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4节

清穿之种地日常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4节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2:41:24 来源:免费小说

  她侧过身看向身边的人,思索了片刻,还是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种瓜的计划和盘托出。

  胤祺听完有些没反应过来,“你要在院里种西瓜?”

  安清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殷切:“可以吗?”

  说罢,她还不忘补充了一句:“放心吧,那位置很是偏僻,平日里没什么人过去,不会有碍观瞻的,我也是看着那地空着可惜了。”

  看着小姑娘这般哀切的神态,胤祺心头不由一软。

  种些瓜果啊,宫里也没有明文规定不行,也罢,总归是关上门在自己院子里折腾,也碍不到其他人,平时注意些就好。

  “所以,你之前说的喜欢种东西不是种花?”那他下午还让人巴巴地送来几盆花草做什么。

  安清是何等会瞧眼色的人,立马就否认道:“自然不是,我什么都种点,也喜欢种花。”

  胤祺点了点头,原来是什么都喜欢种啊。

  他没多想,也不觉得安清是真的会这些,只以为她是初来到这宫里无聊,要给自己找点乐子。

  就像京城许多闺阁中的女子出去踏青游玩、湖边垂钓一样,都是些乡野情趣,用来打发时间罢了。

  毕竟一个王公贵族家的格格,也没得真会去那地里风吹日晒的。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你会种吗?”胤祺问。

  虽说是为了打发时间,总归要有收获才能有乐趣,要是最后白忙活一场,难免要失落。

  安清‘嘿’了一声,小眉头一挑:“小瞧人了不是,您就瞧着吧,等这西瓜熟了,我一定把最甜的那个给您留着!”

  放狠话的同时还不忘拍马屁,不愧是她!

  不过,一堆西瓜里,鬼知道哪个是最甜的。

  但这也不妨碍安清给胤祺画大饼。

  没办法,安清也是实在没料到他这么好说话,本来以为还要费一番口舌,自然也要投桃报李一番,同时,心里越发觉得胤祺这人能处。

  胤祺见她一脸傲娇的小表情,忍不住乐了,“好,那我可要好好等着。”

  他还是有些不解,既然种在地里,游廊下那些花盆是做什么用的。

  “育苗啊。”安清理所当然地回。

  胤祺挑了下眉,“育苗?”

  种东西不都是直接种在土里就好了吗,育苗这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

  安清重重地点了点头,“对,在花盆里育好苗再移栽到土里,这样成活率高,产量也好。”

  胤祺有些意外:“还有这么多讲究?”

  “那当然了,您以为种东西真这么简单啊,这里面的学文可多了去了呢。”安清微扬了扬下巴,一副种地可是门技术活的表情。

  不过,见他很感兴趣的样子,安清瞬间也来了兴致,盘着腿坐在床上,开始给他科普起了育苗的小知识,以及育苗的好处。

  “我同你讲,这给西瓜育苗说简单简单,但说难也难,首先要把种子在水里浸泡一夜,然后再把种子埋入花盆里,每次1-2颗,还不能埋太深,大概一个指节的位置,最后覆土压实,再浇足量的水就好了。”

  “哦,对了,花盆里的土也是有讲究的,要专门的培养土,至于这个培养土要怎么弄,其实也不难……”

  讲到专业领域,安清简直不要太自信,浑身都像发着光一样。

  胤祺看她讲的头头是道,也不由被勾起了兴致来,直言说要亲眼瞧瞧才行,安清爽快地应了下来,并约她明日一同体验一把。

  农家乐这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而且,安清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说不定还能趁此机会把胤祺的种田基因开发开发,若是他真的对此感兴趣,那以后她再想搞点什么不就容易多了啊。

  第11章 五福晋11

  给西瓜育苗这事,胤祺终究还是没有赶上,转天一大早他就被康熙派出京城办差去了。

  当胤祺身边的太监过来告知安清时,她心里不禁泛起了一阵嘀咕,这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啊,大婚三日婚假都还没过完呢,就把人拉回去上班?

