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种地日常 >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05节

清穿之种地日常 清穿之种地日常 第105节

作者:迷途未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2 12:41:24 来源:免费小说

  不晕船了不起啊!

  第二日,御舟船队在途径大杨柳时,船舶停泊靠岸,按照南巡原定计划,康熙领着众人入住了天津府官衙。

  这么多人,当地官衙自是住不下来的,大部分人留在了船上,安清很荣幸作为太后和宜妃的挂件,被带上了岸歇息歇息。

  当然,四福晋和八福晋两个可怜催的,也因这晕船实在太严重,被允许上岸缓缓,听说两人一进衙门便倒头睡了下去。

  康熙出行向来走节俭路线,像这种没行宫的就住在衙门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身边的众人跟着他也都习以为然。

  当地的官府衙门条件虽简陋了些,但总归什么也不缺,安清倒是住的挺习惯的,当晚便睡了一个很踏实安慰的觉。

  她这个踏实安稳是和前一晚船上相比的,这在岸上总归比在船上好啊,船舶在河中行驶的再平稳,多少也会晃悠些的,白日里可能不觉得什么,但晚上躺在船上,那种颠簸感就会被数倍放大。

  所以,安清虽然不晕船,但在这楼船上过的一个晚上还是醒了好几次的。

  这难得睡个好觉,一不小心就睡过了头,等安清在衙门后院醒来时,身边早都没有胤祺早的身影,据说是一大早就被康熙带着去城郊巡查农事了。

  康熙还真是个爱岗敬业的人呐,比不了,比不了哦。

  但胤祺就不免有些悲催了,好不容易出门一趟,还要被拉去加班,啧啧~还好她是出门旅游的,不用被拉去强制加班啊。

  安清简单用了膳食后,便开始琢磨白天要干什么,大杨柳在后世可是天津有名的古镇,既然来都来了,自是要逛一逛的。

  毕竟,出游的主要目的就是感受地方的风土人情嘛。

  安清先是来到太后处,询问了她老人家是否要出门逛逛,她本以为太后会推脱,谁知人家直接就答应了,而且瞧着这劲头比她还足。

  于是,她又去问了宜妃,宜妃也满口应了下来,不错不错,看样子大家此次出游的目的都挺明确的嘛。

  有这般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安清表示十分满意。

  三人简单收拾了一番后,便带着些侍卫,出了衙门。

  而与此同时,康熙也带着一众官员来到了城郊,这附近的农田都是种的小麦。

  去年安清那种植小麦的册子拿出来后,康熙特地选了几个地方,作为推广试验点,而这天津府的大杨柳就是其中之一。

  而那小麦种植册子上的法子,也被农政司的官员整理后,统一发放到了各试验点,并明令要求当地的官员去实地监督百姓,严格按照这些法子种植此季冬小麦。

  经过了一个寒冬,事实证明,安清那压麦等法子确实很有效果,此地在年后也是上了折子的,说此地小麦冻害竟减少了九成之高。

  这也是康熙把这选为此次南巡劝课农事第一站的缘故,事实摆在眼前,就没有比亲眼瞧见更有说服力的了。

  既然是劝课农事,那在场的自然不能只有康熙和一众官员,附近村落的百姓则全被叫了过来。

  但最让众人意外的是,竟还有不少外地的百姓,都是听说了康熙要在此地巡视农事,也纷纷赶来一睹龙颜,只是这些人被官兵隔在很远地方。

  康熙见状,自是龙颜大悦,并且直接要让他们靠近些,最好能亲眼瞧瞧那些没有遭受冻害的农田。

  “皇上,不可啊,这些百姓来路暂时无法确定,您的安全第一。”天津府巡抚出声劝道。

  只是,他低垂着的脸上却闪过一丝不安,这么多人,若是有人趁机到了那块农田可如何是好。

  巡抚一出口,其他地方官员也纷纷出声附和。

  无疑,他们都是心里有鬼的,毕竟那块出现鬼麦的农田离这边并不算太远,他们千方百计把康熙等人才旁边引,也是为了不露馅。

  但他们千算万算,却怎么也没料到这次竟会从外地来这么百姓,若是真的把他们都放进来,那局面定会超出他们的掌控。

  康熙却完全没当回事,摆了摆手,道:“无碍,附近地方这么大,不让他们靠近便是了。”

