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204节

清穿之种地日常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204节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2:41:24 来源:免费小说

  事情说完了,九阿哥却没着急走,而是看着安清问道:“五嫂,你说,真的不能将十弟也拽回来了吗?”

  近些年,他才明白当初她五嫂将他从朝堂争端中拉出来有多明智,反正他也没有什么野心,当个闲散王爷,逍遥自在也挺好。

  只是,当初他也劝十弟来着,可是他还是卷进去了。

  安清默默叹了口气,关于十阿哥的事,她也很无奈。

  其实,她也私底下劝过,但十阿哥当时是如何回她的呢。

  “五嫂,我知道我一直都不聪明,没有其他兄弟那般能干,但我也有自己的苦衷。”

  苦衷。

  安清不傻,稍稍反应片刻,便知道他这个苦衷是指钮钴禄家。

  “我额娘去世的早,但宫里的人却从来不敢怠慢我半分,我知道都是外祖和舅舅为我在宫外撑着气势,包括皇阿玛待我还算不错,也是因为我背后靠着钮钴禄家。”

  所以,他没得选,钮钴禄家为了家族未来,选择站队了他八哥,那他也只能同他们站在一起,人不能只享受好处,丝毫不付出的,这世间没有这样的道理。

  安清无法反驳,因为事实确实就是这样。

  要不然之前第二次大封时,十阿哥是如何跳过八阿哥、九阿哥,直接和七阿哥一起呗封为郡王的,正是因为他的母家钮钴禄氏。

  不过,安清倒也不太担心十阿哥,都说福祸相依,如今看来,他是因为钮钴禄氏无奈牵扯进了夺嫡之事,但历史上,十阿哥算是八爷党中结局算是比较好的了。

  雍正之所以对他能百般容忍,也正是因为他背后的钮钴禄氏。

  钮钴禄一族在朝野门生故旧遍布,这样的背景使得十阿哥在政治上有一定的优势。

  安清想着,等日后雍正继位后,他们再劝着十阿哥些,不让他给雍正找麻烦,想必余生安稳应该是没问题的。

  第144章 五福晋144

  谁能想到,十阿哥刚将消息递过来,当晚参胤祺的折子就已经递到了康熙的案前。

  这晚是王贵人侍寝,近些年来,康熙对王贵人虽不像前些年那般宠爱了,但每个月里还是会召她侍几日寝。

  王贵人过来时,见康熙还在案前看奏折,便没上前去打扰,而是径自坐在旁边候着。

  而康熙这边,随着手中一个个翻开合上,眉头也越发紧皱了起来。

  这一沓竟都是参老五的,说老五结党营私,平日里和其他阿哥走的很近,如四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二阿哥等等。

  当看到这些时,康熙心里却完全没当回事,但当看到十三阿哥的名字,他却不由一顿,随即认真看起了那奏折上禀报之事。

  近一个月内,老五同十三共见了四次,其中三次是在宫里遇到,两人同行出宫,另外三次则是在宫外,一个茶馆的包厢中,两人竟单独待了一下午。

  康熙虽然这些年还算信任胤祺,但出于目前对十三阿哥的忌惮,心下不免有些迟疑。

  所以,两人这一下午究竟在聊什么?

  还是说,在密谋些什么?

  王贵人见康熙神色不太对,忙走上前轻声轻语地关心道:“皇上,时辰不早了,还是早些休息吧,保重身子重要。”

  康熙这才乍然回过神来,见时候确实不早了,也没说什么,起身离开了桌案。

  王贵人忙跟上前去,服侍着康熙洗漱更衣后,两人便进了里间。

  康熙这会显然是心中有事,眉头始终紧皱着,待走到床边时,他突然转头看向王贵人,问道:“你觉得老五如何?”

  都说当局者迷,他倒是要看看,在旁人心中,老五是不是如他一直以为的那般。

  王贵人听到这话,脸上立马露出一丝惶恐之色:“皇、皇上,妾身就是个妇道人家,哪里懂朝堂之事。”

  康熙见她这般反应,却没什么意外。

  王贵人是汉妃,在这宫里向来小心翼翼,这些年最受宠时,但却也不见任何骄纵,一直本本分分,即便生了三个儿子,也从未有过任何非分之想。

  胆小温顺,恪守本分,这恰恰也是康熙最喜欢她的地方。

  “无事,这不牵扯到朝堂,就单单论老五这个人,朕准你说说。”

  康熙突然问起了五阿哥,王贵人心下不由泛起了嘀咕,她方才过去时,余光恰好瞥到那奏折上出现了十三阿哥的名字。

  她不傻,知道这定然不是巧合,难道是皇上怀疑五阿哥同十三阿哥之间有什么?

  那这可不妙啊,十三阿哥如今的处境,王贵人虽然在后宫深居简出,但也是知晓些的,皇上近几年越发多疑了,若真让他对五阿哥留下什么疑心,日后怕是后患无穷。

  王贵人沉思了片刻,出声道:“妾身一直都觉得,恒亲王有一点和皇上特别像。”

  康熙面上不显,但心中不由一紧,他以前常听说大阿哥和太子像他,后来又听说十三像他,但事实证明,这几个儿子都心太大了。

  难道老五也是这般?

  “这话怎么说?”他不动声色地继续追问道。

  王贵人不慌不忙地回道:“依妾身看,五阿哥和皇上一样,都很是重手足之情。”

  康熙神色不由一顿,“重手足之情?”