  啧~不得不感慨,康熙真是拿自己儿子当驴使啊,像胤祺这种还不是太被看重的都这样,可想而知那些他看重的儿子平日里得多忙。

  可见皇子皇孙也不是这么好当的。

  安清等了胤祺几日见他还没回来,也就没再等了,毕竟农时不等人,耽搁不起。

  育苗这活对安清来说实在算不上难,就是稍稍有些繁琐,但在忙活了一上午后,也总算是大功告成了。

  立夏刚过,这京城的天已开始有些热了,平日里不动还好,但像安清这样来回折腾了半天的,里衣早已有些汗淋淋的,贴在身上很是不舒服,必是要梳洗一番才好。

  宫女烧好热水,提到了浴房,她痛痛快快洗了个澡,连着头发也一并给洗了。

  古代可不比现代,头发长还没有吹风机,洗起来麻烦,晾干则更是件麻烦事。

  安清这边一从浴室出来,紫苏就带着个小宫女捧着一叠帕子过来了,两人轮换着给她擦拭头发。

  今个日头不错,擦拭了大半干后,她便窝在耳房窗边的藤椅上晒头发,阳光晒的人昏昏欲睡,安清不知不觉便闭上了眼睛,

  等她再次醒来时,身上不知何时盖上了一条羊绒毯子,感觉身上有些热意,她随手把毯子掀开了一块。

  紫苏在外间听到动静,掀帘进来,“福晋,您醒了啊,春晓已经让人把大地窑给砌好了,正在热炉子呢,您要不要去看看?”

  安清顿时来了兴致,披了件衣裳便出去了。

  她过来时,院里一群小太监小宫女正围着春晓身边叽叽喳喳说了不听,春晓脾气温和,人缘一向不错,大家都不怕她。

  “春晓姐姐,这炉子瞧着可真奇怪,是科尔沁特有的吗?”

  “你真笨,春晓姐姐说了,这不叫炉子,叫大地窑,也叫面包土窑。”

  “哇~好香啊,比御茶膳房大师傅做的糕点还香!”

  ……

  春晓一转身看到安清过来了,眼睛倏地亮了:“福晋,我做了蜂蜜小面包,这就起炉了,你快来尝尝。”

  太监和宫女们看到主子来了一窝蜂都散开了,虽说他们福晋瞧着和气,但在这宫里该有的规矩却是不能忘的。

  这大地窑是春晓让小太监来福拿着银子去造办处请工匠过来搭建的,来福之前就在造办处打过杂,同那里的人熟络,再加上银钱给的足,干起活来自然是没得说。

  图纸之前就有,当初在科尔沁时春晓也全程盯着垒过,操作过程自然是十分顺利。

  安清像老领导视察似的,晃悠着绕着面包土窑看了一圈,然后大手一挥,表示很满意,并对他们的办事效率进行了嘉奖。

  没过多久,热炉的第一炉蜂蜜小面包终于出炉了,安清捏了一个尝了尝,外皮焦焦脆脆,里面则相对松软,有蜂蜜的清甜,也有牛奶的奶香,说句口齿留香也不为过。

  嗯,不错不错,春晓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福晋,您还想吃什么,奴婢今儿都给您做。”春晓笑呵呵道。

  安清想了下,正好连着忙了几日,这会总算闲了下来,也是时候去宫里表表孝心,刷刷存在感了。

  她这初来乍到最应该做的是低调,但身为皇子福晋,该有的礼数还是要做到位。

  旁的不说,那日太后因着同族关系待她亲厚,她也不能不知好歹,接下来如何把这份亲厚延续下去,便要由她这个小辈去努力了。

  再者,胤祺在太后膝下长大,于情于理,她这个孙媳妇都要主动与之亲近些才是。

  安清交代春晓做一些科尔沁那边的糕点,“再做些奶皮子卷吧,各个口味都上来一些,待会我去趟宁寿宫。”

  春晓立马明白了安清的用意,丝毫不敢懈怠,拿出了一身的本事,就怕给主子拖后腿。

  安清也没闲着,既然要出门,自是要收拾一番,换上一件崭新的绣花鸟蓝色旗装,让梳头宫女梳了个两把头,旗头上装饰着点翠,最后还不忘特地戴上了太后那日赏的那套头面里的赤金钗。