  随行的侍卫本就会在周边做好防备,正常情况下,除了伴驾的官员外,旁人都近不了康熙的身,即便是那些被安排过来面圣的百姓,也要在几米开外的地方磕头。

  康熙说罢,随手朝着另一边空旷的地方指了指,“就那边吧,让那些外地的百姓去那边,他们大老远赶来,想必也是想亲眼瞧瞧这边的小麦是否是真的躲过了冻害吧。”

  其实,今年除了特地划出来的那些试验点外,旁的地方,仍旧有不少地区遭受了小麦冻害。

  至于为何康熙今年没有全面推广安清的那些法子,一是为了安全起见,先试上一年看看效果,第二点嘛,也是因为新的种植技术想要全面推广其实并不容易,很多百姓会对此产生怀疑,生怕这些法子会有碍庄稼。

  天津府巡抚顺着康熙指的方向望去,脸色不由一白。

  康熙向来金口玉言的,他说出口的话,自是有人立马就去执行了,甚至那些本地的官员都还没反应过来,那些百姓就已经被放进来了。

  一众百姓纷纷对着康熙的方向磕头谢恩。

  康熙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平身。

  既然一切都准备就绪了,那接下来也就要进入劝课农事的环节,但就在康熙正准备亲自下田进行天子示范性耕种时,不远处的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鬼、鬼麦!!”

  第68章 五福晋68

  随着这一声惊呼,不远处百姓的人群中瞬间沸腾了起来。

  康熙等人不知发生何事,转身望过去时,只看到那边的百姓先是弯腰确定些什么,随即像是碰到了什么晦气的东西,全惊慌失措地往后退去。

  甚至有人被绊倒了都顾不得起来,连爬带滚地向旁边逃去。

  康熙双眉紧皱,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这场瞧着就莫名让人心慌,他随手指了个侍卫道:“去瞧瞧怎么回事?”

  旁边的侍卫忙应了下来,转身朝着混乱的人群走去,没过多久,他匆匆赶了回来,脸色瞧着明显不是很好。

  “回禀皇上,那边有百姓发现了麦田里有鬼麦。”

  什么?鬼麦!!

  众人心下不由一沉,场面一度混乱了几分。

  康熙也是心头一凌,他虽料到了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但却怎么也没想到竟是鬼麦。

  民间向来最信鬼神之说,这‘鬼麦’更是历来被百姓们避恐不及。

  怎的偏偏就是鬼麦,还偏偏在他劝课农事之时被发现,这般兆头不详之事,这若是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不对,若是那些百姓都能这般轻易发现的事,此前不应该一点预兆没有才是,再加上方才那些本地的官员好像是有意把他们往往别处引……

  康熙立马抓到了重点,下意识看向了旁边天津府的知府及一众当地官员,见他们躲闪的眼神,以及那此时已白了几分的脸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无疑,他们这应是早就知道了,非但不上报,还选择欺上瞒下,企图蒙混过关,却造成如今这进退两难的局面。

  康熙气急,但也知道这会不是追究这些时候,当务之急是得把这鬼麦之事解决才成。

  他给了旁边领侍卫大臣一个眼色,对方立即领会,带着众侍卫和负责戒备的地方官差一起去维护现场的秩序,以及尽量把百姓们先控制起来。

  康熙则带着众大臣匆匆赶去了就近的一处官宅,商讨解决之法。

  刚进门,他便脸色阴沉地看向一众当地的官员,声音冷厉道:“朕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若是再不如实禀报,后果自负!”

  一众官员立马跪地磕头请罪。

  天津府知府见这情势,自知是躲不过去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把事情的始末全都和盘托出。

  那日在发现鬼麦后,众人在商讨了一番后,还是为了前程选择欺瞒下来,按照他们的打算,只要到时候把康熙等人往别处引引,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此行一众劝课农事的前期工作都是他们本地的官员在筹备,这个操作起来也不是难事。

  但他们却万万没有料到,今日竟会来了这么外地的百姓,更是没料到康熙会把他们放进那块鬼麦的地里。

  康熙听完,冷笑了一声道:“这么说倒是朕之过了,嗯?”