  王贵人点了点头,回:“以前妾身看到皇上和裕亲王的感情那般深厚,便打小就告诫十五他们,也要像皇上您一般,切记要兄弟友爱,但妾身后来却发现,恒亲王在这点上才是最像皇上的。”

  说罢,她也不再等康熙追问,继续径自说道:“不瞒皇上,当初小十八没了的时候,其实那会去塞外时,恒亲王还特地写了封信给十五,交代他十八年纪小,在塞外一切要多留意些,还交代了许多注意事项,说是弘晊小阿哥初到塞外时就遇到过。”

  康熙不由一愣,怪不得当时十五去找他,说小十八年岁小,想找他寻个太医在身侧看顾着,原来是老五嘱咐的啊,还是不远千里,特地写封信送过去。

  只是,小十八当时病症太急了,即便有太医在侧,第一时间发现并救治,还是没能救回来。

  康熙想到那个早夭的小儿子,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若不是当初他将他带去塞外……

  “是朕的疏忽,当初要是不带着小十八,说不定就……”

  王贵人忙打断他的话,“皇上千万别这么说,都是妾身的不是,不该在皇上面前又提起这事,这都是小十八的命,怨不得旁人的。”

  她说这话时,眼眶也不由泛了丝红,康熙牵起她的手,轻拍了拍。

  他们俩是小十八的父母,对于小十八的事,自是没有人比他们更不好受的了,特别是王贵人,小十八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

  王贵人冲着康熙摇了摇头,道:“皇上,妾身没事的,所以,也正是因为那次的事,妾身才觉得五阿哥和皇上是极像的。”

  康熙微微颔首,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小十八当初还这么小,老五关心小十八能图个什么,还不就是念着手足之情罢了。

  想到这里,康熙心里也不由为方才的猜忌有些愧疚。

  他一直都知道的啊,老五打小就是那么个性子,温厚纯良,这么多年了,老五那孩子从未变过,还是那般忠厚心善,一片赤诚之心。

  十三就算再不济,那也是他骨肉兄弟啊,他不为其他,只是单纯关心弟弟而已。

  现在静下来仔细想想,若是老五真想谋划什么,那定也不会选择茶楼那种场合,应找个更加私密的地方才是。

  王贵人见康熙的脸色好了不少,心下也不由松了口气。

  看来她这一步并没有没走错,进宫快二十年了,关于这位眼前这位帝王,她约摸着也能了解几分,他是矛盾的,既有着帝王的多疑,却内心深处又是个极注重亲情和孝道的人。

  当然,这个前提是那人不能让他有半分疑心,就比如对太后这位嫡母,和裕亲王这个哥哥。

  所以,她才想着以此事为切入口,来打消他对五阿哥的疑心。

  但王贵人自觉也没乱说,当初五阿哥给十五写信之事,她也是后来听十五提起的,那时距小十八离开已经一年多了,但她心里是念着这份情的。

  更不要提,当初在农事学堂时,安清对十五那般照顾了。

  所以,今个这事既然被她碰到了,虽然违背了她在宫里向来明哲保身的原则,但那也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

  大概过了几日,安清和胤祺见康熙并未有任何异样,便觉得此事可试,于是当日胤祺便去了乾清宫,这一去就是一下午,待他回来时天都已经黑了。

  胤祺一进门,安清便急切地问道:“怎么回来这么晚,皇阿玛为难你了?”

  按理说,农政司也不是六部中职权衙门,而且为了保险起见,给十三阿哥的也不是什么关键的职位,这事风险应该不大才是。

  难道是他们预估错了形式?

  胤祺摇了摇头,回道:“别担心,皇阿玛没有为难我,我同他提了想让十三弟进农政司的事,皇阿玛只问了我一个问题,然后便同意了。”

  安清不由好奇道:“什么问题?”

  胤祺回:“皇阿玛问我,为什么要帮十三弟。”

  安清心里不由一悬,康熙用的这个‘帮’字,就很耐人询问。

  “你如何回答的?”她问。

  胤祺回:“我说,十三弟也要养家。”

  安清怔了下,立马意识到胤祺这回答高明啊。

  康熙那个‘帮’字一出,就基本给胤祺此举定了性,若按照他们之前想好的那般解释,多少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

  但胤祺这个回答却再合适不过了,他只是想帮弟弟养家活口,和朝廷上旁的事都无关,只是家事。

  康熙之前可能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当胤祺这么直接表明时,康熙再怎么样也不好看着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连家都养不活吧。

  “你反应还真快。”她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胤祺却摇了摇头,这还真不是他反应快,而是他一开始有了心理准备。

  “今个在宫里时,我碰到十五弟了,他提醒了我一些事。”

  安清“啊”了一声,有些不明白这和十五有什么关系。

  胤祺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他说,他额娘让他转告我,无论皇阿玛问什么和十三弟有关的事,只管往兄弟情分上说。”

  安清不由一愣,王贵人?

  两人都不傻,自是很快便猜到了缘由,虽然不知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多半是王贵人之前在康熙面前替他们打过掩护。

  多半是太子那边人动的手。

  “皇阿玛说,十三弟去农政司当差的事先不要声张,再等等。”胤祺道。

  安清眉头不由皱了皱,再等等?

  所以,康熙这是要等什么啊。

  但这个困扰并未困扰安清太久,大概过了几日,某日上朝时,朝中突然有几位大臣联合起来当朝参了胤祺,其意就是说他结党营私,居心叵测。

  要知道,这可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人当众参胤祺,尤其在康熙如今如此敏感之际,再加上胤祺手下有管着好些重要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