  大功告成后,等她再次从屋子里出来,春晓这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除了糕点外,她还煮了一壶茉香芋圆奶茶。

  蒙古人多喝咸奶茶,加肉加盐加炒米的那种,安清最初适应了好久,还是喝不习惯,也就不再勉强自己了,甜奶茶咸奶茶,各有各的好,爱喝什么喝什么呗,多大点事。

  安清带着孝敬来到宁寿宫时,太后才刚歇响起来,听到小太监过来禀报老五媳妇来了,她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哎呦,太后您这是还没适应突然有孙媳妇了啊。”乌兰嬷嬷拍着大腿笑道。

  她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了,当年跟着她从科尔沁嫁进了这皇宫,主仆两人朝夕相处了几十年,感情很是深厚,私下里也经常会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太后瞪了她一眼,“胡说什么,哀家可早有孙媳妇了。”

  太子妃、老大老三老四的福晋,哪个不是她的孙媳妇。

  乌兰嬷嬷笑着把太后扶起来更衣,“对对对,瞧老奴这张嘴,太后您是有福之人,少什么也少不了孙媳妇呀。”

  话虽这样说,但两人心里都清楚这满宫的皇子阿哥,在太后心里,哪个又能比得上五阿哥,怕是太子这个嫡孙都未能及啊。

  俗话说爱屋及乌,老五媳妇在孙媳妇这行列里也注定是不一样。

  太后在更衣,安清则被宁寿宫的小宫女领进了正殿喝茶,屋内也没旁人,闲来无事,她便四处打量起了屋内的陈设。

  打眼望去屋内东西并不是很满,但一应摆件却皆是不俗,紫檀山水画片大屏风、黄花梨镶紫檀松鹤纹大宝座、嵌珐琅彩的绣敦……还有旁边那六角紫檀大花几上摆着的青花海水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无一不都是低调中彰显着气派,不奢靡也不清冷,恰到好处。

  安清不由在心里生起了一抹敬佩之意。

  康熙自幼丧父丧母,是由奶奶孝庄太后抚育长大,并辅佐其称帝登基,而太后这个嫡母于康熙而言,一无血缘关系,也无抚育恩情,更无社稷辅助之功,但却偏偏能得到康熙的敬重,而这份敬重一维持就是几十年之久,太后也倚仗着这份敬重,没少享福。

  要知道康熙可是历史上有名宅不住的皇帝,一年到头最喜欢的就是往外面跑,除了一年一度的塞外巡,还有北巡到盛京,西巡去到山西、陕西等地,更有六次下江南。

  这种时候,但凡条件允许,康熙都会带上太后这个嫡母随行,天南地北的可没少跟着旅游啊。

  当然,古代皇帝要以孝治天下,他这般所为是有做面子的成分,但若真只是做面子工程,又何须做到如此。

  太后凭借的怕正是这份‘恰到好处’吧。

  在来这紫禁城之前,安清对太后在后宫之事便有所耳闻,她虽为这后宫名义上最大的官,但却鲜少理事,除了嫔妃日常的请安外,其他事皆不过问,皇上爱宠幸谁宠幸谁,爱罚谁罚谁,从不仗着嫡母的名头管东管西。

  前朝事务更是一概不插手,包括她娘家的人,皇上是赏是罚,是重用还是冷落,她皆不干涉,乐得做个乐知天命的老太太。

  这般有分寸感的嫡母,安清觉得换成任何一位想有所作为的帝王,怕是都会敬着些吧。

  乌兰嬷嬷扶着太后过来时,安清已经喝完了一壶茶,她忙起身请安行礼,太后受完礼后,便让安清坐在了身侧。

  “等急了吧。”太后身着栗色底绣祥云纹常服,一只手搭在旁边的案几上,笑的很是慈祥。

  安清笑着回道:“不会,都怪孙媳愚笨,也没看着点时辰,平白扰着皇玛嬷休息了。”

  太后摆了摆手,说道:“无碍,平日这会早都起身了,只今日惫懒了些。”

  安清笑了笑。

  可能因着信佛的缘故,太后身上有股子淡淡的檀木香味,莫名让人心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