是越想越气。

  幸好还有他四哥经常帮着打圆场,不然他真怕自己憋不住。

  胤祺打小最不想的便是和兄弟们相争,倒不是怕什么,主要就是想着大家骨肉兄弟的,何故为了些子小事闹翻了脸。

  说句不好听的,真要闹起来,也不见得谁会吃亏呢,他自幼长在皇玛嬷膝下,兄弟们中,除了太子是由皇阿玛亲自抚养长大的外,怕也就属他的靠山最硬了。

  这日,胤祺又被大阿哥借故挤兑了一番,下午憋着一肚子气回到了阿哥所后,便一头闷进了书房里,直到太阳快落山才出来。

  “爷,要让人传膳吗?”马祥小心翼翼地问。

  以前基本回来时能赶上饭点,胤祺都是去安清那院用膳的,但今日马祥有些不确定,毕竟,他们爷这些日子被太子和大阿哥、三阿哥排挤之事,多多少少和福晋也是有些关系的。他怕他们爷会迁怒。

  其实,马祥有时也挺替他们爷累的,这些年来,他们爷这总是暂避锋芒,让自己尽量不在兄弟间冒头,谁成想努力了这么久,这一件事就立马让他成了众矢之的。

  胤祺直接踢了他一脚,“你这是什么表情?!”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家伙在想什么!

  他是这般不讲道理的人吗,是非曲折他还是分得清的,这件事根源在他们兄弟之间,关安清何事。

  马祥挨了一下,忙捂着屁股连连告罪。

  好家伙,别福晋没事,他再被迁怒了啊,毕竟,爷这会正憋着一肚子火,找个由头出出气也正常。

  胤祺也不是真的要迁怒谁,自然没抓住他不放。

  方才进了书房这么久,他就是怕自己憋不住脾气迁怒到旁人,这会气消得差不多了才出来。

  马祥见胤祺没有生气的样子,便壮着胆子说道:“爷,您这是何必呢,咱也不怕什么。”

  他自幼跟在胤祺身边,对自家主子还是了解的,外界都说五阿哥能力平平,但只有马祥知道,自家主子是在藏拙,从小便是。

  若是他想回击,大阿哥他们还真不一定是对手。

  胤祺自是懂马祥的意思,但还是摇了摇头。

  若是放在几年前,他也许会反击,大不了闹到他皇阿玛面前,反正大家年纪都不大,顶多也就是兄弟间的一些争执罢了。

  但最近几年,随着太子和大阿哥在朝堂之上争的越发厉害,皇阿玛明显对他们这些皇子多了不少提防之意。

  如今他刚被皇阿玛在朝堂上嘉奖一番,又顶着个寻到祥瑞牡丹的名头,这时候稍微有一些举动,怕是都会被误以为是要妄图什么。

  他本就无意于此,又何必招惹这个是非。

  胤祺很早便明白,不管是皇玛嬷,还是他额娘,她们最大倚仗就是他皇阿玛的信任。

  皇玛嬷并不是他皇阿玛的亲生额娘,在这宫里本就走的小心翼翼,还有他额娘,顶着个宠妃的名号也早已是这后宫之人的眼中之钉了,他不能让她们因着自己被皇阿玛猜疑。

  所以这些年来,他情愿顶着平庸的名头,也不想多生是非。

  至少在胤祺看来,平庸也意味着安全。

  *

  胤祺来到正院时,安清恰好刚换好一身轻便的衣裳,她准备趁着这会凉快些,去给地里的西瓜修剪枝条。

  这会西瓜主藤已经长出**片真叶,到了要开始修剪枝条的时候。

  “你这是要做什么?”胤祺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不解地问道。

  安清欢快地回道:“我种的那些西瓜该修剪枝蔓了,这正准备趁着晚膳前把这活给干了呢。”

  说罢,还冲着他发出了邀请,“爷,要不要一起去瞧瞧?”

  胤祺自是满口应了下来,他本就对安清种西瓜的事感兴趣,之前那会说要给西瓜育苗没能赶上,没想到这次倒是赶上了。

  两人来到瓜地后,胤祺站在地头,看着这一地的西瓜秧子,不由有些惊讶。

  西瓜他每年都会吃,但还是第一次见到西瓜秧子,这一地西瓜藤蔓蔓延开后,竟这般有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