  “微臣不敢!”众人齐声道。

  康熙怒斥道:“朕瞧你们可没有什么不敢的,你们胆子大的很啊,连这般欺君之罪都敢犯,还能有什么不敢的!”

  他这会想要砍了天津府知府等人的心都有了,若是他们能在发现鬼麦的第一时间便如实禀告,又何至于发展到如今的局面。

  “皇上恕罪,微臣罪该万死!”

  他们是罪该万死,康熙自是不会轻饶他们,但也知此时不是只顾生气的时候,只能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

  然而,就在这时,领侍卫大臣也赶了过来,“参见皇上。”

  康熙抬手示意其平身,“外面情况如何?”

  领侍卫大臣拱手回道:“回禀皇上,大部分百姓都暂时安抚住了,但之前外围有些没进来的百姓,听闻到‘鬼麦’之事后,都纷纷落荒而逃,微臣带人过去时,他们早已不见了身影。”

  众人听到这话,脸色都不由凝重了起来,如此看来,此事定是瞒不住了。

  康熙脸色实在难看的厉害,屋内众大臣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张英和马齐几位朝廷要员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凝重。

  旁的人可能不清楚,但他们这几位康熙近臣却是知道的,皇上此次南巡可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拉拢江南汉族士大夫。

  江南本就属于富庶之地,吏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清朝赋税的收入,除此之外,还关系着清朝政权的稳定。

  但近些年来,南明有几个小明王,一直活跃在江浙一带,极力在拉拢当地的势力,虽未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但总归是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康熙此次南巡也有意拉拢当地汉族士大夫,消除了他们抗清情绪,这样不管南明有多少残余势力,没了当地汉族士大夫的支持,自然也就成不了气候。

  而康熙之所以把劝课农事加入到此次南巡行程,也正是因为如此。

  去年安清那治‘青风病’的法子,在江南地区掀起了很大的反响,还有在各地的几个小麦种植试验点,今年也纷纷传来了好消息。

  自古以来,农为国之根本,康熙这般大张旗鼓,也是想通过此种方式,向江南汉族士大夫展示,大清是众望所归。

  但此时‘鬼麦’之事一出,他此次南巡本就引人注目,消息这会怕是早都传出了,可谓是直接坏了他满盘的计划。

  “关于这‘鬼麦’,你们知晓多少?”康熙看向下首的几个随行农政司官员,问道。

  几人对视了一眼,也不敢隐瞒,三言两语便把知道的全部都说了出来。

  其实,关于这鬼麦他们也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这会发生在小麦的各个时期,在麦苗期会毫无征兆地出现枯黄、皱缩的情况,长成株的小麦则会出现叶片严重卷曲、麦茎莫名肿大弯曲的情况,在小麦结穗时麦粒甚至会长成为奇怪像虫子的形状。

  这种情况不仅无规律,还找不到任何原因,总而言之,很是诡异。

  但更诡异的是,凡事出现过鬼麦的田地,甚至在停耕两三年后,但只要再去种农作物仍会出现此情况。

  也正是因此被百姓视为不详之兆,说是有鬼神在作祟。

  “皇上恕罪,微臣们曾遍寻古今农书,都未找到任何解决之法,唯一之法便是把该地的小麦全拔了,然后停耕多年后再尝试看看。”

  若是不再出现鬼麦,便证明鬼魅一离开,若是依然出现,那就只能继续再等。

  康熙此前对鬼麦的了解只知是不详的存在,却不知这背后还有这么邪乎的事,怪不得方才那些百姓会对其避之不及。

  他看向张英等一众朝廷要员,问道:“此事,你们怎么都怎么看?”

  康熙问的此事,此不是让他们回答对鬼麦的看法,而是如今这局面要如何破。

  恰在他劝课农事之地出现这鬼麦,甚至都不用有心之人去故意散播什么,正常人听到后哪怕只稍稍联想,后果便会不堪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